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浙大《哲学》在线作业-浙江大学

所属学校:浙江大学 科目:哲学 2015-03-17 18:58:06
浙大《哲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 )
A. 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B. 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
C. 革命阶级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
D. 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反对保守势力的斗争
满分:2 分
2. 划分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是( )
A. 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
B. 生产关系的性质
C. 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D. 上层建筑的性质
满分:2 分
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
A. 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 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 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 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A. 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 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 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 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满分:2 分
5.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
A. 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 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满分:2 分
6. 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A. 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 事物量的变化是不超出度的范围
C. 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D. 事物的变化是不顺利和显著
满分:2 分
7. 人生观是指个人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信念。它包括( )
A.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人生体验
B.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意义、生活情趣
C.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意义、职业选择
D.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人生意义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一个()
A. 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B. 主观唯心主义命题
C. 庸俗唯物主义命题
D. 机械唯物主义命题
满分:2 分
9. 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
A. 昼夜交替
B. 寒来暑往
C. 磨擦生热
D. 电闪雷鸣
满分:2 分
10. 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 )
A. 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 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 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
D. 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满分:2 分
11.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 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 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 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 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
满分:2 分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 )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
B. 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
C. 马克思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
D.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满分:2 分
14. 在人的依赖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
A. 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进行的
B. 是在完全自由平等的社会关系中独立进行的
C. 是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D. 是在人与人的普遍联系中进行的
满分:2 分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说明了实践的含义的是( )
A. 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B. 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
C. 实践是主体改选客体的活动
D. 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
满分:2 分
16. 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是()
A.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B.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满分:2 分
17. 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 )
A. 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
B. 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
C.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
D.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8.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A. 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 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 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特点在于它的()
A. 社会性
B. 历史性
C. 系统性
D. 实践性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0. 生产关系的概念反映的是( )
A. 人们在物质生产中的经济关系
B. 人们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C. 人们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D. 人们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
满分:2 分
21. 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
A. 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
B. 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
C. 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D. 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
满分:2 分
22. 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A. 类似唯心主义验论的错误
B.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 类似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D.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3. 相对静止是指( )
A. 事物绝对不动
B. 事物永恒不变
C. 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 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满分:2 分
24. 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
A. 否认物质的运动的
B. 否认运动是绝对的
C. 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 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5. 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静止,是指运动的( )
A. 必要准备
B. 外在表现
C. 一种特殊状态
D. 一种必然结果
满分:2 分
浙大《哲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 )
A.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B.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D.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满分:2 分
2. 我国农村改革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
A.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B. 生产方式变革社会性质的变化
C.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D.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满分:2 分
3.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相对立主要表现在()
A. 前者认为发展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后者则否认发展
B. 前者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后者则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C. 前者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后者则用静止的观点看世界
D. 前者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后者则否认矛盾的存在
满分:2 分
4.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给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条基本原则()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C. 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出发
D. 实事求是
满分:2 分
5.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因为()
A.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C. 世界上也不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D. 一切事物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
满分:2 分
6. 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 )
A. 任何具体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
B. 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C. 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
D. 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
满分:2 分
7.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
A. 理解事物的多样性
B. 事物的分化的条件
C. 理解事物的单一性
D. 理解绝对运动
满分:2 分
8. 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满分:2 分
9. 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西部建设和发展需要设置服务岗位;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生活补贴,并在服务期满时为其提供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和切实有效的就业服务。这一计划的设计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
B. 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C. 在社会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D. 个人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满分:2 分
10. “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它揭示了( )
A. 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B. 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C.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
D. 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
满分:2 分
11.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三个局限性是()
A. 机械性
B. 形而上学性
C. 统一性
D. 不彻底性
满分:2 分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A.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
B.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
C. 自然科学的突破
D. 科学规律的总结
满分:2 分
13. 下列各项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D.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
满分:2 分
14. 意识的本质()
A.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 人类特有的功能
C.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D. 意识形式的客观特性
满分:2 分
15. 下列命题中属于提示事物本质的有( )
A. 日出于东落于西
B.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C.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D. 国家是阶段压迫的工具
满分:2 分
16. 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正确态度的有()
A. 全盘否定,划清界限
B. 认清其本质,揭露其错误
C. 剖析其根源,指出其危害
D. 具体分析,批判继承
满分:2 分
17. 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
A.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B.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C. 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D.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满分:2 分
18. 相对静止主要有( )种形态。
A. 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
B. 动态的相对静止
C. 度的把握
D. 质的稳定性
满分:2 分
19. 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对地球家园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人们通过“地球日”“地球一小时”等活动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是因为( )
A. 环境的人为恶化有一个从逐渐量变到根本质变的演变过程
B. 环境的人为恶化是一个不可逆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C. 环境的改变是人类不断征服自然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D. 环境的改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满分:2 分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是因为()
A. 辩证法同唯物主义结合
B. 唯物主义自然观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
C. 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D. 使无产阶级有了理论武器
满分:2 分
21.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
A. 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 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C. 时间、空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D. 时间、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满分:2 分
22. 下列表述中,违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观点的有( )
A. 人之初,性本善
B.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C.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
D. 人的本质属性是理性思维
满分:2 分
23. 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
A. 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
B.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 产品的分配方式
D.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满分:2 分
24. 2009年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他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在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彩,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 )
A. 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
B. 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
C. 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
D. 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满分:2 分
25. 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性具体表现的有()
A.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 意识活动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 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影响作用
D. 意识活动具有通过实践改变世界的作用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