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3春在线作业2

所属学校:四川大学 科目: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2015-03-17 19:15:10
川大《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调查资料的理论分析是指()。
A. 确定研究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分析
B. 运用数学知识对调查对象进行量化
C. 对事物本质的内在的联系的系统化的认识
D. 对事物的相关程度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满分:2 分
2. 调查资料的定量分析是指()。
A. 对事物本质的内在联系的系统化的认识
B. 对事物相关程度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
C. 确定研究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分析
D. 运用数学知识对调查对象进行量化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简单随机抽样是指总体单位()。
A. 不加任何处理任意抽取样本
B. 按其某种特征分为若干类型抽取样本
C. 按一定标志编序按间隔抽取样本
D. 分为若干群以群体为单位抽取样本
满分:2 分
4. 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的访谈类型是()。
A. 个别访谈
B. 集中访谈
C. 深度访谈
D. 结构式访谈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描述性研究是指()。
A. 探求社会状况之间的逻辑关系
B. 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
C. 推断社会某一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
D. 通过了解事物的过去、预测未来
满分:2 分
6. 观察法是指主要通过()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
A. 问卷
B. 访谈
C. 人们的感觉器官
D. 搜集文献
满分:2 分
7. 偶遇抽样是指()。
A. 将总体单位不加任何处理任意抽取样本
B. 将总体单位按其某种特征分为若干类型抽取样本
C. 将总体单位按一定标志编序按间隔抽取样本
D. 向碰巧遇见的行人或其他人进行调查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 人口、阶级、阶层
B. 自然环境、人口、文化
C. 国家、阶级、政党
D. 人口、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满分:2 分
9. 资料整理的合格性标准是指()。
A. 实实在在发生过的客观事实
B. 符合调查目的的有效资料
C. 资料必须具有可比性
D. 条理化系统化的资料
满分:2 分
10. 每一个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指的是()。
A. 准确性
B. 完整性
C. 互斥性
D. 唯一性
满分:2 分
11. 集中量数是指()。
A. 体现数据的集中趋势
B. 体现数据的离散程度
C. 体现事物之间不严格的依存关系
D. 体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满分:2 分
12. 查找文献要尽可能主要采用()。
A. 参考文献查找法
B. 综合查找法
C. 计算机查找法
D. 检索工具查找法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3. 问卷调查法是指()。
A. 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
B. 通过面谈口问的形式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
C. 通过人们的感觉器官或借助仪器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
D. 通过搜集文献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
满分:2 分
14. 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是()。
A. 个别访谈
B. 集体访谈
C. 非结构式访谈
D. 结构式访谈
满分:2 分
15. 社会调查研究中操作化的含义是指()。
A. 明确概念的确切含义
B. 将概念逐步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
C. 关于调查结论的表述
D. 关于调查观点的表述
满分:2 分
16. 调查研究中的客观性原则是指()。
A. 调查资料及结论不掺杂研究者主观因素
B. 只承认“证实的”事实
C. 把人看作是生理学意义的人
D. 社会现象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满分:2 分
17. 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有的()。
A. 普遍性
B. 复杂性
C. 同质性
D. 异质性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8. 文字资料分类整理的原则是()。
A. 前分类法和后分类法
B. 确定客观情况的逻辑关系
C. 汇编后的资料的完整与系统
D. 穷举与相斥,既不遗漏也不重复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被称作调查报告灵魂的是()。
A. 真实性
B. 针对性
C. 典型性
D. 时效性
满分:2 分
20. 常用的表示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等。常用的速度指标有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增长1%的绝对值,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等。对它们的统计分析属于()。
A. 相对指标分析
B. 因素分析
C. 综合评价分析
D. 动态分析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川大《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描述研究的目的是指()。
A. 以了解某一事物的全貌的发生为目的
B. 以了解某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为目的
C. 以探寻社会现状的逻辑关系为目的
D. 以探寻社会现象产生原因为目的
E. 以对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推断为目的
满分:2 分
2. 抽样调查适用于()。
A. 对大量现象的调查
B. 需要进行全面调查但条件不允许的情况
C. 有破坏性的产品质量调查
D. 要求资料信息及时性强的调查
E. 对全面调查的核实
满分:2 分
3. 撰写调查报告的一般程序是()。
A. 研究调查报告的主题
B. 取舍资料
C. 拟定提纲
D. 撰写报告
E. 修改报告
满分:2 分
4. 评价、检验所得资料信度的方法有()。
A. 再测方法
B. 复本方法
C. 对分法
D. 准则效度
E. 结构效度
满分:2 分
5. 调查报告的种类有()。
A. 搜集资料型
B. 概况调查报告
C. 专题调查报告
D. 理论研究型报告
E. 实际建议性报告
满分:2 分
6. 访谈法的优点有()。
A. 灵活性强
B. 适用范围广
C. 回复率高
D. 控制性较强
E. 常受环境因素影响
满分:2 分
7.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A. 主观性原则
B. 客观性原则
C. 无序性原则
D. 科学性原则
E. 系统性原则
满分:2 分
8. 问卷中的问题基本上可分为()。
A. 背景性问题
B. 客观性问题
C. 主观性问题
D. 态度性问题
E. 检验性问题
F. 社会性问题
满分:2 分
9. 个别访谈的一般程序有()。
A. 进见
B. 建立融洽关系
C. 发现被访人的缺点
D. 正式访谈
E. 告别
满分:2 分
10. 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之中,属于直接调查方法的是()。
A. 访谈法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文献法
E. 问卷法
F. 抽样法
满分:2 分
11. 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按目的可划分为()。
A. 描述性研究
B. 解释性研究
C. 预测性研究
D. 定性研究
E. 定量研究
满分:2 分
12. 问卷法的实施步骤包括()。
A. 确定内容
B. 计问卷
C. 择调查对象
D. 分发问卷
E. 回收问卷
F. 分析问卷
满分:2 分
13. 非结构式访谈因实施方式不同,通常有()。
A. 重点访谈
B. 深度访谈
C. 个别访谈
D. 集体访谈
E. 标准化访谈
F. 客观陈述式访谈
满分:2 分
14. 资料整理的标准有()。
A. 合格
B. 真实
C. 可靠
D. 准确
E. 完整
满分:2 分
15. 单阶段抽样中最基本的形式有()。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类型抽样
D. 整群抽样
E. 非随机抽样
满分:2 分
川大《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比被访者社会地位与教育程度较高的访问员育程度较高的访问员,会有较好的报告品质。这说明被访问者与访问者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在实践中,分层多阶段区域抽样,是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多阶段抽样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传统的社会调查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为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当总体单位很多时,可采用抽签法进行简单随机抽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您的父母退休了吗?”符合问题设计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社会调查根据调查的区域性可分为农村调查与城市调查,地区性调查与全国性调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调查研究的最后一步是撰写调查报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采用当面访问的形式是任何情况下最合适的资料收集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选择出生日期与调查日期最接近的家庭成员作为回答人是入户调查确定被访者的一种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随机数字拨号只能由人来实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