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农业政策与法规》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改革20多年来,农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2002年农民人均收入比1978年增长了()。
A. 5
B. 10
C. 12
D. 15
满分:2 分
2. ()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A. 农业
B. 种植业
C. p 畜牧业 /p
D. 食品加工业
满分:2 分
3. ()对农业的投入在农业投入中起着主导地位。
A. 国家财政
B. 集体组织
C. 村民组
D. 农民个体
满分:2 分
4. 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全国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近()个。
A. 1400
B. 1500
C. 1600
D. 1700
满分:2 分
5. ()是以小规模的个别劳动组织为基础,在生产的某些环节和方面采取个别劳动者的联合经营,建立集中联合经营组织。Ø
A. 统分结合经营
B. 分散经营
C. 集中经营
D. 农业产业化经营
满分:2 分
6. ()始终是国家安定、经济繁荣的根本保障。
A. 经济安全
B. 国防安全
C. 政治稳定
D. 粮食安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对农产品国际贸易不具有扭曲作用的补贴政策被称为()。
A. 绿箱政策
B. 黄箱政策
C. 蓝箱政策
D. 综合支持量
满分:2 分
8.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主要有集中经营型、分散经营型等()种类型。
A. 3
B. 4
C. 5
D. 6
满分:2 分
9. 我国于20世纪()年代初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
A. 60
B. 70
C. 80
D. 90
满分:2 分
10. 农产品联合经营组织,属于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在实践中主要有主导产业带动型等()种。
A. 3
B. 4
C. 5
D. 6
满分:2 分
11. ()的适用范围包括农业的范围、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范围、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以及地域的适用范围。
A. 农业法
B. 经济法
C. 农业产业法
D. 农业保护法
满分:2 分
12. 农产品的购销实行( )调节。
A. 计划
B. 市场
C. 计划与市场结合
D. 以市场为主、计划为辅
满分:2 分
13. 我国国务院于()秋决定实施粮食最低保护价。
A. 1990
B. 1992
C. 1993
D. 1995
满分:2 分
14.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必须建立农产品(),充分利用世贸规则加强对我国农业的自我保护,增强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A. 出口监测制度
B. 进口监测制度
C. 出口预警制度
D. 进口预警制度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于()年公布并实施。
A. 1929
B. 1983
C. 1993
D. 2003
满分:2 分
16. 改革20多年来,我国的主要农产品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02年与1978年相比,猪、牛、羊肉增长了近()倍。
A. 5
B. 10
C. 15
D. 20
满分:2 分
17. 我国法律规定,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是()。
A. 统一的
B. 分离的
C. 既可统一也可分享的
D. 不确定的
满分:2 分
18. 我国《农业法》适用于(),体现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A. 小农业
B. 大农业
C. 畜牧业
D. 林业
满分:2 分
19. 目前,我国工业总产值有一半来自轻工业,而轻工业产品有()%是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制造成的。
A. 45
B. 55
C. 65
D. 75
满分:2 分
20. 农业的第一生产力是()。
A. 农业科技
B. 农业技术
C. 农业劳动力
D. 资金
满分:2 分
浙大《农业政策与法规》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影响农业生产经营体制选择的主要因素有()。
A. 农业生产资料所有制
B. 农业生产的性质与特点
C. 农业劳动协作的特点
D. 农业机械化水平
E. 农业技术
满分:2 分
2. 新《农业法》中所称的农业是指()。
A. 种植业
B. 林业
C. 畜牧业
D. 渔业
E. 副业
满分:2 分
3. 国家对农业生产扶持政策的基本内容具体包括( )。
A. 国家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支持
B. 国家对农业生产的信贷扶持
C. 国家对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扶持
D. 国家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扶持
E. 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市场信息扶持
满分:2 分
4. 下面哪几项是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形式。()
A. 转包和转让
B. 互换和入股
C. 出租和兼并
D. 收回重新发包
E. 拍卖“四荒地”
满分:2 分
5. 《农业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是()。
A. 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B. 国家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振兴农村经济
C. 国家长期稳定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D. 国家坚持科教兴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E. 加强法制建设,保障农业稳定发展
满分:2 分
6.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成包括哪些方面。()
A.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B.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
C. 群众性科技组织
D. 提供农业技术推广或服务的其他机构和人员
E. 农民技术人员
满分:2 分
7. 国家为了加快支农工业的发展,其工作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
A. 加快发展以化肥为重点的农用工业
B. 大力发展高效人、低残留的农药新品种
C. 加快农药、农膜、农机等农用工业建设
D. 建立农药研究中心
E. 建设大型氮肥基地
满分:2 分
8. 农业承包合同纠纷解决的方法有()。
A. 协商
B. 调解
C. 和解
D. 仲裁
E. 诉讼
满分:2 分
9. 农业承包经营权包括的内容有()。
A. 经营决策权
B. 收益权
C. 产品处分权
D. 转包权
E. 转让权
满分:2 分
10. 农业政策的特点
A. 内容上的纲领性
B. 工作范围的广泛性
C. 具体应用上的灵活性
D. 政策效力的有限性
满分:2 分
11. 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联合经营组织在实践中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
A. 主导产业带动型
B. 市场带动型
C. 龙头企业带动型
D. 中介组织带动型
E. 研究机构带动型
满分:2 分
12. 欧美农业支持政策的特点有()。
A. 依市场变化调整补贴方向
B. 以立法形式确定支持政策
C. 支持政策项目化
D. 项目管理法制化
E. 有比较完善的政策执行主体
满分:2 分
13. 农业政策的实施方法有()。
A. 行政方法
B. 强制方法
C. 经济方法
D. 法律方法
E. 思想教育方法
满分:2 分
14.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主要类型有()。
A. 集中经营型
B. 分散经营型
C. 统分结合型
D. 农业一体化经营型
E. 农业产业化经营型
满分:2 分
15. 我国的农业环保政策体系以()的三大政策为核心内容。
A.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B. 谁污染、谁治理
C. 强化环境治理
D. 强化环境管理
E. 防治工业“三废”
满分:2 分
16. 广义的农业资源是指所有()的总和。
A. 农业生态资源
B. 农业自然资源
C. 自然条件
D. 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社会经济技术资源
满分:2 分
17. 我国人均耕地少,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
A. 20%
B. 30%
C. 47%
D. 65%
满分:2 分
18. 按照市场发育程度,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可以划分为( )。
A. 农产品集贸市场
B. 农产品批发市场
C. 农产品期货市场
D. 农产品集散地
E. 农产品期权市场
满分:2 分
19. 集中经营型是指采取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集中许多劳动力、农业生产资料,统一指挥和管理的经营类型。例如:
A. 大型农场企业集团
B. 集体农庄
C. 人民公社制等
D. 联产承包
满分:2 分
20. 农业立法的目的是()。
A. 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B. 维护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合法权益
C. 增加农民收入
D.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E. 依靠法律与政策促进农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满分:2 分
21. 侵害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合法权益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等三大类。
A. 停止侵害、恢复原状
B. 记过
C. 赔偿损失
D. 行政责任
E. 刑事责任
满分:2 分
22. 为了实现新《农业法》中确定的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就采取的措施包括()。
A. 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B. 缩小农产品“剪刀差”,发展农业生产资料工业
C. 多方面大力扶持、支援农业
D. 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
E. 提高农业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满分:2 分
23. 我国增加农业投入的措施主要有()。
A. 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
B. 扩大利用外资发展农业
C. 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农业发展、育林、水利等专项基金
D. 采取措施鼓励农业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E. 鼓励多种形式的农村集资
满分:2 分
24.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
A. 循序渐进
B. 自愿互利
C. 因地制宜
D. 分类指导
E. 区别对待
满分:2 分
25. 根据新《农业法》,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 )。
A. 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B. 充分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潜力
C. 保护和改善生态平衡
D. 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
E.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
满分:2 分
浙大《农业政策与法规》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土地集体所有制是指依照法律,土地属于劳动群众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农业生产经营是农业劳动者与农业生产资料结合而进行的社会生产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农业政策是党和国家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推动农业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手段和措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我国《宪法》、《民法通则》、《农业法》、《土地管理法》都明确规定,我国实行土地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即实行社会主义公有的全民所有制及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农业政策主体是指制定和执行农业政策的组织。现代国家中的农业政策主体主要是指政党和政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改革20多年来,农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2002年农民人均收入比1978年增长了()。
A. 5
B. 10
C. 12
D. 15
满分:2 分
2. ()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A. 农业
B. 种植业
C. p 畜牧业 /p
D. 食品加工业
满分:2 分
3. ()对农业的投入在农业投入中起着主导地位。
A. 国家财政
B. 集体组织
C. 村民组
D. 农民个体
满分:2 分
4. 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全国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近()个。
A. 1400
B. 1500
C. 1600
D. 1700
满分:2 分
5. ()是以小规模的个别劳动组织为基础,在生产的某些环节和方面采取个别劳动者的联合经营,建立集中联合经营组织。Ø
A. 统分结合经营
B. 分散经营
C. 集中经营
D. 农业产业化经营
满分:2 分
6. ()始终是国家安定、经济繁荣的根本保障。
A. 经济安全
B. 国防安全
C. 政治稳定
D. 粮食安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对农产品国际贸易不具有扭曲作用的补贴政策被称为()。
A. 绿箱政策
B. 黄箱政策
C. 蓝箱政策
D. 综合支持量
满分:2 分
8.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主要有集中经营型、分散经营型等()种类型。
A. 3
B. 4
C. 5
D. 6
满分:2 分
9. 我国于20世纪()年代初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
A. 60
B. 70
C. 80
D. 90
满分:2 分
10. 农产品联合经营组织,属于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在实践中主要有主导产业带动型等()种。
A. 3
B. 4
C. 5
D. 6
满分:2 分
11. ()的适用范围包括农业的范围、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范围、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以及地域的适用范围。
A. 农业法
B. 经济法
C. 农业产业法
D. 农业保护法
满分:2 分
12. 农产品的购销实行( )调节。
A. 计划
B. 市场
C. 计划与市场结合
D. 以市场为主、计划为辅
满分:2 分
13. 我国国务院于()秋决定实施粮食最低保护价。
A. 1990
B. 1992
C. 1993
D. 1995
满分:2 分
14.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必须建立农产品(),充分利用世贸规则加强对我国农业的自我保护,增强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A. 出口监测制度
B. 进口监测制度
C. 出口预警制度
D. 进口预警制度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于()年公布并实施。
A. 1929
B. 1983
C. 1993
D. 2003
满分:2 分
16. 改革20多年来,我国的主要农产品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02年与1978年相比,猪、牛、羊肉增长了近()倍。
A. 5
B. 10
C. 15
D. 20
满分:2 分
17. 我国法律规定,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是()。
A. 统一的
B. 分离的
C. 既可统一也可分享的
D. 不确定的
满分:2 分
18. 我国《农业法》适用于(),体现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A. 小农业
B. 大农业
C. 畜牧业
D. 林业
满分:2 分
19. 目前,我国工业总产值有一半来自轻工业,而轻工业产品有()%是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制造成的。
A. 45
B. 55
C. 65
D. 75
满分:2 分
20. 农业的第一生产力是()。
A. 农业科技
B. 农业技术
C. 农业劳动力
D. 资金
满分:2 分
浙大《农业政策与法规》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影响农业生产经营体制选择的主要因素有()。
A. 农业生产资料所有制
B. 农业生产的性质与特点
C. 农业劳动协作的特点
D. 农业机械化水平
E. 农业技术
满分:2 分
2. 新《农业法》中所称的农业是指()。
A. 种植业
B. 林业
C. 畜牧业
D. 渔业
E. 副业
满分:2 分
3. 国家对农业生产扶持政策的基本内容具体包括( )。
A. 国家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支持
B. 国家对农业生产的信贷扶持
C. 国家对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扶持
D. 国家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扶持
E. 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市场信息扶持
满分:2 分
4. 下面哪几项是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形式。()
A. 转包和转让
B. 互换和入股
C. 出租和兼并
D. 收回重新发包
E. 拍卖“四荒地”
满分:2 分
5. 《农业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是()。
A. 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B. 国家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振兴农村经济
C. 国家长期稳定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D. 国家坚持科教兴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E. 加强法制建设,保障农业稳定发展
满分:2 分
6.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成包括哪些方面。()
A.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B.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
C. 群众性科技组织
D. 提供农业技术推广或服务的其他机构和人员
E. 农民技术人员
满分:2 分
7. 国家为了加快支农工业的发展,其工作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
A. 加快发展以化肥为重点的农用工业
B. 大力发展高效人、低残留的农药新品种
C. 加快农药、农膜、农机等农用工业建设
D. 建立农药研究中心
E. 建设大型氮肥基地
满分:2 分
8. 农业承包合同纠纷解决的方法有()。
A. 协商
B. 调解
C. 和解
D. 仲裁
E. 诉讼
满分:2 分
9. 农业承包经营权包括的内容有()。
A. 经营决策权
B. 收益权
C. 产品处分权
D. 转包权
E. 转让权
满分:2 分
10. 农业政策的特点
A. 内容上的纲领性
B. 工作范围的广泛性
C. 具体应用上的灵活性
D. 政策效力的有限性
满分:2 分
11. 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联合经营组织在实践中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
A. 主导产业带动型
B. 市场带动型
C. 龙头企业带动型
D. 中介组织带动型
E. 研究机构带动型
满分:2 分
12. 欧美农业支持政策的特点有()。
A. 依市场变化调整补贴方向
B. 以立法形式确定支持政策
C. 支持政策项目化
D. 项目管理法制化
E. 有比较完善的政策执行主体
满分:2 分
13. 农业政策的实施方法有()。
A. 行政方法
B. 强制方法
C. 经济方法
D. 法律方法
E. 思想教育方法
满分:2 分
14.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主要类型有()。
A. 集中经营型
B. 分散经营型
C. 统分结合型
D. 农业一体化经营型
E. 农业产业化经营型
满分:2 分
15. 我国的农业环保政策体系以()的三大政策为核心内容。
A.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B. 谁污染、谁治理
C. 强化环境治理
D. 强化环境管理
E. 防治工业“三废”
满分:2 分
16. 广义的农业资源是指所有()的总和。
A. 农业生态资源
B. 农业自然资源
C. 自然条件
D. 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社会经济技术资源
满分:2 分
17. 我国人均耕地少,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
A. 20%
B. 30%
C. 47%
D. 65%
满分:2 分
18. 按照市场发育程度,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可以划分为( )。
A. 农产品集贸市场
B. 农产品批发市场
C. 农产品期货市场
D. 农产品集散地
E. 农产品期权市场
满分:2 分
19. 集中经营型是指采取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集中许多劳动力、农业生产资料,统一指挥和管理的经营类型。例如:
A. 大型农场企业集团
B. 集体农庄
C. 人民公社制等
D. 联产承包
满分:2 分
20. 农业立法的目的是()。
A. 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B. 维护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合法权益
C. 增加农民收入
D.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E. 依靠法律与政策促进农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满分:2 分
21. 侵害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合法权益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等三大类。
A. 停止侵害、恢复原状
B. 记过
C. 赔偿损失
D. 行政责任
E. 刑事责任
满分:2 分
22. 为了实现新《农业法》中确定的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就采取的措施包括()。
A. 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B. 缩小农产品“剪刀差”,发展农业生产资料工业
C. 多方面大力扶持、支援农业
D. 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
E. 提高农业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满分:2 分
23. 我国增加农业投入的措施主要有()。
A. 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
B. 扩大利用外资发展农业
C. 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农业发展、育林、水利等专项基金
D. 采取措施鼓励农业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E. 鼓励多种形式的农村集资
满分:2 分
24.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
A. 循序渐进
B. 自愿互利
C. 因地制宜
D. 分类指导
E. 区别对待
满分:2 分
25. 根据新《农业法》,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 )。
A. 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B. 充分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潜力
C. 保护和改善生态平衡
D. 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
E.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
满分:2 分
浙大《农业政策与法规》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土地集体所有制是指依照法律,土地属于劳动群众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农业生产经营是农业劳动者与农业生产资料结合而进行的社会生产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农业政策是党和国家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推动农业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手段和措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我国《宪法》、《民法通则》、《农业法》、《土地管理法》都明确规定,我国实行土地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即实行社会主义公有的全民所有制及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农业政策主体是指制定和执行农业政策的组织。现代国家中的农业政策主体主要是指政党和政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2秋浙大《农业概论》在线作业-浙江大学
下一篇 : 12秋浙大《生物化学(丙)》在线作业-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