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Ⅰ)2033》13春在线作业2

所属学校:四川大学 科目:政治经济学(Ⅰ)2033 2015-03-17 19:19:06
川大《政治经济学(Ⅰ)2033》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现代资本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
A. 向外扩张掠夺
B. 国家干预经济
C. 垄断统治
D. 市场经济
满分:2 分
2. 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是因为
A. 预付的资本量增加了
B. 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C. 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D. 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满分:2 分
3.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企业类型是
A. 个人业主制企业
B. 合伙制企业
C. 公司制企业
D. 独资企业
满分:2 分
4. 劳动资料是指
A. 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
B. 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的总和
C. 劳动者用以维持生存的一切物品
D. 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
满分:2 分
5. 如果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只有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那么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
A. 相应提高
B. 随之降低
C. 不变
D. 变化不大
满分:2 分
6.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A. 劳动的价值
B. 劳动的价格
C.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D. 劳动的报酬
满分:2 分
7.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
A. 能转移生产资料价值
B. 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C. 能转移劳动力的价值
D. 能保存资本价值
满分:2 分
8.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
A. 促使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
B. 消除经济危机
C. 加强垄断资本对广大人民的剥削
D. 维护垄断资本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A. 国际卡特尔
B. 混合联合企业
C. 跨国公司
D. 国际康采恩
满分:2 分
10.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成
A. 预付可变资本的产物
B. 预付不变资本的产物
C. 固定资本的产物
D. 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1.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在全部资本中
A. 不变资本比重增加,可变资本比重减少
B. 可变资本比重增加,不变资本比重减少
C. 劳动对象增加,劳动资料减少
D. 劳动资料增加,劳动对象减少
满分:2 分
12. 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
A. 实在的货币
B. 信用货币
C. 观念上的货币
D. 现金
满分:2 分
13. 一般情况下,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是
A. 产业资本
B. 商业资本
C. 银行资本
D. 借贷资本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A. 使用价值
B. 交换价值
C. 价值
D. 价格
满分:2 分
15.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
B.
C.
D.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B.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C.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
D.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满分:2 分
17. 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
A. 社会总产品
B. 产业资本
C. 劳动过程
D. 物质资料生产
满分:2 分
18. 资本总公式G-W-G′形式上的矛盾是
A. 生产与流通的矛盾
B. 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的矛盾
C. 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D. 价值增殖和价值规律的矛盾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A.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 实现政企分开
C. 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D. 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
满分:2 分
20.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是指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
C.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D.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满分:2 分
川大《政治经济学(Ⅰ)2033》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是
A. 节约预付资本,提高资本增殖能力
B. 增加每次生产过程的剩余价值量
C. 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D. 提高剩余价值率
E. 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满分:4 分
2. 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这是因为
A. 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
B. 垄断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C. 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仍然一致
D. 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E. 垄断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
满分:4 分
3. 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理论前提是
A.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和实物构成的原理
B.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原理
C.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原理
D. 价值补偿问题
E. 物质补偿问题
满分:4 分
4. 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条件是
A. 某一生产部门的生产条件
B. 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
C. 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D. 社会平均的劳动经验和劳动技术水平
E. 社会平均的单位时间内的劳动消耗
满分:4 分
5. 货币的最基本的职能是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储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E. 世界货币
满分:4 分
6.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
A.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反作用
D. 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E. 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变化总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
满分:4 分
7.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是
A.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C.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D. 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E.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满分:4 分
8. 相对剩余价值与绝对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相对剩余价值是
A. 延长工作日和加强劳动强度的结果
B. 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 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D. 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E. 再生产工人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下降的结果
满分:4 分
9. 股票价格
A. 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B. 与预期股息收入成正比
C. 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D. 是它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E. 不是股票的票面额
满分:4 分
10. 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的行为有
A. 建立和发展国有企业
B. 鼓励资本输出,带动产品输出
C. 降低利率,刺激消费和投资
D. 扩大财政支出,扩大内需
E. 调整货币供应量
满分:4 分
川大《政治经济学(Ⅰ)2033》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就已经产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人们的生产活动从来就具有二重性,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不等于剩余价值的实现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