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四川大学《劳动经济学》1164第2次作业

所属学校:四川大学 科目:劳动经济学 2015-03-17 18:47:39
《劳动经济学》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在动态均衡模型中,“收敛型蛛网”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
A. 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 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C. 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D. 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工资弹性
满分:3 分
2. 实际工资与物价指数( )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不相关
D. 不确定
满分:3 分
3. 劳动力市场达到充分就业的条件是( )
A. 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
B. 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
C. 市场工资率等于均衡工资率
D. 市场工资率低于均衡工资率
满分:3 分
4. 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对个人劳动供给影响是( )
A. 正向
B. 负向
C. 没有
D. 不确定
满分:3 分
5. 从总供给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成因的通货膨胀类型是( )
A.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C. 结构调整型通货膨胀
D. 惯性通货膨胀
满分:3 分
6.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稀缺的信息资源配置问题
B. 稀缺的技术资源配置问题
C. 稀缺的土地资源配置问题
D. 稀缺的劳动资源配置问题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7. 如果两类劳动力是总替代关系,则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上升会引起另一类劳动力( )
A. 供给的增加
B. 供给的下降
C. 需求的增加
D. 需求的下降
满分:3 分
8. 计件工资的适用范围是( )
A. 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行业和企业
B. 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易准确确定的行业和企业
C. 产品数量和质量能准确计算检验的行业和企业
D. 产品、经营项目较多和生产条件多变的行业和企业
满分:3 分
9. 技术进步对( )的就业影响较大。
A. 熟练工
B. 非熟练工
C. 技工
D. 女工
满分:3 分
10. 劳动力流动成为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之一的原因在于( )
A. 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形成人力资本存量
B. 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C. 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抵消人力资本存量
D. 劳动力流动是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和增值的必要条件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1. 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总和,所以总供给等于( )
A.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消费总额
B.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储蓄总额
C.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消费减去储蓄的余额
D.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消费加上储蓄的总额
满分:3 分
12. 等成本线的斜率等于( )
A. 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品之比
B. 劳动和资本的数量之比
C. 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比
D. 工资率
满分:3 分
1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对教育、培训有较高回报的预期,因此,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将使( )
A. 劳动供给增加
B. 劳动供给减少
C. 劳动需求增加
D. 劳动需求减少
满分:3 分
14. 一般培训的成本通常由( )来支付。
A. 企业
B. 员工
C. 政府
D. 社会
满分:3 分
15. 大卫•李嘉图建立在( )基础上的分配论达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高峰。
A. 市场法则论
B. 劳动价值论
C. 工资基金说
D. 边际效用论
满分:3 分
16. 下列关于无差异曲线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 无差异曲线随主体偏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状
B. 同一主体的无差异曲线绝对不能相交
C.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低
D.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衡为正值
满分:3 分
17. 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产生的原因是( )
A. 劳动数量的增加
B. 劳动时间的延长
C. 劳动需要特定的知识技能
D. 劳动条件的改善
满分:3 分
18. 一般认为,充分就业的数量标准是失业率控制在( )
A. 0―1%之间
B. 3―5%之间
C. 8―10%之间
D. 10―15%之间
满分:3 分
19. 在工资率和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随着工资率提高,劳动者将增加劳动供给。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收入效应
B. 替代效应
C. 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D. 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满分:3 分
20. 蛛网稳定条件是指( )
A. 劳动力需求弹性大于劳动力供给弹性
B. 劳动力需求弹性小于劳动力供给弹性
C. 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劳动力供给弹性
D. 劳动力需求弹性为1
满分:3 分
《劳动经济学》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劳动力具有生理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
A. 劳动力的生产是通过消费社会劳动为条件的
B. 劳动力形成周期长,在现代社会至少需要16年
C. 劳动力不能储存
D. 必须保证劳动力维持生命的最起码的收入或物质生活条件
E. 劳动力具有生命周期和生理间歇周期
满分:4 分
2. 个人劳动力供给是指( )
A. 单个劳动者的工作决策
B. 劳动者个人决定是否参加社会劳动
C. 劳动者个人决定何时工作
D. 劳动者个人决定准备工作多长时间
E. 劳动者个人决定如何支配闲暇时间
满分:4 分
3. 造成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率上升的因素有( )
A. 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需求曲线不动
B. 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供给曲线不动
C. 劳动力供给增加,需求减少
D. 劳动力供给减少,需求增加
E. 劳动力供给增加,需求也增加
满分:4 分
4. 等成本线反映了企业实现一定产出水平的成本约束,其斜率( )
A. 等于零
B. 为正值
C. 为负值
D. 取决于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比
E. 取决于劳动力需求和供给情况
满分:4 分
5. 年纪大的人更不愿意投资于人力资本的经济原因是( )
A. 投资的直接成本较大
B. 投资后未来收益持续期相对较短
C. 投资的机会成本较大
D. 投资后的收益增量规模较小E.老年人记忆力下降
满分:4 分
《劳动经济学》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4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起相反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2. 劳动供给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先上升,后下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3. 效率工资能促进员工努力工作,是一种适用于所有企业的工资制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4. 其他生产要素供给弹性越大,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越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