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0005》第1次作业

所属学校:四川大学 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0005 2015-03-17 18:47:26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 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C. 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 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 )。
A. 质量分析法
B. 矛盾分析法
C.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D. 辩证否定的方法
满分:3 分
3. 认为世界是( )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主张。
A. 客观自在的
B. 人的意识创造的
C. 客观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D. 由两个本原构成的
满分:3 分
4. 坚持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 )。
A. 可知论
B. 唯物论
C. 辩证法
D. 唯心论
满分:3 分
5. 系统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
A. 整体性
B. 结构性
C. 层次性
D. 开放性
满分:3 分
6. 哲学的党性是指( )。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 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对立
D. 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词
满分:3 分
7. 所有的决定论都主张( )。
A. 世界上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B. 世界上只存在着必然性,没有偶然性
C. 世界上只存在着偶然性,没有必然性
D. 偶然和必然是辩证统一的
满分:3 分
8. 认为一切物质都有意识的观点是( )。
A. 唯物论的观点
B. 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 物活论的观点
D. 唯意志论的观点
满分:3 分
9. 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是( )。
A.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B. 有语言,能思维
C. 能区分长幼且讲道德
D. 能够直立行走,从猿爪变为人手
满分:3 分
10.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
B. 各门科学的具体规律
C. 关于世界的最普遍的本质问题
D. 认识和实践的规律
满分:3 分
11. 现代西方哲学的两种基本思潮是( )。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 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D. 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
满分:3 分
12. 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种矛盾的说法属于( )。
A. 诡辩论的观点
B. 绝对主义的观点
C. 相对主义的观点
D. 辩证的观点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3. 交往形式有多种,其中最基本的交往形式是( )。
A. 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B. 科学交往和技术交往
C. 国家交往和民族交往
D. 主动交往和被动交往
满分:3 分
14.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是( )。
A.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 不可知论观点
D. 二元论观点
满分:3 分
15. 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 )。
A. 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的平原
B. 自然条件的无可比拟的富饶
C. 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D. 草木繁茂、雨量充足的热带
满分:3 分
16. 事物的质是指( )。
A. 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B. 事物属性的直接表现
C. 事物的存在并区别于他物的内在规定性
D. 事物本身固有的程度,数量的规定性
满分:3 分
17. 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
A. 时间
B. 运动
C. 静止
D. 空间
满分:3 分
18. 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
A. 哲学是全部科学的汇集
B. 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C.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基础
D. 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满分:3 分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是( )。
A. 社会实践性
B. 世界的物质性
C. 世界的矛盾性
D. 世界的可知性
满分:3 分
20. 在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过程中,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A. 是促使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必要条件
B. 可使抽象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可能性
C. 可使不可能性变成可能性
D. 可使任何可能性全都变成现实性
满分:3 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
A. 物是感觉的复合
B.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 感觉是与外界隔离 的屏障
D. 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影子
E.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满分:4 分
2. 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
A. 生产实践
B. 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C. 科学实验
D. 审美实践
E. 文艺和体育活动
满分:4 分
3.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A.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B.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D. 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E.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满分:4 分
4. 生产关系是由多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有着复杂结构的系统。从动态看,生产关系包括的环节有( )。
A. 劳动
B. 生产
C. 交换
D. 分配
E. 消费
满分:4 分
5. 凡是唯物主义哲学派别都主张( )。
A. 世界是可知的
B. 世界是统一的
C.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E. 世界是运动变化的
满分:4 分
6.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
A. 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
B. 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 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D. 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
E. 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实现事物的质变
满分:4 分
7. 下列哪些理论进一步证明了时空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
A. 宇宙热寂说
B. 相对论
C. 唯能论
D. 非欧几里得几何学
E. 牛顿力学
满分:4 分
8. 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表现为( )。
A. 一因多果,同因异果
B. 同因同果,异因异果
C. 一果多因,同果异因
D. 同果同因,异果异因
E. 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满分:4 分
9. 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表现为( )。
A. 有什么样的形式,就有什么样的与之相适应的内容
B. 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可以促进内容的发展
C. 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就阻碍内容的发展
D. 形式对内容起决定作用
E. 任何形式都始终有利于内容的发展
满分:4 分
10. 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
A. 没有认识到意识的能动性
B. 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
C. 没有看到历史事变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D. 没有看到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
E. 承认杰出人物的作用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