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农村社会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社区的基本构成要素有( )。
A. 人口、管理体系、一定的地域、同一类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方式、社区意识
B. 人口、管理体系、一定的地域、村庄、社区意识
C. 集镇、管理体系、同一类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方式、社区意识、人口
D. 村集管理体系、人口、社区意识
满分:2 分
2. 文化的主要特性有( )。
A. 象征性、复合性、不变性、多样性
B. 复合性、不变性、多样性、共享性
C. 象征性、复合性、多样性、共享性
D. 普遍性、非创造性、复杂性、象征性
满分:2 分
3. 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运行机制是( )。
A. 市场本位
B. 政府本位
C. 市场和政府相结合,市场占主要地位
D. 市场和政府相结合,政府占主要地位
满分:2 分
4. 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 )。
A. 城乡融合
B. 农村达小康
C. 农村工业化
D. 农业现代化
满分:2 分
5. 宗族是指( )。
A. 具有姻亲关系的人们的结合体
B. 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基本群体
C. 具有血缘和因缘关系的人的总体
D. 存在血缘关系的姓氏相同的家族的结合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于( )。
A. 19世纪中叶
B. 1911年
C. 1949年
D. 1979年
满分:2 分
7. 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文献法和( )。
A. 分析法
B. 问卷法
C. 演绎法
D. 比较法
满分:2 分
8. 在农村社会学史上,认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农村各种社会群体的学者是( )。
A. 索罗金
B. 霍桑
C. 贝利
D. 桑德森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 )指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它规定着成员身份及其日常活动。
A. 内群体
B. 参照群体
C. 所属群体
D. 正式群体
满分:2 分
10. 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从一个社会位置到另一个高低不同的位置上是( )
A. 代内流动
B. 结构流动
C. 垂直流动
D. 横向流动
满分:2 分
11. 以农村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是( )。
A. 农业社会学
B. 农村社会学
C. 农村经济学
D. 农业推广学
满分:2 分
12. 农村城镇化(城市化)是( )。
A. 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有现象
B. 发达国家的特有现象
C. 世界各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 发展中国家的特有现象
满分:2 分
13. 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的三个层次是( )。
A. 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
B. 文化特质、文化元素、文化丛
C. 文化丛、文化模式、文化传播
D. 文化变迁、文化丛、文化模式
满分:2 分
14. 按流动主体的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批进城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属于( )。
A. 代际流动
B. 群体流动
C. 个人流动
D. 水平流动
满分:2 分
15. 我国农村血缘群体的主要形式有( )。
A. 家庭和邻里
B. 家族和邻里
C. 家族和同乡会
D. 家庭和家族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农村社区最早产生于(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制时代
C. 封建社会
D. 文明时代
满分:2 分
17. 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是( )
A. 阶级分层和非阶级分层
B. 职业分层和职务分层
C. 经济分层和政治分层
D. 权力分层和声望分层
满分:2 分
18.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实际上就是说,子女能不能成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主要责任之一就在于家庭。家庭是最基本的初级群体,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初级群体承担着( )功能。
A. 社会化
B. 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
C. 维护社会秩序
D. 促进社会运行
满分:2 分
19. 在社会控制的类型中,通过一定的控制机构实施的有组织的社会控制是( )
A. 内在控制
B. 消极控制
C. 外在控制
D. 正式控制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0. 社会控制的对象是( )。
A. 社会规范
B. 社会问题
C. 社会秩序
D. 社会行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1. 30年代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省定县开展了乡村建设的试验,其领导人是( )。
A. 晏阳初
B. 梁漱溟
C. 陈翰笙
D. 杨开道
满分:2 分
22. 下列不属于我国城市化滞后的原因是( )。
A. 计划经济体制
B. 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
C. 赶超型工业发展战略
D. 国民素质不高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3. 社区发展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 )在其著作《社区发展:将小城镇建设成更加适宜生活和经营的地方》中提出并使用的。
A. F・法林顿
B. J・斯坦纳
C. 桑德斯
D. 波尔斯
满分:2 分
24. 在实际研究农村并做出理论性总结方面,对我国农村社会学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是( )。
A. 杨开道
B. 李景汉
C. 吴文藻
D. 费孝通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5. 最基本的社会群体是指( )。
A. 社会互助
B. 家族
C. 家庭
D. 朋友
满分:2 分
浙大《农村社会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分层结构出现了巨大变化,表现在:( )。
A. 城乡制度变革加速了社会成员的流动
B. 新兴职业对自获条件的要求为社会成员的行业和职业流动提供了可能
C. 职业结构的变化催生了一个日益庞大的中间阶层
D. 职业体系日趋开放
满分:2 分
2. 下列属于初级群体的有( )。
A. 家庭
B. 邻里
C. 家属
D. 朋友
满分:2 分
3. 土地集中化的好处( )。
A. 可以增加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
B. 便于经营管理
C. 有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
D. 有助于提高农业地域自然灾害的能力
满分:2 分
4. 下列对于富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富农是农民中最富有者
B. 富农都占有土地
C. 富农有优越的生产工具和资金
D. 富农雇佣工人劳动自己不劳动
满分:2 分
5. 人口是从哪些角度对社会变迁产生影响的:( )。
A. 人口数量
B. 人口质量
C. 人口结构
D. 人口分布
满分:2 分
6.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的城乡关系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 )。
A. 城乡产品的不等价交换
B. 城乡要素流动不平等
C. 城乡人权不平等
D. 社会资源、教育资源享受的不平等
满分:2 分
7. 农村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有( )。
A. 离土不离乡
B. 离乡不离土
C. 离土又离乡
D. 以上都对
满分:2 分
8. 怎样培养新型的农民( )。
A.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B. 在农村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
C. 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带动农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D. 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人文素质
满分:2 分
9. 社区的特点有( )。
A. 社区是人类社会活动高度聚集的地域空间,它以聚落作为自己的依托
B. 社区是具有相对完整意义和相对独立意义的社会单位
C. 社区是社会的构成单位,是一个具体的,有限制的地域社会共同体
D. 社区是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
满分:2 分
10. 下列关于我国农民的历史地位说法正确的有( )。
A. 农民是华夏文明的创造者
B. 农民是革命的依靠力量
C. 农民是工业化的支撑力量
D. 农民是改革的推动力量
满分:2 分
11. 家庭具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功能:( )。
A. 生育和生产功能
B. 教育和抚养功能
C. 精神慰藉功能
D. 消费和赡养功能
满分:2 分
12. 农民文化主要有哪些特征( )。
A. 质朴的民风、民性
B. 封闭性
C. 宗法伦理性
D. 乡土性和保守性
满分:2 分
13. 下列理论中属于社会互动理论的有( )。
A. 角色理论
B. 常人方法理论
C. 戏剧理论
D. 情感理论
满分:2 分
14. 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特点有哪些( )。
A. 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
B. 是城乡生产力发展和城乡生产关系变动不一致的结果
C. 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内生的、制度化的
D. 中国城乡有两种不同的身份和社会福利制度
满分:2 分
15. 下列属于文化的主要特性有( )。
A. 象征性
B. 复合性
C. 不变性
D. 多样性
满分:2 分
浙大《农村社会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内容或者结构的变化,通常表现为新文化的增加和旧文化的改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有普遍性、复杂性、时代性、多样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农村社区是以地缘为纽带,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基本由同质性劳动人口组成的社会结构简单、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域社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程度越低,城乡分割的界限就越不显著,城乡差别就越小;反之,则越显著和越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城市化是指一国在工业化过程中,人口、产业不断从农村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城市化滞后的后果由农民承担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社会群体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社会群体是指由持续的社会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5%,即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社区的基本构成要素有( )。
A. 人口、管理体系、一定的地域、同一类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方式、社区意识
B. 人口、管理体系、一定的地域、村庄、社区意识
C. 集镇、管理体系、同一类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方式、社区意识、人口
D. 村集管理体系、人口、社区意识
满分:2 分
2. 文化的主要特性有( )。
A. 象征性、复合性、不变性、多样性
B. 复合性、不变性、多样性、共享性
C. 象征性、复合性、多样性、共享性
D. 普遍性、非创造性、复杂性、象征性
满分:2 分
3. 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运行机制是( )。
A. 市场本位
B. 政府本位
C. 市场和政府相结合,市场占主要地位
D. 市场和政府相结合,政府占主要地位
满分:2 分
4. 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 )。
A. 城乡融合
B. 农村达小康
C. 农村工业化
D. 农业现代化
满分:2 分
5. 宗族是指( )。
A. 具有姻亲关系的人们的结合体
B. 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基本群体
C. 具有血缘和因缘关系的人的总体
D. 存在血缘关系的姓氏相同的家族的结合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于( )。
A. 19世纪中叶
B. 1911年
C. 1949年
D. 1979年
满分:2 分
7. 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文献法和( )。
A. 分析法
B. 问卷法
C. 演绎法
D. 比较法
满分:2 分
8. 在农村社会学史上,认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农村各种社会群体的学者是( )。
A. 索罗金
B. 霍桑
C. 贝利
D. 桑德森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 )指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它规定着成员身份及其日常活动。
A. 内群体
B. 参照群体
C. 所属群体
D. 正式群体
满分:2 分
10. 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从一个社会位置到另一个高低不同的位置上是( )
A. 代内流动
B. 结构流动
C. 垂直流动
D. 横向流动
满分:2 分
11. 以农村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是( )。
A. 农业社会学
B. 农村社会学
C. 农村经济学
D. 农业推广学
满分:2 分
12. 农村城镇化(城市化)是( )。
A. 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有现象
B. 发达国家的特有现象
C. 世界各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 发展中国家的特有现象
满分:2 分
13. 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的三个层次是( )。
A. 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
B. 文化特质、文化元素、文化丛
C. 文化丛、文化模式、文化传播
D. 文化变迁、文化丛、文化模式
满分:2 分
14. 按流动主体的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批进城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属于( )。
A. 代际流动
B. 群体流动
C. 个人流动
D. 水平流动
满分:2 分
15. 我国农村血缘群体的主要形式有( )。
A. 家庭和邻里
B. 家族和邻里
C. 家族和同乡会
D. 家庭和家族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农村社区最早产生于(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制时代
C. 封建社会
D. 文明时代
满分:2 分
17. 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是( )
A. 阶级分层和非阶级分层
B. 职业分层和职务分层
C. 经济分层和政治分层
D. 权力分层和声望分层
满分:2 分
18.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实际上就是说,子女能不能成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主要责任之一就在于家庭。家庭是最基本的初级群体,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初级群体承担着( )功能。
A. 社会化
B. 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
C. 维护社会秩序
D. 促进社会运行
满分:2 分
19. 在社会控制的类型中,通过一定的控制机构实施的有组织的社会控制是( )
A. 内在控制
B. 消极控制
C. 外在控制
D. 正式控制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0. 社会控制的对象是( )。
A. 社会规范
B. 社会问题
C. 社会秩序
D. 社会行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1. 30年代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省定县开展了乡村建设的试验,其领导人是( )。
A. 晏阳初
B. 梁漱溟
C. 陈翰笙
D. 杨开道
满分:2 分
22. 下列不属于我国城市化滞后的原因是( )。
A. 计划经济体制
B. 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
C. 赶超型工业发展战略
D. 国民素质不高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3. 社区发展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 )在其著作《社区发展:将小城镇建设成更加适宜生活和经营的地方》中提出并使用的。
A. F・法林顿
B. J・斯坦纳
C. 桑德斯
D. 波尔斯
满分:2 分
24. 在实际研究农村并做出理论性总结方面,对我国农村社会学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是( )。
A. 杨开道
B. 李景汉
C. 吴文藻
D. 费孝通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5. 最基本的社会群体是指( )。
A. 社会互助
B. 家族
C. 家庭
D. 朋友
满分:2 分
浙大《农村社会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分层结构出现了巨大变化,表现在:( )。
A. 城乡制度变革加速了社会成员的流动
B. 新兴职业对自获条件的要求为社会成员的行业和职业流动提供了可能
C. 职业结构的变化催生了一个日益庞大的中间阶层
D. 职业体系日趋开放
满分:2 分
2. 下列属于初级群体的有( )。
A. 家庭
B. 邻里
C. 家属
D. 朋友
满分:2 分
3. 土地集中化的好处( )。
A. 可以增加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
B. 便于经营管理
C. 有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
D. 有助于提高农业地域自然灾害的能力
满分:2 分
4. 下列对于富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富农是农民中最富有者
B. 富农都占有土地
C. 富农有优越的生产工具和资金
D. 富农雇佣工人劳动自己不劳动
满分:2 分
5. 人口是从哪些角度对社会变迁产生影响的:( )。
A. 人口数量
B. 人口质量
C. 人口结构
D. 人口分布
满分:2 分
6.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的城乡关系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 )。
A. 城乡产品的不等价交换
B. 城乡要素流动不平等
C. 城乡人权不平等
D. 社会资源、教育资源享受的不平等
满分:2 分
7. 农村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有( )。
A. 离土不离乡
B. 离乡不离土
C. 离土又离乡
D. 以上都对
满分:2 分
8. 怎样培养新型的农民( )。
A.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B. 在农村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
C. 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带动农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D. 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人文素质
满分:2 分
9. 社区的特点有( )。
A. 社区是人类社会活动高度聚集的地域空间,它以聚落作为自己的依托
B. 社区是具有相对完整意义和相对独立意义的社会单位
C. 社区是社会的构成单位,是一个具体的,有限制的地域社会共同体
D. 社区是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
满分:2 分
10. 下列关于我国农民的历史地位说法正确的有( )。
A. 农民是华夏文明的创造者
B. 农民是革命的依靠力量
C. 农民是工业化的支撑力量
D. 农民是改革的推动力量
满分:2 分
11. 家庭具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功能:( )。
A. 生育和生产功能
B. 教育和抚养功能
C. 精神慰藉功能
D. 消费和赡养功能
满分:2 分
12. 农民文化主要有哪些特征( )。
A. 质朴的民风、民性
B. 封闭性
C. 宗法伦理性
D. 乡土性和保守性
满分:2 分
13. 下列理论中属于社会互动理论的有( )。
A. 角色理论
B. 常人方法理论
C. 戏剧理论
D. 情感理论
满分:2 分
14. 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特点有哪些( )。
A. 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
B. 是城乡生产力发展和城乡生产关系变动不一致的结果
C. 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内生的、制度化的
D. 中国城乡有两种不同的身份和社会福利制度
满分:2 分
15. 下列属于文化的主要特性有( )。
A. 象征性
B. 复合性
C. 不变性
D. 多样性
满分:2 分
浙大《农村社会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内容或者结构的变化,通常表现为新文化的增加和旧文化的改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有普遍性、复杂性、时代性、多样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农村社区是以地缘为纽带,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基本由同质性劳动人口组成的社会结构简单、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域社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程度越低,城乡分割的界限就越不显著,城乡差别就越小;反之,则越显著和越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城市化是指一国在工业化过程中,人口、产业不断从农村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城市化滞后的后果由农民承担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社会群体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社会群体是指由持续的社会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5%,即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2秋浙大《内科护理学(1)》在线作业-浙江大学
下一篇 : 12秋浙大《内科护理学(乙)》在线作业-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