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学期《刑法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我国现行刑法是
A. 79年刑法
B. 79年刑法以及以后制定的单行刑法
C. 79年刑法以及以后的附属刑事法规
D. 97年修订后的刑法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犯罪集团必须在( )以上
A. 10人
B. 3人
C. 15人
D. 20人
满分:2 分
3. 有期徒刑数罪并罚不能超过
A. 20年
B. 15年
C. 18年
D. 16年
满分:2 分
4. ( )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A. 聋人
B. 哑巴
C. 盲人
D. 14―18岁的人
满分:2 分
5. 对胁从犯的处罚是根据犯罪情节
A. 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B.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C. 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D. 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满分:2 分
6. 刑法上的减刑指
A. 减轻处罚
B. 对原判刑罚改判
C. 减轻原判刑罚
D. 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满分:2 分
7. 教唆不满( )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
A. 14周岁
B. 16周岁
C. 18周岁
D. 20周岁
满分:2 分
8. 对预备犯比照既遂犯
A.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 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C. 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 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满分:2 分
9. 一切犯罪在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是
A. 危害行为
B. 危害结果
C. 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
D. 犯罪的因果关系
满分:2 分
10. 刑法规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对教唆犯
A. 不以犯罪论
B. 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 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满分:2 分
11.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A. 14周岁
B. 16周岁
C. 18周岁
D. 20周岁
满分:2 分
12. 下列罪犯,依法应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是
A. 故意犯罪的罪犯
B. 故意犯罪的主犯
C. 危害国家安全及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罪犯
D. 严重的经济犯罪的罪犯
满分:2 分
13. 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均适用刑法属于
A. 属地管辖权
B. 属人管辖权
C. 保护管辖权
D. 普遍管辖权
满分:2 分
14. 我国刑法第13条的“但书”中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A. 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 不构成犯罪
C. 是犯罪不判处刑罚
D. 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刑罚策略
满分:2 分
15.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A. 14周岁
B. 16周岁
C. 18周岁
D. 20周岁
满分:2 分
16. 犯罪的已完成形态包括
A. 犯罪既遂
B. 犯罪预备
C. 犯罪未遂
D. 犯罪中止
满分:2 分
17. 对未遂犯,比照既遂犯
A. 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B.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C. 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 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满分:2 分
18. 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
A. 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B. 审判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C. 审判时不满18周岁和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D. 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满分:2 分
19. 犯罪客体体现的是一种
A. 物质关系
B. 思想关系
C. 人际关系
D. 社会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0. 犯罪的未遂可能发生在
A. 犯罪着手以前
B. 犯罪着手以后
C. 犯罪预备阶段
D. 犯罪中止以后
满分:2 分
21. 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
A. 应当负刑事责任
B. 可以负刑事责任
C.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D. 由直接责任人负刑事责任
满分:2 分
22. 犯罪分子被法院判处剥夺政治权利3年,执行机关是
A. 人民法院
B. 公安机关
C. 人民检察院
D. 劳改机关
满分:2 分
23. 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放任结果发生是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过于自信的过失
满分:2 分
24. 我国刑法在时间效力上,采用的是
A. 从旧原则
B. 从新原则
C. 从新兼从轻原则
D. 从旧兼从轻原则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5. 不属于犯罪客体种类的是
A. 直接客体
B. 同类客体
C. 间接客体
D. 一般客体
满分:2 分
26. 管制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
A. 3年
B. 2年
C. 1年
D. 5年
满分:2 分
27. 管制适用于那些( )的犯罪分子
A. 罪行不予关押但限制一定自由
B. 罪行较轻不需要关押
C. 罪行不重,需要惩办
D. 罪行较轻,但需要判处刑罚
满分:2 分
28. 刑法规定,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
A. 审判时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人
B. 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C. 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D. 羁押期间怀孕而审判时自然流产的妇女
满分:2 分
29. 犯罪行为最本质特征是
A. 刑事违法性
B. 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C. 应受刑罚惩罚性
D. 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满分:2 分
30. 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是
A. 一般客体
B. 同类客体
C. 直接客体
D. 复杂客体
满分:2 分
12秋学期《刑法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自由刑包括
A. 无期徒刑
B. 有期徒刑
C. 管制
D. 拘役
满分:2 分
2.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 罪刑法定原则
B.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 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
满分:2 分
3. 事实认识错误包括
A. 对象错误
B. 行为认识错误
C. 因果关系错误
D. 法律认识错误
满分:2 分
4. 刑事诉讼的专门机关包括
A. 公安机关
B. 检察机关
C. 人民法院
D. 司法行政机关
满分:2 分
5. 其他诉讼参与人包括
A. 证人
B. 鉴定人
C. 翻译人
D. 辩护人
满分:2 分
6. 犯罪既遂包括的类型有
A. 结果犯
B. 举动犯
C. 行为犯
D. 危险犯
满分:2 分
7. 假释适用于( )的犯罪分子
A. 有期徒刑
B. 无期徒刑
C. 管制
D. 拘役
满分:2 分
8. 根据刑法78条的规定,被判处( )的犯罪分子可以被减刑.
A. 拘役
B. 有期徒刑
C. 无期徒刑
D. 死缓
满分:2 分
9. 共同犯罪人分为(
A. 主犯
B. 从犯
C. 胁从犯
D. 教唆犯
满分:2 分
10. 被剥夺政治权利期间的下列行为非法
A. 选举居民楼内楼长
B. 在国家机关担任局长的秘书
C. 在广场跳集体舞
D. 与他人合著一本股票方面的书籍并出版
满分:2 分
12秋学期《刑法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对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刑法的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本法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补充的规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比照共同犯罪论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未犯新罪,考验期满,视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减轻处罚是由司法机关根据刑法的规定,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没收财产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分期缴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犯罪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死缓是我国刑罚中主刑的一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我国现行刑法是
A. 79年刑法
B. 79年刑法以及以后制定的单行刑法
C. 79年刑法以及以后的附属刑事法规
D. 97年修订后的刑法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犯罪集团必须在( )以上
A. 10人
B. 3人
C. 15人
D. 20人
满分:2 分
3. 有期徒刑数罪并罚不能超过
A. 20年
B. 15年
C. 18年
D. 16年
满分:2 分
4. ( )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A. 聋人
B. 哑巴
C. 盲人
D. 14―18岁的人
满分:2 分
5. 对胁从犯的处罚是根据犯罪情节
A. 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B.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C. 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D. 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满分:2 分
6. 刑法上的减刑指
A. 减轻处罚
B. 对原判刑罚改判
C. 减轻原判刑罚
D. 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满分:2 分
7. 教唆不满( )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
A. 14周岁
B. 16周岁
C. 18周岁
D. 20周岁
满分:2 分
8. 对预备犯比照既遂犯
A.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 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C. 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 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满分:2 分
9. 一切犯罪在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是
A. 危害行为
B. 危害结果
C. 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
D. 犯罪的因果关系
满分:2 分
10. 刑法规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对教唆犯
A. 不以犯罪论
B. 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 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满分:2 分
11.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A. 14周岁
B. 16周岁
C. 18周岁
D. 20周岁
满分:2 分
12. 下列罪犯,依法应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是
A. 故意犯罪的罪犯
B. 故意犯罪的主犯
C. 危害国家安全及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罪犯
D. 严重的经济犯罪的罪犯
满分:2 分
13. 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均适用刑法属于
A. 属地管辖权
B. 属人管辖权
C. 保护管辖权
D. 普遍管辖权
满分:2 分
14. 我国刑法第13条的“但书”中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A. 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 不构成犯罪
C. 是犯罪不判处刑罚
D. 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刑罚策略
满分:2 分
15.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A. 14周岁
B. 16周岁
C. 18周岁
D. 20周岁
满分:2 分
16. 犯罪的已完成形态包括
A. 犯罪既遂
B. 犯罪预备
C. 犯罪未遂
D. 犯罪中止
满分:2 分
17. 对未遂犯,比照既遂犯
A. 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B.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C. 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 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满分:2 分
18. 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
A. 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B. 审判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C. 审判时不满18周岁和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D. 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满分:2 分
19. 犯罪客体体现的是一种
A. 物质关系
B. 思想关系
C. 人际关系
D. 社会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0. 犯罪的未遂可能发生在
A. 犯罪着手以前
B. 犯罪着手以后
C. 犯罪预备阶段
D. 犯罪中止以后
满分:2 分
21. 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
A. 应当负刑事责任
B. 可以负刑事责任
C.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D. 由直接责任人负刑事责任
满分:2 分
22. 犯罪分子被法院判处剥夺政治权利3年,执行机关是
A. 人民法院
B. 公安机关
C. 人民检察院
D. 劳改机关
满分:2 分
23. 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放任结果发生是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过于自信的过失
满分:2 分
24. 我国刑法在时间效力上,采用的是
A. 从旧原则
B. 从新原则
C. 从新兼从轻原则
D. 从旧兼从轻原则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5. 不属于犯罪客体种类的是
A. 直接客体
B. 同类客体
C. 间接客体
D. 一般客体
满分:2 分
26. 管制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
A. 3年
B. 2年
C. 1年
D. 5年
满分:2 分
27. 管制适用于那些( )的犯罪分子
A. 罪行不予关押但限制一定自由
B. 罪行较轻不需要关押
C. 罪行不重,需要惩办
D. 罪行较轻,但需要判处刑罚
满分:2 分
28. 刑法规定,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
A. 审判时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人
B. 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C. 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D. 羁押期间怀孕而审判时自然流产的妇女
满分:2 分
29. 犯罪行为最本质特征是
A. 刑事违法性
B. 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C. 应受刑罚惩罚性
D. 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满分:2 分
30. 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是
A. 一般客体
B. 同类客体
C. 直接客体
D. 复杂客体
满分:2 分
12秋学期《刑法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自由刑包括
A. 无期徒刑
B. 有期徒刑
C. 管制
D. 拘役
满分:2 分
2.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 罪刑法定原则
B.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 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
满分:2 分
3. 事实认识错误包括
A. 对象错误
B. 行为认识错误
C. 因果关系错误
D. 法律认识错误
满分:2 分
4. 刑事诉讼的专门机关包括
A. 公安机关
B. 检察机关
C. 人民法院
D. 司法行政机关
满分:2 分
5. 其他诉讼参与人包括
A. 证人
B. 鉴定人
C. 翻译人
D. 辩护人
满分:2 分
6. 犯罪既遂包括的类型有
A. 结果犯
B. 举动犯
C. 行为犯
D. 危险犯
满分:2 分
7. 假释适用于( )的犯罪分子
A. 有期徒刑
B. 无期徒刑
C. 管制
D. 拘役
满分:2 分
8. 根据刑法78条的规定,被判处( )的犯罪分子可以被减刑.
A. 拘役
B. 有期徒刑
C. 无期徒刑
D. 死缓
满分:2 分
9. 共同犯罪人分为(
A. 主犯
B. 从犯
C. 胁从犯
D. 教唆犯
满分:2 分
10. 被剥夺政治权利期间的下列行为非法
A. 选举居民楼内楼长
B. 在国家机关担任局长的秘书
C. 在广场跳集体舞
D. 与他人合著一本股票方面的书籍并出版
满分:2 分
12秋学期《刑法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对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刑法的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本法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补充的规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比照共同犯罪论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未犯新罪,考验期满,视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减轻处罚是由司法机关根据刑法的规定,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没收财产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分期缴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犯罪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死缓是我国刑罚中主刑的一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南开大学12秋学期《刑事诉讼法》在线作业
下一篇 : 南开大学12秋学期《行政管理学》在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