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12秋学期《财政与税收》在线作业

所属学校:南开大学 科目:财政与税收 2015-03-17 19:10:35
12秋学期《财政与税收》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社会保障的实施主体是()
A. 国家
B. 社会
C. 企业
D. 家庭
满分:2 分
2. 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
A. C
B. V
C. M
D. V十M
满分:2 分
3. 当社会财富的分配越趋于公平时,基尼系数()
A. 越趋于0
B. 越趋于1
C. 越趋于无穷大
D. 将等于1
满分:2 分
4. 财政收入实际增长是指()
A. 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
B. 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
C. 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
D. 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
满分:2 分
5.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
A. 税收收入
B. 企业收入
C. 债务收入
D. 事业收入
满分:2 分
6. 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一致,则()
A. 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实际上增长
B. 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实际上不增不减
C. 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实际上负增长
D. 财政收入名义不变,实际负增长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非排他性意味着()
A. 任何人都不可能不让别人消费
B. 任何人都不得不自己消费
C. 任何人都恰好消费相同的数量
D. 以上都对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一般来说,下列属于公共资源型产品的有()
A. 博物馆
B. 公共池塘
C. 公共电影院
D. 公共游泳池
满分:2 分
9. 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
A. 纳税人
B. 课税对象
C. 课税依据
D. 税率结构
满分:2 分
10. 在财政收入形式中,通过信用方式取得的收入是()
A. 公产收入
B. 对外贷款归还收入
C. 债务收入
D. 耗费收入
满分:2 分
11. 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层次为()
A. 社会保险
B. 社会救济
C. 社会优抚
D. 社会福利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划分,是()
A. 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
B. 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C. 按税收的管理权限分类
D. 按税收和价格关系分类
满分:2 分
13. 交换效率要求满足的条件是()
A. 每一产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B. 每一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C. 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
D. 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
满分:2 分
14.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如果实行以比例税率的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则意味着()
A. 税收收入的增长与物价上涨率一致,不会有实际增长
B. 税收收入的增长必然对于物价上涨率,实际负增长
C. 税收收入的增长与物价上涨率一致,实际也增长
D. 税收收入的增长高于物价上涨率,实际也增长
满分:2 分
15. 直接影响收入分配,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的支出是()
A. 积累性支出
B. 消费性支出
C. 购买性支出
D. 转移性支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一般来说,下列是纯公共物品的有()
A. 国防
B. 花园
C. 教育
D. 桥梁
满分:2 分
17. 弥补财政赤字的最佳选择()
A. 扩大内需
B. 增加公支出
C. 国债
D. 减少公支出
满分:2 分
18. 当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时,税负 ()
A. 易向前转嫁
B. 易向后转嫁
C. 不转嫁
D. 由纳税人自己负担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美国“9.11”事件后,国防支出增加,这符合()
A. 瓦格纳法则
B.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C. 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D. 凯恩斯干预经济理论
满分:2 分
20. 引起对同一跨国纳税人的国际双重征税问题的发生的决定性的条件是()
A. 跨国纳税人
B. 跨国征税对象
C. 不同税收管辖权的重叠
D. 经济渊源同一
满分:2 分
12秋学期《财政与税收》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财政的基本职能是()
A. 资源配置职能
B. 收入分配职能
C. 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
D.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满分:2 分
2. 紧缩性财政政策手段是()
A. 增加税收
B. 减少税收
C. 增加支出
D. 减少支出
满分:2 分
3. 税收的经济效应表现为()
A. 收入效应
B. 挤出效应
C. 替代效应
D. 排挤效应
满分:2 分
4. 公共财政的特征()
A. 弥补性
B. 政策性
C. 公共性
D. 法制性
满分:2 分
5. 增值税纳税人是 ()
A. 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B. 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C. 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D. 出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满分:2 分
6.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最主要的因素是()
A. 经济发展水平
B. 生产技术水平
C. 价格
D. 收入分配体制
满分:2 分
7. 非政府部门投资的特点有()
A. 追求微观上的盈利性
B. 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
C. 主要依靠自身积累的利润和社会筹资来为投资提供资金
D. 私人出资、定期收费
满分:2 分
8. 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
A. 社会保障税
B. 资产收益
C. 社会统筹费
D. 预算拨付
满分:2 分
9. “拉弗曲线”的政策意义是 ()
A. 税率越高,税收收入越多
B. 税率越低,税收收入越多
C. 提高税率不必然导致增加收入
D. 降低税率不必然导致减少收
满分:2 分
10.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
A. 完全基金制
B. 现收现付制
C. 部分基金制
D. 预收现付制
满分:2 分
11. 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 垄断
B. 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
C. 收入分配不公
D. 经济波动
满分:2 分
12.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组成部分有()
A. 社会保险
B. 社会救济
C. 社会福利
D. 社会优抚
满分:2 分
13. 下列属于流转税的有 ()
A. 增值税
B. 房产税
C. 关税
D. 消费税
满分:2 分
14. 与私人产品相比,公共产品具有的特征表现为()
A. 非排他性
B. 非竞争性
C. 排他性
D. 竞争性
满分:2 分
15. 体现政府重要作用的资金分担方式()
A. 雇主和雇员分担
B. 政府、雇主、雇员共同分担
C. 雇员单独负担
D. 政府和雇主分担
满分:2 分
12秋学期《财政与税收》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政府财政活动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在一套严格的制度约束(如预、决算程序)和规范监督下有序地进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起主导作用的资源配置方式是政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只要公共产品增加给社会成员带来的边际正效用大于相应减少的私人产品给社会成员带来的边际负效用,政府就应该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无论就绝对额而言,还是从相对量来说,世界各国财政支出都呈上升趋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累进税率的特点是课税对象的数额越大,税率越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实践证明,政府的财政活动不仅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市场失灵”给社会经济生活所带来的危害性,而且最终可以完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转让定价所产生的转让价格,就会出现等于、低于、高于正常交易价格的三种不同情况,但导致相同的税务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双松”和“双紧”政策,是在结构严重失衡的条件下采取的措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凡是具有“外部效应”以及牵涉面广、规模巨大的农业投资,原则上由政府承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由于市场机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不足和失效问题,因此可以由财政来替代它分配社会资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对于跨国自然人,居民(公民)管辖权适用法律标准时,国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政府干预并非总是有效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公共物品由公共部门提供并不表明公共物品必须由公共部门来生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