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四川大学《经济学原理(Ⅰ)2048》第2次作业
《经济学原理(Ⅰ)》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45 分。)
V
1. 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A.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
B. 失为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
C. 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
D. 失业率的变动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无关
满分:3 分
2. 对化妆品需求的减少是指( )
A. 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
B. 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
C. 与需求量减少含义相同
D. 价格下降而引起的减少
满分:3 分
3. 某商品的收入弹性为-2,此商品可能是
A. 商档化妆品
B. 小轿车
C. 移动电话
D. 白菜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4. 如果消费者突然偏好某商品,而此商品的生产技术有大的改进,可以预料
A.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下降
B.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提高
C.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左移动并使均衡价格上升而均衡产量下降
D.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5. 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的指( )
A. 欲望的无限性
B. 绝对稀缺性
C. 资源的有限性
D. 选择的普遍性
满分:3 分
6. 等产量曲线
A. 向右上方倾斜
B. 向右下方倾斜
C. 是一条水平线
D. 向左下方倾斜
满分:3 分
7. 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卖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应该( )。
A. 适当降低价格
B. 适当提高价格
C. 保持价格不变
D. 以上方法都可以
满分:3 分
8. 棉花减产导致棉布价格上升,在这一过程中( )
A. 棉布供给减少,需求量下降
B. 棉布供给减少,需求下降
C. 棉布供给量减少,需求量下降
D. 棉布供给量减少,需求下降
满分:3 分
9. 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
A. 成本增加
B. 产量增加
C. 产量不变
D. 技术水平提高
满分:3 分
10. 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
A. 完全竞争市场
B. 完全垄断市场
C. 垄断竞争市场
D. 寡头垄断市场
满分:3 分
11. 使地价不断是升的原因是()
A. 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共同增加
B. 土地的供给不断减少,而需求不变
C. 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供给不变
D. 以上均不正确
满分:3 分
12. 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A. 概念相同
B. 产生原因相同
C. 需求的变化由价格以外其他因素引起,需求量的变化由价格因素引起
D. 需求的变化由价格因素引起,需求量的变化由价格以外其他因素价格
满分:3 分
13. 如果其它各种条件均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Y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满分:3 分
14. 根据供给定理:
A. 产品价格低时,生产者愿意提供更多产量;反之提供更少的产量
B. 消费者在某产品价格高时少买,价格低时多买
C. 产品价格高时,生产者愿意提供更多产量;反之提供较少的产量
D. 消费者在某产品价格高时多买,价格低时少买
满分:3 分
15.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是用()来描述的
A. 总需求曲线
B. 总供给曲线
C. 菲利浦斯曲线
D. 总支出曲线
满分:3 分
《经济学原理(Ⅰ)》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关于均衡价格的形成错误的说法有
A. 生产者生产的结果
B. 消费者消费的结果
C. 供求双方自发调节的结果
D. 政府指令性下达的结果
满分:4 分
2. 根据市场竞争程度不一,可以将市场结构分类为
A. 完全竞争市场
B. B、垄断市场
C. C、寡头垄断市场
D. D、垄断竞争市场
满分:4 分
3. 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有
A. ED=0时说明需求完全具有弹性
B. ED=1时说明需求弹性单一
C. ED 1时说明需求缺乏弹性
D. 0
满分:4 分
4. 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的移动是由于
A. 商品价格的变化
B. B、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
C. C、生产该商品的成化变化
D. D、政府向生产企业提供补贴
满分:4 分
5. 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
A. 一国的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所以在生产时必然要进行选择
C.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所以总得不到充分利用
D. 假定所有资源能得到充分的有效利用,则只有减少Y物品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
满分:4 分
6. 下列哪些属于财政政策工具
A. 税收
B. 国债
C. 利率
D. 准备金率
满分:4 分
7. 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是
A. 需求的变动
B. 收入的变动
C. 需求量的变动
D. 价格变动引起的
满分:4 分
8. 关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下面说法错误的有
A. 两种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B. 相互对立的
C. 没有任何联系的
D. 相互补充,互为前提的
满分:4 分
9. 若一种商品的消费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一般来说,该商品是
A. 正常品
B. 劣质品
C. 必需品
D. 低档品
满分:4 分
10.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
A. 充分就业
B. 价格稳定
C. 经济增长
D. 国际收支平衡
满分:4 分
《经济学原理(Ⅰ)》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5 分。)
V
1.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毫无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一件商品的效用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所以是可以客观评价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商品需求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映程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45 分。)
V
1. 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A.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
B. 失为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
C. 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
D. 失业率的变动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无关
满分:3 分
2. 对化妆品需求的减少是指( )
A. 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
B. 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
C. 与需求量减少含义相同
D. 价格下降而引起的减少
满分:3 分
3. 某商品的收入弹性为-2,此商品可能是
A. 商档化妆品
B. 小轿车
C. 移动电话
D. 白菜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4. 如果消费者突然偏好某商品,而此商品的生产技术有大的改进,可以预料
A.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下降
B.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提高
C.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左移动并使均衡价格上升而均衡产量下降
D.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5. 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的指( )
A. 欲望的无限性
B. 绝对稀缺性
C. 资源的有限性
D. 选择的普遍性
满分:3 分
6. 等产量曲线
A. 向右上方倾斜
B. 向右下方倾斜
C. 是一条水平线
D. 向左下方倾斜
满分:3 分
7. 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卖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应该( )。
A. 适当降低价格
B. 适当提高价格
C. 保持价格不变
D. 以上方法都可以
满分:3 分
8. 棉花减产导致棉布价格上升,在这一过程中( )
A. 棉布供给减少,需求量下降
B. 棉布供给减少,需求下降
C. 棉布供给量减少,需求量下降
D. 棉布供给量减少,需求下降
满分:3 分
9. 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
A. 成本增加
B. 产量增加
C. 产量不变
D. 技术水平提高
满分:3 分
10. 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
A. 完全竞争市场
B. 完全垄断市场
C. 垄断竞争市场
D. 寡头垄断市场
满分:3 分
11. 使地价不断是升的原因是()
A. 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共同增加
B. 土地的供给不断减少,而需求不变
C. 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供给不变
D. 以上均不正确
满分:3 分
12. 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A. 概念相同
B. 产生原因相同
C. 需求的变化由价格以外其他因素引起,需求量的变化由价格因素引起
D. 需求的变化由价格因素引起,需求量的变化由价格以外其他因素价格
满分:3 分
13. 如果其它各种条件均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Y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满分:3 分
14. 根据供给定理:
A. 产品价格低时,生产者愿意提供更多产量;反之提供更少的产量
B. 消费者在某产品价格高时少买,价格低时多买
C. 产品价格高时,生产者愿意提供更多产量;反之提供较少的产量
D. 消费者在某产品价格高时多买,价格低时少买
满分:3 分
15.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是用()来描述的
A. 总需求曲线
B. 总供给曲线
C. 菲利浦斯曲线
D. 总支出曲线
满分:3 分
《经济学原理(Ⅰ)》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关于均衡价格的形成错误的说法有
A. 生产者生产的结果
B. 消费者消费的结果
C. 供求双方自发调节的结果
D. 政府指令性下达的结果
满分:4 分
2. 根据市场竞争程度不一,可以将市场结构分类为
A. 完全竞争市场
B. B、垄断市场
C. C、寡头垄断市场
D. D、垄断竞争市场
满分:4 分
3. 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有
A. ED=0时说明需求完全具有弹性
B. ED=1时说明需求弹性单一
C. ED 1时说明需求缺乏弹性
D. 0
满分:4 分
4. 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的移动是由于
A. 商品价格的变化
B. B、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
C. C、生产该商品的成化变化
D. D、政府向生产企业提供补贴
满分:4 分
5. 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
A. 一国的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所以在生产时必然要进行选择
C.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所以总得不到充分利用
D. 假定所有资源能得到充分的有效利用,则只有减少Y物品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
满分:4 分
6. 下列哪些属于财政政策工具
A. 税收
B. 国债
C. 利率
D. 准备金率
满分:4 分
7. 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是
A. 需求的变动
B. 收入的变动
C. 需求量的变动
D. 价格变动引起的
满分:4 分
8. 关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下面说法错误的有
A. 两种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B. 相互对立的
C. 没有任何联系的
D. 相互补充,互为前提的
满分:4 分
9. 若一种商品的消费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一般来说,该商品是
A. 正常品
B. 劣质品
C. 必需品
D. 低档品
满分:4 分
10.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
A. 充分就业
B. 价格稳定
C. 经济增长
D. 国际收支平衡
满分:4 分
《经济学原理(Ⅰ)》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5 分。)
V
1.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毫无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一件商品的效用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所以是可以客观评价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商品需求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映程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2秋四川大学《经营战略管理1468》第一次作业
下一篇 : 12秋四川大学《精神病护理学1506》第1次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