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浙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线作业-浙江大学

所属学校:浙江大学 科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2015-03-17 19:02:07
浙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  )。
A. 2~3岁
B. 3~4岁
C. 4~5岁
D. 5~6岁
满分:2 分
2. “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  )。
A. 2~3岁
B. 3~4岁
C. 4~5岁
D. 5~6岁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  )。
A. 加涅
B. 皮亚杰
C. 布鲁姆
D. 布鲁纳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  )。
A. 孟子
B. 墨子
C. 老子
D. 孔子
满分:2 分
5. “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 )。
A. 法国
B. 美国
C. 中国
D. 德国
满分:2 分
浙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 )。
A. 物力资源
B. 自然资源
C. 组织资源
D. 人力资源
满分:2 分
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 )。
A. 科学性和启蒙性
B. 系统性
C. 时代性
D. 地方性和季节性
满分:2 分
3. 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 )。
A. 认识功能
B. 生产力功能
C. 精神功能
D. 创造功能
满分:2 分
4. 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 )。
A. 乌龟
B. 金鱼
C. 蝌蚪
D. 蛇
满分:2 分
5. 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
A. 个别性
B. 随机性
C. 灵活性
D. 潜移默化性
满分:2 分
浙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幼儿在教室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科学性的要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前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法法、比较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科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他们在教师的支持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的启蒙性要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指由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并提供相应的材料,以达到教育目标的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是:(1)评价是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2)评价是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3)评价是改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依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提出儿童概念发展理论的是皮亚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美国的“2061”,这是一个内容广泛和全面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三种,(1)是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2)是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3)是_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不同于成人的科学的,后者是以动作逻辑为基础,前者以_形式逻辑_为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教师在指导与实施散步活动时,制定的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早期科学阅读作品,应该围绕一个科学现象或概念展开其情节,使儿童通过阅读能对周围事物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其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相一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包括: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教育活动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1. 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正式量具测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2. 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3. “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2~3岁年龄段的教育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4. 科学性原则: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即能够理解和接受,这对幼儿来说特别重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5. 选择科学教育材料的原则包括材料的生活性、材料的探索性、材料的可操作性、材料的丰富性层次性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6.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中,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7. 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8. 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9. 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0.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是实验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1. 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2. 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3. 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4. 科学技术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第一是_认识功能_,第二是生产力功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5. 科学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在精神文明方面,即认识世界,是科学的认识功能;二是在物质文明方面,即改造世界,是科学的生产力功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6. 发现学习的优点是:有利于激发智慧潜力、有利于培养内在动机、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巧、有利于记忆的保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7. 在选择饲养的内容时,应选择一些比较温顺,对饲料要求不高,不宜死亡的小动物,其根据是学前儿童年龄小,操作技能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8. 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9.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0. 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