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四川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1650第1次作业
公共事业管理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公共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交流叫做( )
A. 外部沟通
B. 内部沟通
C. 正式沟通
D. 非正式沟通
满分:2 分
2. 在分析文化事业时我们已指出,人的需要一般可以分为三大基本类别,其中哪一项不属于三大基本类别( )
A. 生存需要
B. 享受需要
C. 精神需要
D. 发展需要
满分:2 分
3. 下列哪个属于社区自治组织主体,能够依法对社区重大事务管理( )
A. 慈善组织
B. 福利组织
C. 物业管理委员会
D. 社区居委会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公共事业组织的特征是( )
A. 政府性、服务性、沟通性、营利性、自主性、专业性
B. 非政府性、服务性、沟通性、非营利性、自主性、专业性
C. 政府性、服务性、沟通性、营利性、自主性、全面性
D. 非政府性、服务性、沟通性、非营利性、自主性、全面性
满分:2 分
5. 社会发展程度属于公共事业管理的( )
A. 生态环境
B. 文化环境
C. 政治环境
D. 经济环境
满分:2 分
6. 为了解决志愿失灵问题,公共事业组织应该( )
A. 靠自己解决
B. 与其他非营利组织合作
C. 与政府组织合作
D. 与企业合作
满分:2 分
7. 以下哪个不是公共责任的构成要素( )
A. 承担公共责任的行为主体
B. 公共责任的内容
C. 公共责任的客体
D. 形成公共责任的环境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下列事业产品都属于准公共产品的是( )
A. 广播、教育、卫生、气象社会科学研究、教育、卫生、出版
B. 基础设施、医疗、体育、动植物检疫
C. 社会科学研究、教育、卫生、出版
D. 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广播、出版
满分:2 分
9. 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评估方法( )
A. 分析方法、演绎方法
B. 归纳方法、演绎方法
C. 定性方法、定量方法
D. 定性方法、分析方法
满分:2 分
10. 社区管理体制中的“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框架包括( )
A. 政府直接管理、干涉,保护社区组织
B. 分解、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
C. 政府与社区企业双管齐下
D. 政府完全不干涉,任由社区组织自由发展
满分:2 分
11. 管理活动涉及多种关系,其核心是( )
A. 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B. 财与物之间的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 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满分:2 分
12.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社团目前出现的问题( )
A. 媒体关注度不高
B. 经费不足
C. 能力不足
D. 社团总量不足
满分:2 分
13. 哪种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激励方法( )
A. 参与管理
B. 让成员自己学习
C. 工作丰富化
D. 提供教育培训机会
满分:2 分
14. 在企业的基础上建立社区,然后,企业对社区进行管理的社区管理模式是( )
A. 市场主导型
B. 企业主导型
C. 政府主导型
D. 社会主导型
满分:2 分
15. 从卫生事业活动的表现形式和结果――产品的角度看,卫生事业产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 )
A. 准公共性
B. 综合性
C. 社会性
D. 公共性
满分:2 分
16. 公共事业所具有的特征( )
A. 准公共性、公众性、公益性、非营利性
B. 公共性、公众性、公益性、非营利性
C. 准公共性、私人性、公益性、非营利性
D. 公共性、公众性、公益性、营利性
满分:2 分
17. 管理者是管理活动的( )
A. 中介
B. 客体
C. 主体
D. 对象
满分:2 分
18. 社区服务所具有的特点包括( )
A. 公益性、群众性、互助性、地域性
B. 公益性、针对性、互助性、地域性
C. 多样性、群众性、互助性、地域性
D. 多样性、针对性、互助性、地域性
满分:2 分
19. 公共事业体制局限性中的志愿失灵的最突出表现是( )
A. 组织涣散
B. 人员冗余
C. 筹款不足
D. 活动狭隘
满分:2 分
20. 政府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将提供公益服务的任务委托给公共事业组织来执行的理论是( )理论
A. 委托社会
B. 委托组织
C. 委托政府
D. 授权政府
满分:2 分
21. 下列属于公共物品的是( )
A. 房地产
B. 衣服
C. 国防
D. 收费的高速公路
满分:2 分
22. 下列哪项不属于公用事业( )
A. 公共交通
B. 电力供应
C. 银行
D. 邮政通
满分:2 分
23. 下列属于非营利性社会中介组织的是( )
A. 留学中介所
B. 证券交易所
C. 审计事务所
D. 青年志愿者组织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4.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确定公共事业组织是( )的体制
A. 集中式管理
B. 双重集中管理
C. 各部门分别管理
D. 双重分层管理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5. 社会各界团体和个人资源投资、集资、捐资兴办或资助各类事业组织的方式是哪种补偿方式( )
A. 社会投资于补偿
B. 事业经营补偿
C. 事业政策补偿
D. 财政投资与补偿
满分:2 分
26. 目标管理的实质上是( )
A. 一种面向成果的管理
B. 一种面向过程的管理
C. 一种面向开端的管理
D. 一种面向某个阶段的管理
满分:2 分
27. 由一批学者设立的公共事业组织国际分类体系的简称是( )
A. NACE
B. ICNPO
C. ISIC
D. NCNPO
满分:2 分
28. 美国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监督管理的机构是( )
A. 主体多元化
B. 无监督管理机构
C. 专门机构
D. 慈善机构
满分:2 分
29. MAE法指的是( )
A. 欧洲地区最低限年度支出法
B. 亚太地区最低限年度支出法
C. 美国地区最低限年度支出法
D. 澳洲地区最低限年度支出法
满分:2 分
30. 下列哪项不是政府失灵的表现( )
A. 寻租活动
B. 公共决策的失败
C. 政府外部的扩张性
D. 政府内部的扩张性
满分:2 分
31. 对待外国管理经验应持有的态度是( )
A. 洋为中用
B. 全盘否定
C. 全盘肯定
D. 不理睬
满分:2 分
32.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 )
A. 政府组织
B. 企业组织
C. 志愿者组织
D. 公共事业组织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3. 公共事业管理最本质的特点是( )
A. 政治性
B. 阶级性
C. 公共性
D. 经济性
满分:2 分
34. 下列哪项是现代市场体制的劣势( )
A. 市场体制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B. 信息传递的效率
C. 激发生产社会财富的创造力
D. 有效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
满分:2 分
35. 公共事业组织监督的原则包括( )
A. 合法性原则、经常性原则、目标性原则、有效监督原则
B. 合法性原则、定期性原则、目标性原则、有效监督原则
C. 合法性原则、经常性原则、广泛性原则原则、有效监督原则
D. 合法性原则、定期性原则、广泛性原则、有效监督原则
满分:2 分
36. 我国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发布施行时间是( )
A. 1989年10月01日
B. 1989年10月13日
C. 1989年10月25日
D. 1989年01月01日
满分:2 分
37. 以下哪一项不是公共事业管理中沟通的作用( )
A. 促进公共事业组织各部门协调发展
B. 影响决策的效率性
C. 使公共事业组织中的人们认清形势
D. 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满分:2 分
38. 长期计划是指实施时间是在( )的计划
A. 两年或两年以上
B. 一年或一年以上
C. 三年或三年以上
D. 五年或五年以上
满分:2 分
39.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激励的关键是( )
A. 诱发人们的欲望
B. 制定工作目标
C. 调动人们积极性
D. 催促人们工作
满分:2 分
40. 科技事业产品属于( )
A. 准公共产品
B. 纯公共产品
C. 企业产品
D. 私人产品
满分:2 分
41. 财务监督的种类,按监督主体分为( )
A. 内部监督、外部监督
B. 政府监督、群众监督
C. 审计部门监督、群众监督
D. 媒体监督、非政府组织监督
满分:2 分
42. 一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如果主要提供公共物品,那么其所从事的活动就是( )
A. 企业事务
B. 经济事务
C. 公共事务
D. 私人事务
满分:2 分
43. 对公共事业领导进行考核的指标包括( )
A. 德、能、勤、绩
B. 德、才、勤、绩
C. 德、能、勤、廉
D. 德、才、勤、廉
满分:2 分
44. 公共事业组织财务管理包括( )
A. 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
B. 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
C. 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投资管理、财务监督
D. 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财务监督
满分:2 分
45. 计划职能是公共事业管理的( )
A. 管理职能
B. 基本职能
C. 要职能
D. 综合职能
满分:2 分
46. 公共事业领导者素质特征( )
A. 稳定性、综合性、层次性
B. 时代性、单一性、层次性
C. 时代性、综合性、层次性
D. 稳定性、综合性、层次性
满分:2 分
47. 美国对公共事业组织监督管理的机构是( )
A. 主体多元化
B. 无监督管理机构
C. 专门机构
D. 政府机构
满分:2 分
48. 硬性的管理方法主要有( )
A. 情感
B. 行政
C. 舆论
D. 道德
满分:2 分
49. 下列哪个不是非正式沟通的特点( )
A. 信息不确定
B. 传递迅速
C. 难以控制
D. 有具体形式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0. 实现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目标的基本途径与对策包括( )
A. 转换观念、政事分开、分类改革、稳定人员、培育市场
B. 转换观念、政事分开、分类改革、人员分流、多样化发展
C. 转换观念、政事分开、分类改革、人员分流、培育市场
D. 转换观念、政事分开、分类改革、稳定人员、多样化发展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公共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交流叫做( )
A. 外部沟通
B. 内部沟通
C. 正式沟通
D. 非正式沟通
满分:2 分
2. 在分析文化事业时我们已指出,人的需要一般可以分为三大基本类别,其中哪一项不属于三大基本类别( )
A. 生存需要
B. 享受需要
C. 精神需要
D. 发展需要
满分:2 分
3. 下列哪个属于社区自治组织主体,能够依法对社区重大事务管理( )
A. 慈善组织
B. 福利组织
C. 物业管理委员会
D. 社区居委会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公共事业组织的特征是( )
A. 政府性、服务性、沟通性、营利性、自主性、专业性
B. 非政府性、服务性、沟通性、非营利性、自主性、专业性
C. 政府性、服务性、沟通性、营利性、自主性、全面性
D. 非政府性、服务性、沟通性、非营利性、自主性、全面性
满分:2 分
5. 社会发展程度属于公共事业管理的( )
A. 生态环境
B. 文化环境
C. 政治环境
D. 经济环境
满分:2 分
6. 为了解决志愿失灵问题,公共事业组织应该( )
A. 靠自己解决
B. 与其他非营利组织合作
C. 与政府组织合作
D. 与企业合作
满分:2 分
7. 以下哪个不是公共责任的构成要素( )
A. 承担公共责任的行为主体
B. 公共责任的内容
C. 公共责任的客体
D. 形成公共责任的环境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下列事业产品都属于准公共产品的是( )
A. 广播、教育、卫生、气象社会科学研究、教育、卫生、出版
B. 基础设施、医疗、体育、动植物检疫
C. 社会科学研究、教育、卫生、出版
D. 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广播、出版
满分:2 分
9. 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评估方法( )
A. 分析方法、演绎方法
B. 归纳方法、演绎方法
C. 定性方法、定量方法
D. 定性方法、分析方法
满分:2 分
10. 社区管理体制中的“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框架包括( )
A. 政府直接管理、干涉,保护社区组织
B. 分解、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
C. 政府与社区企业双管齐下
D. 政府完全不干涉,任由社区组织自由发展
满分:2 分
11. 管理活动涉及多种关系,其核心是( )
A. 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B. 财与物之间的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 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满分:2 分
12.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社团目前出现的问题( )
A. 媒体关注度不高
B. 经费不足
C. 能力不足
D. 社团总量不足
满分:2 分
13. 哪种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激励方法( )
A. 参与管理
B. 让成员自己学习
C. 工作丰富化
D. 提供教育培训机会
满分:2 分
14. 在企业的基础上建立社区,然后,企业对社区进行管理的社区管理模式是( )
A. 市场主导型
B. 企业主导型
C. 政府主导型
D. 社会主导型
满分:2 分
15. 从卫生事业活动的表现形式和结果――产品的角度看,卫生事业产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 )
A. 准公共性
B. 综合性
C. 社会性
D. 公共性
满分:2 分
16. 公共事业所具有的特征( )
A. 准公共性、公众性、公益性、非营利性
B. 公共性、公众性、公益性、非营利性
C. 准公共性、私人性、公益性、非营利性
D. 公共性、公众性、公益性、营利性
满分:2 分
17. 管理者是管理活动的( )
A. 中介
B. 客体
C. 主体
D. 对象
满分:2 分
18. 社区服务所具有的特点包括( )
A. 公益性、群众性、互助性、地域性
B. 公益性、针对性、互助性、地域性
C. 多样性、群众性、互助性、地域性
D. 多样性、针对性、互助性、地域性
满分:2 分
19. 公共事业体制局限性中的志愿失灵的最突出表现是( )
A. 组织涣散
B. 人员冗余
C. 筹款不足
D. 活动狭隘
满分:2 分
20. 政府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将提供公益服务的任务委托给公共事业组织来执行的理论是( )理论
A. 委托社会
B. 委托组织
C. 委托政府
D. 授权政府
满分:2 分
21. 下列属于公共物品的是( )
A. 房地产
B. 衣服
C. 国防
D. 收费的高速公路
满分:2 分
22. 下列哪项不属于公用事业( )
A. 公共交通
B. 电力供应
C. 银行
D. 邮政通
满分:2 分
23. 下列属于非营利性社会中介组织的是( )
A. 留学中介所
B. 证券交易所
C. 审计事务所
D. 青年志愿者组织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4.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确定公共事业组织是( )的体制
A. 集中式管理
B. 双重集中管理
C. 各部门分别管理
D. 双重分层管理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5. 社会各界团体和个人资源投资、集资、捐资兴办或资助各类事业组织的方式是哪种补偿方式( )
A. 社会投资于补偿
B. 事业经营补偿
C. 事业政策补偿
D. 财政投资与补偿
满分:2 分
26. 目标管理的实质上是( )
A. 一种面向成果的管理
B. 一种面向过程的管理
C. 一种面向开端的管理
D. 一种面向某个阶段的管理
满分:2 分
27. 由一批学者设立的公共事业组织国际分类体系的简称是( )
A. NACE
B. ICNPO
C. ISIC
D. NCNPO
满分:2 分
28. 美国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监督管理的机构是( )
A. 主体多元化
B. 无监督管理机构
C. 专门机构
D. 慈善机构
满分:2 分
29. MAE法指的是( )
A. 欧洲地区最低限年度支出法
B. 亚太地区最低限年度支出法
C. 美国地区最低限年度支出法
D. 澳洲地区最低限年度支出法
满分:2 分
30. 下列哪项不是政府失灵的表现( )
A. 寻租活动
B. 公共决策的失败
C. 政府外部的扩张性
D. 政府内部的扩张性
满分:2 分
31. 对待外国管理经验应持有的态度是( )
A. 洋为中用
B. 全盘否定
C. 全盘肯定
D. 不理睬
满分:2 分
32.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 )
A. 政府组织
B. 企业组织
C. 志愿者组织
D. 公共事业组织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3. 公共事业管理最本质的特点是( )
A. 政治性
B. 阶级性
C. 公共性
D. 经济性
满分:2 分
34. 下列哪项是现代市场体制的劣势( )
A. 市场体制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B. 信息传递的效率
C. 激发生产社会财富的创造力
D. 有效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
满分:2 分
35. 公共事业组织监督的原则包括( )
A. 合法性原则、经常性原则、目标性原则、有效监督原则
B. 合法性原则、定期性原则、目标性原则、有效监督原则
C. 合法性原则、经常性原则、广泛性原则原则、有效监督原则
D. 合法性原则、定期性原则、广泛性原则、有效监督原则
满分:2 分
36. 我国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发布施行时间是( )
A. 1989年10月01日
B. 1989年10月13日
C. 1989年10月25日
D. 1989年01月01日
满分:2 分
37. 以下哪一项不是公共事业管理中沟通的作用( )
A. 促进公共事业组织各部门协调发展
B. 影响决策的效率性
C. 使公共事业组织中的人们认清形势
D. 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满分:2 分
38. 长期计划是指实施时间是在( )的计划
A. 两年或两年以上
B. 一年或一年以上
C. 三年或三年以上
D. 五年或五年以上
满分:2 分
39.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激励的关键是( )
A. 诱发人们的欲望
B. 制定工作目标
C. 调动人们积极性
D. 催促人们工作
满分:2 分
40. 科技事业产品属于( )
A. 准公共产品
B. 纯公共产品
C. 企业产品
D. 私人产品
满分:2 分
41. 财务监督的种类,按监督主体分为( )
A. 内部监督、外部监督
B. 政府监督、群众监督
C. 审计部门监督、群众监督
D. 媒体监督、非政府组织监督
满分:2 分
42. 一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如果主要提供公共物品,那么其所从事的活动就是( )
A. 企业事务
B. 经济事务
C. 公共事务
D. 私人事务
满分:2 分
43. 对公共事业领导进行考核的指标包括( )
A. 德、能、勤、绩
B. 德、才、勤、绩
C. 德、能、勤、廉
D. 德、才、勤、廉
满分:2 分
44. 公共事业组织财务管理包括( )
A. 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
B. 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
C. 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投资管理、财务监督
D. 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财务监督
满分:2 分
45. 计划职能是公共事业管理的( )
A. 管理职能
B. 基本职能
C. 要职能
D. 综合职能
满分:2 分
46. 公共事业领导者素质特征( )
A. 稳定性、综合性、层次性
B. 时代性、单一性、层次性
C. 时代性、综合性、层次性
D. 稳定性、综合性、层次性
满分:2 分
47. 美国对公共事业组织监督管理的机构是( )
A. 主体多元化
B. 无监督管理机构
C. 专门机构
D. 政府机构
满分:2 分
48. 硬性的管理方法主要有( )
A. 情感
B. 行政
C. 舆论
D. 道德
满分:2 分
49. 下列哪个不是非正式沟通的特点( )
A. 信息不确定
B. 传递迅速
C. 难以控制
D. 有具体形式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0. 实现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目标的基本途径与对策包括( )
A. 转换观念、政事分开、分类改革、稳定人员、培育市场
B. 转换观念、政事分开、分类改革、人员分流、多样化发展
C. 转换观念、政事分开、分类改革、人员分流、培育市场
D. 转换观念、政事分开、分类改革、稳定人员、多样化发展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2秋四川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1650第2次作业
下一篇 : 12秋四川大学《公共关系学2466》第二次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