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教育学1540》13春在线作业2

所属学校:四川大学 科目:教育学1540 2015-03-17 19:11:36
川大《教育学1540》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的义务教育年限为( )
A. 12年
B. 9年
C. 10年
D. 8年
满分:2 分
2. 教育的( )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
A. 教育的社会起源说
B.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C.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D.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满分:2 分
3. (  )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A. 1908
B. 1899
C. 1907
D. 1902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学生评价指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以( )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A. 学生
B. 家长
C. 社会
D. 教师
满分:2 分
5. ( )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A. 课程目标
B. 课程
C. 教学目标
D. 学习目标
满分:2 分
6. 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 )。
A. 群
B. 非正式群体
C. 正式小群体
D. 大群体
满分:2 分
7. ( )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A. 校本课程
B. 国家课程
C. 核心课程
D. 综合课程
满分:2 分
8. 杜威是( )课程论流派的代表人物。
A. 经验主义
B. 学科中心主义
C. 社会改造主义
D. 存在主义
E. 后现代主义
满分:2 分
9. 根据( )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A. 学生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作用
B. 评价的价值标准
C. 评价的目的
D. 评价的方式
满分:2 分
10. ( )即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A.
B. 教育功能
C. 教育功能的释放
D. 教育目的
E. 教育价值
满分:2 分
11. ( )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A. 教育影响
B. 授课
C. 课外活动
D. 教育
满分:2 分
12. 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不包括( )
A. 全民教育
B. 教育民主化
C. 九年义务教育
D. 教育信息化
满分:2 分
13. ( )是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根据研究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看思记得一种方法。
A. 观察
B. 调查
C. 实验
D. 访谈
满分:2 分
14. ( )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A. <中庸>
B. <孟子>
C. <学记>
D. <老子>
满分:2 分
15. 在计划或产品完成以后实施的评价是( )
A. 课程评价
B. 学业评价
C. 终结性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满分:2 分
16. 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  )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A. 双轨学制
B. 单轨学制
C. 六三三制
D. 五三三制
满分:2 分
17. 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 )
A. 整体功能
B. 社会功能
C. 正向功能
D. 负向功能
满分:2 分
18. 学生评价的功能不包括(  )
A. 诊断功能
B. 导向功能
C. 管理功能
D. 评价功能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师生关系式指教师和学生在(  )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A. 活动
B. 课堂
C. 社会交往
D. 教育教学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0. 教学时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做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 ),在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A. 对象
B. 主体
C. 客体
D. 行动者
满分:2 分
川大《教育学1540》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
A. 了解和研究学生
B.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C. 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D.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E. 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满分:4 分
2. 根据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我国现行学制还需要继续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应该注意(  )
A. 适度发展学前教育
B. 切实普及义务教育
C. 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D.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E. 缩短大学年限
满分:4 分
3. 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 )等几个环节。
A. 分析问题
B. 研拟方案
C. 实施尝试
D. 反馈评价
E. 总结
满分:4 分
4. 教育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
A. 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B. 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C. 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D. 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
E. 形成人的独特性
满分:4 分
5. 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 )两种类型。
A. 家庭教育
B. 学校教育
C. 社会教育
D. 制度化的教育
E. 非制度化的教育
此题选: DE 满分:4 分
6. 对于课程的含义包括(  )
A. 课程即教学科目
B. 课程即学习经验
C. 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D. 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E. 课程即书本
满分:4 分
7. 教育功能的形成大体经过的三个阶段是(  )
A. 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
B. 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
C. 教育功能对象的出现
D. 教育功能选择的确立
E. 教育功能结果的产生
满分:4 分
8.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
A. 教师方面
B. 学生方面
C. 环境方面
D. 社会方面
E. 家长方面
满分:4 分
9. 现代学制主要由两种结构构成:(  )
A. 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
B. 平行划分的学校系统
C. 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
D. 正向划分的学校阶段
E. 负向划分的学校系统
满分:4 分
10. 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
A. 良好的师生关系式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B. 师生关系式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C. 师生关系式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D. 师生关系是维系人际关系的基础
E. 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成败的前提
满分:4 分
11. 师生关系的类型主要由( )几种
A. 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
B. 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关系
C. 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的的心理关系
D.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关系
E. 以维持人际关系为目的的心理关系
满分:4 分
12. 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表现在( )
A. 社会生活环境中的问题
B. 学校教育失误问题
C. 教师职责问题
D. 家长管理问题
E. 家庭生活环境中的问题
满分:4 分
13. 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
A. 顺序性和阶段性
B. 稳定性和可变性
C. 不均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E. 整体性
满分:4 分
14. 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具体内容包括(  )
A. 专业理想的建立
B. 专业知识的拓展
C. 专业能力的发展
D. 专业自我的形成
E. 专家化的出现
满分:4 分
15. 教育目的的功能包括(  )
A. 对教育活动的保持功能
B. 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C. 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D. 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E. 对教育活动的反馈功能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