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兽医公共卫生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多选题(共 33 道试题,共 66 分。)
V
1. 下列选项中是我国1992年公布的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
A. 炭疽
B. 狂犬病
C. 心水病
D. 结核病
满分:2 分
2. 乳的掺杂作伪检验有( )。
A. 掺水实验
B. 掺豆浆实验
C. 掺碱实验
D. 掺脂类实验
满分:2 分
3. 化学污染物对生的联合作用
A. 协同作用
B. 副作用
C. 相加作用
D. 独立作用
E. 颉颃作用
满分:2 分
4. 免疫接种的方法
A. 注射法
B. 刺种法
C. 涂擦法
D. 滴眼或滴鼻法
满分:2 分
5. 衡量一个生态系统是否处于平衡,要从哪几个方面看
A. 生物种类的平衡
B. 结构上的平衡
C. 功能上的平衡
D. 输出和输入物质数量上的平衡
满分:2 分
6. 人兽共患病按病原体储存宿主的性质可分为
A. 动物源性共患病
B. 人源性共患病
C. 互源性共患病
D. 真性人兽共患病
满分:2 分
7. 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中OIE法定报告疫病的A类疾病
A. 水疱性口炎
B. 猪水疱病
C. 牛瘟
D. 裂谷热
满分:2 分
8. 狂犬病的临床症状( )。
A. 兴奋
B. 恐水
C. 咽肌痉挛
D. 进行性麻痹
满分:2 分
9. 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可划分为
A. 气圈
B. 水圈
C. 岩石圈
D. 生物圈
满分:2 分
10. 结核病对下面哪些药物敏感( )。
A. 链霉素
B. 对氨基水杨酸
C. 环丝霉素
D. 丝裂霉素
满分:2 分
11. 疫苗的种类
A. 活疫苗
B. 灭活疫苗
C. 新型疫苗
满分:2 分
12. 检疫的形式
A. 卫生检疫
B. 动物检疫
C. 养殖场卫生检查
满分:2 分
13. 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A. 陆地生态系统
B. 水域生态系统
C. 人工生态系统
D. 自然生态系统
满分:2 分
14. 环境的一般分类方法
A. 按环境的主体
B. 环境的范围
C. 环境的要素
D. 环境的功能
E. 人类对环境的利用
满分:2 分
15. 环境的自净的方式有
A. 物理自净
B. 动物自净
C. 化学自净
D. 生物自净
满分:2 分
16. 消毒的种类
A. 化学消毒
B. 预防性消毒
C. 随时消毒
D. 终末消毒
满分:2 分
17. 国内检疫包括
A. 产地检疫
B. 运输检疫
C. 屠宰检疫
D. 市场检疫
满分:2 分
18. 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免疫学检查包括
A. 血清学试验
B. 变态反应法
C. 中和反应
D. 补体反应
满分:2 分
19. 人感染空肠弯曲杆菌后临床上的主要特征( )。
A. 发热
B. 腹痛
C. 腹泻
D. 肌肉痉挛
满分:2 分
20. 口蹄疫病毒在一下哪些部位含量最高( )。
A. 水泡皮内
B. 淋巴液
C. 肌肉
D. 肝脏
满分:2 分
21. 常用的食品保存方法有( )。
A. 低温保藏法
B. 高温灭菌保藏法
C. 提高渗透压保藏法
D. 干燥保藏法
满分:2 分
22. 流行病学调查的种类与内容
A. 养殖场调查
B. 个例调查
C. 流行调查
D. 专题调查
满分:2 分
23.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A. 空气质量
B. 作用温度
C. 相对湿度
D. 消毒剂的剂量
满分:2 分
24. 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特征( )。
A. 流产
B. 不育
C. 关节炎
D. 睾丸炎
满分:2 分
25. 预防用药的给药方法
A. 拌料给药
B. 饮水给药
C. 气雾给药
D. 体外用药
满分:2 分
26. 扑灭疫情的措施
A. 报告疫情
B. 隔离
C. 封锁
D. 扑杀
满分:2 分
27. 常用的消毒方法
A. 机械消毒
B. 物理消毒
C. 化学消毒
D. 生物热消毒
满分:2 分
28. 不同微生物种群间的共生关系包括
A. 中立
B. 栖生
C. 互生
D. 助生
满分:2 分
29. 疫苗的保存
A. 弱毒苗-15度以下仅能保存一个月
B. 弱毒苗常温下可保存1天
C.
灭活苗一般不需冷冻
满分:2 分
30. 免疫接种的分类
A. 出生前接种
B. 出生后接种
C. 预防接种
D. 紧急接种
满分:2 分
31. 人为污染源有哪些
A. 工业污染
B. 农业污染
C. 运输污染
D. 生活污染
满分:2 分
32. 下列选项中,微生态调节剂有
A. 益生菌
B. 益生元
C. 合生菌
D. 合生元
满分:2 分
33. 出入境检疫、运输检疫和屠宰前检疫中的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
A. 产地情况的调查
B. 购情况的调查
C. 销售情况的调查
D. 疫情动态的调查
满分:2 分
浙大《兽医公共卫生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判断题(共 17 道试题,共 34 分。)
V
1. 能量流动不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的人畜和禽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新城疫是一种急性、热性和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鸡,人不感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狂犬病病毒为单股RNA病毒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常用的方法是氯化三苯四氮(TTC)试验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我国规定,对向我国输入动物、动物产品或其他检疫物的,货主或其代理人必须在进境前向进境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报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猪的宰后检验中淋巴结是一个重要的检验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环境污染物被吸收后可与体内各组织结合,在特定的部位蓄积、沉淀而浓度较高,且污染物对这些部位产生的作用是相同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休药期指从动物停止给药到允许动物屠宰或其产品上市的间隔时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作为传染源的动物只包括患传染病的动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鼻疽是由鼻疽假单胞菌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被动转运指生物膜对物质的转运不起主动作用,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环境的自净是指在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作用下,经一定时间受污染的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或总量降低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落数是被用来衡量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程度指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动物性食品是指来源于猪、牛、羊、马、驴、鹿、狗、兔、骆驼、禽以及水产类动物,可供人食用的肉乳蛋及制品和副产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动物防疫监督员必须是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正式工作人员。动物防疫监督员应具有助理兽医师以上职称、兽医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连续从事动物工作3年以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多选题(共 33 道试题,共 66 分。)
V
1. 下列选项中是我国1992年公布的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
A. 炭疽
B. 狂犬病
C. 心水病
D. 结核病
满分:2 分
2. 乳的掺杂作伪检验有( )。
A. 掺水实验
B. 掺豆浆实验
C. 掺碱实验
D. 掺脂类实验
满分:2 分
3. 化学污染物对生的联合作用
A. 协同作用
B. 副作用
C. 相加作用
D. 独立作用
E. 颉颃作用
满分:2 分
4. 免疫接种的方法
A. 注射法
B. 刺种法
C. 涂擦法
D. 滴眼或滴鼻法
满分:2 分
5. 衡量一个生态系统是否处于平衡,要从哪几个方面看
A. 生物种类的平衡
B. 结构上的平衡
C. 功能上的平衡
D. 输出和输入物质数量上的平衡
满分:2 分
6. 人兽共患病按病原体储存宿主的性质可分为
A. 动物源性共患病
B. 人源性共患病
C. 互源性共患病
D. 真性人兽共患病
满分:2 分
7. 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中OIE法定报告疫病的A类疾病
A. 水疱性口炎
B. 猪水疱病
C. 牛瘟
D. 裂谷热
满分:2 分
8. 狂犬病的临床症状( )。
A. 兴奋
B. 恐水
C. 咽肌痉挛
D. 进行性麻痹
满分:2 分
9. 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可划分为
A. 气圈
B. 水圈
C. 岩石圈
D. 生物圈
满分:2 分
10. 结核病对下面哪些药物敏感( )。
A. 链霉素
B. 对氨基水杨酸
C. 环丝霉素
D. 丝裂霉素
满分:2 分
11. 疫苗的种类
A. 活疫苗
B. 灭活疫苗
C. 新型疫苗
满分:2 分
12. 检疫的形式
A. 卫生检疫
B. 动物检疫
C. 养殖场卫生检查
满分:2 分
13. 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A. 陆地生态系统
B. 水域生态系统
C. 人工生态系统
D. 自然生态系统
满分:2 分
14. 环境的一般分类方法
A. 按环境的主体
B. 环境的范围
C. 环境的要素
D. 环境的功能
E. 人类对环境的利用
满分:2 分
15. 环境的自净的方式有
A. 物理自净
B. 动物自净
C. 化学自净
D. 生物自净
满分:2 分
16. 消毒的种类
A. 化学消毒
B. 预防性消毒
C. 随时消毒
D. 终末消毒
满分:2 分
17. 国内检疫包括
A. 产地检疫
B. 运输检疫
C. 屠宰检疫
D. 市场检疫
满分:2 分
18. 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免疫学检查包括
A. 血清学试验
B. 变态反应法
C. 中和反应
D. 补体反应
满分:2 分
19. 人感染空肠弯曲杆菌后临床上的主要特征( )。
A. 发热
B. 腹痛
C. 腹泻
D. 肌肉痉挛
满分:2 分
20. 口蹄疫病毒在一下哪些部位含量最高( )。
A. 水泡皮内
B. 淋巴液
C. 肌肉
D. 肝脏
满分:2 分
21. 常用的食品保存方法有( )。
A. 低温保藏法
B. 高温灭菌保藏法
C. 提高渗透压保藏法
D. 干燥保藏法
满分:2 分
22. 流行病学调查的种类与内容
A. 养殖场调查
B. 个例调查
C. 流行调查
D. 专题调查
满分:2 分
23.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A. 空气质量
B. 作用温度
C. 相对湿度
D. 消毒剂的剂量
满分:2 分
24. 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特征( )。
A. 流产
B. 不育
C. 关节炎
D. 睾丸炎
满分:2 分
25. 预防用药的给药方法
A. 拌料给药
B. 饮水给药
C. 气雾给药
D. 体外用药
满分:2 分
26. 扑灭疫情的措施
A. 报告疫情
B. 隔离
C. 封锁
D. 扑杀
满分:2 分
27. 常用的消毒方法
A. 机械消毒
B. 物理消毒
C. 化学消毒
D. 生物热消毒
满分:2 分
28. 不同微生物种群间的共生关系包括
A. 中立
B. 栖生
C. 互生
D. 助生
满分:2 分
29. 疫苗的保存
A. 弱毒苗-15度以下仅能保存一个月
B. 弱毒苗常温下可保存1天
C.
灭活苗一般不需冷冻
满分:2 分
30. 免疫接种的分类
A. 出生前接种
B. 出生后接种
C. 预防接种
D. 紧急接种
满分:2 分
31. 人为污染源有哪些
A. 工业污染
B. 农业污染
C. 运输污染
D. 生活污染
满分:2 分
32. 下列选项中,微生态调节剂有
A. 益生菌
B. 益生元
C. 合生菌
D. 合生元
满分:2 分
33. 出入境检疫、运输检疫和屠宰前检疫中的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
A. 产地情况的调查
B. 购情况的调查
C. 销售情况的调查
D. 疫情动态的调查
满分:2 分
浙大《兽医公共卫生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判断题(共 17 道试题,共 34 分。)
V
1. 能量流动不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的人畜和禽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新城疫是一种急性、热性和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鸡,人不感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狂犬病病毒为单股RNA病毒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常用的方法是氯化三苯四氮(TTC)试验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我国规定,对向我国输入动物、动物产品或其他检疫物的,货主或其代理人必须在进境前向进境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报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猪的宰后检验中淋巴结是一个重要的检验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环境污染物被吸收后可与体内各组织结合,在特定的部位蓄积、沉淀而浓度较高,且污染物对这些部位产生的作用是相同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休药期指从动物停止给药到允许动物屠宰或其产品上市的间隔时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作为传染源的动物只包括患传染病的动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鼻疽是由鼻疽假单胞菌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被动转运指生物膜对物质的转运不起主动作用,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环境的自净是指在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作用下,经一定时间受污染的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或总量降低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落数是被用来衡量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程度指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动物性食品是指来源于猪、牛、羊、马、驴、鹿、狗、兔、骆驼、禽以及水产类动物,可供人食用的肉乳蛋及制品和副产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动物防疫监督员必须是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正式工作人员。动物防疫监督员应具有助理兽医师以上职称、兽医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连续从事动物工作3年以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 12秋浙大《数据库技术》在线作业-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