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人口社会学(Ⅰ)1152》13春在线作业2

所属学校:四川大学 科目:人口社会学(Ⅰ)1152 2015-03-17 19:14:45
川大《人口社会学(Ⅰ)1152》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的特点的是( )。
A. 人类是生态系统的后来者
B. 人类是生态系统索取者
C. 人类是生态系统的破坏者
D. 人口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人口增长与社会变迁之间是( )的关系。
A. 同向变化
B. 反向变化
C. 因果关系
D. 互相促进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职业结构的人口因素的是( )。
A. 人口规模
B. 人口收入水平
C. 人口受教育状况
D. 人口迁移和分布
满分:2 分
4. 1957年,现代人口思想家马寅初先生在他的著作( )里面明确地把中国的人口增长与工业化进程联系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A. 《新人口论》
B. 《人口论》
C. 《户口人丁论》
D. 《生计篇》
满分:2 分
5. 人类个体的出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历程有着重要的生物学规律,可以用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等参数表示,这种属性称为( )
A. 人口的社会属性
B. 人口的阶级属性
C. 人口的自然属性
D. 人口的动态属性
满分:2 分
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按照人口政策的实施方式的人口政策的种类的是( )。
A. 直接人口政策
B. 间接人口政策
C. 公开人口政策
D. 隐含人口政策
满分:2 分
7. ( )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迁入与迁出该地区的人数之差。
A. 迁入率
B. 迁出率
C. 总迁移率
D. 净迁移率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的社会指标的是( )。
A. 经济收入
B. 教育水平
C. 种族
D. 婚姻状况
满分:2 分
9. ( )是指一定地区在特定的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人数,反映了该地区的总体死亡水平。
A. 死因死亡率
B. 婴儿死亡率
C. 标准化死亡率
D. 粗死亡率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 )是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
A. 家庭
B. 家庭结构
C. 家庭制度
D. 家庭人口要素
满分:2 分
11. ( )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A. 人口的婚姻结构
B. 人口的空间结构
C. 人口的性别结构
D. 人口的年龄结构
满分:2 分
12. 死亡率的U 型模式代表了人类历史上( )的死亡模式。
A. 平均预期寿命高、死亡率高
B. 平均预期寿命低、死亡率低
C. 平均预期寿命高、死亡率低
D. 平均预期寿命低、死亡率高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3. ( )的生育模式是一种以死亡率为导向的多育模式。
A. 传统农业社会
B. 工业社会
C. 未来社会
D. 原始社会
满分:2 分
14. ( )是指一年内每1000名育龄妇女(15-49岁)所生育的孩子数,反映了育龄妇女的综合生育水平。
A. 粗出生率
B. 总和生育率
C. 一般生育率
D. 年龄别生育率
满分:2 分
1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韦伯的社会分层的标准的是( )。
A. 经济标准
B. 政治标准
C. 文化标准
D. 社会标准
满分:2 分
16. 婚姻制度属于生育制度中的( )。
A. 生育的物质设备
B. 生育的文化设备
C. 生育观念
D. 生育规范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7. 计划生育最早由( )提出。
A. 美国
B. 英国
C. 中国
D. 加拿大
满分:2 分
1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年龄分组的是( )。
A. 年代学年龄
B. 物理学年龄
C. 生理学年龄
满分:2 分
19. ( ) 反映一个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
A. 家庭模式
B. 家庭结构
C. 家庭规模
D. 家庭生命周期
满分:2 分
20. 家庭计划的核心是( )。
A. 提高人口质量
B. 提高人口数量
C. 节制生育
D. 提高妇女社会地位
满分:2 分
21. ( )是政府的各种行为,这些行为的目的在于影响人口增减就、过程、规模、结构或分布。
A. 人口结构
B. 人口过程
C. 计划生育政策
D. 人口政策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2. 生命表反映同期出生的一批人自出生后陆续死亡的全部过程,可以用来计算( )。
A. 寿命
B. 极限寿命
C. 预期寿命
D. 平均预期寿命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3. 从全球范围看,贫困人口具有明显的( )特征。
A. 开放性
B. 封闭性
C. 二元化
D. 动态性
满分:2 分
2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口过程的是( )。
A. 生育过程
B. 衰老过程
C. 死亡过程
D. 迁移过程
满分:2 分
2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育意愿的是( )。
A. 生育目的
B. 生育数量的看法
C. 生育成本的预算
D. 有关子女的看法
满分:2 分
川大《人口社会学(Ⅰ)1152》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最基本的社会分层指标包括( )。
A. 天赋指标
B. 社会指标
C. 智力指标
D. 技能指标
满分:2 分
2. 中国的人口分布具有以下特点( )。
A. 人口密度高
B. 人口分布均衡
C. 人口分布不均衡
D. 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
满分:2 分
3. 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人口性别比结构的因素包括( )。
A. 出生婴儿性别比
B. 文化因素
C. 社会经济因素
D. 政治因素
满分:2 分
4. 中国古代人口思想主要有( )。
A. 增殖人口观
B. 适度人口观
C. 限制人口观
D. 结构人口观
满分:2 分
5. 从全球看,婚姻结构发生了以下明显变化( )。
A. 婚姻类型标准化
B. 非在婚人口比例增大
C. 非婚生子女增多
D. 离婚率增加
满分:2 分
6. 社会变迁包括了( )。
A. 文化变迁
B. 技术变迁
C. 经济变迁
D. 生存环境变迁
满分:2 分
7. 传统生育意愿包含( )。
A. 多多益善
B. 重视质量
C. 重视数量
D. 男性偏好
满分:2 分
8. 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学的死因分类的是( )。
A. 传染病
B. 外源性死因
C. 外因死亡
D. 退行性疾病
满分:2 分
9. 人口迁移的测量指标包括( )。
A. 数量
B. 时间
C. 方向
D. 距离
满分:2 分
10. 下列选项中,属于传统生育意愿的是( )。
A. 男性偏好
B. 重视质量
C. 重视数量
D. 一个不少,两个刚好
满分:2 分
11. 影响生育率的政治力量主要表现在( )。
A. 资源分配或社会平等状况
B. 政府的作用
C. 社会团体的作用
D. 意识形态的作用
满分:2 分
12. 生命历程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过程,下列选项中,属于生命历程的是包括( )。
A. 生活跨度
B. 婚姻状况
C. 同期群
D. 生命事件
满分:2 分
13. 《人口原理》中提到的两种减少人口的途径是( )。
A. 适度人口思想
B. 积极性抑制
C. 消极性抑制
D. 预发性抑制
满分:2 分
14.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 )。
A. 自然环境
B. 历史因素
C. 生产力发展水平
D. 人口过程
满分:2 分
15. 中国的人口婚姻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
A. 婚姻偏早
B. 婚姻大龄化
C. 婚姻具有普遍性
D. 离婚率较低
E. 存在潜在的婚姻挤压
满分:2 分
16. 根据人口政策的实施目标,可以把人口政策分为( )。
A. 直接政策
B. 间接政策
C. 内部政策
D. 外部政策
满分:2 分
17. 下列选项中,属于测量人口迁移的指标有( )。
A. 质量
B. 数量
C. 时间
D. 方向
满分:2 分
18. 生育制度包括( )。
A. 生物因素
B. 生育的物质设备
C. 生育观念
D. 生育规范
满分:2 分
19. 贫困人口的测量方法包括( )。
A. 市场菜篮子法
B. 贫困发生率
C. 五分位法
D. 恩格尔系数法
满分:2 分
20. 工业革命之前的死亡模式的特点是( )。
A. 高死亡率
B. 低死亡率
C. 较低预期寿命
D. 较高预期寿命
满分:2 分
21.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两种生产是指( )。
A. 物质资料生产
B. 物质资料再生产
C. 人口的生产
D. 人口再生产
满分:2 分
22. 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最基本和可测量的阶层指标包括( )。
A. 职业
B. 文化
C. 社会声望
D. 收入
满分:2 分
23.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体现在( )。
A. 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B. 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 实现长远规划协调各方利益,防止滥用资源
D. 实现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
满分:2 分
24. 现代社会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特征是( )。
A. 人口出生率低
B. 人口迁移率低
C. 人口死亡率低
D. 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满分:2 分
25. 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分层的天赋指标的是( )。
A. 年龄
B. 婚姻状况
C. 收入水平
D. 性别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