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法理学(Ⅰ)1002》13春在线作业1
川大《法理学(Ⅰ)1002》13春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法的主要内容是( )。
A. 权利义务
B. 法律责任
C. 法律制裁
D. 法律后果
满分:2 分
2. 在法律本质上,以往法学( )
A. 认为法有阶级性
B. 认为法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C. 以不同形式否定法的阶级性
D. 认为法必须为统治者服务
满分:2 分
3. 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做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把精神关系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这段话表明
A. 立法者要像自然科学家―样思维和行动
B. 法律是客观的,立法者在立法时不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C. 立法要尊重和反映客观规律
D. 立法者应该把现行法律看作是绝对精神体现
满分:2 分
4. 根据约定俗成原则,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法律”是指 ( )。
A.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
B.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
C.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D. 法律整体即广义上的法律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委任状属于( )。
A. 规范性法律文件
B. 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C. 证据
D. 司法机关文书
满分:2 分
6. 在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中,一般认为占主导地位的是( )思想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满分:2 分
7. 归根到底,法是由其赖以存在的( )所决定的
A. 物质生活条件
B. 历史传统
C. 民族素质和精神
D. 统治阶级的意志
满分:2 分
8. 法理学是法学领域中的( )。
A. 一般理论
B. 应用学科
C. 专门学科
D. 技术学科
满分:2 分
9. 以下各项中,不是法律关系的是( )
A. 所有权
B. 继承权
C. 去饭馆用餐
D. 与朋友约会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在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是( )。
A. 自发形成的
B. 自觉培养而成的
C. 强行灌输的
D. 自然赋予的
满分:2 分
11. 哲学与法学的关系,正确的理解应当是( )
A. 二者平行
B. 二者互不相关
C. 法学高于哲学
D. 哲学处于较高层次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一般认为,法的三要素是指法律原则,法律规则和( )。
A. 法律关系
B. 法律权利
C. 法律制裁
D. 法律概念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3.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 法是( )的体现。
A. 上帝意志
B. 公民意志
C. 人民意志
D. 阶级意志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关于法产生,消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 )
A. 法自古就有并永恒存在
B. 法自有国家以来便存在,并永恒存在
C. 法自古就有,但随着国家消亡也会消亡
D. 法不是自古就有,也不是永恒存在的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其具有( )
A. 阶级性
B. 社会性
C. 国家意志性
D. 规范性
满分:2 分
16. 法的基本成份或基本元素称之为( )。
A. 法律关系
B. 法的要素
C. 法的渊源
D. 法的效力
满分:2 分
17. 法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科叫做( )
A. 法律体系
B. 法学课程体系
C. 法学体系
D. 法学专业体系
满分:2 分
18. 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 ( )是非正式渊源。
A. 宪法
B. 法律解释
C. 国际条约
D. 道德规范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形成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是( )。
A. 法学体系
B. 法律体系
C. 法系
D. 法制体系
满分:2 分
20. 通过社会调查研究法律问题,在法学研究方法中应当属于( )。
A. 价值分析方法
B. 实证分析方法
C. 阶级分析方法
D. 综合分析方法
满分:2 分
川大《法理学(Ⅰ)1002》13春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享有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议案即享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和个人包括()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全国人大常委会各专门委员会
C. 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
D. 全国人大各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人大代表
满分:2 分
2. 以下哪些是法的规范功能:( )
A. 指引功能
B. 评价功能
C. 预测功能
D. 确认经济、政治制度
满分:2 分
3. 法学产生的前提包括( )
A. 立法发展到相当广泛的程度
B.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
C. 商品交换的出现
D. 职业法学家集团的形成
满分:2 分
4.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是( )。
A. 法律概念
B. 法律原则
C. 行为模式
D. 法律后果
E. 法律规则
满分:2 分
5. 法的规范作用主要有( )。
A. 指引作用
B. 解释作用
C. 评价作用
D. 教育作用
E. 强制作用
满分:2 分
6.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主要渊源是( )
A. 行政法规
B. 宪法
C. 国际条约
D. 法律
满分:2 分
7. 下列选项中,可以成立的表述是( )
A. 法律条文是表示法律规则的形式
B. 正当防卫不属于法律责任减轻与免除的条件
C. 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第一次将法律划分为公法与私法
D. 法不溯及既往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权利
满分:2 分
8. 下列关于我国法律监督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最高法律监督机关
B. 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是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
C. 各级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均可成为我国法律监督的主体
D. 法律监督可以分为有权监督与无权监督
满分:2 分
9. 下列关于法治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法治的核心在于保障人权
B. 依法治国的重心是依法治权
C.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治国方略,而后者是一种依法办事的原则
D. 法治与民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主要支柱,但法治与民主并不是天然统一的
满分:2 分
10. 下列关于法治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法治的核心在于保障人权
B. 依法治国的重心是依法治权
C.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治国方略,而后者是一种依法办事的原则
D. 法治与民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主要支柱,但法治与民主并不是天然统一的
满分:2 分
11. 对法的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
A. 法并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
B. 法需要人的正确执行和适用
C. 法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矛盾
D. 法是达到一定目的的唯一手段和工具
满分:2 分
12. 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 )
A. 不包括国内法在内
B. 不包括国际法在内
C. 不包括已失效的国内法在内
D. 不包括已失效的国际法在内
满分:2 分
13. 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主要有( )
A. 法的清理
B. 法的解释
C. 法的汇编
D. 法的编撰
满分:2 分
14. 下列不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特点是( )
A. 适用特定的人
B. 反复适用
C. 适用一般的人
D. 属于法的范围
满分:2 分
15. 法的要素包括( )。
A. 法律规则
B. 法律概念
C. 法律效力
D. 法律原则
满分:2 分
川大《法理学(Ⅰ)1002》13春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只有法才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行政法、经济法、劳动法都属于公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2.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故一切社会关系可以由法调整。(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法是全民意志的体现。(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法律渊源就是法律的来源、源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法律事件是指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事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法律效力的一般原则是不溯及既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普通法法系的基本分类除了普通法和衡平法之分,还包括公法和私法之分。(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具有法律效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调解书、逮捕证是规范性法律文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法的发展历史表明,法不受经济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义务性规范是禁止人们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规范性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基本特征之一。(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法律关系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既是道德界限,也是法律所设置的行为底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法的主要内容是( )。
A. 权利义务
B. 法律责任
C. 法律制裁
D. 法律后果
满分:2 分
2. 在法律本质上,以往法学( )
A. 认为法有阶级性
B. 认为法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C. 以不同形式否定法的阶级性
D. 认为法必须为统治者服务
满分:2 分
3. 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做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把精神关系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这段话表明
A. 立法者要像自然科学家―样思维和行动
B. 法律是客观的,立法者在立法时不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C. 立法要尊重和反映客观规律
D. 立法者应该把现行法律看作是绝对精神体现
满分:2 分
4. 根据约定俗成原则,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法律”是指 ( )。
A.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
B.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
C.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D. 法律整体即广义上的法律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委任状属于( )。
A. 规范性法律文件
B. 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C. 证据
D. 司法机关文书
满分:2 分
6. 在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中,一般认为占主导地位的是( )思想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满分:2 分
7. 归根到底,法是由其赖以存在的( )所决定的
A. 物质生活条件
B. 历史传统
C. 民族素质和精神
D. 统治阶级的意志
满分:2 分
8. 法理学是法学领域中的( )。
A. 一般理论
B. 应用学科
C. 专门学科
D. 技术学科
满分:2 分
9. 以下各项中,不是法律关系的是( )
A. 所有权
B. 继承权
C. 去饭馆用餐
D. 与朋友约会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在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是( )。
A. 自发形成的
B. 自觉培养而成的
C. 强行灌输的
D. 自然赋予的
满分:2 分
11. 哲学与法学的关系,正确的理解应当是( )
A. 二者平行
B. 二者互不相关
C. 法学高于哲学
D. 哲学处于较高层次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一般认为,法的三要素是指法律原则,法律规则和( )。
A. 法律关系
B. 法律权利
C. 法律制裁
D. 法律概念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3.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 法是( )的体现。
A. 上帝意志
B. 公民意志
C. 人民意志
D. 阶级意志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关于法产生,消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 )
A. 法自古就有并永恒存在
B. 法自有国家以来便存在,并永恒存在
C. 法自古就有,但随着国家消亡也会消亡
D. 法不是自古就有,也不是永恒存在的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其具有( )
A. 阶级性
B. 社会性
C. 国家意志性
D. 规范性
满分:2 分
16. 法的基本成份或基本元素称之为( )。
A. 法律关系
B. 法的要素
C. 法的渊源
D. 法的效力
满分:2 分
17. 法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科叫做( )
A. 法律体系
B. 法学课程体系
C. 法学体系
D. 法学专业体系
满分:2 分
18. 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 ( )是非正式渊源。
A. 宪法
B. 法律解释
C. 国际条约
D. 道德规范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形成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是( )。
A. 法学体系
B. 法律体系
C. 法系
D. 法制体系
满分:2 分
20. 通过社会调查研究法律问题,在法学研究方法中应当属于( )。
A. 价值分析方法
B. 实证分析方法
C. 阶级分析方法
D. 综合分析方法
满分:2 分
川大《法理学(Ⅰ)1002》13春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享有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议案即享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和个人包括()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全国人大常委会各专门委员会
C. 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
D. 全国人大各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人大代表
满分:2 分
2. 以下哪些是法的规范功能:( )
A. 指引功能
B. 评价功能
C. 预测功能
D. 确认经济、政治制度
满分:2 分
3. 法学产生的前提包括( )
A. 立法发展到相当广泛的程度
B.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
C. 商品交换的出现
D. 职业法学家集团的形成
满分:2 分
4.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是( )。
A. 法律概念
B. 法律原则
C. 行为模式
D. 法律后果
E. 法律规则
满分:2 分
5. 法的规范作用主要有( )。
A. 指引作用
B. 解释作用
C. 评价作用
D. 教育作用
E. 强制作用
满分:2 分
6.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主要渊源是( )
A. 行政法规
B. 宪法
C. 国际条约
D. 法律
满分:2 分
7. 下列选项中,可以成立的表述是( )
A. 法律条文是表示法律规则的形式
B. 正当防卫不属于法律责任减轻与免除的条件
C. 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第一次将法律划分为公法与私法
D. 法不溯及既往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权利
满分:2 分
8. 下列关于我国法律监督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最高法律监督机关
B. 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是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
C. 各级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均可成为我国法律监督的主体
D. 法律监督可以分为有权监督与无权监督
满分:2 分
9. 下列关于法治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法治的核心在于保障人权
B. 依法治国的重心是依法治权
C.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治国方略,而后者是一种依法办事的原则
D. 法治与民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主要支柱,但法治与民主并不是天然统一的
满分:2 分
10. 下列关于法治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法治的核心在于保障人权
B. 依法治国的重心是依法治权
C.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治国方略,而后者是一种依法办事的原则
D. 法治与民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主要支柱,但法治与民主并不是天然统一的
满分:2 分
11. 对法的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
A. 法并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
B. 法需要人的正确执行和适用
C. 法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矛盾
D. 法是达到一定目的的唯一手段和工具
满分:2 分
12. 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 )
A. 不包括国内法在内
B. 不包括国际法在内
C. 不包括已失效的国内法在内
D. 不包括已失效的国际法在内
满分:2 分
13. 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主要有( )
A. 法的清理
B. 法的解释
C. 法的汇编
D. 法的编撰
满分:2 分
14. 下列不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特点是( )
A. 适用特定的人
B. 反复适用
C. 适用一般的人
D. 属于法的范围
满分:2 分
15. 法的要素包括( )。
A. 法律规则
B. 法律概念
C. 法律效力
D. 法律原则
满分:2 分
川大《法理学(Ⅰ)1002》13春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只有法才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行政法、经济法、劳动法都属于公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2.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故一切社会关系可以由法调整。(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法是全民意志的体现。(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法律渊源就是法律的来源、源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法律事件是指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事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法律效力的一般原则是不溯及既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普通法法系的基本分类除了普通法和衡平法之分,还包括公法和私法之分。(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具有法律效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调解书、逮捕证是规范性法律文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法的发展历史表明,法不受经济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义务性规范是禁止人们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规范性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基本特征之一。(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法律关系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既是道德界限,也是法律所设置的行为底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