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农学概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农学是于()世纪后期正式成为一门科学的。
A. 17
B. 18
C. 19
D. 20
满分:2 分
2. ()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起着主要作用。
A. 农业生产
B. 作物生产
C. 农村工业生产
D. 食品加工
满分:2 分
3. “源”是指光合产物供给源或代谢源,是制造和提供养料的器官,主要指作物叶、茎为主体的全部()器官。
A. 生殖器官
B. 营养器官
C. 产品器官
D. 运输器官
满分:2 分
4. 据FAO的资料,1988-1990年世界谷物单产平均为每公顷2638千克,光能利用率为()%左右。
A. 0.1
B. 0.3
C. 1
D. 3
满分:2 分
5. 日平均温度大于等于()摄氏度,是对温度反应敏感的喜温作物的安全播种及生长时期。
A. 0
B. 5
C. 10
D. 15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作物生产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是()。
A. 平行光
B. 太阳光
C. 光合作用
D. 光合速率
满分:2 分
7. 美国于()年实现了作物生产的机械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国家。
A. 1940
B. 1945
C. 1950
D. 1955
满分:2 分
8. 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高低和日照长短的反应特性被称为()。
A. 温度反应特性
B. 光照反应特性
C. 温光反应特性
D. 温度日照反应特性
满分:2 分
9. 作物种子中贮藏的脂类主要为()。
A. 脂肪
B. 油
C. 脂肪和油
D. 甘油三酯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禾谷类作物属于以收获()为目的的作物。
A. 营养器官
B. 种子
C. 根茎
D. 茎叶
满分:2 分
11. 花生、油菜、大豆等油料作物中含有的脂肪,比如花生可达()%左右。
A. 20
B. 40
C. 50
D. 60
满分:2 分
12. 作物的分布与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气候土壤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水平、人们的习惯和社会需求状况等各种因素有关,但主要还是受()的制约。
A. 生物学特性
B. 气候土壤条件
C. 社会经济条件
D. 自然生态环境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3. 据世界粮农组织估计,虫害对作物生产所造成的损失在亚洲为()%。
A. 9
B. 10
C. 13
D. 21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作物生长发育有其最低点温度,如冬小麦幼苗期的生物学最低温度为()摄氏度。
A. 3.0
B. 4.0
C. 5.0
D. 6.0
满分:2 分
15. 粮食作物中生产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谷物占世界粮食作物总面积的()。
A. 5/6
B. 4/5
C. 3/4
D. 2/3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在我国一般以年均温度()℃以下为一年一熟区。
A. 8
B. 8-12
C. 12-16
D. 16-18
满分:2 分
17. 根据我国历史资料记载,自公元前707年至1935年,我国蝗虫灾害平均每()年发生一次。
A. 2
B. 3
C. 4
D. 5
满分:2 分
18. “库”是指光合产物贮藏库或代谢库,主要指产品器官的容积及其接纳养料的能力。
A. 生殖器官
B. 营养器官
C. 产品器官
D. 运输器官
满分:2 分
19. 同一年内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或收获两茬或两茬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被称为()。
A. 连作
B. 连种
C. 复种
D. 套作
满分:2 分
20. ()是人类的生存之本,衣食之源。
A. 农业
B. 工业
C. 服务业
D. 种植业
满分:2 分
浙大《农学概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有:
A. 遗传因素
B. 环境因素
C. 病虫害
D. 栽培因素
满分:2 分
2. 土壤基本耕作方法有哪些。()
A. 翻耕
B. 旋耕
C. 圆盘耙犁地
D. 深松土
E. 深耕
满分:2 分
3. 种子休眠的原因有()。
A. 种皮厚
B. 胚未发育完全
C. 呼吸作用太强
D. 后熟作用未完成
E. 存在抑制物质
满分:2 分
4. 农学的性质包括哪三个方面。()
A. 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为基础的一门应用科学
B. 服务于种植业的一门综合学科
C. 研究农作物生产的一门科学
D.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门应用生态学科
E. 农业生产科学
满分:2 分
5. 种子在植物学上是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系列器官,种类繁多,大体上可以分为哪几大类。()
A. 真种子
B. 果实
C. 营养器官
D. 根茎
E. 人工种子
满分:2 分
6. 良种在生产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 提高产量
B. 改进品质
C. 增强抗逆性
D. 适应性广
E. 改进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
满分:2 分
7. 农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经济社会科学间的为发展种植业服务的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门应用生态学科。它的性质有:
A. 应用性
B. 综合性
C. 生态性
D. 对象性
E. 技术性
满分:2 分
8. 作物育种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A. 系统育种
B. 杂交育种
C. 杂种优势利用
D. 诱变育种
E. 生物技术育种
满分:2 分
9.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科院等单位把全国种植业划分为10个区域,其中东北区主要是哪四大作物产区。( )
A. 大豆
B. 春麦
C. 玉米
D. 甜菜
E. 高粱
满分:2 分
10. 作物生产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A. 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B. 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C. 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
D. 农业的基础产业
E. 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满分:2 分
11. 种子经营的基本原则是()。
A. 以市场为导向
B. 以信息为依据
C. 以优质服务为手段
D. 以新优种子为优势
E. 以效益为目的
满分:2 分
12. 害虫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具体说来,主要哪些防治方法。()
A. 植物检疫
B. 农业防治
C. 化学防治
D. 生物防治
E. 物理机械防治
满分:2 分
13. 光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通过()来实现的。
A. 光照强度
B. 日照长度
C. 光谱成分
D. 光合作用
E. 光合速率
满分:2 分
14. 按照肥料来源可以把肥料分为()和()肥。
A. 农家肥
B. 商品肥
C. 有机肥
D. 无机肥
E. 碱性肥
满分:2 分
15.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而复杂的现象,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A. 生长势强
B. 产量高
C. 抗逆性强
D. 适应范围广
E. 优质
满分:2 分
16. 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包括哪几个方面。()
A. 生产率目标
B. 可持续性目标
C. 食品安全目标
D. 营养安全目标
E. 经济高效目标
满分:2 分
17. 作物生长的一般规律有()。
A. 周期性
B. 极性
C. 季节性
D. 再生性
E. 向光性
满分:2 分
18. 生育期长短主要由()决定?
A. 作物本身的遗传特性
B. 所处的环境条件
C. 栽培措施
D. 全年产量
E. 月均产量
满分:2 分
19. 灌溉方法一般分为哪四大类。()
A. 地面灌溉
B. 喷灌
C. 滴灌
D. 微灌
E. 地下灌溉
满分:2 分
20.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A. 依赖关系
B. 矛盾关系
C. 协调关系
D. 促进关系
E. 对立关系
满分:2 分
21. 选用优良种子时,一般认为优良种子应具备哪些条件。()
A. 生活力强
B. 粒大饱满
C. 整齐度高
D. 纯度净度高
E. 无病虫害
满分:2 分
22. 作物对温度要求的三基点是指()。
A. 最低点
B. 最适点
C. 最热点
D. 最高点
E. 最冷点
满分:2 分
23. 作物布局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 农业生产布局的中心
B. 农业区划的主要依据
C. 农业规划的主要依据
D. 种植业较佳方案的体现
E. 种植制度的主要内容
满分:2 分
24. 作物品质的主要类型(种类和用途不同,对品质的要求也不同):
A. 食用品质
B. 营养品质
C. 工艺品质
D. 加工品质
E. 生长品质
满分:2 分
25. 大豆种植面积最多的四个国家是( )。
A. 美国
B. 中国
C. 巴西
D. 智利
E. 阿根廷
满分:2 分
浙大《农学概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作物栽培的目的是获得较多的有经济价值的农产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连作与轮作相反,连作是在同一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相同的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作物的传播方式有:借助自然力、借助自身力、借助其他生物、借助人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光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通过其光照强度、日照长度和光谱成分的影响而达到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种子的构造分为:胚(胚根,胚芽,胚轴,子叶),胚乳,种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农学是于()世纪后期正式成为一门科学的。
A. 17
B. 18
C. 19
D. 20
满分:2 分
2. ()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起着主要作用。
A. 农业生产
B. 作物生产
C. 农村工业生产
D. 食品加工
满分:2 分
3. “源”是指光合产物供给源或代谢源,是制造和提供养料的器官,主要指作物叶、茎为主体的全部()器官。
A. 生殖器官
B. 营养器官
C. 产品器官
D. 运输器官
满分:2 分
4. 据FAO的资料,1988-1990年世界谷物单产平均为每公顷2638千克,光能利用率为()%左右。
A. 0.1
B. 0.3
C. 1
D. 3
满分:2 分
5. 日平均温度大于等于()摄氏度,是对温度反应敏感的喜温作物的安全播种及生长时期。
A. 0
B. 5
C. 10
D. 15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作物生产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是()。
A. 平行光
B. 太阳光
C. 光合作用
D. 光合速率
满分:2 分
7. 美国于()年实现了作物生产的机械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国家。
A. 1940
B. 1945
C. 1950
D. 1955
满分:2 分
8. 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高低和日照长短的反应特性被称为()。
A. 温度反应特性
B. 光照反应特性
C. 温光反应特性
D. 温度日照反应特性
满分:2 分
9. 作物种子中贮藏的脂类主要为()。
A. 脂肪
B. 油
C. 脂肪和油
D. 甘油三酯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禾谷类作物属于以收获()为目的的作物。
A. 营养器官
B. 种子
C. 根茎
D. 茎叶
满分:2 分
11. 花生、油菜、大豆等油料作物中含有的脂肪,比如花生可达()%左右。
A. 20
B. 40
C. 50
D. 60
满分:2 分
12. 作物的分布与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气候土壤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水平、人们的习惯和社会需求状况等各种因素有关,但主要还是受()的制约。
A. 生物学特性
B. 气候土壤条件
C. 社会经济条件
D. 自然生态环境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3. 据世界粮农组织估计,虫害对作物生产所造成的损失在亚洲为()%。
A. 9
B. 10
C. 13
D. 21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作物生长发育有其最低点温度,如冬小麦幼苗期的生物学最低温度为()摄氏度。
A. 3.0
B. 4.0
C. 5.0
D. 6.0
满分:2 分
15. 粮食作物中生产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谷物占世界粮食作物总面积的()。
A. 5/6
B. 4/5
C. 3/4
D. 2/3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在我国一般以年均温度()℃以下为一年一熟区。
A. 8
B. 8-12
C. 12-16
D. 16-18
满分:2 分
17. 根据我国历史资料记载,自公元前707年至1935年,我国蝗虫灾害平均每()年发生一次。
A. 2
B. 3
C. 4
D. 5
满分:2 分
18. “库”是指光合产物贮藏库或代谢库,主要指产品器官的容积及其接纳养料的能力。
A. 生殖器官
B. 营养器官
C. 产品器官
D. 运输器官
满分:2 分
19. 同一年内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或收获两茬或两茬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被称为()。
A. 连作
B. 连种
C. 复种
D. 套作
满分:2 分
20. ()是人类的生存之本,衣食之源。
A. 农业
B. 工业
C. 服务业
D. 种植业
满分:2 分
浙大《农学概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有:
A. 遗传因素
B. 环境因素
C. 病虫害
D. 栽培因素
满分:2 分
2. 土壤基本耕作方法有哪些。()
A. 翻耕
B. 旋耕
C. 圆盘耙犁地
D. 深松土
E. 深耕
满分:2 分
3. 种子休眠的原因有()。
A. 种皮厚
B. 胚未发育完全
C. 呼吸作用太强
D. 后熟作用未完成
E. 存在抑制物质
满分:2 分
4. 农学的性质包括哪三个方面。()
A. 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为基础的一门应用科学
B. 服务于种植业的一门综合学科
C. 研究农作物生产的一门科学
D.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门应用生态学科
E. 农业生产科学
满分:2 分
5. 种子在植物学上是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系列器官,种类繁多,大体上可以分为哪几大类。()
A. 真种子
B. 果实
C. 营养器官
D. 根茎
E. 人工种子
满分:2 分
6. 良种在生产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 提高产量
B. 改进品质
C. 增强抗逆性
D. 适应性广
E. 改进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
满分:2 分
7. 农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经济社会科学间的为发展种植业服务的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门应用生态学科。它的性质有:
A. 应用性
B. 综合性
C. 生态性
D. 对象性
E. 技术性
满分:2 分
8. 作物育种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A. 系统育种
B. 杂交育种
C. 杂种优势利用
D. 诱变育种
E. 生物技术育种
满分:2 分
9.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科院等单位把全国种植业划分为10个区域,其中东北区主要是哪四大作物产区。( )
A. 大豆
B. 春麦
C. 玉米
D. 甜菜
E. 高粱
满分:2 分
10. 作物生产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A. 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B. 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C. 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
D. 农业的基础产业
E. 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满分:2 分
11. 种子经营的基本原则是()。
A. 以市场为导向
B. 以信息为依据
C. 以优质服务为手段
D. 以新优种子为优势
E. 以效益为目的
满分:2 分
12. 害虫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具体说来,主要哪些防治方法。()
A. 植物检疫
B. 农业防治
C. 化学防治
D. 生物防治
E. 物理机械防治
满分:2 分
13. 光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通过()来实现的。
A. 光照强度
B. 日照长度
C. 光谱成分
D. 光合作用
E. 光合速率
满分:2 分
14. 按照肥料来源可以把肥料分为()和()肥。
A. 农家肥
B. 商品肥
C. 有机肥
D. 无机肥
E. 碱性肥
满分:2 分
15.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而复杂的现象,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A. 生长势强
B. 产量高
C. 抗逆性强
D. 适应范围广
E. 优质
满分:2 分
16. 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包括哪几个方面。()
A. 生产率目标
B. 可持续性目标
C. 食品安全目标
D. 营养安全目标
E. 经济高效目标
满分:2 分
17. 作物生长的一般规律有()。
A. 周期性
B. 极性
C. 季节性
D. 再生性
E. 向光性
满分:2 分
18. 生育期长短主要由()决定?
A. 作物本身的遗传特性
B. 所处的环境条件
C. 栽培措施
D. 全年产量
E. 月均产量
满分:2 分
19. 灌溉方法一般分为哪四大类。()
A. 地面灌溉
B. 喷灌
C. 滴灌
D. 微灌
E. 地下灌溉
满分:2 分
20.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A. 依赖关系
B. 矛盾关系
C. 协调关系
D. 促进关系
E. 对立关系
满分:2 分
21. 选用优良种子时,一般认为优良种子应具备哪些条件。()
A. 生活力强
B. 粒大饱满
C. 整齐度高
D. 纯度净度高
E. 无病虫害
满分:2 分
22. 作物对温度要求的三基点是指()。
A. 最低点
B. 最适点
C. 最热点
D. 最高点
E. 最冷点
满分:2 分
23. 作物布局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 农业生产布局的中心
B. 农业区划的主要依据
C. 农业规划的主要依据
D. 种植业较佳方案的体现
E. 种植制度的主要内容
满分:2 分
24. 作物品质的主要类型(种类和用途不同,对品质的要求也不同):
A. 食用品质
B. 营养品质
C. 工艺品质
D. 加工品质
E. 生长品质
满分:2 分
25. 大豆种植面积最多的四个国家是( )。
A. 美国
B. 中国
C. 巴西
D. 智利
E. 阿根廷
满分:2 分
浙大《农学概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作物栽培的目的是获得较多的有经济价值的农产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连作与轮作相反,连作是在同一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相同的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作物的传播方式有:借助自然力、借助自身力、借助其他生物、借助人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光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通过其光照强度、日照长度和光谱成分的影响而达到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种子的构造分为:胚(胚根,胚芽,胚轴,子叶),胚乳,种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2秋浙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线作业-浙江大学
下一篇 : 12秋浙大《农业经济与管理》在线作业-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