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当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音污染时,施工单位必须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等情况的期限是()
A. 在工程开工前5日内
B. 在工程开工前15日内
C. 在工程开工后5日内
D. 在工程开工后15日内
满分:2 分
2. 在环境管理中使用最广的许可证是()
A. 规划许可证
B. 开发许可证
C. 建设许可证
D. 排污许可证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环境法中关于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规定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
A. “物物相关”律
B. “负载定额”律
C. “相生相克”律
D. “协调稳定”律
满分:2 分
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限制中国境外的固体废弃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
B. 限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C. 对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弃物实行限制进口和自动许可进口的分类管理
D. 限制进口不能作为原料或者不能以无害方式利用的固体废物
满分:2 分
5. 国家实行()优先原则
A. 工业用水
B. 农业用水
C. 城市用水
D. 居民生活用水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标志着在一定时期国家为控制污染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能达到的水平的环境标准是()
A. 环境质量标准
B. 污染物排放标准
C.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D. 环境基础标准
满分:2 分
7. 在国际环境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际环境法最主要渊源的是()
A. 国际习惯
B. 国际条约
C. 一般法律原则
D. 软法
满分:2 分
8. 单位和个人保护野生动物的义务不包括()
A. 发现受伤、病弱、饥饿、受困、迷途的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B. 对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防范措施
C. 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检举控告
D. 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损失的提出补偿要求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禁止猎杀、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B. 因正当理由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捕猎证、特许捕捞证
C. 野生动物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
D. 需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级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申请特许捕猎证、特许捕捞证
满分:2 分
10. 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最高立法依据是
A. 宪法
B. 民法
C. 环境基本法
D. 立法法
满分:2 分
11. 由()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
A. 国务院林业部门
B. 国务院环保部门
C. 国务院农业部门
D. 国务院地质矿产部门
满分:2 分
12.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与()
A.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防治
B.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
C. 交通运输噪声污染的防治
D. 从事本职工作受到噪声污染的防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3. “三同时”制度首创于()
A. 美国
B. 中国
C. 日本
D. 英国
满分:2 分
14. 全国的森林覆盖率的奋斗目标为()
A. 30%
B. 40%
C. 50%
D. 60%
满分:2 分
15. 体现我国环境法律的量化和技术指标的是
A. 环境质量标准
B. 污染物排放标准
C.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D.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满分:2 分
16.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不包括()
A. 技术性
B. 综合性
C. 正当性
D. 社会公益性
满分:2 分
17. 最早提出“污染者负担原则”的是
A.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B. 欧洲共同体
C.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D. 世界自然保护同盟
满分:2 分
18.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
A. 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B.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C.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好、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D.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满分:2 分
19.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主要体现了()
A. 民主原则
B. 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
C.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D. 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
满分:2 分
20. 有关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总量控制的推行势在必行
B. 有总量控制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照核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条件排放污染物
C. 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目前一总量控制为主
D. 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区域实行排污许可并按排放总量核定收费的制度,而不执行一般污染物排放的排污收费制度
满分:2 分
21. 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是()
A. 《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D. 《城市规划法》
满分:2 分
22. 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是()
A.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B. 污染物排放标准
C. 环境基础标准
D. 环境质量标准
满分:2 分
23. 我国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督管理机构是()
A.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
B. 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C. 国家环境保护部
D. 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满分:2 分
24.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初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提出的
A. 《我们共同的未来》
B. 《中国21世纪议程》
C.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重大行动》
D. 《公共汽车尾气控制法》
满分:2 分
25. 放射性污染防治立法所要控制的对象是()
A. 人工放射性辐射源及其物质
B. 天然放射源及其物质
C. 人工放射性辐射源及其物质以及从事放射性活动的人为活动
D. 从事放射性活动的人为活动
满分:2 分
13春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环境侵权的免责事由一般包括()
A. 不可抗力
B. 意外事件
C. 第三人过错
D. 受害者过错
E. 紧急避险
满分:2 分
2. 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
A. 大气
B. 海洋
C. 矿藏
D. 自然保护区
E. 人文遗址
满分:2 分
3. 我国《水法》所说的水资源包括()
A. 地表水
B. 地下水
C. 空气中的水
D. 动植物体内的水
E. 海水
满分:2 分
4. 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可以()
A. 加收超标准排污费
B. 责令停业
C. 继续限期治理
D. 关闭
E. 罚款
满分:2 分
5. 许可证管理程序大致分为()
A. 申请
B. 审查
C. 决定
D. 监督
E. 处理
满分:2 分
6. “三同时”是指()
A. 同时设计
B. 同时规划
C. 同时施工
D. 同时实施
E. 同时投产
满分:2 分
7. 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可分为()
A. 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B. 重大环境事件
C. 较大环境事件
D. 一般环境事件
E. 轻微环境事件
满分:2 分
8. 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包含的内容有()
A. 代际公平
B. 代内公平
C. “零增长”
D. 要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E. 环境保护与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协调,相互兼顾
满分:2 分
9. 根据《大气防治污染法》的规定,应当列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的城市有()
A. 北京市
B. 天津市
C. 上海市
D. 广州市
E. 杭州市
满分:2 分
10. 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土地分为()
A. 农用地
B. 耕地
C. 建设用地
D. 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
E. 未利用地
满分:2 分
11. 与一般固体废物相比,危险废物要执行()等特别的管理制度
A. 清洁生产制度
B.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标识制度
C. 经营许可制度
D. 转移管制制度
E. 危险物质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制度
满分:2 分
12. 为规范渔业养殖,防止不合理捕捞活动对渔业资源造成破坏,我国《渔业法》规定的管理措施包括()
A. 实行与也限制制度
B. 实行渔业养殖使用证制度
C. 鼓励和扶持外海和远洋捕捞
D. 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
E. 限定捕捞场所、时间、方法和工具
满分:2 分
13. 我国环境法上的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三同步”包括()
A. 同步实施
B. 同步设计
C. 同步规划
D. 同步施工
E. 同步发展
满分:2 分
14. “协调发展”原则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关系是()
A. 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B. 二者的目的都是未来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C. 二者都认为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可以协调的
D. “协调发展”原则是从横向关系上对发展提出要求
E.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从纵向关系上对发展提出要
满分:2 分
15. 违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
A. 行政责任
B. 民事责任
C. 刑事责任
D. 经济责任
E. 环境责任
满分:2 分
16. 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和单行法的关系是()
A. 它们同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B. 基本法内容较为抽象,而单行法内容较为具体
C. 单行法是对基本法某一方面规定的具体化
D. 基本法效力高于单行法,单行法不能违法基本法的原则和立法精神
E. 基本法对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进行全面的规定,单行法针对特定的环境保护对象作出规定
满分:2 分
17. 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
A. 主观过错
B. 行为的违法性
C. 损害结果
D. 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满分:2 分
18. 我国水资源费的征收范围和对象包括()
A. 直接从江河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
B. 直接从湖泊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
C. 直接从地下水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
D. 家庭生活少量取水
E. 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少量取水
满分:2 分
19. 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B. 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C.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一般情况下行政处罚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D. 当事人对复议决议不服的,可以在30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E. 当事人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15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满分:2 分
20. 全球性多边环境条约经常采用的模式的构成包括()
A. 宣言
B. 议定书
C. 附件
D. 框架条约
E. 决议
满分:2 分
21. 以下属于软法的有()
A. 《生物多样性公约》
B. 《内罗毕宣言》
C. 《斯德哥尔摩宣言》
D. 《里约宣言》
E. 《海洋法公约》
满分:2 分
22. 对固体废物实行三化原则是指()
A. 再生化
B. 无害化
C. 减量化
D. 资源化
E. 循环化
满分:2 分
23. 按照规定,下列哪些征用土地的行为必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A. 征用基本农田
B. 征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
C. 征用耕地外的其他土地70公顷
D. 征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70公顷
E. 征用基本农田超过35公顷
满分:2 分
24. 下列哪些地方需要执行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A. 居住区
B. 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C. 特定的工业区
D. 文化区
E. 农村地区
满分:2 分
25. 我国环境法上的“三种效益的统一”包括()
A. 经济效益
B. 社会效益
C. 环境效益
D. 文化效益
E. 政治效益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当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音污染时,施工单位必须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等情况的期限是()
A. 在工程开工前5日内
B. 在工程开工前15日内
C. 在工程开工后5日内
D. 在工程开工后15日内
满分:2 分
2. 在环境管理中使用最广的许可证是()
A. 规划许可证
B. 开发许可证
C. 建设许可证
D. 排污许可证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环境法中关于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规定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
A. “物物相关”律
B. “负载定额”律
C. “相生相克”律
D. “协调稳定”律
满分:2 分
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限制中国境外的固体废弃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
B. 限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C. 对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弃物实行限制进口和自动许可进口的分类管理
D. 限制进口不能作为原料或者不能以无害方式利用的固体废物
满分:2 分
5. 国家实行()优先原则
A. 工业用水
B. 农业用水
C. 城市用水
D. 居民生活用水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标志着在一定时期国家为控制污染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能达到的水平的环境标准是()
A. 环境质量标准
B. 污染物排放标准
C.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D. 环境基础标准
满分:2 分
7. 在国际环境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际环境法最主要渊源的是()
A. 国际习惯
B. 国际条约
C. 一般法律原则
D. 软法
满分:2 分
8. 单位和个人保护野生动物的义务不包括()
A. 发现受伤、病弱、饥饿、受困、迷途的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B. 对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防范措施
C. 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检举控告
D. 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损失的提出补偿要求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禁止猎杀、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B. 因正当理由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捕猎证、特许捕捞证
C. 野生动物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
D. 需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级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申请特许捕猎证、特许捕捞证
满分:2 分
10. 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最高立法依据是
A. 宪法
B. 民法
C. 环境基本法
D. 立法法
满分:2 分
11. 由()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
A. 国务院林业部门
B. 国务院环保部门
C. 国务院农业部门
D. 国务院地质矿产部门
满分:2 分
12.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与()
A.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防治
B.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
C. 交通运输噪声污染的防治
D. 从事本职工作受到噪声污染的防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3. “三同时”制度首创于()
A. 美国
B. 中国
C. 日本
D. 英国
满分:2 分
14. 全国的森林覆盖率的奋斗目标为()
A. 30%
B. 40%
C. 50%
D. 60%
满分:2 分
15. 体现我国环境法律的量化和技术指标的是
A. 环境质量标准
B. 污染物排放标准
C.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D.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满分:2 分
16.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不包括()
A. 技术性
B. 综合性
C. 正当性
D. 社会公益性
满分:2 分
17. 最早提出“污染者负担原则”的是
A.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B. 欧洲共同体
C.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D. 世界自然保护同盟
满分:2 分
18.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
A. 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B.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C.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好、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D.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满分:2 分
19.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主要体现了()
A. 民主原则
B. 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
C.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D. 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
满分:2 分
20. 有关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总量控制的推行势在必行
B. 有总量控制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照核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条件排放污染物
C. 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目前一总量控制为主
D. 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区域实行排污许可并按排放总量核定收费的制度,而不执行一般污染物排放的排污收费制度
满分:2 分
21. 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是()
A. 《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D. 《城市规划法》
满分:2 分
22. 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是()
A.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B. 污染物排放标准
C. 环境基础标准
D. 环境质量标准
满分:2 分
23. 我国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督管理机构是()
A.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
B. 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C. 国家环境保护部
D. 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满分:2 分
24.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初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提出的
A. 《我们共同的未来》
B. 《中国21世纪议程》
C.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重大行动》
D. 《公共汽车尾气控制法》
满分:2 分
25. 放射性污染防治立法所要控制的对象是()
A. 人工放射性辐射源及其物质
B. 天然放射源及其物质
C. 人工放射性辐射源及其物质以及从事放射性活动的人为活动
D. 从事放射性活动的人为活动
满分:2 分
13春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环境侵权的免责事由一般包括()
A. 不可抗力
B. 意外事件
C. 第三人过错
D. 受害者过错
E. 紧急避险
满分:2 分
2. 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
A. 大气
B. 海洋
C. 矿藏
D. 自然保护区
E. 人文遗址
满分:2 分
3. 我国《水法》所说的水资源包括()
A. 地表水
B. 地下水
C. 空气中的水
D. 动植物体内的水
E. 海水
满分:2 分
4. 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可以()
A. 加收超标准排污费
B. 责令停业
C. 继续限期治理
D. 关闭
E. 罚款
满分:2 分
5. 许可证管理程序大致分为()
A. 申请
B. 审查
C. 决定
D. 监督
E. 处理
满分:2 分
6. “三同时”是指()
A. 同时设计
B. 同时规划
C. 同时施工
D. 同时实施
E. 同时投产
满分:2 分
7. 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可分为()
A. 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B. 重大环境事件
C. 较大环境事件
D. 一般环境事件
E. 轻微环境事件
满分:2 分
8. 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包含的内容有()
A. 代际公平
B. 代内公平
C. “零增长”
D. 要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E. 环境保护与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协调,相互兼顾
满分:2 分
9. 根据《大气防治污染法》的规定,应当列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的城市有()
A. 北京市
B. 天津市
C. 上海市
D. 广州市
E. 杭州市
满分:2 分
10. 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土地分为()
A. 农用地
B. 耕地
C. 建设用地
D. 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
E. 未利用地
满分:2 分
11. 与一般固体废物相比,危险废物要执行()等特别的管理制度
A. 清洁生产制度
B.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标识制度
C. 经营许可制度
D. 转移管制制度
E. 危险物质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制度
满分:2 分
12. 为规范渔业养殖,防止不合理捕捞活动对渔业资源造成破坏,我国《渔业法》规定的管理措施包括()
A. 实行与也限制制度
B. 实行渔业养殖使用证制度
C. 鼓励和扶持外海和远洋捕捞
D. 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
E. 限定捕捞场所、时间、方法和工具
满分:2 分
13. 我国环境法上的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三同步”包括()
A. 同步实施
B. 同步设计
C. 同步规划
D. 同步施工
E. 同步发展
满分:2 分
14. “协调发展”原则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关系是()
A. 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B. 二者的目的都是未来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C. 二者都认为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可以协调的
D. “协调发展”原则是从横向关系上对发展提出要求
E.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从纵向关系上对发展提出要
满分:2 分
15. 违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
A. 行政责任
B. 民事责任
C. 刑事责任
D. 经济责任
E. 环境责任
满分:2 分
16. 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和单行法的关系是()
A. 它们同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B. 基本法内容较为抽象,而单行法内容较为具体
C. 单行法是对基本法某一方面规定的具体化
D. 基本法效力高于单行法,单行法不能违法基本法的原则和立法精神
E. 基本法对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进行全面的规定,单行法针对特定的环境保护对象作出规定
满分:2 分
17. 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
A. 主观过错
B. 行为的违法性
C. 损害结果
D. 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满分:2 分
18. 我国水资源费的征收范围和对象包括()
A. 直接从江河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
B. 直接从湖泊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
C. 直接从地下水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
D. 家庭生活少量取水
E. 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少量取水
满分:2 分
19. 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B. 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C.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一般情况下行政处罚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D. 当事人对复议决议不服的,可以在30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E. 当事人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15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满分:2 分
20. 全球性多边环境条约经常采用的模式的构成包括()
A. 宣言
B. 议定书
C. 附件
D. 框架条约
E. 决议
满分:2 分
21. 以下属于软法的有()
A. 《生物多样性公约》
B. 《内罗毕宣言》
C. 《斯德哥尔摩宣言》
D. 《里约宣言》
E. 《海洋法公约》
满分:2 分
22. 对固体废物实行三化原则是指()
A. 再生化
B. 无害化
C. 减量化
D. 资源化
E. 循环化
满分:2 分
23. 按照规定,下列哪些征用土地的行为必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A. 征用基本农田
B. 征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
C. 征用耕地外的其他土地70公顷
D. 征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70公顷
E. 征用基本农田超过35公顷
满分:2 分
24. 下列哪些地方需要执行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A. 居住区
B. 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C. 特定的工业区
D. 文化区
E. 农村地区
满分:2 分
25. 我国环境法上的“三种效益的统一”包括()
A. 经济效益
B. 社会效益
C. 环境效益
D. 文化效益
E. 政治效益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南开大学13春学期《非政府组织管理》在线作业
下一篇 : 南开大学13春学期《会计制度设计》在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