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四川大学《统计学(Ⅰ)2094》第1次作业
《统计学(Ⅰ)》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工业普查
B. 工业设备调查
C. 职工调查
D. 未安装设备调查
满分:2 分
2. 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yc=a+bx上时,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
A. r=0
B. r =1
C. -1
满分:2 分
3. 假设检验是检验( )的假设值是否成立
A. 样本单位
B. 总体指标
C. 样本方差
D. 中位数
满分:2 分
4. 在统计的三层涵义中,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关系是( )
A. 过程与成果的关系
B.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C. 本质与内容的关系
D. 无关系
满分:2 分
5. 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
A. 简单分组
B. 平行分组
C. 复合分组
D. 再分组
满分:2 分
6. 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
A. (102%×105%×108%×107%)-100%
B. 102%×105%×108%×107%
C. 2%×5%×8%×7%
D. (2%×5%×8%×7%)-100%
满分:2 分
7. 政治算术派产生于17世纪资本主义的英国,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代表作是( )
A. 《政治算术》
B. 《国富论》
C. 《统计学的研究》
D. 《社会物理学》
满分:2 分
8. 某工人月工资为600元,工资是( )
A. 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
C. 变量值
D. 指标
满分:2 分
9. 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 )
A. -∞
B. -1≤ r≤+1
C. -1
D. 0≤ r≤+1
满分:2 分
10. 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 )
A. 权数不等
B. 权数相等
C. 变量值相同
D. 变量值不同
满分:2 分
11. 所谓大样本是指样本单位数在( )及以上
A. 120个
B. 50个
C. 90个
D. 30个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满分:2 分
13. 政治算术派产生于17世纪资本主义的英国,代表人物是( )。
A. 亚当•斯密
B. 威廉•配第
C. 康令
D. 凯特勒
满分:2 分
14. 某班四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0分、76分、84分和93分,这四个数字是( )
A. 标志
B. 指标
C. 指标值
D. 变量值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要了解某班45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 全班学生
B.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C. 每一个学生
D. 全班的学习成绩
满分:2 分
16. 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A.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B. 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 对会面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 抽选部分地块进行产量调查
满分:2 分
17. 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 )
A. 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
C. 标志值
D. 数量指标
满分:2 分
18. 复合分组是( )
A. 用同一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量层叠起来进行分组
B. 对某一总体选择 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
C. 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
D. 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
满分:2 分
19.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
A. 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B. 确定组距和组数
C. 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D. 确定全距和组距
满分:2 分
20. 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
A. 总体单位总量
B. 总体标志总量
C. 质量指标
D. 相对指标
满分:2 分
21. 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可以是原始资料,也可以是次级资料,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的关系是( )。
A. 原始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次级资料来源于上级单位
B. 次级资料是由原始资料加工整理而成
C. 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之间无必然联系
D. 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没有区别
满分:2 分
22. 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必须采用( )
A. 次数
B. 累计频率
C. 频率
D. 次数密度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3. 进行相关分析,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 )
A. 都是随机的
B. 都不是随机的
C. 一个是随机的,一个不是随机的
D. 随机或不随机都可以
满分:2 分
24. 抽样平均误差说明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
A. 实际误差
B. 平均误差
C. 实际误差的平方
D. 允许误差
满分:2 分
25. 设某地区有10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
A. 每一件产品
B. 1000家工业企业
C. 全部工业企业
D. 10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统计学(Ⅰ)》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统计数据的审核主要是审核数据的( )
A. 准确性
B. 及时性
C. 完整性
D. 科学性
满分:2 分
2.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 )
A. 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
B. 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
C. 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D. 人的年龄是变量
满分:2 分
3.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
A. 抽样单位数的多少
B. 是变量总体还是属性总体
C. 是重复抽样还是不重复抽样
D. 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满分:2 分
4. 成本计算方法应根据( )来确定
A. 产品产量
B. 生产组织的特点
C. 生产工艺的特点
D. 成本管理要求
满分:2 分
5. 在总体2000个单位中,抽取20个单位进行调查,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 样本单位数是20个
B. 样本个数是20个
C. 一个样本有20个单位
D. 是一个小样本
满分:2 分
6. 从全及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有(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重复抽样
C. 不重复抽样
D. 等距抽样
满分:2 分
7. 参数估计方法有( )
A. 点估计
B. 区间估计
C. 统计估计
D. 抽样估计
满分:2 分
8. 统计的特点有( )
A. 数量性
B. 总体性
C. 变异性
D. 客观性
满分:2 分
9. 常用连续性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有( )
A. 均匀分布
B. 指数分布
C. 正态分布
D. 二项分布
满分:2 分
10. 对统计数据准确性审核的方法有( )
A. 计算检查
B. 逻辑检查
C. 时间检查
D. 调查检查
满分:2 分
11. 根据样本指标,分析总体的假设值是否成立的统计方法称为( )。
A. 抽样估计
B. 假设检验
C. 统计抽样
D. 显著性检验
满分:2 分
12. 若进行区间估计,应掌握的指标数值是( )
A. 样本指标
B. 概率度
C. 总体单位数
D. 抽样平均误差
满分:2 分
13. 统计数据整理的内容一般有( )
A. 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
B. 对统计数据进行分组
C. 对统计数据进行汇总
D. 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满分:2 分
14. 普查是一种( )。
A. 非全面调查
B. 专门调查
C. 全面调查
D. 一次性调查
满分:2 分
15. 询问调查法有以下几种( )
A. 访问调查
B. 邮寄调查
C. 电话调查
D. 计算机辅助调查
满分:2 分
《统计学(Ⅰ)》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分析复杂现象总体的数量变动,只能采用综合指数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有三个:无偏性、可靠性、一致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是直接趋势的时间数列,其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大致相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变量安全相关,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个变量不相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对象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分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以称为次数分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在特定的权数条件下,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有变形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工业普查
B. 工业设备调查
C. 职工调查
D. 未安装设备调查
满分:2 分
2. 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yc=a+bx上时,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
A. r=0
B. r =1
C. -1
满分:2 分
3. 假设检验是检验( )的假设值是否成立
A. 样本单位
B. 总体指标
C. 样本方差
D. 中位数
满分:2 分
4. 在统计的三层涵义中,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关系是( )
A. 过程与成果的关系
B.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C. 本质与内容的关系
D. 无关系
满分:2 分
5. 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
A. 简单分组
B. 平行分组
C. 复合分组
D. 再分组
满分:2 分
6. 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
A. (102%×105%×108%×107%)-100%
B. 102%×105%×108%×107%
C. 2%×5%×8%×7%
D. (2%×5%×8%×7%)-100%
满分:2 分
7. 政治算术派产生于17世纪资本主义的英国,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代表作是( )
A. 《政治算术》
B. 《国富论》
C. 《统计学的研究》
D. 《社会物理学》
满分:2 分
8. 某工人月工资为600元,工资是( )
A. 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
C. 变量值
D. 指标
满分:2 分
9. 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 )
A. -∞
B. -1≤ r≤+1
C. -1
D. 0≤ r≤+1
满分:2 分
10. 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 )
A. 权数不等
B. 权数相等
C. 变量值相同
D. 变量值不同
满分:2 分
11. 所谓大样本是指样本单位数在( )及以上
A. 120个
B. 50个
C. 90个
D. 30个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满分:2 分
13. 政治算术派产生于17世纪资本主义的英国,代表人物是( )。
A. 亚当•斯密
B. 威廉•配第
C. 康令
D. 凯特勒
满分:2 分
14. 某班四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0分、76分、84分和93分,这四个数字是( )
A. 标志
B. 指标
C. 指标值
D. 变量值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要了解某班45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 全班学生
B.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C. 每一个学生
D. 全班的学习成绩
满分:2 分
16. 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A.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B. 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 对会面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 抽选部分地块进行产量调查
满分:2 分
17. 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 )
A. 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
C. 标志值
D. 数量指标
满分:2 分
18. 复合分组是( )
A. 用同一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量层叠起来进行分组
B. 对某一总体选择 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
C. 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
D. 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
满分:2 分
19.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
A. 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B. 确定组距和组数
C. 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D. 确定全距和组距
满分:2 分
20. 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
A. 总体单位总量
B. 总体标志总量
C. 质量指标
D. 相对指标
满分:2 分
21. 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可以是原始资料,也可以是次级资料,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的关系是( )。
A. 原始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次级资料来源于上级单位
B. 次级资料是由原始资料加工整理而成
C. 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之间无必然联系
D. 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没有区别
满分:2 分
22. 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必须采用( )
A. 次数
B. 累计频率
C. 频率
D. 次数密度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3. 进行相关分析,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 )
A. 都是随机的
B. 都不是随机的
C. 一个是随机的,一个不是随机的
D. 随机或不随机都可以
满分:2 分
24. 抽样平均误差说明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
A. 实际误差
B. 平均误差
C. 实际误差的平方
D. 允许误差
满分:2 分
25. 设某地区有10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
A. 每一件产品
B. 1000家工业企业
C. 全部工业企业
D. 10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统计学(Ⅰ)》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统计数据的审核主要是审核数据的( )
A. 准确性
B. 及时性
C. 完整性
D. 科学性
满分:2 分
2.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 )
A. 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
B. 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
C. 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D. 人的年龄是变量
满分:2 分
3.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
A. 抽样单位数的多少
B. 是变量总体还是属性总体
C. 是重复抽样还是不重复抽样
D. 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满分:2 分
4. 成本计算方法应根据( )来确定
A. 产品产量
B. 生产组织的特点
C. 生产工艺的特点
D. 成本管理要求
满分:2 分
5. 在总体2000个单位中,抽取20个单位进行调查,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 样本单位数是20个
B. 样本个数是20个
C. 一个样本有20个单位
D. 是一个小样本
满分:2 分
6. 从全及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有(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重复抽样
C. 不重复抽样
D. 等距抽样
满分:2 分
7. 参数估计方法有( )
A. 点估计
B. 区间估计
C. 统计估计
D. 抽样估计
满分:2 分
8. 统计的特点有( )
A. 数量性
B. 总体性
C. 变异性
D. 客观性
满分:2 分
9. 常用连续性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有( )
A. 均匀分布
B. 指数分布
C. 正态分布
D. 二项分布
满分:2 分
10. 对统计数据准确性审核的方法有( )
A. 计算检查
B. 逻辑检查
C. 时间检查
D. 调查检查
满分:2 分
11. 根据样本指标,分析总体的假设值是否成立的统计方法称为( )。
A. 抽样估计
B. 假设检验
C. 统计抽样
D. 显著性检验
满分:2 分
12. 若进行区间估计,应掌握的指标数值是( )
A. 样本指标
B. 概率度
C. 总体单位数
D. 抽样平均误差
满分:2 分
13. 统计数据整理的内容一般有( )
A. 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
B. 对统计数据进行分组
C. 对统计数据进行汇总
D. 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满分:2 分
14. 普查是一种( )。
A. 非全面调查
B. 专门调查
C. 全面调查
D. 一次性调查
满分:2 分
15. 询问调查法有以下几种( )
A. 访问调查
B. 邮寄调查
C. 电话调查
D. 计算机辅助调查
满分:2 分
《统计学(Ⅰ)》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分析复杂现象总体的数量变动,只能采用综合指数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有三个:无偏性、可靠性、一致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是直接趋势的时间数列,其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大致相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变量安全相关,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个变量不相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对象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分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以称为次数分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在特定的权数条件下,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有变形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2秋四川大学《税法(Ⅰ)2073》第二次作业
下一篇 : 12秋四川大学《税收管理1306》第2次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