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0005》13春在线作业1

所属学校:四川大学 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0005 2015-03-17 19:12:13
川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0005》13春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哲学的党性是指( )。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 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对立
D. 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词
满分:3 分
2.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 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C. 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 )。
A. 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的量变阶段
B. 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C. 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团结统一
D. 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
满分:3 分
4.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提出者是( )。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普列汉诺夫
D. 斯大林
满分:3 分
5.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是( )。
A. 社会实践性
B. 世界的物质性
C. 世界的矛盾性
D. 世界的可知性
满分:3 分
6. 交往形式有多种,其中最基本的交往形式是( )。
A. 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B. 科学交往和技术交往
C. 国家交往和民族交往
D. 主动交往和被动交往
满分:3 分
7. 所有的决定论都主张( )。
A. 世界上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B. 世界上只存在着必然性,没有偶然性
C. 世界上只存在着偶然性,没有必然性
D. 偶然和必然是辩证统一的
满分:3 分
8. 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 )。
A. 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的平原
B. 自然条件的无可比拟的富饶
C. 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D. 草木繁茂、雨量充足的热带
满分:3 分
9. 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是( )。
A.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B. 有语言,能思维
C. 能区分长幼且讲道德
D. 能够直立行走,从猿爪变为人手
满分:3 分
10.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有三个局限性,即( )。
A. 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B. 直线性、循环性和盲目性
C.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D. 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看问题
满分:3 分
11.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A. 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B. 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C.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 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转化
满分:3 分
12. 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
A. 时间
B. 运动
C. 静止
D. 空间
满分:3 分
13. 现代西方哲学的两种基本思潮是( )。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 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D. 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
满分:3 分
14. 认为一切物质都有意识的观点是( )。
A. 唯物论的观点
B. 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 物活论的观点
D. 唯意志论的观点
满分:3 分
15. 在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过程中,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A. 是促使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必要条件
B. 可使抽象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可能性
C. 可使不可能性变成可能性
D. 可使任何可能性全都变成现实性
满分:3 分
16.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 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满分:3 分
17. 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 )。
A. 质量分析法
B. 矛盾分析法
C.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D. 辩证否定的方法
满分:3 分
18. 度是指( )。
A.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关节点
B. 质和量的统一
C. 事物的质的规定性
D. 事物的量变状态
满分:3 分
19.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是( )。
A.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 不可知论观点
D. 二元论观点
满分:3 分
20.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中条件的意义在于( )。
A. 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没有作用
B. 任何具体事物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发展、灭亡
C. 条件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 条件的改变只能引起事物的量变
满分:3 分
川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0005》13春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扬弃”体现了事物发展的( )。
A. 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B. 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C. 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
D. 变革和继承的统一
E.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满分:4 分
2. 下列命题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命题的有( )。
A. 心外无物
B. 世界统一于感觉
C. 理在事先
D.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E. 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
满分:4 分
3.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集中和综合
B. 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C. 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提供的材料为基础
D. 具体科学从哲学取得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E. 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哲学将失去其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满分:4 分
4. 凡是唯物主义哲学派别都主张( )。
A. 世界是可知的
B. 世界是统一的
C.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E. 世界是运动变化的
满分:4 分
5. 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表现为( )。
A. 有什么样的形式,就有什么样的与之相适应的内容
B. 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可以促进内容的发展
C. 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就阻碍内容的发展
D. 形式对内容起决定作用
E. 任何形式都始终有利于内容的发展
满分:4 分
6. 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表现为( )。
A. 一因多果,同因异果
B. 同因同果,异因异果
C. 一果多因,同果异因
D. 同果同因,异果异因
E. 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满分:4 分
7. 辩证法同循环论的区别在于( )。
A. 是否承认事物发展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B. 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C. 是否承认事物的发展变化
D. 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E. 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满分:4 分
8. 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
A. 没有认识到意识的能动性
B. 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
C. 没有看到历史事变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D. 没有看到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
E. 承认杰出人物的作用
满分:4 分
9. 当事物处于量变状态时( )。
A. 矛盾双方的力量各有消长,但还没有易位
B. 事物表现为相对静止
C. 矛盾的主次双方已经易位
D. 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没有任何变化
E. 矛盾双方绝对同一
满分:4 分
10.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A.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B.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D. 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E.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