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四川大学《组织行为学1024F》第2次作业
《组织行为学》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荣格
B. 阿德勒
C. 麦迪
D. 弗洛依德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
A. 气质
B. 个性
C. 能力
D. 性格
满分:2 分
3. 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 )。
A. 成就需要
B. 权力需要
C. 社交需要
D. 安全需要
满分:2 分
4. 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 )。
A. 非正式群体
B. 正式群体
C. 小群体
D. 参照群体
满分:2 分
5. 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测验法
满分:2 分
6. 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 )。
A. 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
B. 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控制
C. 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
D. 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满分:2 分
7. 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
A. 马斯洛
B. 赫兹伯格
C. 麦克利兰
D. 波特
满分:2 分
8. 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 )。
A. 能力低下
B. 一般能力
C. 天才
D. 才能
满分:2 分
9. 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哪一种?( )
A. 需要层次论
B. 成就需要论
C. E R G理论
D. 双因素理论
满分:2 分
10. 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
A. 增加自己的投入
B. 减少自己的投入
C. 努力增加B的报酬
D. 使B减少投入
满分:2 分
11. 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
A. 气质
B. 能力
C. 个性
D. 性格
满分:2 分
12. 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A.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B.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C. 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D. 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满分:2 分
13. 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 )。
A. 梅奥
B. 马斯洛
C. 赫兹伯格
D. 泰罗
满分:2 分
14. 以期望理论为基础的波特―劳勒模型表明:职务工作中的实际成绩( )。
A. 主要取决于所作的努力
B. 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做该项工作的能力(知识和技能)
C. 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对所做工作的理解力(对目标、所要求的活动以及任务的其他要素的理解程度)
D. 在很大程度上受所作的努力的影响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 )。
A. 尊重需要
B. 交往需要
C. 安全需要
D. 生理需要
满分:2 分
16. 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
A. 自我
B. 本我
C. 超我
满分:2 分
17. 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 )。
A. 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
B. 霍桑试验
C. 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
D. 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满分:2 分
18. 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 )。
A. 理智型
B. 情绪型
C. 意志型
D. 中间型
满分:2 分
19. 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 ),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 )。
A. 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B. 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激励需要理论
C. X理论、Y理论
D. 挫折理论、归因理论、强化理论
满分:2 分
20. 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
A. 知觉防御
B. 晕轮效应
C. 首因效应
D. 定型效应
满分:2 分
《组织行为学》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在行为研究中,对变量处理的方式有:( )。
A. 置之不顾
B. 随机化和不加控制
C. 保持衡定
D. 匹配
E. 规定特定的标准和范畴
满分:4 分
2. 影响因素主要有:( )
A. 先天遗传因素
B. 家庭
C. 后天社会环境因素
D. 文化传统
E. 社会阶级和阶层
满分:4 分
3. 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 )。
A. 边缘性
B. 综合性
C. 两重性
D. 多层次性
E. 实用性
满分:4 分
4. 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 )。
A. 管理的两重性
B. 人的两重性
C. 组织的两重性
D. 多学科性
E. 多层次性
满分:4 分
5.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有:( )。
A. 心理学
B. 社会学
C. 人类学
D. 政治学
E. 生物学
满分:4 分
6. 知觉偏差主要表现有:( )。
A. 知觉防御
B. 晕轮效应
C. 首因效应
D. 近因效应
E. 定型效应
满分:4 分
7. 行为测量量表有:( )。
A. 名称量表
B. 等级量表
C. 等距量表
D. 比率量表
E. 等值量表
满分:4 分
8.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 )。
A. 个体
B. 群体
C. 组织
D. 集体
E. 环境
满分:4 分
9. 按何种心理机制占优势来划分,可把性格分为:( )。
A. 理智型
B. 内倾型
C. 情绪型
D. 意志型
E. 中间型
满分:4 分
10. 社会知觉主要包括:( )。
A. 对人知觉
B. 人际知觉
C. 角色知觉
D. 因果关系知觉
E. 自我知觉
满分:4 分
11. 个性的特点是:( )。
A. 社会性
B. 组合性
C. 独特性
D. 稳定性
E. 倾向性
满分:4 分
12.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
A. 调查法
B. 面谈法
C. 实验法
D. 个案研究法
E. 观察法
满分:4 分
13. 人的行为特征有:( )。
A. 自发的
B. 有原因的
C. 有目的的
D. 持久性的
E. 可改变的
满分:4 分
14. 气质差异的应用应遵循的原则是:( )。
A. 气质绝对原则
B. 气质互补原则
C. 气质合理安排原则
D. 气质发展原则
E. 阈值原则
满分:4 分
15. 气质差异主要应用于:( )。
A. 人机关系
B. 人际关系
C. 思想教育
D. 人员选拔
E. 行为预测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荣格
B. 阿德勒
C. 麦迪
D. 弗洛依德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
A. 气质
B. 个性
C. 能力
D. 性格
满分:2 分
3. 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 )。
A. 成就需要
B. 权力需要
C. 社交需要
D. 安全需要
满分:2 分
4. 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 )。
A. 非正式群体
B. 正式群体
C. 小群体
D. 参照群体
满分:2 分
5. 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测验法
满分:2 分
6. 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 )。
A. 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
B. 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控制
C. 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
D. 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满分:2 分
7. 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
A. 马斯洛
B. 赫兹伯格
C. 麦克利兰
D. 波特
满分:2 分
8. 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 )。
A. 能力低下
B. 一般能力
C. 天才
D. 才能
满分:2 分
9. 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哪一种?( )
A. 需要层次论
B. 成就需要论
C. E R G理论
D. 双因素理论
满分:2 分
10. 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
A. 增加自己的投入
B. 减少自己的投入
C. 努力增加B的报酬
D. 使B减少投入
满分:2 分
11. 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
A. 气质
B. 能力
C. 个性
D. 性格
满分:2 分
12. 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A.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B.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C. 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D. 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满分:2 分
13. 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 )。
A. 梅奥
B. 马斯洛
C. 赫兹伯格
D. 泰罗
满分:2 分
14. 以期望理论为基础的波特―劳勒模型表明:职务工作中的实际成绩( )。
A. 主要取决于所作的努力
B. 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做该项工作的能力(知识和技能)
C. 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对所做工作的理解力(对目标、所要求的活动以及任务的其他要素的理解程度)
D. 在很大程度上受所作的努力的影响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 )。
A. 尊重需要
B. 交往需要
C. 安全需要
D. 生理需要
满分:2 分
16. 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
A. 自我
B. 本我
C. 超我
满分:2 分
17. 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 )。
A. 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
B. 霍桑试验
C. 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
D. 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满分:2 分
18. 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 )。
A. 理智型
B. 情绪型
C. 意志型
D. 中间型
满分:2 分
19. 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 ),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 )。
A. 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B. 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激励需要理论
C. X理论、Y理论
D. 挫折理论、归因理论、强化理论
满分:2 分
20. 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
A. 知觉防御
B. 晕轮效应
C. 首因效应
D. 定型效应
满分:2 分
《组织行为学》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在行为研究中,对变量处理的方式有:( )。
A. 置之不顾
B. 随机化和不加控制
C. 保持衡定
D. 匹配
E. 规定特定的标准和范畴
满分:4 分
2. 影响因素主要有:( )
A. 先天遗传因素
B. 家庭
C. 后天社会环境因素
D. 文化传统
E. 社会阶级和阶层
满分:4 分
3. 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 )。
A. 边缘性
B. 综合性
C. 两重性
D. 多层次性
E. 实用性
满分:4 分
4. 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 )。
A. 管理的两重性
B. 人的两重性
C. 组织的两重性
D. 多学科性
E. 多层次性
满分:4 分
5.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有:( )。
A. 心理学
B. 社会学
C. 人类学
D. 政治学
E. 生物学
满分:4 分
6. 知觉偏差主要表现有:( )。
A. 知觉防御
B. 晕轮效应
C. 首因效应
D. 近因效应
E. 定型效应
满分:4 分
7. 行为测量量表有:( )。
A. 名称量表
B. 等级量表
C. 等距量表
D. 比率量表
E. 等值量表
满分:4 分
8.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 )。
A. 个体
B. 群体
C. 组织
D. 集体
E. 环境
满分:4 分
9. 按何种心理机制占优势来划分,可把性格分为:( )。
A. 理智型
B. 内倾型
C. 情绪型
D. 意志型
E. 中间型
满分:4 分
10. 社会知觉主要包括:( )。
A. 对人知觉
B. 人际知觉
C. 角色知觉
D. 因果关系知觉
E. 自我知觉
满分:4 分
11. 个性的特点是:( )。
A. 社会性
B. 组合性
C. 独特性
D. 稳定性
E. 倾向性
满分:4 分
12.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
A. 调查法
B. 面谈法
C. 实验法
D. 个案研究法
E. 观察法
满分:4 分
13. 人的行为特征有:( )。
A. 自发的
B. 有原因的
C. 有目的的
D. 持久性的
E. 可改变的
满分:4 分
14. 气质差异的应用应遵循的原则是:( )。
A. 气质绝对原则
B. 气质互补原则
C. 气质合理安排原则
D. 气质发展原则
E. 阈值原则
满分:4 分
15. 气质差异主要应用于:( )。
A. 人机关系
B. 人际关系
C. 思想教育
D. 人员选拔
E. 行为预测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2秋四川大学《组织行为学1050》第一次作业
下一篇 : 12秋四川大学《组织行为学1467》第一次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