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农业推广心理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不属于欠发达地区农民的主要心理特征的是( )。
A. 信息闭塞的安贫心理
B. 素质低下的保守心理
C. 羞于言商的封闭心理
D. 乐于经营的开放心理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不属于影响人的行为的个体因素的是( )。
A. 生理因素
B. 情商因素
C. 心理因素
D. 文化因素
满分:2 分
3. 不属于人的行为的共同特征的是( )。
A. 自发性
B. 自私性
C. 目的性
D. 持久性
满分:2 分
4. 下面不是人的需要产生的条件的是( )。
A. 生理条件
B. 社会条件
C. 经济条件
D. 文化素质
满分:2 分
5. 不属于中度发达地区农民的主要心理特征的是( )。
A. 信息闭塞的安贫心理
B. 求稳怕乱的农本心理
C. 小打小闹的实惠心理
D. 直观务实的从众心理
满分:2 分
浙大《农业推广心理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按照记忆内容分,记忆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
A. 形象记忆
B. 逻辑记忆
C. 情绪记忆
D. 运动记忆
满分:2 分
2. 人的意识的基本特征( )。
A. 目的计划性
B. 客观选择性
C. 自觉能动性
D. 社会制约性
满分:2 分
3. 记忆包含哪几个主要环节( )。
A. 识记
B. 保持
C. 再现
D. 遗忘
满分:2 分
4. 人的心理与实践的关系( )。
A. 心理依存于实践
B. 实践依赖于心理
C. 心理和实践无联系
D. 以上全对
满分:2 分
5. 农业推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A. 科学法
B. 实验法
C. 观察法
D. 调查法
满分:2 分
浙大《农业推广心理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推广者和采用者,推广物是农业推广活动的三个基本组成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农民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制约农民接受和采用农业科学技术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观察法就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造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活动以进行研究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农民行为是指农民在其所处的环境的作用下,为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感觉是人的最初级和最简单的一种心理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在农业推广活动中,推广人员最重要的推广目标之一就是改变农民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社会知觉是关于社会环境里人与人之间种种特性的相互认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意识包括感觉,知觉和思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求稳怕乱的农本心理是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心理特征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市场需求是农业推广的拉动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比较,抽象和概括是思维的初级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环境和教育是农民心理发展的外部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从相反方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反向思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人的意识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感觉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自然规范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热切的求知欲一般为中年推广人员的心理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1. 知觉是人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2. 遗传素质和心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3. 流畅性和变通性,独特性是发散性思维的三种特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4. 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或团体特性的知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5.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动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6. 比较法是确定事物之间异同关系的一种简单的思维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7. 注意在农业推广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8. “认同”需要经过顺应,同化和内化三个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9.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0. 意识的起源是人类社会的劳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1. 调查法是在农业推广活动中采取多种形式获取有关材料,间接地了解调查对象心理活动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2. 社会规范是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3. 对识记的内容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或回忆的现象,称为遗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4. 意识是一种认识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5. 美感不具有直觉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6. 农民需求是农业推广的原动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7. 人的情感的倾向性一般是天生的,不易变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8. 农民是农业推广行为的主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9. 沟通主体指承担信息的个人,团体和组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0. 心理现象一般分为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不属于欠发达地区农民的主要心理特征的是( )。
A. 信息闭塞的安贫心理
B. 素质低下的保守心理
C. 羞于言商的封闭心理
D. 乐于经营的开放心理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不属于影响人的行为的个体因素的是( )。
A. 生理因素
B. 情商因素
C. 心理因素
D. 文化因素
满分:2 分
3. 不属于人的行为的共同特征的是( )。
A. 自发性
B. 自私性
C. 目的性
D. 持久性
满分:2 分
4. 下面不是人的需要产生的条件的是( )。
A. 生理条件
B. 社会条件
C. 经济条件
D. 文化素质
满分:2 分
5. 不属于中度发达地区农民的主要心理特征的是( )。
A. 信息闭塞的安贫心理
B. 求稳怕乱的农本心理
C. 小打小闹的实惠心理
D. 直观务实的从众心理
满分:2 分
浙大《农业推广心理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按照记忆内容分,记忆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
A. 形象记忆
B. 逻辑记忆
C. 情绪记忆
D. 运动记忆
满分:2 分
2. 人的意识的基本特征( )。
A. 目的计划性
B. 客观选择性
C. 自觉能动性
D. 社会制约性
满分:2 分
3. 记忆包含哪几个主要环节( )。
A. 识记
B. 保持
C. 再现
D. 遗忘
满分:2 分
4. 人的心理与实践的关系( )。
A. 心理依存于实践
B. 实践依赖于心理
C. 心理和实践无联系
D. 以上全对
满分:2 分
5. 农业推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A. 科学法
B. 实验法
C. 观察法
D. 调查法
满分:2 分
浙大《农业推广心理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推广者和采用者,推广物是农业推广活动的三个基本组成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农民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制约农民接受和采用农业科学技术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观察法就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造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活动以进行研究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农民行为是指农民在其所处的环境的作用下,为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感觉是人的最初级和最简单的一种心理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在农业推广活动中,推广人员最重要的推广目标之一就是改变农民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社会知觉是关于社会环境里人与人之间种种特性的相互认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意识包括感觉,知觉和思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求稳怕乱的农本心理是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心理特征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市场需求是农业推广的拉动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比较,抽象和概括是思维的初级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环境和教育是农民心理发展的外部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从相反方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反向思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人的意识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感觉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自然规范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热切的求知欲一般为中年推广人员的心理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1. 知觉是人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2. 遗传素质和心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3. 流畅性和变通性,独特性是发散性思维的三种特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4. 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或团体特性的知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5.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动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6. 比较法是确定事物之间异同关系的一种简单的思维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7. 注意在农业推广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8. “认同”需要经过顺应,同化和内化三个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9.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0. 意识的起源是人类社会的劳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1. 调查法是在农业推广活动中采取多种形式获取有关材料,间接地了解调查对象心理活动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2. 社会规范是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3. 对识记的内容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或回忆的现象,称为遗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4. 意识是一种认识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5. 美感不具有直觉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6. 农民需求是农业推广的原动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7. 人的情感的倾向性一般是天生的,不易变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8. 农民是农业推广行为的主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9. 沟通主体指承担信息的个人,团体和组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0. 心理现象一般分为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2秋浙大《护理心理学》在线作业-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