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学期《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在人民代表大会条件下,全面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 人民法院
C. 人民检察院
D. 政府部门
满分:2 分
2. 下列不属于“四大方面”的是()。
A. 中共中央领导班子
B. 地方党的组织系统
C. 中共中央职能部门、办事机构
D. 主要人民团体系统
满分:2 分
3. 我国干部任用制度的核心是()。
A. 委任制
B. 选举制
C. 考核制
D. 聘任制
满分:2 分
4. 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实行的是典型的()信息传输体制。
A. 双通道
B. 多通道
C. 单通道
D. 混合通道
满分:2 分
5. ()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居于主导、统帅地位的意见综合主体。
A. 共产党的全国代表机构和最高领导机构
B. 工会
C. 青年团
D. 民主党派
满分:2 分
6. 人事安排的基本管理机制是()。
A. 党管干部
B. 专业管理
C. 梯队建设
D. 民主管理
满分:2 分
7. 工会属于意见表达主体中的哪一类( )。
A. 功能性意见表达团体
B. 结构性意见表达团体
C. 制度性意见表达团体
D. 普通意见表达个体
满分:2 分
8. 我国最高层次的政治监督是()。
A. 政治协商监督
B. 党的监督
C. 行政监督
D. 政治审计监督
满分:2 分
9. 1908年,()正式提出了“政府的过程”的概念和一系列理论。
A. 威尔逊
B. 本特利
C. 白哥合特
D. 詹姆斯
满分:2 分
10. 从政权层次的角度上讲,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的关系。
A. 中央政权与基层政权
B. 中央政权与省级政权
C. 中央政权与县级政权
D. 中央政权与市级政权
满分:2 分
1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与省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主要是一种()关系。
A. 领导关系
B. 上下级关系
C. 监督关系
D. 工作上的指导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根据宪法的原则,国家生活中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应属于()。
A. 国务院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满分:2 分
1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解放军采取()方式选举产生。
A. 直接、差额
B. 间接、差额
C. 直接、全额
D. 直接、差额
满分:2 分
14. 一个公民从参加普选到全国人大代表产生,至少要经过()个法定的级差。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满分:2 分
15. ()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领导的负责处理日常工作的机构。
A. 中共中央组织部
B. 中共中央书记处
C. 中共中央宣传部
D. 中共中央统战部
满分:2 分
16. ()是现代国家监督体系中最具有根本性的监督制度。
A. 人大监督
B. 预算监督
C. 检查监督
D. 宪法监督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7. ()是一个国家宪法监督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保证一个国家的法律贯彻实施的一项重要制度。
A. 违宪审查制度
B. 行政违法审查制度
C. 保证公民合法权制度
D. 法律监督制度
满分:2 分
18. 中国共产党党内的执行系统的基本构成形式是()。
A. 一个中心
B. 四大方面
C. 一个中心,四大方面
D. 中共中央领导
满分:2 分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历史教训出发,在“两个积极行”总体原则的前提下,实行的是以()为基本特征的地方政策。
A. 下放权力
B. 巩固中央领导
C. 划清中央地方职能
D. 调整中央地方关系
满分:2 分
20. 1994年以后,中央地方间的财政制度转变为(),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率。
A. 分税制
B. 统收统支
C. 收入递增包干
D. 分灶吃饭
满分:2 分
12秋学期《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下列关于单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单位不一定是独立法人代表
B. 单位也可以是非公有制企业
C. 单位内部设有与其行政级别相同的党的组织
D. 单位具有独立核算的财务系统
满分:2 分
2. 下列属于农民阶层的有()。
A. 民办教师
B. 农村干部
C. 乡村医生
D. 乡村私营企业主
满分:2 分
3. 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弊病有()。
A. 重复决策
B. 效率低下
C. 管理机构庞大
D. 政出多门,产生内耗
满分:2 分
4. 党的纪律监督的主要形式有()。
A. 党员监督
B. 党的组织监督
C. 党的专门机构监督
D. 领导集体内部的监督
满分:2 分
5. 下面有关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说法正确的有()。
A. 司法独立
B. 有自己的区旗、区徽
C. 中央在特别行政区不征税
D. 以特区基本法为主要执政纲领
满分:2 分
6. 下列属于工人阶级的是()。
A. 国有企业职工
B. 私营企业职工
C. 乡镇企业工人
D. 外资企业职工
满分:2 分
7. 单通道信息传输体制的弊病有()。
A. 信息的不当简约
B. 信息超载
C. 本底噪音现象
D. 小道消息泛滥
满分:2 分
8. 下列关于政府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 政府过程中的政府是“大政府”
B. 政府过程中的政府是“现实的政府”
C. 政府过程中的“过程”是政府的实际运作
D. 实际上是政治过程
满分:2 分
9. 政治协商监督与其他类型的监督相比,具有()特点。
A. 主体广泛
B. 主体素质高
C. 高层次
D. 直接性
满分:2 分
10. 执法机关工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有()。
A. 判决难以执行
B. 以罚代刑
C. 执法还存在阻力
D. 适度公开性和透明度不足
满分:2 分
11.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中分化出来的新兴社会利益群体包括()。
A. 个体劳动者群体
B. 大学生群体
C. 知识分子群体
D. 农民工群体
满分:2 分
12. 下列监督系统属于法律监督的是()。
A. 党的监督
B. 宪法监督
C. 人大监督
D. 检查监督
满分:2 分
13. 下列属于政府的提取行为的是()。
A. 服兵役
B. 城乡之间的“剪刀差”
C. 国债
D. 税收
满分:2 分
14. 中共中央领导机构的职能部门有()。
A. 中共中央组织部
B. 中共中央宣传部
C. 中共中央统战部
D.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满分:2 分
15. 功能性意见表达团体包括()。
A. 新闻媒体
B. 宗教界
C. 社会科学界
D. 企业家群体
满分:2 分
16. 有权向全国人大提出修改宪法的部门有()。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C. 国务院
D. 中央军委
满分:2 分
17. 行政监督的主要内容有()。
A. 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B. 对行政活动的监督
C. 对行政人员的监督
D. 对行政责任的监督
满分:2 分
18. 中国的立法过程的主要特点是()。
A. 并没有因为意见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政治派别
B. 过程总体严谨,存在“双层结构”
C. 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D. 立法过程加快
满分:2 分
19. 党政机关运行过程中需要的动态的政务信息包括()。
A. 上级信息
B. 内部信息
C. 平行信息
D. 社会信息
满分:2 分
20. 全国人大会议的形式包括()。
A. 预备会议
B. 主席团会议
C. 全体会议
D. 代表团会议
满分:2 分
12秋学期《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的上下级之间都是领导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官员与干部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式一致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中国的国家政治权力结构和中国政府都具有权力高度集中统一的明显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党的领导地位的最深刻的社会政治基础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大连市既是计划单列市,又是副省级城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全国人大各代表团有权向全国人大委员会提出法律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党政机关内部全国统一的信息网络依然是当前中国政府过程中发生信息和接收信息最大的载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实行普遍的属地制领导体制并不利于党政关系的规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中国不存在西方国家规范意义上的压力团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政协作为监督主体,其监督行为具有强制性和直接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在人民代表大会条件下,全面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 人民法院
C. 人民检察院
D. 政府部门
满分:2 分
2. 下列不属于“四大方面”的是()。
A. 中共中央领导班子
B. 地方党的组织系统
C. 中共中央职能部门、办事机构
D. 主要人民团体系统
满分:2 分
3. 我国干部任用制度的核心是()。
A. 委任制
B. 选举制
C. 考核制
D. 聘任制
满分:2 分
4. 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实行的是典型的()信息传输体制。
A. 双通道
B. 多通道
C. 单通道
D. 混合通道
满分:2 分
5. ()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居于主导、统帅地位的意见综合主体。
A. 共产党的全国代表机构和最高领导机构
B. 工会
C. 青年团
D. 民主党派
满分:2 分
6. 人事安排的基本管理机制是()。
A. 党管干部
B. 专业管理
C. 梯队建设
D. 民主管理
满分:2 分
7. 工会属于意见表达主体中的哪一类( )。
A. 功能性意见表达团体
B. 结构性意见表达团体
C. 制度性意见表达团体
D. 普通意见表达个体
满分:2 分
8. 我国最高层次的政治监督是()。
A. 政治协商监督
B. 党的监督
C. 行政监督
D. 政治审计监督
满分:2 分
9. 1908年,()正式提出了“政府的过程”的概念和一系列理论。
A. 威尔逊
B. 本特利
C. 白哥合特
D. 詹姆斯
满分:2 分
10. 从政权层次的角度上讲,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的关系。
A. 中央政权与基层政权
B. 中央政权与省级政权
C. 中央政权与县级政权
D. 中央政权与市级政权
满分:2 分
1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与省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主要是一种()关系。
A. 领导关系
B. 上下级关系
C. 监督关系
D. 工作上的指导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根据宪法的原则,国家生活中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应属于()。
A. 国务院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满分:2 分
1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解放军采取()方式选举产生。
A. 直接、差额
B. 间接、差额
C. 直接、全额
D. 直接、差额
满分:2 分
14. 一个公民从参加普选到全国人大代表产生,至少要经过()个法定的级差。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满分:2 分
15. ()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领导的负责处理日常工作的机构。
A. 中共中央组织部
B. 中共中央书记处
C. 中共中央宣传部
D. 中共中央统战部
满分:2 分
16. ()是现代国家监督体系中最具有根本性的监督制度。
A. 人大监督
B. 预算监督
C. 检查监督
D. 宪法监督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7. ()是一个国家宪法监督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保证一个国家的法律贯彻实施的一项重要制度。
A. 违宪审查制度
B. 行政违法审查制度
C. 保证公民合法权制度
D. 法律监督制度
满分:2 分
18. 中国共产党党内的执行系统的基本构成形式是()。
A. 一个中心
B. 四大方面
C. 一个中心,四大方面
D. 中共中央领导
满分:2 分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历史教训出发,在“两个积极行”总体原则的前提下,实行的是以()为基本特征的地方政策。
A. 下放权力
B. 巩固中央领导
C. 划清中央地方职能
D. 调整中央地方关系
满分:2 分
20. 1994年以后,中央地方间的财政制度转变为(),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率。
A. 分税制
B. 统收统支
C. 收入递增包干
D. 分灶吃饭
满分:2 分
12秋学期《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下列关于单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单位不一定是独立法人代表
B. 单位也可以是非公有制企业
C. 单位内部设有与其行政级别相同的党的组织
D. 单位具有独立核算的财务系统
满分:2 分
2. 下列属于农民阶层的有()。
A. 民办教师
B. 农村干部
C. 乡村医生
D. 乡村私营企业主
满分:2 分
3. 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弊病有()。
A. 重复决策
B. 效率低下
C. 管理机构庞大
D. 政出多门,产生内耗
满分:2 分
4. 党的纪律监督的主要形式有()。
A. 党员监督
B. 党的组织监督
C. 党的专门机构监督
D. 领导集体内部的监督
满分:2 分
5. 下面有关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说法正确的有()。
A. 司法独立
B. 有自己的区旗、区徽
C. 中央在特别行政区不征税
D. 以特区基本法为主要执政纲领
满分:2 分
6. 下列属于工人阶级的是()。
A. 国有企业职工
B. 私营企业职工
C. 乡镇企业工人
D. 外资企业职工
满分:2 分
7. 单通道信息传输体制的弊病有()。
A. 信息的不当简约
B. 信息超载
C. 本底噪音现象
D. 小道消息泛滥
满分:2 分
8. 下列关于政府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 政府过程中的政府是“大政府”
B. 政府过程中的政府是“现实的政府”
C. 政府过程中的“过程”是政府的实际运作
D. 实际上是政治过程
满分:2 分
9. 政治协商监督与其他类型的监督相比,具有()特点。
A. 主体广泛
B. 主体素质高
C. 高层次
D. 直接性
满分:2 分
10. 执法机关工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有()。
A. 判决难以执行
B. 以罚代刑
C. 执法还存在阻力
D. 适度公开性和透明度不足
满分:2 分
11.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中分化出来的新兴社会利益群体包括()。
A. 个体劳动者群体
B. 大学生群体
C. 知识分子群体
D. 农民工群体
满分:2 分
12. 下列监督系统属于法律监督的是()。
A. 党的监督
B. 宪法监督
C. 人大监督
D. 检查监督
满分:2 分
13. 下列属于政府的提取行为的是()。
A. 服兵役
B. 城乡之间的“剪刀差”
C. 国债
D. 税收
满分:2 分
14. 中共中央领导机构的职能部门有()。
A. 中共中央组织部
B. 中共中央宣传部
C. 中共中央统战部
D.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满分:2 分
15. 功能性意见表达团体包括()。
A. 新闻媒体
B. 宗教界
C. 社会科学界
D. 企业家群体
满分:2 分
16. 有权向全国人大提出修改宪法的部门有()。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C. 国务院
D. 中央军委
满分:2 分
17. 行政监督的主要内容有()。
A. 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B. 对行政活动的监督
C. 对行政人员的监督
D. 对行政责任的监督
满分:2 分
18. 中国的立法过程的主要特点是()。
A. 并没有因为意见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政治派别
B. 过程总体严谨,存在“双层结构”
C. 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D. 立法过程加快
满分:2 分
19. 党政机关运行过程中需要的动态的政务信息包括()。
A. 上级信息
B. 内部信息
C. 平行信息
D. 社会信息
满分:2 分
20. 全国人大会议的形式包括()。
A. 预备会议
B. 主席团会议
C. 全体会议
D. 代表团会议
满分:2 分
12秋学期《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的上下级之间都是领导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官员与干部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式一致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中国的国家政治权力结构和中国政府都具有权力高度集中统一的明显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党的领导地位的最深刻的社会政治基础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大连市既是计划单列市,又是副省级城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全国人大各代表团有权向全国人大委员会提出法律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党政机关内部全国统一的信息网络依然是当前中国政府过程中发生信息和接收信息最大的载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实行普遍的属地制领导体制并不利于党政关系的规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中国不存在西方国家规范意义上的压力团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政协作为监督主体,其监督行为具有强制性和直接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南开大学12秋学期《档案学》在线作业
下一篇 : 南开大学12秋学期《邓小平理论》在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