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Ⅰ)2033》第2次作业

所属学校:四川大学 科目:政治经济学(Ⅰ)2033 2015-03-17 18:50:11
《政治经济学(Ⅰ)》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
A. 促使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
B. 消除经济危机
C. 加强垄断资本对广大人民的剥削
D. 维护垄断资本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价值规律调节社会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是通过
A. 价格始终与价值相等实现的
B. 价格高于价值实现的
C. 价格低于价值实现的
D.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是因为
A. 预付的资本量增加了
B. 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C. 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D. 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满分:2 分
4. 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B.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C.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
D.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满分:2 分
5.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是
A. 商品的效用
B. 商品的供求
C. 商品的质量
D. 商品的价值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的、根本的方法是
A. 发展方法
B. 科学方法
C. 哲学方法
D. 唯物辩证法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A. 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 以按资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 以劳动力价值收入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满分:2 分
8. 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
A. 社会总产品
B. 产业资本
C. 劳动过程
D. 物质资料生产
满分:2 分
9.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是指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
C.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D.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满分:2 分
10.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
B.
C.
D.
满分:2 分
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主要理论来源是
A. 空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 资本主义庸俗政治经济学
D. 重商主义理论
满分:2 分
12. 资本总公式G-W-G′形式上的矛盾是
A. 生产与流通的矛盾
B. 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的矛盾
C. 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D. 价值增殖和价值规律的矛盾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3. 从组织形式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是
A. 产业资本国际化
B. 跨国公司
C. 资本输出
D. 垄断
满分:2 分
14. 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是由
A. 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引起的
B.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引起的
C. 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引起的
D. 生产力构成的复杂性引起的
满分:2 分
15.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A. 劳动的价值
B. 劳动的价格
C.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D. 劳动的报酬
满分:2 分
16.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在全部资本中
A. 不变资本比重增加,可变资本比重减少
B. 可变资本比重增加,不变资本比重减少
C. 劳动对象增加,劳动资料减少
D. 劳动资料增加,劳动对象减少
满分:2 分
17.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 生产严重不足
B. 生产相对过剩
C. 社会消费不足
D. 生产绝对过剩
满分:2 分
18. 货币的本质是
A. 比较稀少的金银
B. 一种神秘的物品
C.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 没有价值的特殊商品
满分:2 分
19. 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A. 使用价值
B. 交换价值
C. 价值
D. 价格
满分:2 分
20. 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A. 国际卡特尔
B. 混合联合企业
C. 跨国公司
D. 国际康采恩
满分:2 分
《政治经济学(Ⅰ)》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资本总公式G-W-G′概括
A. 商品资本的运动形式
B. 商业资本的运动形式
C. 生产资本的运动形式
D. 产业资本的运动形式
E. 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
满分:4 分
2. 社会主义现代市场体系的特征有
A. 完整性
B. 统一性
C. 开放性
D. 竞争性
E. 有序性
满分:4 分
3. 相对剩余价值与绝对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相对剩余价值是
A. 延长工作日和加强劳动强度的结果
B. 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 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D. 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E. 再生产工人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下降的结果
满分:4 分
4.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
A.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反作用
D. 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E. 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变化总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
满分:4 分
5. 某市相同建筑结构的居民住房的月租,在繁华的路段为35元/平方米,在郊区为10元/平方米,这种差别产生的原因在于住房的
A. 地理位置不同
B. 经营垄断
C. 土地所有权垄断
D. 租用者的用途不同
E. 供求状况的不同
满分:4 分
6. 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
A. 财政政策
B. 货币政策
C. 物价政策
D. 国民经济计划化
E. 环保政策
满分:4 分
7.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四个环节的相互作用是
A. 生产起决定作用,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品种和数量
B. 生产起决定作用,生产方式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方式
C. 消费起决定作用,生产、交换、分配的目的和出发点是消费
D.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有强烈的反作用
E. 生产、分配、交换对消费有强烈的反作用
满分:4 分
8.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是
A. 节约预付资本,提高资本增殖能力
B. 增加每次生产过程的剩余价值量
C. 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D. 提高剩余价值率
E. 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满分:4 分
9.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A. 国家干预
B. 产权清晰
C. 权责明确
D. 政企分开
E. 管理科学
满分:4 分
10. 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理论前提是
A.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和实物构成的原理
B.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原理
C.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原理
D. 价值补偿问题
E. 物质补偿问题
满分:4 分
《政治经济学(Ⅰ)》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世界各国在竞争中求合作是当代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资本主义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因而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的价值规律,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因而应共同参与分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不等于剩余价值的实现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