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四川大学《中华文化(I)2552》第1次作业
《中华文化(I)》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明清以后的中西文化交融,以历算为开始,从( )年间开始。
A. 永乐
B. 宣德
C. 万历
D. 崇祯
满分:2 分
2. 以神为本的文化逐渐开始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渡,其契机便是( )之际的社会大变动。
A. 商周
B. 殷商
C. 东周
D. 春秋战国
满分:2 分
3. 藏族的史诗中( )是世界内范围内英雄史诗的杰出代表。
A. 《格萨尔》
B. 《元朝秘史》
C. 《蒙古源流》
D. 《蒙古黄金史》
满分:2 分
4. 中国历史上,除汉族以外,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女真、蒙古、满族都曾经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其中( )、满族还统治过整个中国。
A. 女真
B. 蒙古
C. 匈奴
D. 鲜卑。
满分:2 分
5. ( )是秦统一后的文字,字形简化,形体固定,异体字减少,合文淘汰。
A. 楷书
B. 隶书
C. 小篆
D. 行书
满分:2 分
6. 秦汉以后,中国文化分为三个文化类型,其中( )是核心。
A. 北方草原游牧文化
B. 中原定居农业文化文化
C. 南方山地游耕文化
D. 北方山地农业文化
满分:2 分
7. 编年体通史的代表作是( );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史书叫“政书”;断代的典章制度史称为“会要”。
A. 《左传》
B. 《汉书》
C. 《史记》
D. 《资治通鉴》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 )是维系人与世界各种关系的基本纽带,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意志的主要手段,是传统和文化发展的主要媒介。
A. 语言
B. 文字
C. 散文
D. 诗歌
满分:2 分
9. 中国疆域的基础是在( )年间最终确定的。
A. 康熙
B. 万历
C. 贞观
D. 乾隆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中国寺庙建筑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汉永平10年建立的( )。
A. 大相国寺
B. 白马寺
C. 金山寺
D. 灵隐寺
满分:2 分
11. 正史,是指纪传体史书。最早的正史是( ),以人物为本位,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
A. 《左传》
B. 《汉书》
C. 《史记》
D. 《资治通鉴》
满分:2 分
12. 魏源编著的( )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世界史地著作,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A. 《康纪行》
B. 《瀛寰志略》
C. 《朔方备乘》
D. 《海国图志》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3. 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 )。
A. 周公
B. 周武王
C. 姜尚
D. 屈原
满分:2 分
14. ( )是指刻在铜器上的铭文,它是最早的书籍形式之一。铭文的内容以宣扬周王功德、记载重要事件为主。
A. 石刻
B. 金刻
C. 简策
D. 雕刻
满分:2 分
15. ( )的出现标志着散文的形成。散文的三大功能是叙事、论说和抒情。其中抒情功能是在秦汉以后增加的。
A. 《诗经》
B. 《楚辞》
C. 《周礼》
D. 《尚书》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中华文化(I)》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孟子四基德是( ),并将其扩充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A. 仁
B. 义
C. 礼
D. 智
E. 信
满分:4 分
2. 中国的气候有三个特点( )
A. 季风气候明显
B. 大陆性气候强
C. 海洋气候明显
D. 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满分:4 分
3. 兵家著作有( )。
A. 《孙子》
B. 《孙膑兵法》
C. 《慎子》
D. 《吴子》
满分:4 分
4. 用蒙文创造的( )被称为蒙古三大历史名著。
A. 《格萨尔》
B. 《元朝秘史》
C. 《蒙古源流》
D. 《蒙古黄金史》
满分:4 分
5. 秦汉以后,中国文化分为三个文化类型:( )。
A. 北方草原游牧文化
B. 南方山地游耕文化
C. 中原定居农业文化
D. 南方山地农业文化
满分:4 分
6. 新文化运动有三个口号:即( )
A. 个性主义
B. 科学
C. 富强
D. 民主
满分:4 分
7. 中国的雕塑主要有( )集群组成.
A. 陵墓集群
B. 宗教集群
C. 建筑装饰
D. 工艺雕塑
满分:4 分
8.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
A. 家天下的延续
B. 家国同构
C. 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D. 封国制度不断
满分:4 分
9. 广义的文化包括( )四个层次。
A. 心态文化层
B. 制度文化层
C. 行为文化层
D. 物态文化层
E. 精神文化层
满分:4 分
10. 中国古代绘画分为( )等类型。
A. A. 宫廷绘画
B. 文人绘画
C. 宗教绘画
D. 市民绘画
E. 民间绘画
满分:4 分
11. ( )合称为风骚,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A. 《诗经》
B. 《楚辞》
C. 《离骚》
D. 《礼义》
满分:4 分
12. 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流派,前者( )等为代表。
A. 秦观
B. 晏几道
C. 李清照
D. 柳永
满分:4 分
13. 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是( ),他们都对封建社会晚期的正宗文化――程朱理学提出了批判。
A. 黄宗羲
B. 顾炎武
C. 王夫之
D. 朱熹
满分:4 分
14. 影响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因素包括( )。
A. 特定的地理环境
B. 经济状况
C. 外来因素
D. 社会政治结构
满分:4 分
15. 中国封建时代,统治和束缚人民的有( )。
A. 政权
B. 神权
C. 夫权
D. 族权。
满分:4 分
《中华文化(I)》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道家的主要经典是《老子》、《道德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2. 狭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3. 双百方针是邓小平于1956年提出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4. 中国历史上只有月氏族的主体在公元前2 世纪迁到中亚了,其他各民族都没有完全离开过中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5. 墨家提出非命论,认为人应该抗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6. 中国原始社会组织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其中母系氏族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7. 隋唐以后,黄河中下游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东南财赋”和“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8. 19世纪60年代,中国文化的近代化才形成规模。标志是清政府的洋务运动,这是一场改革运动,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中体西用也就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9.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方针和道路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10. 中国先民的原始观念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是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其中原始艺术是主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明清以后的中西文化交融,以历算为开始,从( )年间开始。
A. 永乐
B. 宣德
C. 万历
D. 崇祯
满分:2 分
2. 以神为本的文化逐渐开始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渡,其契机便是( )之际的社会大变动。
A. 商周
B. 殷商
C. 东周
D. 春秋战国
满分:2 分
3. 藏族的史诗中( )是世界内范围内英雄史诗的杰出代表。
A. 《格萨尔》
B. 《元朝秘史》
C. 《蒙古源流》
D. 《蒙古黄金史》
满分:2 分
4. 中国历史上,除汉族以外,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女真、蒙古、满族都曾经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其中( )、满族还统治过整个中国。
A. 女真
B. 蒙古
C. 匈奴
D. 鲜卑。
满分:2 分
5. ( )是秦统一后的文字,字形简化,形体固定,异体字减少,合文淘汰。
A. 楷书
B. 隶书
C. 小篆
D. 行书
满分:2 分
6. 秦汉以后,中国文化分为三个文化类型,其中( )是核心。
A. 北方草原游牧文化
B. 中原定居农业文化文化
C. 南方山地游耕文化
D. 北方山地农业文化
满分:2 分
7. 编年体通史的代表作是( );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史书叫“政书”;断代的典章制度史称为“会要”。
A. 《左传》
B. 《汉书》
C. 《史记》
D. 《资治通鉴》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 )是维系人与世界各种关系的基本纽带,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意志的主要手段,是传统和文化发展的主要媒介。
A. 语言
B. 文字
C. 散文
D. 诗歌
满分:2 分
9. 中国疆域的基础是在( )年间最终确定的。
A. 康熙
B. 万历
C. 贞观
D. 乾隆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中国寺庙建筑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汉永平10年建立的( )。
A. 大相国寺
B. 白马寺
C. 金山寺
D. 灵隐寺
满分:2 分
11. 正史,是指纪传体史书。最早的正史是( ),以人物为本位,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
A. 《左传》
B. 《汉书》
C. 《史记》
D. 《资治通鉴》
满分:2 分
12. 魏源编著的( )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世界史地著作,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A. 《康纪行》
B. 《瀛寰志略》
C. 《朔方备乘》
D. 《海国图志》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3. 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 )。
A. 周公
B. 周武王
C. 姜尚
D. 屈原
满分:2 分
14. ( )是指刻在铜器上的铭文,它是最早的书籍形式之一。铭文的内容以宣扬周王功德、记载重要事件为主。
A. 石刻
B. 金刻
C. 简策
D. 雕刻
满分:2 分
15. ( )的出现标志着散文的形成。散文的三大功能是叙事、论说和抒情。其中抒情功能是在秦汉以后增加的。
A. 《诗经》
B. 《楚辞》
C. 《周礼》
D. 《尚书》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中华文化(I)》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孟子四基德是( ),并将其扩充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A. 仁
B. 义
C. 礼
D. 智
E. 信
满分:4 分
2. 中国的气候有三个特点( )
A. 季风气候明显
B. 大陆性气候强
C. 海洋气候明显
D. 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满分:4 分
3. 兵家著作有( )。
A. 《孙子》
B. 《孙膑兵法》
C. 《慎子》
D. 《吴子》
满分:4 分
4. 用蒙文创造的( )被称为蒙古三大历史名著。
A. 《格萨尔》
B. 《元朝秘史》
C. 《蒙古源流》
D. 《蒙古黄金史》
满分:4 分
5. 秦汉以后,中国文化分为三个文化类型:( )。
A. 北方草原游牧文化
B. 南方山地游耕文化
C. 中原定居农业文化
D. 南方山地农业文化
满分:4 分
6. 新文化运动有三个口号:即( )
A. 个性主义
B. 科学
C. 富强
D. 民主
满分:4 分
7. 中国的雕塑主要有( )集群组成.
A. 陵墓集群
B. 宗教集群
C. 建筑装饰
D. 工艺雕塑
满分:4 分
8.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
A. 家天下的延续
B. 家国同构
C. 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D. 封国制度不断
满分:4 分
9. 广义的文化包括( )四个层次。
A. 心态文化层
B. 制度文化层
C. 行为文化层
D. 物态文化层
E. 精神文化层
满分:4 分
10. 中国古代绘画分为( )等类型。
A. A. 宫廷绘画
B. 文人绘画
C. 宗教绘画
D. 市民绘画
E. 民间绘画
满分:4 分
11. ( )合称为风骚,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A. 《诗经》
B. 《楚辞》
C. 《离骚》
D. 《礼义》
满分:4 分
12. 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流派,前者( )等为代表。
A. 秦观
B. 晏几道
C. 李清照
D. 柳永
满分:4 分
13. 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是( ),他们都对封建社会晚期的正宗文化――程朱理学提出了批判。
A. 黄宗羲
B. 顾炎武
C. 王夫之
D. 朱熹
满分:4 分
14. 影响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因素包括( )。
A. 特定的地理环境
B. 经济状况
C. 外来因素
D. 社会政治结构
满分:4 分
15. 中国封建时代,统治和束缚人民的有( )。
A. 政权
B. 神权
C. 夫权
D. 族权。
满分:4 分
《中华文化(I)》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道家的主要经典是《老子》、《道德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2. 狭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3. 双百方针是邓小平于1956年提出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4. 中国历史上只有月氏族的主体在公元前2 世纪迁到中亚了,其他各民族都没有完全离开过中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5. 墨家提出非命论,认为人应该抗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6. 中国原始社会组织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其中母系氏族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7. 隋唐以后,黄河中下游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东南财赋”和“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8. 19世纪60年代,中国文化的近代化才形成规模。标志是清政府的洋务运动,这是一场改革运动,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中体西用也就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9.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方针和道路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10. 中国先民的原始观念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是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其中原始艺术是主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四川大学《财政学(Ⅰ)2039》13春在线作业2
下一篇 : 12秋四川大学中国民俗学2546第二次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