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Ⅰ)2033》第1次作业

所属学校:四川大学 科目:政治经济学(Ⅰ)2033 2015-03-17 18:50:08
《政治经济学(Ⅰ)》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在全部资本中
A. 不变资本比重增加,可变资本比重减少
B. 可变资本比重增加,不变资本比重减少
C. 劳动对象增加,劳动资料减少
D. 劳动资料增加,劳动对象减少
满分:2 分
2.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企业类型是
A. 个人业主制企业
B. 合伙制企业
C. 公司制企业
D. 独资企业
满分:2 分
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A.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较强
B.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尚不成熟
C. 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D. 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服务
满分:2 分
4.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A.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 实现政企分开
C. 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D. 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
满分:2 分
5.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A. 劳动的价值
B. 劳动的价格
C.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D. 劳动的报酬
满分:2 分
6. 货币的本质是
A. 比较稀少的金银
B. 一种神秘的物品
C.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 没有价值的特殊商品
满分:2 分
7. 在下列生产要素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A. 厂房、设备
B. 原料
C. 燃料
D. 劳动力
满分:2 分
8. 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C.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D. 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满分:2 分
9.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是指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
C.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D.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满分:2 分
10. 价值规律调节社会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是通过
A. 价格始终与价值相等实现的
B. 价格高于价值实现的
C. 价格低于价值实现的
D.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1. 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
A. 实在的货币
B. 信用货币
C. 观念上的货币
D. 现金
满分:2 分
12. 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实现其统治的工具是
A. 个人联合
B. 参与制
C. 信贷业务
D. 金融联系
满分:2 分
13.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
A. 促使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
B. 消除经济危机
C. 加强垄断资本对广大人民的剥削
D. 维护垄断资本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是由
A. 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引起的
B.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引起的
C. 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引起的
D. 生产力构成的复杂性引起的
满分:2 分
15. 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A. 使用价值
B. 交换价值
C. 价值
D. 价格
满分:2 分
16. 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 剩余价值学说
B. 生产价格理论
C. 劳动二重性学说
D. 劳动力商品理论
满分:2 分
17. 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是因为
A. 预付的资本量增加了
B. 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C. 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D. 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满分:2 分
18. 如果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只有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那么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
A. 相应提高
B. 随之降低
C. 不变
D. 变化不大
满分:2 分
19.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是
A. 商品的效用
B. 商品的供求
C. 商品的质量
D. 商品的价值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0.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 流通中的不等价交换
B. 劳动力成为商品
C. 货币在性质上发生变化
D. 勤俭节约
满分:2 分
《政治经济学(Ⅰ)》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A. 揭示了价值的真正来源
B.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C. 揭示了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D. 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
E. 为彻底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提供了前提
满分:4 分
2. 社会主义现代市场体系的特征有
A. 完整性
B. 统一性
C. 开放性
D. 竞争性
E. 有序性
满分:4 分
3.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是
A. 节约预付资本,提高资本增殖能力
B. 增加每次生产过程的剩余价值量
C. 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D. 提高剩余价值率
E. 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满分:4 分
4. 股票价格
A. 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B. 与预期股息收入成正比
C. 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D. 是它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E. 不是股票的票面额
满分:4 分
5. 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
A. 财政政策
B. 货币政策
C. 物价政策
D. 国民经济计划化
E. 环保政策
满分:4 分
6. 资本总公式G-W-G′概括
A. 商品资本的运动形式
B. 商业资本的运动形式
C. 生产资本的运动形式
D. 产业资本的运动形式
E. 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
满分:4 分
7. 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理论前提是
A.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和实物构成的原理
B.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原理
C.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原理
D. 价值补偿问题
E. 物质补偿问题
满分:4 分
8.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A. 国家干预
B. 产权清晰
C. 权责明确
D. 政企分开
E. 管理科学
满分:4 分
9. 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的行为有
A. 建立和发展国有企业
B. 鼓励资本输出,带动产品输出
C. 降低利率,刺激消费和投资
D. 扩大财政支出,扩大内需
E. 调整货币供应量
满分:4 分
10. 市场机制包括
A. 价格机制
B. 竞争机制
C. 供求机制
D. 计划机制
E. 调控机制
满分:4 分
《政治经济学(Ⅰ)》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因而应共同参与分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就已经产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世界各国在竞争中求合作是当代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