12秋四川大学《法律基础0010》第2次作业

所属学校:四川大学 科目:法律基础0010 2015-03-17 18:44:20
《法律基础》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行为是( )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满分:2 分
2.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 )行使。
A. 人民法院
B. 人民检察院
C. 公安机关
D. 人民政府
满分:2 分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体现了刑法的(   )
A. 类推原则
B. 罪刑法定原则
C. 罪刑相适应原则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满分:2 分
4. 下列选项中,属于规范市场主体方面的法律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王某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其行为也已发生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他在主观上并不具有故意和过失。他对其行为( )
A. 不应负刑事责任
B. 应负刑事责任
C. 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D. 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满分:2 分
6. 某男入室抢劫时,发现室内有一老人,于是欲将其杀死。老人苦苦哀求,该男不忍下手,空手夺窗逃走。该男的行为是(   )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满分:2 分
7. 一般情况下,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
A. 出生
B. 10周岁
C. 16周岁
D. 18周岁
满分:2 分
8. 甲某为了要男孩,将妻子刚生下的女婴扔进河里淹死。甲某犯有( )
A. 过失杀人罪
B. 故意杀人罪
C. 遗弃罪
D. 虐待罪
满分:2 分
9. 以下哪项不是法律关系的客体( )
A. 物
B. 行为
C. 智力成果
D. 人格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   )
A.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C.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D.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满分:2 分
11. 新婚夫妇甲乙二人因车祸住院,甲死亡二日后乙死亡。据查,甲乙生前未立过遗嘱,甲乙无子女,甲无父母,只有一个孪生弟弟丙;乙的父亲已亡故,其母丁健在,乙还有一个亲生妹妹戊。甲有个人财产150万。甲的遗产( )
A. 应当由丙继承
B. 应当由丁继承
C. 应当由戊继承
D. 无法定继承人,应当归国家所有
满分:2 分
12.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国家的一切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都不得与之相抵触的国家根本法是(   )
A. 宪法
B. 民法
C. 刑法
D. 行政法
满分:2 分
13. 犯罪嫌疑人自首后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 )
A. 从轻处罚
B. 减轻处罚
C. 减轻或免除处罚
D. 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满分:2 分
14. 被继承人生前与他人订有遗赠扶养协议,同时又立有遗嘱的,如果协议和遗嘱有抵触,应如何处理( )
A. 按协议处理
B. 按遗嘱处理
C. 看哪个先订立,按哪个处理
D. 看哪个公证过,按哪个处理
满分:2 分
15. 某银行把应划到某造纸厂的款项误划到了某面粉厂的账户里。依照法律规定,面粉厂有义务返还该款。如果该面粉厂明知这笔款项不属于自己,却泰然受之,则其行为属于( )
A. 合同行为
B. 不当得利
C. 无因管理
D. 侵权行为
满分:2 分
《法律基础》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的有(  )
A. 稿酬所得
B. 偶然所得
C. 财产租赁所得
D. 利息、红利所得
E.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所得
满分:4 分
2. 构成任何犯罪都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
A. 行为触犯刑律
B. 行为导致了危害社会的实际后果
C. 行为侵害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D. 行为人达到 法定责任年龄并具有责任能力
E. 行为人对犯罪行为及危害结果所持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态度
满分:4 分
3. 刑罚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一种法律制裁措施。下列选项中,对刑罚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 刑罚只能适用于犯罪分子
B. 刑罚必须由刑法明确规定
C. 刑罚只能由公安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
D. 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措施
E. 刑罚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
满分:4 分
4. 某企业的下列行为中,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有( )
A. 辞退1名怀孕女工
B. 招收5名14周岁的工人
C. 辞退1名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工人
D. 辞退1名因工伤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人
E. 在与工人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2个月的试用期
满分:4 分
5. 王某在某电脑公司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后因电脑频繁死机,王某与电脑公司发生了纠纷,对此纠纷的解决途径有( )
A. 王某可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B. 王某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 王某可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D. 王某可与某电脑公司协调和解
E. 如果王某与电脑公司订有仲裁协议,王某可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满分:4 分
《法律基础》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企业的民事行为能力由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实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2.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3. 行政行为必须在行政机关首长的指令范围内实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4. 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5.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涉外民事案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6. 采取逮捕措施,须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7. 著作权又称版权,是出版社享有的权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8. 在我国,一切犯罪都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9. 卢某带领长子(已满15岁)和次子(已满12岁),抢劫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120元,已构成共同犯罪。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0.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有一个是国家行政机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