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刑法学(1)1005》14春在线作业1
《刑法学(1)1005》14春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奥鹏学习网(aopeng123.cn) 发布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王某因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考虑其有积极退赃并检举他人犯罪的情节,决定宣告缓刑3年。考验期满内,王某又犯交通肇事罪,但在考验期内未被发现,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又查获(未过追诉时效)。对王某的行为,如何处理( )?
A. 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交通肇事罪处罚
B. 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C. 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D. 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惯犯从重处罚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 赵某1987年12月16日出生,2001年12月16日凌晨实施抢劫,共劫得人民币二百余元,对赵某应当( )。
A. 不追究刑事责任
B. 追究刑事责任
C. 追究刑事责任,但应减轻或免除处罚
D. 追究刑事责任,但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3. 某甲蓄意杀害某乙,某晚潜入某乙的院子,见墙角有个黑影,便以为是乙,举枪射击,后来发现打死的不是乙,而是乙的一头牲畜,对甲的处理( )。
A. 按故意杀人未遂处理
B. 按故意杀人预备处理
C. 如果打死牲畜情节严重,可按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处理
D. 不按犯罪处理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4. 疏忽大意过失与过于自信过失的主要区别是( )不同。
A. 危害结果是否发生的意义
B. 危害结果的内容
C. 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
D. 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态度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5. 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
A.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6. 在刑法空间效力问题上,主张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发生在本国领域还是外国领域,只要危害本国或本国公民的利益,均应适用本国刑法的原则,称为( )。
A. 属地原则
B. 属人原则
C. 保护原则
D. 普遍原则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7.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之一是( )。
A. 犯罪的主体不同
B. 犯罪的结果不同
C. 犯罪行为不同
D. 犯罪未果的原因不同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施某犯贪污罪,被判无期徒刑。服刑12年后,因表现良好而获假释。在假释考验期内的第6年,施某故意致人重伤,被判刑9年。根据刑法规定,对施某应撤销假释,按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理。对施某应适用何种刑罚幅度或刑种?( )
A. 应在9年以上20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B. 应在9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C. 应在12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D. 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 )。
A. 适用我国刑法
B. 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C. 有条件地适用我国刑法
D. 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不适用我国刑法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0.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 )。
A. 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
B. 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一般损害的
C. 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
D. 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一般损害的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1. 张某意图杀害李某,一日晚藏于李某院门外,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李某,遂举枪射击,次日方知打死的不是李某,而是李某家中的一头牲畜。张某( )
A. 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责任
B. 因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C. 应负过失杀人的责任
D. 因其行为未造成李某受损害,不负刑事责任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2. 李某欲到王家盗窃,正在翻箱倒柜时,忽听到屋外有多人脚步声,只好仓皇逃走。李某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3. 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 )。
A.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
B.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人或物
C.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社会关系的一部分
D.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犯罪构成是犯罪的( )。
A. 标准
B. 形式
C. 内容
D. 表现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5. 甲带邻居家5岁小孩到游泳池游泳,因大意未看护好该小孩致其溺水死亡,甲因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甲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 )。
A. 法律的规定
B. 职务或业务的要求
C. 法律行为的义务
D. 先前行为的义务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古某,女,因犯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死刑,但死刑执行书因故迟迟未下达。待到死刑执行之时,法医发现其于等候执行期间与看守她的狱警夏某通奸,现已有身孕。该案如何处理( )
A. 不能执行死刑,因刑法规定死刑不适用于已怀孕的妇女。应立即停止执行并将情况上报。
B. 可以执行死刑,刑法规定死刑不适用于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古某怀孕是在审判之后。
C. 可以执行死刑,只是要等到古某生产之后一定时间。
D. 可以执行死刑,因其是与狱警通奸而怀孕,其行为带在规避刑法的性质。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7. 张某因犯强奸罪被判处9年有期徒刑,在刑罚执行5年后又发现其在犯强奸罪的同时还犯有抢劫罪,应判10年有期徒刑。那么张某还需执行的刑量最高应当是( )
A. 19年
B. 15年
C. 14年
D. 10年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8. 死缓罪犯在缓期二年执行期间,被核准执行死刑的条件是( )。
A. 严重违反监规监纪
B. 实施了新的犯罪
C. 故意犯罪
D. 抗拒改造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9.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依法( )。
A.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可以免除处罚
D. 应当免除处罚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0. 意外事件不是犯罪,根本原因在于行为人的行为缺乏构成犯罪的( )。
A. 主体要件
B. 客体要件
C. 主观要件
D. 客观要件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1. 某甲实施抢劫行为后,在家人的劝说及陪同下,前往当地的公安机关如实交待了自己抢劫的全部事实,并表示愿接受国家的惩罚。某甲的行为属于( )
A. 一般自首
B. 立功
C. 不是自首
D. 特别自首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2. 下列犯罪不能适用假释的有( )。
A. 因抢劫罪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
B. 因强奸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C. 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9年有期徒刑
D. 因贪污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3. 吴某因犯非法拘禁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分别被判处1年有期徒刑和3000元罚金。对此,应按照( )决定执行的刑罚
A. 吸收原则
B. 限制加重原则
C. 折衷原则
D. 并科原则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4.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行为人已满( )。
A. 12周岁
B. 16周岁
C. 18周岁
D. 14周岁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5. 下列法定量刑情节中,属于从重处罚的情节是( )
A. 未遂犯
B. 既遂犯
C. 累犯
D. 预备犯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6. 刘某意图杀死范某。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 )。
A. 犯罪预备
B. 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
D. 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止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7. 甲欲杀害乙,某日晚趁乙返家途中,甲隔着一条小河举枪向乙射击,由于距 离较远,光线较暗,甲对射杀乙没有把握,但他还是抠动扳机向乙射击,此时,甲的主观心理态度是( )。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过于自信的过失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8. 某甲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缆,数额不大,构成了破坏电力设备罪。某乙盗窃准备安装的电缆线,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甲、乙的行为所侵犯的对象相同,但罪名却不同,原因是:( )
A. 犯罪对象数额大小不同
B. 犯罪对象本身的性质不同
C. 犯罪对象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同
D. 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9. 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
B. 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 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D. 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0. 甲系A国公民,1999年7月在中国旅游后,乘坐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班机回国,在飞临B国上空甲因琐事与邻坐的中国公民乙发生争执,甲将乙打成重伤,对甲应适用( )。
A. A国刑法
B. B国刑法
C. 中国刑法
D. 飞机最初降落国刑法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刑法学(1)1005》14春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奥鹏学习网(aopeng123.cn) 发布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以下关于认识错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甲误将冰冻后的块状猪肉当作毒品加以运输,只成立运输毒品罪未遂
B. 乙误将张三的汽车当作仇人李四的汽车放火烧毁,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未遂
C. 丙误将15周岁的田某(男性)当作未满14周岁的儿童加以拐卖,构成拐卖儿童罪既遂
D. 丁某晚上为杀害仇人王五而对准对面的来人开枪,不想打中的是丁自己的父亲,丁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 在下列情形中,应视为不法侵害已经终止的是( )。
A. 不法侵害已经完结
B. 不法侵害人自动中止侵害
C. 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
D. 不法侵害人已经丧失继续侵害的能力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3. 不作为形式犯罪的义务来源有:( )。
A. 法定的义务
B. 道义上的义务
C. 业务或职务上的义务
D. 行为人先前行为所引起的义务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4. 下述哪些情况属于犯罪中止( )
A. 甲向乙开一枪,未打中乙,甲害怕被抓而放弃犯罪
B. 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C. 盗窃后主动返还赃物
D. 主动抢救被害人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5. 造成损害但不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包括( )。
A. 意外事件
B. 正当防卫
C. 防卫过当
D. 紧急避险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6.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相同之处包括( )。
A. 目的相同
B. 行为的对象相同
C. 前提相同
D. 危害来源相同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7. 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
A. 调整和维护的社会关系的广泛性
B. 鲜明的阶级性
C. 处罚方法的严厉性
D. 调整和维护的社会利益的广泛性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8. 导致行为人无责任能力的因素有( )。
A. 行为人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B. 行为人又聋又哑
C. 行为人系醉酒人
D. 行为人患精神病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9. 下列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 甲欲杀害其仇人张三,某日8时对其所喝牛奶下毒,1小时后毒性必定发作,张三一定会死。但张三服毒后坐飞机去外地出差,8时45分飞机故障坠毁,张三死亡。死亡结果的发生和甲的杀害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甲不构成犯罪
B. 乙欲杀其仇人赵某,在河边对其砍了10刀,被害人重伤昏迷。乙以为赵某已经死亡,遂离去。但2小时后,赵某自己醒来,误将沙砾吸入喉咙,窒息死亡。赵某的死亡和乙的危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 丙故意伤害田某,田某受轻伤入院治疗,当晚医院发生原因不明的火灾,田某被烧死,丙构成故意伤害罪,但无须对死亡结果承担刑事责任
D. 丁基于杀害的意思,对被害人李某使用暴力,后者重伤后昏迷,丁即将其扔下深渊。事后查明:李某是在被抛弃时碰上巨石而摔死的。丁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当数罪并罚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0. 下列情形,哪几种根据犯罪的规定,实现了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A. 甲行贿,但因情节较轻,被免予刑罚处罚
B. 乙盗窃5000元手表一块,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
C. 丙诈骗1000元,经过十年,因超过诉讼时效,公安机关不再追究
D. 丁是一外国大使馆人员,享有外交特权,因犯罪通过外交途径进行交涉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1. 我国刑法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 )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负刑事责任。
A. 杀人
B. 拐骗儿童
C. 抢劫
D. 强奸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2. 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 )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 故意杀人罪
B. 抢劫罪
C. 贩卖毒品罪
D. 放火罪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3. 某甲骑车回家时主动与一外地女青年乙交谈,得知乙迷路后表示愿意带她找目的地。乙于是同意。两人找到天黑,仍未找到目的地,甲见四周无人,乙姿色尚可,便将其拖至一小树林,实施了强奸。完事后怕乙告发,便起杀人灭口的念头,从地上捡起一砖头猛砸乙的头部,将其打死后离去,临走时还拿走乙的手提包,内有现金1500元。某甲的行为构成哪些罪?
A. 强奸罪
B. 抢劫罪
C. 故意杀人罪
D. 盗窃罪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4. 依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人员中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是( )。
A. 不满14周岁的人
B. 又聋又哑的人
C. 生理性醉酒的人
D. 病理性醉酒的人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5. 在下列情形中,应视为不法侵害已经终止的是( )。
A. 不法侵害已经完结
B. 不法侵害人自动中止侵害
C. 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
D. 不法侵害人已经丧失继续侵害的能力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6. 李某教唆精神病人王某犯罪,李某( )。
A. 与王某构成共同犯罪
B. 应单独承担刑事责任
C. 是教唆犯
D. 是间接实行犯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7. 下列情况属于结果加重犯的有 ( )
A.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
B. 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致人重伤死亡
C. 抢劫致人重伤死亡
D. 盗窃他人财物引起被害人自杀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8. 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包括( )。
A. 犯罪客观方面
B. 犯罪客体
C. 犯罪主观方面
D. 犯罪主体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9. 我国罪责刑相适应要求( )。
A. 重罪重罚
B. 轻罪轻罚
C. 罪刑相称
D. 罚当其罪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0. 下列关于刑法第20条第3款所规定的无限防卫权(特殊防卫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于某流氓成性,一天深夜越墙闯入年轻妇女赵某家,要求与赵发生关系遭受拒绝,于是拔刀威胁,遇赵不从即用刀刺杀。这时赵某计上心来,口头表示同意并往床上退,于以为得逞,积极逼近赵。赵从身后的床上操起一把大剪刀朝于腹部猛捅数次,致其死亡。赵某的行为没有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B. 妇女乙为饿死自己刚出生的婴儿,而故意连续两天不给自己的孩子喂奶。该婴儿啼哭不止,邻居李某见此情景,将乙打翻在地,致其死亡,李某的行为不属于行使无限防卫权,应当负刑事责任
C. 丙绑架丁(8岁),偶然从现场经过的张三为救丁,从砖头砸死了丙,救出丁,张三不是不法侵害的受害人,不能行使无过当防卫权
D. 在列车上同座的李四发现王五特别有钱,就在其喝的茶水中投放安眠药,王五5分钟后沉沉睡去,李四伸手去翻王五的手提包。目睹整个过程的周某终于忍无可忍,将李四推倒地,致其脑溢血死亡,周某的行为并未超过正当防卫的限度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奥鹏学习网(aopeng123.cn) 发布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王某因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考虑其有积极退赃并检举他人犯罪的情节,决定宣告缓刑3年。考验期满内,王某又犯交通肇事罪,但在考验期内未被发现,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又查获(未过追诉时效)。对王某的行为,如何处理( )?
A. 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交通肇事罪处罚
B. 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C. 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D. 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惯犯从重处罚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 赵某1987年12月16日出生,2001年12月16日凌晨实施抢劫,共劫得人民币二百余元,对赵某应当( )。
A. 不追究刑事责任
B. 追究刑事责任
C. 追究刑事责任,但应减轻或免除处罚
D. 追究刑事责任,但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3. 某甲蓄意杀害某乙,某晚潜入某乙的院子,见墙角有个黑影,便以为是乙,举枪射击,后来发现打死的不是乙,而是乙的一头牲畜,对甲的处理( )。
A. 按故意杀人未遂处理
B. 按故意杀人预备处理
C. 如果打死牲畜情节严重,可按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处理
D. 不按犯罪处理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4. 疏忽大意过失与过于自信过失的主要区别是( )不同。
A. 危害结果是否发生的意义
B. 危害结果的内容
C. 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
D. 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态度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5. 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
A.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6. 在刑法空间效力问题上,主张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发生在本国领域还是外国领域,只要危害本国或本国公民的利益,均应适用本国刑法的原则,称为( )。
A. 属地原则
B. 属人原则
C. 保护原则
D. 普遍原则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7.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之一是( )。
A. 犯罪的主体不同
B. 犯罪的结果不同
C. 犯罪行为不同
D. 犯罪未果的原因不同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施某犯贪污罪,被判无期徒刑。服刑12年后,因表现良好而获假释。在假释考验期内的第6年,施某故意致人重伤,被判刑9年。根据刑法规定,对施某应撤销假释,按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理。对施某应适用何种刑罚幅度或刑种?( )
A. 应在9年以上20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B. 应在9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C. 应在12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D. 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 )。
A. 适用我国刑法
B. 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C. 有条件地适用我国刑法
D. 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不适用我国刑法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0.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 )。
A. 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
B. 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一般损害的
C. 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
D. 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一般损害的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1. 张某意图杀害李某,一日晚藏于李某院门外,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李某,遂举枪射击,次日方知打死的不是李某,而是李某家中的一头牲畜。张某( )
A. 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责任
B. 因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C. 应负过失杀人的责任
D. 因其行为未造成李某受损害,不负刑事责任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2. 李某欲到王家盗窃,正在翻箱倒柜时,忽听到屋外有多人脚步声,只好仓皇逃走。李某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3. 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 )。
A.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
B.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人或物
C.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社会关系的一部分
D.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犯罪构成是犯罪的( )。
A. 标准
B. 形式
C. 内容
D. 表现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5. 甲带邻居家5岁小孩到游泳池游泳,因大意未看护好该小孩致其溺水死亡,甲因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甲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 )。
A. 法律的规定
B. 职务或业务的要求
C. 法律行为的义务
D. 先前行为的义务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古某,女,因犯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死刑,但死刑执行书因故迟迟未下达。待到死刑执行之时,法医发现其于等候执行期间与看守她的狱警夏某通奸,现已有身孕。该案如何处理( )
A. 不能执行死刑,因刑法规定死刑不适用于已怀孕的妇女。应立即停止执行并将情况上报。
B. 可以执行死刑,刑法规定死刑不适用于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古某怀孕是在审判之后。
C. 可以执行死刑,只是要等到古某生产之后一定时间。
D. 可以执行死刑,因其是与狱警通奸而怀孕,其行为带在规避刑法的性质。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7. 张某因犯强奸罪被判处9年有期徒刑,在刑罚执行5年后又发现其在犯强奸罪的同时还犯有抢劫罪,应判10年有期徒刑。那么张某还需执行的刑量最高应当是( )
A. 19年
B. 15年
C. 14年
D. 10年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8. 死缓罪犯在缓期二年执行期间,被核准执行死刑的条件是( )。
A. 严重违反监规监纪
B. 实施了新的犯罪
C. 故意犯罪
D. 抗拒改造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9.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依法( )。
A.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可以免除处罚
D. 应当免除处罚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0. 意外事件不是犯罪,根本原因在于行为人的行为缺乏构成犯罪的( )。
A. 主体要件
B. 客体要件
C. 主观要件
D. 客观要件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1. 某甲实施抢劫行为后,在家人的劝说及陪同下,前往当地的公安机关如实交待了自己抢劫的全部事实,并表示愿接受国家的惩罚。某甲的行为属于( )
A. 一般自首
B. 立功
C. 不是自首
D. 特别自首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2. 下列犯罪不能适用假释的有( )。
A. 因抢劫罪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
B. 因强奸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C. 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9年有期徒刑
D. 因贪污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3. 吴某因犯非法拘禁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分别被判处1年有期徒刑和3000元罚金。对此,应按照( )决定执行的刑罚
A. 吸收原则
B. 限制加重原则
C. 折衷原则
D. 并科原则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4.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行为人已满( )。
A. 12周岁
B. 16周岁
C. 18周岁
D. 14周岁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5. 下列法定量刑情节中,属于从重处罚的情节是( )
A. 未遂犯
B. 既遂犯
C. 累犯
D. 预备犯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6. 刘某意图杀死范某。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 )。
A. 犯罪预备
B. 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
D. 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止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7. 甲欲杀害乙,某日晚趁乙返家途中,甲隔着一条小河举枪向乙射击,由于距 离较远,光线较暗,甲对射杀乙没有把握,但他还是抠动扳机向乙射击,此时,甲的主观心理态度是( )。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过于自信的过失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8. 某甲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缆,数额不大,构成了破坏电力设备罪。某乙盗窃准备安装的电缆线,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甲、乙的行为所侵犯的对象相同,但罪名却不同,原因是:( )
A. 犯罪对象数额大小不同
B. 犯罪对象本身的性质不同
C. 犯罪对象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同
D. 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9. 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
B. 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 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D. 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0. 甲系A国公民,1999年7月在中国旅游后,乘坐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班机回国,在飞临B国上空甲因琐事与邻坐的中国公民乙发生争执,甲将乙打成重伤,对甲应适用( )。
A. A国刑法
B. B国刑法
C. 中国刑法
D. 飞机最初降落国刑法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刑法学(1)1005》14春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奥鹏学习网(aopeng123.cn) 发布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以下关于认识错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甲误将冰冻后的块状猪肉当作毒品加以运输,只成立运输毒品罪未遂
B. 乙误将张三的汽车当作仇人李四的汽车放火烧毁,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未遂
C. 丙误将15周岁的田某(男性)当作未满14周岁的儿童加以拐卖,构成拐卖儿童罪既遂
D. 丁某晚上为杀害仇人王五而对准对面的来人开枪,不想打中的是丁自己的父亲,丁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 在下列情形中,应视为不法侵害已经终止的是( )。
A. 不法侵害已经完结
B. 不法侵害人自动中止侵害
C. 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
D. 不法侵害人已经丧失继续侵害的能力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3. 不作为形式犯罪的义务来源有:( )。
A. 法定的义务
B. 道义上的义务
C. 业务或职务上的义务
D. 行为人先前行为所引起的义务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4. 下述哪些情况属于犯罪中止( )
A. 甲向乙开一枪,未打中乙,甲害怕被抓而放弃犯罪
B. 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C. 盗窃后主动返还赃物
D. 主动抢救被害人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5. 造成损害但不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包括( )。
A. 意外事件
B. 正当防卫
C. 防卫过当
D. 紧急避险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6.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相同之处包括( )。
A. 目的相同
B. 行为的对象相同
C. 前提相同
D. 危害来源相同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7. 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
A. 调整和维护的社会关系的广泛性
B. 鲜明的阶级性
C. 处罚方法的严厉性
D. 调整和维护的社会利益的广泛性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8. 导致行为人无责任能力的因素有( )。
A. 行为人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B. 行为人又聋又哑
C. 行为人系醉酒人
D. 行为人患精神病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9. 下列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 甲欲杀害其仇人张三,某日8时对其所喝牛奶下毒,1小时后毒性必定发作,张三一定会死。但张三服毒后坐飞机去外地出差,8时45分飞机故障坠毁,张三死亡。死亡结果的发生和甲的杀害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甲不构成犯罪
B. 乙欲杀其仇人赵某,在河边对其砍了10刀,被害人重伤昏迷。乙以为赵某已经死亡,遂离去。但2小时后,赵某自己醒来,误将沙砾吸入喉咙,窒息死亡。赵某的死亡和乙的危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 丙故意伤害田某,田某受轻伤入院治疗,当晚医院发生原因不明的火灾,田某被烧死,丙构成故意伤害罪,但无须对死亡结果承担刑事责任
D. 丁基于杀害的意思,对被害人李某使用暴力,后者重伤后昏迷,丁即将其扔下深渊。事后查明:李某是在被抛弃时碰上巨石而摔死的。丁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当数罪并罚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0. 下列情形,哪几种根据犯罪的规定,实现了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A. 甲行贿,但因情节较轻,被免予刑罚处罚
B. 乙盗窃5000元手表一块,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
C. 丙诈骗1000元,经过十年,因超过诉讼时效,公安机关不再追究
D. 丁是一外国大使馆人员,享有外交特权,因犯罪通过外交途径进行交涉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1. 我国刑法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 )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负刑事责任。
A. 杀人
B. 拐骗儿童
C. 抢劫
D. 强奸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2. 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 )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 故意杀人罪
B. 抢劫罪
C. 贩卖毒品罪
D. 放火罪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3. 某甲骑车回家时主动与一外地女青年乙交谈,得知乙迷路后表示愿意带她找目的地。乙于是同意。两人找到天黑,仍未找到目的地,甲见四周无人,乙姿色尚可,便将其拖至一小树林,实施了强奸。完事后怕乙告发,便起杀人灭口的念头,从地上捡起一砖头猛砸乙的头部,将其打死后离去,临走时还拿走乙的手提包,内有现金1500元。某甲的行为构成哪些罪?
A. 强奸罪
B. 抢劫罪
C. 故意杀人罪
D. 盗窃罪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4. 依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人员中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是( )。
A. 不满14周岁的人
B. 又聋又哑的人
C. 生理性醉酒的人
D. 病理性醉酒的人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5. 在下列情形中,应视为不法侵害已经终止的是( )。
A. 不法侵害已经完结
B. 不法侵害人自动中止侵害
C. 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
D. 不法侵害人已经丧失继续侵害的能力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6. 李某教唆精神病人王某犯罪,李某( )。
A. 与王某构成共同犯罪
B. 应单独承担刑事责任
C. 是教唆犯
D. 是间接实行犯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7. 下列情况属于结果加重犯的有 ( )
A.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
B. 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致人重伤死亡
C. 抢劫致人重伤死亡
D. 盗窃他人财物引起被害人自杀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8. 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包括( )。
A. 犯罪客观方面
B. 犯罪客体
C. 犯罪主观方面
D. 犯罪主体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9. 我国罪责刑相适应要求( )。
A. 重罪重罚
B. 轻罪轻罚
C. 罪刑相称
D. 罚当其罪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0. 下列关于刑法第20条第3款所规定的无限防卫权(特殊防卫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于某流氓成性,一天深夜越墙闯入年轻妇女赵某家,要求与赵发生关系遭受拒绝,于是拔刀威胁,遇赵不从即用刀刺杀。这时赵某计上心来,口头表示同意并往床上退,于以为得逞,积极逼近赵。赵从身后的床上操起一把大剪刀朝于腹部猛捅数次,致其死亡。赵某的行为没有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B. 妇女乙为饿死自己刚出生的婴儿,而故意连续两天不给自己的孩子喂奶。该婴儿啼哭不止,邻居李某见此情景,将乙打翻在地,致其死亡,李某的行为不属于行使无限防卫权,应当负刑事责任
C. 丙绑架丁(8岁),偶然从现场经过的张三为救丁,从砖头砸死了丙,救出丁,张三不是不法侵害的受害人,不能行使无过当防卫权
D. 在列车上同座的李四发现王五特别有钱,就在其喝的茶水中投放安眠药,王五5分钟后沉沉睡去,李四伸手去翻王五的手提包。目睹整个过程的周某终于忍无可忍,将李四推倒地,致其脑溢血死亡,周某的行为并未超过正当防卫的限度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