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公共关系学2466》13春在线作业2

所属学校:四川大学 科目:公共关系学2466 2015-03-17 18:52:31
川大《公共关系学2466》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
A. 团体
B. 公众
C. 个人
D. 组织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一窝蜂"现象指的是( )
A. 流行
B. 流言
C. 时髦
D. 时狂
满分:2 分
3. 在公关人员心理素质中,其最基本的要求是(B 易)
A. 热情心理
B. 自信心理
C. 开放心理
D. 创新心理
满分:2 分
4. 消费者、协作者、竞争者、记者、名流、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属于组织的( )
A. 个体公众
B. 组织公众
C. 内部公众
D. 外部公众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决策的第一步是:( )
A. 学习决策目标
B. 讨论决策目标
C. 确立决策目标
D. 执行决策目标
满分:2 分
6. 首次阐明人们的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观原因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
A. 霍夫兰
B. 纳普
C. 布林
D. 阿什
满分:2 分
7. 相互见面和离别时最常见的礼节是( )
A. 微笑
B. 拥抱
C. 握手
D. 目视
满分:2 分
8. 在公共关系中,将追求平等和双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而形成的公关观念,一般称为( )
A. 协调观念
B. 互惠观念
C. 传播观念
D. 服务观念
满分:2 分
9. 学校利用校庆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这一活动本身表明它重视塑造自己的( )
A. 文化形象
B. 产品形象
C. 社区形象
D. 环境形象
满分:2 分
10. 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在知觉的偏见的产生原因中称( )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定型作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1. 双向不平衡模式认为,当组织与公众发生冲突时,解决的办法是要求( )
A. 组织改变公关行为
B. 媒介改变行为方式
C. 公众改变行为
D. 组织与公众共同改变行为
满分:2 分
12. 决定广告策划成败的关键是( )
A. 广告定位
B. 广告创意
C. 广告诉求
D. 广告调查
满分:2 分
13. 公共关系的对象是:( )
A. 人民
B. 群众
C. 公众
D. 受众
满分:2 分
14. 公共关系也称作( )
A. 群众关系
B. 受众关系
C. 公众关系
D. 人群关系
满分:2 分
15. 影响组织形象最关键的因素是:( )
A. 产品性能
B. 产品价格
C. 产品包装
D. 产品质量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公关调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 )
A. 资料分析法
B. 公众代表座谈会法
C. 群体讨论法
D. 民意测验法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7. 广告定位的目的在于( )
A. 突出广告商品的个性
B. 确定广告商品的位置
C. 明确广告的特点
D. 提高广告针对性
满分:2 分
18. 公共关系学专门研究( )
A. 组织与公众传播沟通问题
B. 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稳定问题
C. 组织与社区之间的传播沟通问题
D. 组织的内部运营问题
满分:2 分
19. 某人在组织公关部中主要负责评估组织的形象和公关工作的效果,以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他属于(C 易)
A. 公关计划人员
B. 公关技术人员
C. 公关调查分析人员
D. 公关传播人员
满分:2 分
20.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于:( )
A. 1955年
B. 1986年
C. 1990年
D. 1987年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川大《公共关系学2466》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的卓越传播的三个层次是:( )
A. 传播核心层
B. 知识核心层
C. 心理核心层
D. 文化核心层
E. 素质核心层
满分:3 分
2. 组织内部设置公关机构有四种基本模式:( )
A. 部门隶属型
B. 部门并列型
C. 、部门综合型
D. 公共关系委员会
E. 高层领导直属型
满分:3 分
3. 根据组织公关活动的内外对象不同,可将公众分为( )
A. 目标公众
B. 优先公众
C. 内部公众
D. 外部公众
E. 个体公众
满分:3 分
4. 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包括:( )
A. 有效性原则
B. 协调性原则
C. 总体性原则
D. 传播性原则
E. 符号化原则
满分:3 分
5. 组织的公共关系状态包括:( )
A. 社会关系状态
B. 社会舆论状态
C. 人际关系状态
D. 人群关系状态
E. 公众发展状态
满分:3 分
6. 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加以说明:( )
A. 公共关系的“关系”性质
B. 公共关系的“管理”性质
C. 公共关系的“职能”性质
D. 公共关系的“传播”性质
E. 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
满分:3 分
7. 优秀演讲者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
A. 足够的权威性
B. 较强的语言能力和技巧
C. 热情
D. 理智与智慧
E. 仪表仪态
满分:3 分
8. 下列有关艾维•李这一公共关系代表人物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 艾维•李是公共关系之父
B. 艾维•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公关性质的公司
C. 艾维•李提出了"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
D. 艾维•李使公共关系学科化
E. 艾维•李首创了"公共关系"这一专门职业
满分:3 分
9. 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意义是:( )
A. 组织形象是组织的无形资产
B. 良好的组织形象能够激励士气
C. 推动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D. 良好的组织形象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组织社区环境
E. 让公众利益贯穿于组织决策过程的始终
满分:3 分
10. 公共关系人员具备的心理素质有:( )
A. 自信的心理
B. 热情的心理
C. 开放的心理
D. 自由的心理
E. 勇敢的心理
满分:3 分
11. 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其主要以下列学科为依托( )
A. 广告学
B. 新闻学
C. 管理学
D. 传播学
E. 交际学
满分:3 分
12. 1903年至1912年美国报纸杂志发表揭露恶劣丑闻,这就是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清垃圾运动”,它又称为:( )
A. “报刊宣传运动”
B. “便士报”运动
C. “大生产运动”
D. “揭丑运动”
E. “扒粪运动”
此题选: DE 满分:3 分
13. 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条件有:( )
A. 政治条件
B. 经济条件
C. 文化条件
D. 军事条件
E. 技术条件
满分:3 分
14. 公共关系的发展时期包括:( )
A. 古代时期
B. 近代时期
C. 巴纳姆时期
D. 艾维•李时期
E. 爱德华•伯尼斯时期
满分:3 分
15. 公共关系学主要是( )相结合的产物。
A. 经济学科
B. 管理学科
C. 传播学科
D. 社会学科
E. 法律学科
满分:3 分
16. 公关关系活动对组织的直接功能表现为:( )
A. 协调社会行为
B. 净化社会风气
C. 树立组织形象
D. 协调关系网络
E. 增强组织的效益
满分:3 分
17. 公共关系的发展时期包括:( )
A. 古代时期
B. 近代时期
C. 巴纳姆时期
D. 艾维•李时期
E. 爱德华•伯尼斯时期
满分:3 分
18. 新闻稿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的优点在于( )
A. 便于读者迅速获得最新、最重要的信息
B. 便于节省读者时间
C. 便于编辑修改、保留重要信息
D. 节省报纸版面
E. 易于被编辑接受
满分:3 分
19. 公共关系活动过程的基本要素是:( )
A. 组织
B. 形象
C. 传播
D. 行为
E. 公众
满分:3 分
20. 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包括:( )
A. 组织内设的公关职能部门
B. 专业的公关社团组织
C. 专业的公关公司
D. 独立的公关公司
E. 独立的公关社团组织
满分:3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