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古代汉语(上)1537》13春在线作业2
川大《古代汉语(上)1537》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下面几组字,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 ( )
A. 垂陲
B. 难谁
C. 竟境
D. 赴讣
满分:2 分
2. 下列各句中,“焉”的意思相当于介词结构“于此”的是( )
A. 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B. 姜氏欲之,焉辟害?
C. 我二十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D.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以下各项关于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扩大现象的一项是( )
A. :原义为“案件”,引申为“监狱”。
B. 丈夫:原义为“成年男子”,引申为“女子的配偶”。
C. 臭:原义为“气味”,引申为“难闻的气味”。
D. 裁:原义为“裁衣”,引申为“裁断,裁决”。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君 我呼入”句中的“ ”字,其词性和语法作用是( )
A. 动词,作谓语。
B. 介词,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的实际发出者。
C.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
D.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满分:2 分
5. 下列句子中,“所”字专门表示被动的一句是( )
A. 所 大臣,多吕后力。
B.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C. ,恣君之所使之。
D. 大月氏王已 胡所 。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下列句子,含有名词作状语的一句是( )
A. 射之,豕人立而啼。
B. 行仁 而 西戎,遂王天下。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 江河。
D. 踵 而告文公。
满分:2 分
7. 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 )
A. 乃 是 ?
B. 先生不知何 人也。
C. 是社稷之臣也。
D. 客果有能也。
满分:2 分
8. 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
A. :回 ― 音
B. 色: 色―颜色
C. :案件―
D. :土堆― 墓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在阅读古籍时,要想了解某个字的本义及其与字形的关系,应该查检的工具书是( )
A. 《 文解字》
B. 《康熙字典》
C. 《 海》
D. 《 源》
满分:2 分
10. 下列句子,具有前置宾语的一句是( )
A. 使五尺之童 市,莫之或欺。
B. ,哭者?
C. 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D. 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满分:2 分
11. 下面几组汉字,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 )
A. 奚何来
B. 戒尖舟
C. 出走见
D. 即休飞
满分:2 分
12. “子曰:‘德之不 , 之不 ,’”其中的“ ”应解释为( )
A. 讲究
B. 精深
C. 研究
D. 教授
满分:2 分
13. 下面各句,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句子是( )
A.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B.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C.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D.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满分:2 分
14. 下列句子中,“以”作连词,表示后一动作是前一动作的目的或结果的一句是( )
A. 吾 此 五 ,所 ……不忍 之,以 公。
B. 信喜, 漂母曰:“吾必有以重 母。”
C. 志士仁人, 求生以害仁,有 身以成仁。
D.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
满分:2 分
15. 下列各句中的“也”,用在句中表示提顿语气的一句是( )
A. 寡人之於 也, 心为耳矣
B.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 深奚谷,不知地之厚也。
C. 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 也。
D. 故言有召 也,行有招辱也。
满分:2 分
16. 下列句子,含有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一句是( )
A. 道而不 ,则天下能 。
B. 欲 孔子,孔子不 。
C. 人不服而不能 也。
D. 沛公旦欲 百 王。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7. 以下韵书中,作为近体诗押韵所遵循的诗韵、由南宋人根据唐诗用韵情况归并而成的一部是( )
A. 《切韵》
B. 《 韵》
C. 《平水韵》
D. 《中原音韵》
满分:2 分
18. 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 )
A. 田 末 牧 特
B. 本 孟 恭
C. 人 上 逐
D. 刀 刃 亦 泪
满分:2 分
19. 下列句子,“之”连接主谓结构的一句是( )
A. 民之有口, 土之有山川也。
B. 夫搏牛之 不可以破 。
C. 姜氏何 之有?
D.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 ?抑亦盗跖之所 ?
满分:2 分
20. 下面几种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成熟的隶书产生于秦代。
B. 行书是由楷书发展而成的。
C. 小篆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D. 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川大《古代汉语(上)1537》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下面的形符,表示的意义与行走有关的有( )
A. 辶
B. 行
C. 彳
D. 走
E. 足
满分:4 分
2. 下列各项说法中错误的有( )
A. “德之不 , 之不 ”中的“ ”是“研究、 ”的意思。
B. “不慎不咎,不悱不发”中的“愤”是“愤怒”的意思。
C.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中的“危”是“危险”的意思。
D.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中的“时”是“探察”的意思。
E.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之呼?”中的“亟”是“疾”的意思。
满分:4 分
3. 下面各句,用有通假字的有( )
A.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B. 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C. 齐王怪之,因不敢饮,阳醉去。
D. 行十余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E.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满分:4 分
4. 下列各组简繁字,古书中不能通用的有( )
A. ――里
B. ――余
C. ――礼
D. ――云
E. ――术
满分:4 分
5. 下列各句含有代词复指将宾语前置的是( )
A. 赵举而秦强,何弊之承!
B. 何与之暴也!
C. 今者出,未辞也,谓之奈何?
D. 无乃尔是过与?
E. 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满分:4 分
川大《古代汉语(上)1537》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孟 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怪:使动用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清代王引之的虚词专著《经传释词》主要解释虚词的特殊用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古代汉语就是指文言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凡是具有双声叠韵关系的词都是联绵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何厌之有:有复指代词“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来、安:使动用法,“使之来”“使之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中“妻子”是一个偏义复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中“狱”是监狱的意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我君景公引领西望。”中加点字为“伸长脖子”之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难:意动用法,免:使动用法,“以使其君免于祸患为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字的音,上字取韵母,下字取声母和声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自行束 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中加点一字是“干肉”的意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汉字的字形与意义有密切关系,分析字形有助于了解字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不我与:表示疑问,没有语法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振长策而御宇内。”中的“策”是“政策”的意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 哀:悲哀之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小篆是古汉字与今汉字的分水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楚子使屈完如师。” 中加点字为“到……去,往”之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此天之亡我,非 之罪也。虚词,无实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却:意动用法,“退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下面几组字,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 ( )
A. 垂陲
B. 难谁
C. 竟境
D. 赴讣
满分:2 分
2. 下列各句中,“焉”的意思相当于介词结构“于此”的是( )
A. 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B. 姜氏欲之,焉辟害?
C. 我二十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D.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以下各项关于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扩大现象的一项是( )
A. :原义为“案件”,引申为“监狱”。
B. 丈夫:原义为“成年男子”,引申为“女子的配偶”。
C. 臭:原义为“气味”,引申为“难闻的气味”。
D. 裁:原义为“裁衣”,引申为“裁断,裁决”。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君 我呼入”句中的“ ”字,其词性和语法作用是( )
A. 动词,作谓语。
B. 介词,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的实际发出者。
C.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
D.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满分:2 分
5. 下列句子中,“所”字专门表示被动的一句是( )
A. 所 大臣,多吕后力。
B.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C. ,恣君之所使之。
D. 大月氏王已 胡所 。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下列句子,含有名词作状语的一句是( )
A. 射之,豕人立而啼。
B. 行仁 而 西戎,遂王天下。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 江河。
D. 踵 而告文公。
满分:2 分
7. 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 )
A. 乃 是 ?
B. 先生不知何 人也。
C. 是社稷之臣也。
D. 客果有能也。
满分:2 分
8. 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
A. :回 ― 音
B. 色: 色―颜色
C. :案件―
D. :土堆― 墓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在阅读古籍时,要想了解某个字的本义及其与字形的关系,应该查检的工具书是( )
A. 《 文解字》
B. 《康熙字典》
C. 《 海》
D. 《 源》
满分:2 分
10. 下列句子,具有前置宾语的一句是( )
A. 使五尺之童 市,莫之或欺。
B. ,哭者?
C. 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D. 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满分:2 分
11. 下面几组汉字,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 )
A. 奚何来
B. 戒尖舟
C. 出走见
D. 即休飞
满分:2 分
12. “子曰:‘德之不 , 之不 ,’”其中的“ ”应解释为( )
A. 讲究
B. 精深
C. 研究
D. 教授
满分:2 分
13. 下面各句,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句子是( )
A.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B.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C.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D.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满分:2 分
14. 下列句子中,“以”作连词,表示后一动作是前一动作的目的或结果的一句是( )
A. 吾 此 五 ,所 ……不忍 之,以 公。
B. 信喜, 漂母曰:“吾必有以重 母。”
C. 志士仁人, 求生以害仁,有 身以成仁。
D.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
满分:2 分
15. 下列各句中的“也”,用在句中表示提顿语气的一句是( )
A. 寡人之於 也, 心为耳矣
B.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 深奚谷,不知地之厚也。
C. 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 也。
D. 故言有召 也,行有招辱也。
满分:2 分
16. 下列句子,含有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一句是( )
A. 道而不 ,则天下能 。
B. 欲 孔子,孔子不 。
C. 人不服而不能 也。
D. 沛公旦欲 百 王。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7. 以下韵书中,作为近体诗押韵所遵循的诗韵、由南宋人根据唐诗用韵情况归并而成的一部是( )
A. 《切韵》
B. 《 韵》
C. 《平水韵》
D. 《中原音韵》
满分:2 分
18. 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 )
A. 田 末 牧 特
B. 本 孟 恭
C. 人 上 逐
D. 刀 刃 亦 泪
满分:2 分
19. 下列句子,“之”连接主谓结构的一句是( )
A. 民之有口, 土之有山川也。
B. 夫搏牛之 不可以破 。
C. 姜氏何 之有?
D.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 ?抑亦盗跖之所 ?
满分:2 分
20. 下面几种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成熟的隶书产生于秦代。
B. 行书是由楷书发展而成的。
C. 小篆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D. 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川大《古代汉语(上)1537》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下面的形符,表示的意义与行走有关的有( )
A. 辶
B. 行
C. 彳
D. 走
E. 足
满分:4 分
2. 下列各项说法中错误的有( )
A. “德之不 , 之不 ”中的“ ”是“研究、 ”的意思。
B. “不慎不咎,不悱不发”中的“愤”是“愤怒”的意思。
C.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中的“危”是“危险”的意思。
D.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中的“时”是“探察”的意思。
E.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之呼?”中的“亟”是“疾”的意思。
满分:4 分
3. 下面各句,用有通假字的有( )
A.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B. 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C. 齐王怪之,因不敢饮,阳醉去。
D. 行十余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E.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满分:4 分
4. 下列各组简繁字,古书中不能通用的有( )
A. ――里
B. ――余
C. ――礼
D. ――云
E. ――术
满分:4 分
5. 下列各句含有代词复指将宾语前置的是( )
A. 赵举而秦强,何弊之承!
B. 何与之暴也!
C. 今者出,未辞也,谓之奈何?
D. 无乃尔是过与?
E. 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满分:4 分
川大《古代汉语(上)1537》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孟 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怪:使动用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清代王引之的虚词专著《经传释词》主要解释虚词的特殊用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古代汉语就是指文言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凡是具有双声叠韵关系的词都是联绵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何厌之有:有复指代词“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来、安:使动用法,“使之来”“使之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中“妻子”是一个偏义复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中“狱”是监狱的意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我君景公引领西望。”中加点字为“伸长脖子”之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难:意动用法,免:使动用法,“以使其君免于祸患为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字的音,上字取韵母,下字取声母和声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自行束 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中加点一字是“干肉”的意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汉字的字形与意义有密切关系,分析字形有助于了解字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不我与:表示疑问,没有语法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振长策而御宇内。”中的“策”是“政策”的意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 哀:悲哀之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小篆是古汉字与今汉字的分水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楚子使屈完如师。” 中加点字为“到……去,往”之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此天之亡我,非 之罪也。虚词,无实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却:意动用法,“退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 四川大学《管理会计2141》13春在线作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