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四川大学《工作分析的理论和技术(Ⅰ)1153》第1次作

所属学校:四川大学 科目:工作分析的理论和技术(Ⅰ)1153 2015-03-17 18:45:06
《工作分析的理论和技术(Ⅰ)》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特质评价的评价维度的是( )。
A. 等级
B. 实用性
C. 准确性
D. 权重
满分:2 分
2. 在整个工作分析过程中,核心部分是( )。
A. 收集信息阶段
B. 分析阶段
C. 运用阶段
D. 反馈与调整阶段
满分:2 分
3. 在临界特质分析系统中,临界特质分析是对( )进行分析。
A. 工作内容
B. 任务属性
C. 职员本身
D. 工作条件
满分:2 分
4. 在运用访谈法是,最常见的问题是( )。
A. 回答的信息扭曲
B. 回答者无兴趣
C. 耗时多,成本高
D. 信息杂乱
满分:2 分
5. 薪酬体系的基础是( )。
A. 货币薪酬
B. 非货币薪酬
C. 基础工资
D. 绩效工资
满分:2 分
6. ( )是在进行工作分析时必须首先要明确的一点。
A. 工作描述
B. 工作权限
C. 工作名称
D. 工作目的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工作设计是( )出现的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A. 19世纪50年代
B. 19世纪80年代
C. 20世纪5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 )是一种专门针对管理人员设计的工作分析系统。
A. 无领导小组讨论
B. 管理人员职务描述问卷
C. 职务分析问卷
D. 评价中心技术
满分:2 分
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培训需求分析层次的是( )。
A. 社会层次分析
B. 组织层次分析
C. 人员层次分析
D. 工作层次分析
满分:2 分
10. ( )参与工作分析的优点是对工作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确定是需要培训,不好保证分析的客观性。
A. 工作分析专家
B. 任职者
C. 主管
D. 客户
满分:2 分
11. 工作分析以发挥人力资源的( )为目的。
A. 系统作用
B. 开发
C. 积极性
D. 有效利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工作分析思想的由来最早可追溯到( )的思想。
A. 穆斯特博格
B. 狄德罗
C. 泰罗
D. 苏格拉底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测量效度的方法常用的是( )。
A. 内容效度
B. 结构效度
C. 构念效度
D. 效标关联效度
满分:2 分
14. 计划阶段是工作分析的第一阶段,在此阶段应明确工作分析的意义、范围、步骤、时间表以及 ( )。
A. 方法
B. 经费
C. 调查表
D. 说明书样式
满分:2 分
15. ( )是工业心理学的重要创始人,被尊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
A. 穆斯特博格
B. 赫兹伯格
C. 麦考米克
D. 威廉•冯特
满分:2 分
16.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的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提出的( )。
A. 工作专业化
B. 职能专业化
C. 工作丰富化
D. 工作扩大化
满分:2 分
17. 一项工作的最终结果除人以外的必备条件是( )。
A. 工作的输入
B. 工作任务
C. 工作流程
D. 工作的输出
满分:2 分
18. ( )是指一个个体担负的一项或多项任务组成的活动,即由一个个体操作的任务的总和。
A. 职务
B. 职责
C. 职位
D. 工作要素
满分:2 分
19. ( )能使员工掌握更多的技能,增进不同工作之间的员工的相互理解,提高协作效率。
A. 工作轮换
B. 轮班作业
C. 工作小组
D. 工作扩大化
满分:2 分
20. 职能工作分析方法其主要分析方向集中于( )。
A. 工作本身
B. 职员本身
C. 企业文化
D. 工作环境
满分:2 分
21. ( )是指那些绝大多数初学者或者较低层次的员工都希望而且在一段时间内也有可能达到的工作岗位。
A. 一般岗位
B. 管理岗位
C. 关键岗位
D. 初级岗位
满分:2 分
22. ( )是用预先设计好的调查问卷来获取工作分析的相关信息,从而实现工作分析的目的。
A. 问卷法
B. 访谈法
C. 典型事例法
D. 工作日志法
满分:2 分
23. 工作评价中最早也是最简单的方法是( )。
A. 工作重要性排序法
B. 要素计点法
C. 要素比较法
D. 工资分类法
满分:2 分
24. ( )能使员工掌握更多的技能,增进不同工作之间的员工的相互理解,提高协作效率。
A. 轮班作业
B. 工作轮换
C. 工作丰富化
D. 工作扩大化
满分:2 分
25. 任务清单分析系统中收集工作信息的工具实际上是一种高度( )的调查问卷。
A. 开放
B. 系统化
C. 结构化
D. 分散化
满分:2 分
《工作分析的理论和技术(Ⅰ)》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工作要素的选择标准是( )。
A. 是任职者必须具备的
B. 是主管直接制定的
C. 能够区分出优秀员工的
D. 是差员工缺乏的
E. 是人力资源部独立制定的
满分:2 分
2. 工作要素法的优点在于( )。
A. 开发性高,可提取个性化的工作要素
B. 独立性强,不用依赖工作分析人员对工作要素的总结
C. 操作方法和数值的标准化转换具有一定客观性
D. 可应用到人员甄选和确定培训需求
E. 受主观影响小
满分:2 分
3. 工作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A. 环境因素
B. 组织因素
C. 文化因素
D. 行为因素
满分:2 分
4. 工作分析所需要关注的主要对象包括( ).
A. 工作对象
B. 工作输出特征
C. 工作输入特征
D. 工作的转换特征
E. 工作的关联特征
满分:2 分
5. 管理人员职务描述问卷从( )出发对工作进行分析。
A. 管理工作因子
B. 管理激励因子
C. 管理绩效因子
D. 工作评价因子
满分:2 分
6. 关键事件法中对关键事件的编写应该包括( ):
A. 该行为发生的背景
B. 员工的行为哪些是特别有效的,哪些是特别无效的
C. 员工行为可观察
D. 行为的后果能被认知
满分:2 分
7. 在临界特质分析系统中,技术能力分析的步骤与工作要求与任务分析在( )是不同的。
A. 收集资料
B. 问卷设计与填写
C. 确定最低要求
D. 确定培训需求要素
E. 形成技术能力说明书
满分:2 分
8. 工作环境主要包括( )。
A. 物理环境
B. 化学环境
C. 心理环境
D. 生理环境
满分:2 分
9. 任职资格分析包括( )。
A. 必备知识分析
B. 必备智力分析
C. 必备经验分析
D. 必备能力分析
E. 必备心理素质分析
满分:2 分
10. 工作分析的收集信息阶段包括( )。
A. 选择信息来源
B. 选择收集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 确定收集信息的原则
D. 确定信息收集的内容
E. 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
满分:2 分
11. 对工作信息的收集和分析通常包括的内容有( )
A. 职位名称分析
B. 任职者的实际素质分析
C. 工作内容分析
D. 工作环境分析
E. 工作任职者的必须条件分析
满分:2 分
12. 工作分析开展的前提条件是( )。
A. 组织的工作流程相对清晰和稳定
B. 组织结构已确定,具有相当稳定性
C. 各部门的工作职位相对明确
D. 有充足的人员保证工作分析活动的开展
满分:2 分
13. 工作描述可以应用于( )。
A. 人员招聘
B. 培训与开发
C. 绩效评价
D. 组织设计
E. 人员晋升调动管理
满分:2 分
14. 工作背景信息包括( )。
A. 工作的物理环境
B. 工作时间表
C. 工作的组织形式和社会环境
D. 经济激励和非经济激励
E. 工作的质量和数量
满分:2 分
15. 以工作的输出特征为基础界定的是( )
A. 工作任务
B. 工作关系
C. 工作条件
D. 工作方式
E. 工作责任
满分:2 分
16. 临界特质系统的三大类特质维度包括( )。
A. 身体技能
B. 认知能力
C. 思想素质
D. 道德休养
E. 动机因素
满分:2 分
17. 工作分析所需信息的主要类型有( )
A. 工作活动
B. 工作中使用的机器、工具、设备等材料
C. 工作条件
D. 对任职者的要求
满分:2 分
18. 职务分析问卷最初设计的目的是用来实现( )。
A.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
B. 确定任职资格
C. 工作评价
D. 工作分类
E. 绩效考核
满分:2 分
1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临界特质分析系统的优点的是( )。
A. 实用性强
B. 简单
C. 可以分析各种类型的职位
D. 结果比较准确
满分:2 分
20. 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工作者必须具有以下技能( )。
A. 通用技能
B. 特定工作技能
C. 适应环境技能
D. 管理技能
E. 人际沟通技能
满分:2 分
《工作分析的理论和技术(Ⅰ)》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在任职资格确定中,应该关注的是任职者,而非岗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在描述关键事件时,除了描述工作者的外在行为,也需要对他们的内在心理活动或疏忽之处进行说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当组织内的工作是高结构性时,采用人员导向性分析系统往往有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传统产业宜采用工作导向型的分析系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临界特质是指人们基本完成和高效完成某类工作至少需要具备的品质和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