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四川大学《教育学1540》第二次作业

所属学校:四川大学 科目:教育学1540 2015-03-17 18:47:05
教育学1540第二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 )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A. 智力提高
B. 品德形成
C. 社会化
D. 全面发展
满分:2 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的义务教育年限为( )
A. 12年
B. 9年
C. 10年
D. 8年
满分:2 分
3. 师生关系式指教师和学生在(  )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A. 活动
B. 课堂
C. 社会交往
D. 教育教学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从( ),教育功能可以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A. 作用的对象看
B. 作用的方向看
C. 作用的呈现形式看
D. 多维度的角度来看
满分:2 分
5. ( )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A. 教育影响
B. 授课
C. 课外活动
D. 教育
满分:2 分
6. (  )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的程度。
A. 信度
B. 效度
C. 难度
D. 一致性
满分:2 分
7. ( )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
A.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B. 人文主义
C. 学生中心
D.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 )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质性过程。
A. 教学设计
B. 教学策略
C. 教学目的
D. 课程设计
满分:2 分
9. 杜威是( )课程论流派的代表人物。
A. 经验主义
B. 学科中心主义
C. 社会改造主义
D. 存在主义
E. 后现代主义
满分:2 分
10. 学生评价指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以( )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A. 学生
B. 家长
C. 社会
D. 教师
满分:2 分
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 )
A. 指导性文件
B. 理论基础
C. 行动指南
D. 纲领性文件
满分:2 分
12. 在教育学史上,一般夸美纽斯的( )这本书看成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A. <大教学论>
B. <普通教育学>
C. <教育学>
D. <教育漫谈>
满分:2 分
13. 在计划或产品完成以后实施的评价是( )
A. 课程评价
B. 学业评价
C. 终结性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满分:2 分
14. 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 )特征看,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类型。
A. 空间特征
B. 时间特征
C. 自身形式
D. 距离
满分:2 分
15. ( )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
A. 教育评价
B. 终结性评价
C. 手段-目标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满分:2 分
16. 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 ),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
A. 人力资本
B. 工资
C. 文化素养
D. 思想觉悟
满分:2 分
17. 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  )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A. 双轨学制
B. 单轨学制
C. 六三三制
D. 五三三制
满分:2 分
18. 根据( )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A. 学生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作用
B. 评价的价值标准
C. 评价的目的
D. 评价的方式
满分:2 分
19. 教学时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做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 ),在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A. 对象
B. 主体
C. 客体
D. 行动者
满分:2 分
20. ( )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的概念,专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A. 恩人
B. 师长
C. 重要他人
D. 长辈
满分:2 分
教育学1540第二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教育目的的功能包括(  )
A. 对教育活动的保持功能
B. 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C. 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D. 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E. 对教育活动的反馈功能
满分:4 分
2. 班级组织的特点( )
A. 班级组织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获得发展
B. 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
C. 情感是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纽带
D. 师生交往的多面性
E. 班主任和教师需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组织班级活动
满分:4 分
3. 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 )等几个环节。
A. 分析问题
B. 研拟方案
C. 实施尝试
D. 反馈评价
E. 总结
满分:4 分
4. 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 )两种类型。
A. 家庭教育
B. 学校教育
C. 社会教育
D. 制度化的教育
E. 非制度化的教育
此题选: DE 满分:4 分
5. 师生关系的类型主要由( )几种
A. 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
B. 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关系
C. 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的的心理关系
D.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关系
E. 以维持人际关系为目的的心理关系
满分:4 分
6. 教育功能的释放主要包括两个环节( )
A. 产品的输入
B. 产品的输出
C. 产品的利用
D. 社会的需求
E. 科学文化产品的应用
满分:4 分
7. 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  )
A. 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
B. 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C. 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
D. 要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确实
E. 教育功能的释放
满分:4 分
8. 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
A. 良好的师生关系式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B. 师生关系式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C. 师生关系式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D. 师生关系是维系人际关系的基础
E. 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成败的前提
满分:4 分
9. 教育功能的形成大体经过的三个阶段是(  )
A. 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
B. 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
C. 教育功能对象的出现
D. 教育功能选择的确立
E. 教育功能结果的产生
满分:4 分
10. 对于课程的含义包括(  )
A. 课程即教学科目
B. 课程即学习经验
C. 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D. 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E. 课程即书本
满分:4 分
11. 根据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我国现行学制还需要继续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应该注意(  )
A. 适度发展学前教育
B. 切实普及义务教育
C. 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D.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E. 缩短大学年限
满分:4 分
12. 划分教育形态的标准有( )
A. 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
B. 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
C. 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实践标准
D. 社会形态的影响
E. 学习者的特点
满分:4 分
13. 在教育学史上,教育的起源有几种观点( )
A.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B.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C.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D.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E. 教育的本质起源说
满分:4 分
14. 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表现在( )
A. 社会生活环境中的问题
B. 学校教育失误问题
C. 教师职责问题
D. 家长管理问题
E. 家庭生活环境中的问题
满分:4 分
15. 现代学制主要由两种结构构成:(  )
A. 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
B. 平行划分的学校系统
C. 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
D. 正向划分的学校阶段
E. 负向划分的学校系统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