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四川大学《工具书使用法1536》第一次网上作业
《工具书使用法》第一次网上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和《四库全书总目》相比,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的主要改动是( )
A. 增加了对图书版本的记载
B. 改变了分类体系
C. 删节提要, 不录存目
D. 增加书籍内容索引
满分:2 分
2. 查马克思、思格斯单篇著作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卷次、页次, 可利用( )
A. 《全国新书目》
B.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目录》
C.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名目索引》
D.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专题分类索引》
满分:2 分
3. 查近期出版和正在出版的图书,可利用( )
A. 《全国总书目》
B. 《全国新书目》
C. 《中国国家书目》
D. 《新华书目报》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 )是一本导读书目,也是一本学习古籍文献的入门书
A. 《书目答问补正》
B. 《助字辨略》
C. 《永乐大典》
D. 《古今图书集成》
满分:2 分
5. 以下属于《四库全书总目》集部的有( )
A. 七略
B. 别录
C. 名录
D. 楚辞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历表可用于查考历史年代、历史纪元和( )
A. 查考历史大事
B. 查考换算不同历法的年、月、日
C. 查考地理沿革
D. 查考人物生卒年
满分:2 分
7. 下列属于辞书的是( )
A. 《助字辨略》
B. 《康熙字典》
C. 《古今图书集成》
D. 《翻译手册》
满分:2 分
8. 图录包括地图和( )
A. 交通图
B. 航海图
C. 历史图录
D. 世界图
满分:2 分
9. (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书
A. 《助字辨略》
B. 《骈字类编》
C. 《说文解字》
D. 《佩文韵府》
满分:2 分
10. 年鉴按其表述手段可分为综述性年鉴和( )
A. 综合性年鉴
B. 地方年鉴
C. 国际年鉴
D. 统计性年鉴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1. ( )是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撰处1931-1950年编印部分古书“引得”时创造的排检法
A. 纪年法
B. 汉字形位排检法
C. 中国字庋撷法
D. 四角号码法
满分:2 分
12.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总索引》是按( )并辅之以汉字笔画、起笔笔形顺序排列的
A. 汉语拼音字母
B. 部首
C. 四角号码
D. 时序法
满分:2 分
13. ( )又称方志,是记述地方自然和社会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著作
A. 手册
B. 政书
C. 地方志
D. 善本
满分:2 分
14. 我国最早的词典是( )
A. 《切韵》
B. 《尔雅》
C. 《广韵》
D. 《集韵》
满分:2 分
15. 书目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揭示与描述一批相关图书、描述每种图书的基本特征和( )
A. 揭示内容
B. 揭示范围广
C. 把一定范围的款目按一定的排检法加以组织,以供检索
D. 标明出处
满分:2 分
16. 考查建国前出版的中文期刊收藏情况, 重要的工具书是( )
A. 《中国国家书目》
B. 《中文杂志索引》
C. 《(1833-1949》》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
D. 《十九种影印革命期刊索引》
满分:2 分
17. 《书目答问》的作者是( )
A. 严可均
B. 王引之
C. 张之洞
D. 章炳麟
满分:2 分
18. 1984年国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可以通过《中国百科年鉴》1985年本查考( )
A. 《中国百科年鉴》
B. 《全国总书目》
C. 《说文解字》
D. 《正字通》
满分:2 分
19. 目前, 国内收地方志最多的方志目录是( )
A. 《中国古方志考》
B. 《中国地方志综录》
C. 《中国古方志考》
D.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0. ( )是第一部官修的韵书,是考生作为考试写诗用韵的依据
A. 《辞源》
B. 《别录》
C. 《七略》
D. 《广韵》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工具书使用法》第一次网上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中国历史地图集》共8分册, 反映了1840年以前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 )的基本情况
A. 人物人名
B. 部族分布
C. 政区设置变迁
D. 地方志
满分:3 分
2. 以下属于工具书的排检法( )
A. 字顺法
B. 分类法
C. 主题法
D. 地序法
满分:3 分
3. 与图书、报刊相比,工具书有( )特点
A. 概括性
B. 检索性
C. 实用性
D. 普及性
满分:3 分
4. 检索解放以来的中国文学方面的最新出版信息可利用哪几种工具书( )?
A. 《全国总书目》
B. 《全国新书目》
C. 《中国出版年鉴》
D. 《全国报刊索引》
满分:3 分
5. 最早的图书目录为( )
A. 《别录》
B. 《七略》
C. 《字汇》
D. 《词诠》
满分:3 分
6. 以下属于音序法的有( )
A. 部首法
B. 韵部法
C. 注音字母法
D. 拼音字母法
满分:3 分
7. 地方志通常分为( )
A. 总志
B. 别集
C. 总集
D. 通志
满分:3 分
8. 表谱的类型一般包括( )
A. 年表
B. 纪元年表
C. 历表
D. 专门性表谱
满分:3 分
9. 字典辞书的三种编排方式( )
A. 按音序排列
B. 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C. 按编码排列
D. 按年代排列
满分:3 分
10. 检索解放以来的中国文学方面的最新出版信息可利用( )工具书
A. 《全国总书目》
B. 《全国新书目》
C. 《中国出版年鉴》
D.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满分:3 分
11. 检索“无边落木萧箫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出自何处可利用( )工具书
A. 《佩文韵府》
B. 《骈字类编》
C. 《全唐诗索引》
D. 《说文解字》
满分:3 分
12. 类书是根据一定的意图,把群书中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辑录出来,( ),以供查考的工具书
A. 分类
B. 编排
C. 筛选
D. 分韵
满分:3 分
13. 年鉴按其表述手段可分为( )
A. 综合性年鉴
B. 地方年鉴
C. 综述性年鉴
D. 统计性年鉴
满分:3 分
14. 工具书排检法主要有三大系统,它们是( )
A. 字顺法
B. 形序法
C. 类序法
D. 自然顺序法
满分:3 分
15. 下列工具书按平水韵106韵编排的是( )
A. 《康熙字典》
B. 《经籍纂诂》
C. 《辞通》
D. 《词诠》
满分:3 分
16. 以下属于政书的有( )
A. 《文献通考》
B. 《通典》
C. 《古今图书集成》
D. 《太平御览》
满分:3 分
17. 中文工具书的编著一般用单字排列的方式,以下是按照四角号码排列的有( )
A. 《康熙字典》
B. 《四角号码新辞典》
C. 《室名别号索引》
D. 《辞源》
满分:3 分
18. 以下属于《四库全书总目》集部的有( )
A. 楚辞
B. 别集
C. 总集
D. 词曲
满分:3 分
19. 索引按其检索对象可分为( )
A. 书刊名目索引
B. 题名索引
C. 论著索引
D. 书籍内容索引
满分:3 分
20. 与图书、报刊相比,工具书有( )功用
A. 释疑难字词
B. 治学门津
C. 提供系统知识
D. 提供农民起义和反帝斗争的史料
满分:3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和《四库全书总目》相比,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的主要改动是( )
A. 增加了对图书版本的记载
B. 改变了分类体系
C. 删节提要, 不录存目
D. 增加书籍内容索引
满分:2 分
2. 查马克思、思格斯单篇著作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卷次、页次, 可利用( )
A. 《全国新书目》
B.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目录》
C.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名目索引》
D.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专题分类索引》
满分:2 分
3. 查近期出版和正在出版的图书,可利用( )
A. 《全国总书目》
B. 《全国新书目》
C. 《中国国家书目》
D. 《新华书目报》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 )是一本导读书目,也是一本学习古籍文献的入门书
A. 《书目答问补正》
B. 《助字辨略》
C. 《永乐大典》
D. 《古今图书集成》
满分:2 分
5. 以下属于《四库全书总目》集部的有( )
A. 七略
B. 别录
C. 名录
D. 楚辞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历表可用于查考历史年代、历史纪元和( )
A. 查考历史大事
B. 查考换算不同历法的年、月、日
C. 查考地理沿革
D. 查考人物生卒年
满分:2 分
7. 下列属于辞书的是( )
A. 《助字辨略》
B. 《康熙字典》
C. 《古今图书集成》
D. 《翻译手册》
满分:2 分
8. 图录包括地图和( )
A. 交通图
B. 航海图
C. 历史图录
D. 世界图
满分:2 分
9. (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书
A. 《助字辨略》
B. 《骈字类编》
C. 《说文解字》
D. 《佩文韵府》
满分:2 分
10. 年鉴按其表述手段可分为综述性年鉴和( )
A. 综合性年鉴
B. 地方年鉴
C. 国际年鉴
D. 统计性年鉴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1. ( )是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撰处1931-1950年编印部分古书“引得”时创造的排检法
A. 纪年法
B. 汉字形位排检法
C. 中国字庋撷法
D. 四角号码法
满分:2 分
12.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总索引》是按( )并辅之以汉字笔画、起笔笔形顺序排列的
A. 汉语拼音字母
B. 部首
C. 四角号码
D. 时序法
满分:2 分
13. ( )又称方志,是记述地方自然和社会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著作
A. 手册
B. 政书
C. 地方志
D. 善本
满分:2 分
14. 我国最早的词典是( )
A. 《切韵》
B. 《尔雅》
C. 《广韵》
D. 《集韵》
满分:2 分
15. 书目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揭示与描述一批相关图书、描述每种图书的基本特征和( )
A. 揭示内容
B. 揭示范围广
C. 把一定范围的款目按一定的排检法加以组织,以供检索
D. 标明出处
满分:2 分
16. 考查建国前出版的中文期刊收藏情况, 重要的工具书是( )
A. 《中国国家书目》
B. 《中文杂志索引》
C. 《(1833-1949》》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
D. 《十九种影印革命期刊索引》
满分:2 分
17. 《书目答问》的作者是( )
A. 严可均
B. 王引之
C. 张之洞
D. 章炳麟
满分:2 分
18. 1984年国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可以通过《中国百科年鉴》1985年本查考( )
A. 《中国百科年鉴》
B. 《全国总书目》
C. 《说文解字》
D. 《正字通》
满分:2 分
19. 目前, 国内收地方志最多的方志目录是( )
A. 《中国古方志考》
B. 《中国地方志综录》
C. 《中国古方志考》
D.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0. ( )是第一部官修的韵书,是考生作为考试写诗用韵的依据
A. 《辞源》
B. 《别录》
C. 《七略》
D. 《广韵》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工具书使用法》第一次网上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中国历史地图集》共8分册, 反映了1840年以前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 )的基本情况
A. 人物人名
B. 部族分布
C. 政区设置变迁
D. 地方志
满分:3 分
2. 以下属于工具书的排检法( )
A. 字顺法
B. 分类法
C. 主题法
D. 地序法
满分:3 分
3. 与图书、报刊相比,工具书有( )特点
A. 概括性
B. 检索性
C. 实用性
D. 普及性
满分:3 分
4. 检索解放以来的中国文学方面的最新出版信息可利用哪几种工具书( )?
A. 《全国总书目》
B. 《全国新书目》
C. 《中国出版年鉴》
D. 《全国报刊索引》
满分:3 分
5. 最早的图书目录为( )
A. 《别录》
B. 《七略》
C. 《字汇》
D. 《词诠》
满分:3 分
6. 以下属于音序法的有( )
A. 部首法
B. 韵部法
C. 注音字母法
D. 拼音字母法
满分:3 分
7. 地方志通常分为( )
A. 总志
B. 别集
C. 总集
D. 通志
满分:3 分
8. 表谱的类型一般包括( )
A. 年表
B. 纪元年表
C. 历表
D. 专门性表谱
满分:3 分
9. 字典辞书的三种编排方式( )
A. 按音序排列
B. 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C. 按编码排列
D. 按年代排列
满分:3 分
10. 检索解放以来的中国文学方面的最新出版信息可利用( )工具书
A. 《全国总书目》
B. 《全国新书目》
C. 《中国出版年鉴》
D.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满分:3 分
11. 检索“无边落木萧箫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出自何处可利用( )工具书
A. 《佩文韵府》
B. 《骈字类编》
C. 《全唐诗索引》
D. 《说文解字》
满分:3 分
12. 类书是根据一定的意图,把群书中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辑录出来,( ),以供查考的工具书
A. 分类
B. 编排
C. 筛选
D. 分韵
满分:3 分
13. 年鉴按其表述手段可分为( )
A. 综合性年鉴
B. 地方年鉴
C. 综述性年鉴
D. 统计性年鉴
满分:3 分
14. 工具书排检法主要有三大系统,它们是( )
A. 字顺法
B. 形序法
C. 类序法
D. 自然顺序法
满分:3 分
15. 下列工具书按平水韵106韵编排的是( )
A. 《康熙字典》
B. 《经籍纂诂》
C. 《辞通》
D. 《词诠》
满分:3 分
16. 以下属于政书的有( )
A. 《文献通考》
B. 《通典》
C. 《古今图书集成》
D. 《太平御览》
满分:3 分
17. 中文工具书的编著一般用单字排列的方式,以下是按照四角号码排列的有( )
A. 《康熙字典》
B. 《四角号码新辞典》
C. 《室名别号索引》
D. 《辞源》
满分:3 分
18. 以下属于《四库全书总目》集部的有( )
A. 楚辞
B. 别集
C. 总集
D. 词曲
满分:3 分
19. 索引按其检索对象可分为( )
A. 书刊名目索引
B. 题名索引
C. 论著索引
D. 书籍内容索引
满分:3 分
20. 与图书、报刊相比,工具书有( )功用
A. 释疑难字词
B. 治学门津
C. 提供系统知识
D. 提供农民起义和反帝斗争的史料
满分:3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2秋四川大学《工程项目管理2435》第2次作业
下一篇 : 12秋四川大学工程造价管理理论1607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