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13春学期《纪录片创作》在线作业

所属学校:南开大学 科目:纪录片创作 2015-03-17 19:31:23
13春学期《纪录片创作》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以他拍摄的关于美国社会机构的系列纪录片成为“直接电影”的代表人物。他在30多年的纪录片创作中,摄制了大量关于美国社会机构、服务部门的影片,如《高中》(1968),《法律与秩序》(1969)等。
A. 梅索斯兄弟
B. 怀斯曼
C. 让鲁什
D. 麦克摩尔
满分:2 分
2. 1936年,里芬斯塔尔拍摄了描写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其拍摄动机让这部杰出影片成为服务于纳粹政府的法西斯美学的代表作品。
A. 《我们为何而战》
B. 《普通法西斯》
C. 《奥林匹亚》
D. 《意志的胜利》
满分:2 分
3. ()认为现场是纪录片的家,采取了一种公社式拍摄方法。
A. 梅索斯兄弟
B. 怀斯曼
C. 让鲁什
D. 小川绅介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2003年的纪录片《走进毛泽东》从类别上分析,该片应当属于()。
A. 文献纪录片
B. 自我反射式纪录片#纪实类纪录片
C. 调查类纪录片
满分:2 分
5. 叙述者有所局限,叙述者跟拍摄对象知道的一样多,部分叙述内容无法直接陈述,是一种()。
A. 全知视角
B. 限制性叙事视角
C. 客观视角
D. 陈述视角
满分:2 分
6. ()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
A. 真实性
B. 纪实性
C. 历史性
D. 社会性
满分:2 分
7. 西方新纪录片代表性作品之一的《科恩拜伦的保龄》,其导演是()。
A. 迈克•摩尔
B. 让•鲁什
C. 摩根・斯普尔洛克
D. 怀斯曼
满分:2 分
8. ()是60年代初美国纪录电影制作中一次独具风格的运动,提倡摄影机做成“墙壁上的苍蝇”。
A. 直接电影
B. 新浪潮电影
C. 西方新纪录片
D. 真理电影
满分:2 分
9. 纪录片专业频道()明确提出“以中央新影典藏的影像资料为核心节目资源,通过人物口述和补充叙事将影片所记录的影像史个性化、故事化、情节化”的宗旨。
A. CCTV科教频道
B. 上海卫视纪实频道
C. 老故事频道
D. 阳光卫视
满分:2 分
10. 格里尔逊的影片()通过记录终日在惊涛骇浪中劳作的渔业工人健康而朴实的银幕形象,传递出其后众多英国纪录片关注的方向:劳动工作的尊严及工人的个人价值。
A. 《住房问题》
B. 《煤矿工人》
C. 《漂网渔船》
D. 《夜邮》
满分:2 分
11. 国内纪录片栏目()明确倡导 “娱乐化纪录片”的理念,力图使知识娱乐化,把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知识内容用讲故事的解说方式呈现给观众。
A. 《探索・发现》
B. 《纪事》
C. 《见证》
D. 《狂野地球》
满分:2 分
12. 早期阶段的美国直接电影作品主要是指罗伯特.德鲁领导的摄制组(“德鲁小组”)为电视台制作的影片,其中是其代表作品是()。
A. 《初选》
B. 《灰色花园》
C. 《高中》
D. 《推销员》
满分:2 分
13. 埃罗尔・莫里斯的代表作()主要是运用现实的材料,加上复原性的想象以及逻辑的推理,来完成纪录片的再现。
A. 《细细的蓝线》
B. 《时间简史》
C. 《又快,又好,又失控》
D. 《死亡先生》
E. 《战争迷雾》
满分:2 分
14. 1936年由巴锡尔-赖特、哈莱-瓦特拍摄的()被称为英国纪录电影学派的颠峰之作。
A. 《开垦平原的犁》
B. 《夜邮》
C. 《住房问题》
D. 《锡兰之歌》
满分:2 分
15. 1958年7月,北京电视台播出了新中国第一部电视纪录片()。
A. 《收租院》
B. 《铁人还在战斗》
C. 《当代愚公战太行》
D. 《英雄的信阳人民》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影像书写的历史是一种相对直观、不易被涂改的历史,常常使得再生动的文字叙述都难以企及的。”这句话主要体现出纪录片何种的功能与价值()。
A. 记录价值
B. 社会学价值
C. 艺术学价值
D. 文学价值
满分:2 分
17. 《浩劫》(1985)长达9个半小时、以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为背景的纪录片,导演()寻访当年事件的发生地,访问当年的大屠杀的经历者,除了幸存犹太人还有当时的纳粹分子。
A. 罗姆
B. 阿伦雷乃
C. 卡普拉
D. 克劳德.朗兹曼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8. ()是中国纪录片走向电视化的标志,也是文学型电视纪录片走向大型化、系列化的标志。
A. 《丝绸之路》
B. 《话说长江》
C. 《话说运河》
D. 《故宫》
满分:2 分
19. 从1928年到1937年,()领导的英国纪录片小组(GOP),创立了一种纪录电影的制作模式。他们以电影为工具,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参与到各个机构的服务性事业中,像电视直播一样,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
A. 格里尔逊
B. 弗拉哈迪
C. 梅索斯兄弟
D. 巴锡尔赖特
满分:2 分
20. ()的出现宣告了纪录片形态的诞生,也是浪漫主义纪录电影美学的完美演出。
A. 《北方纳努克》
B. 《摩阿那》
C. 《漂网渔船》
D. 《夜邮》
满分:2 分
13春学期《纪录片创作》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夜邮》采用交响曲式的节奏,诗意的解说和准确的音效取代了漫无边际的音乐,打造了典型的格里尔逊模式:包括(),这种模式是纪录电影从无声转向有声时代的最为有力的创作模式。
A. 现实题材
B. 诗意表达
C. 社会教育
D. 解说词主导
满分:2 分
2. 通常,自我反射式(self―reflexive)纪录片包含以下特征()。
A. 极度风格化
B. 呈现互动
C. 反讽
D. 导演隐身在镜头之后
满分:2 分
3. 60年代初,声音和摄影设备上的一系列技术发明,导致了纪录电影方面的彻底革命,其中主要包括()。
A. 16毫米摄影机
B. 轻便录音机
C. 非线性编辑系统
D. 时码编辑
满分:2 分
4. 常见的文献纪录片结构方法包括()。
A. 编年体
B. 学术体
C. 传记体
D. 主题式
满分:2 分
5. 到1937年,英国纪录片运动一共完成了一百多部影片,这些影片最突出的成就是以切近的角度展现了当时英国基层民众日常存在的方方面面。其中代表性导演有()。
A. 巴锡尔-赖特
B. 哈莱-瓦特
C. 汉佛莱・詹宁斯
D. 保罗・罗沙
满分:2 分
6. 《望长城》体现出的纪实主义创作特征包括()。
A. 同期声
B. 跟踪拍摄
C. 长镜头平视机位
D. 聊天式采访
满分:2 分
7. 1965年,苏联导演米哈伊尔・罗姆拍摄的代表作品(),基本上是由过往的影像资料汇编而成,也被称为思想纪录片。
A. 《夜与雾》
B. 《普通法西斯》
C. 《我们为何而战》
D. 《意志的胜利》
满分:2 分
8. 口述历史纪录片中,口述者的定位可以分为()。
A. 当事人
B. 见证人
C. 知情人
D. 研究者
满分:2 分
9. 80年代开始,民族生存意识逐渐成为纪录片内在精神的基本来源,主体意识的张扬成为一部分纪录片人的自觉追求,其中代表性作品有()。
A. 《丝绸之路》
B. 《话说长江》
C. 《话说运河》
D. 《毛毛告状》
满分:2 分
10. 直接电影的理论主张及实践理念包括()。
A. 不介入拍摄对象
B. 高片比
C. 同步摄录
D. 无操纵剪辑
满分:2 分
11. 弗拉哈迪先后拍摄了()等探险式纪录片。它为纪录电影提供了一种实践至今的拍摄模式,还开创了用影像来纪录民族独特文化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
A. 《摩阿那》
B. 《亚兰岛人》
C. 《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
D. 《北方的那努克》
满分:2 分
12. 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1998)栏目纪录片的兴盛,纪录片栏目化体现出的优势包括()。
A. 电视台资金支持
B. 播出渠道的畅通
C. 制作周期缩短
D. 大量专业制作人员的介入
满分:2 分
13. 直接电影代表性导演包括()。
A. 梅索斯兄弟
B. 怀斯曼
C. 让鲁什
D. 麦克摩尔
满分:2 分
14. 影响社会化纪录片时期(1999-至今)纪录片创作的因素包括()。
A. 设备硬件制约
B. 市场话语权
C. 收视率
D. 大众娱乐审美取向
满分:2 分
15. 口述历史采访的加工程序主要包括()。
A. 项目准备阶段
B. 实地采访阶段
C. 资料整理阶段
D. 完整播出阶段
满分:2 分
16. 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1998),主要创作特征有()。
A. 人的主题
B. 百姓意识
C. 平民化的视角
D. 个人化话语
满分:2 分
17. 纪录者对被拍摄者施加影响力的隐性方式包括()
A. 不介入
B. 被动跟随
C. 减少摄影机对被摄者的影响
D. 纪录者成为作者意图的实现者
满分:2 分
18. 1958年起至今,中国电视纪录片半个世纪发展历程可划分为()时期。
A. 政治化时期
B. 人文化时期
C. 平民化时期
D. 社会化时期
满分:2 分
19. 纪录片的功能与价值包括()。
A. 记录价值
B. 社会学价值
C. 历史学价值
D. 人类学价值
满分:2 分
20. 德国纪录片女导演里芬斯塔尔的纪录片创作包括()。
A. 《我们为何而战》
B. 《普通法西斯》
C. 《奥林匹亚》
D. 《意志的胜利》
满分:2 分
13春学期《纪录片创作》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真理电影是以人为的环境能使隐蔽的真实浮现出来这个论点为依据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主张“直接电影”的纪录电影工作者手持摄影机处于紧张状态,等待非常事件的发生,鲁什式的“真理电影”纪录片人试图促成非常事件的发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纪录者对被拍摄者施加影响力,无论是隐性方式和显性方式都应当是基于纪录片的真实原则基础之上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纪录片必然地使用纪实手法(同期录音、跟踪拍摄、长镜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社会化纪录片时期(1999-至今),纪录片以国家重大政治事件、各条战线的先进典型为报道的主要内容,以颂扬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宣传主要基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片具有功利的趋向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纪录片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弗拉哈迪《北方纳努克》及其之后的《摩阿那》等影片虽然不是在人类学的理论和训练下拍摄的纪录片,但是它在很多方面具备了田野民族志的神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纪实纪录片剪辑不受分镜头剧本的限制,使编导在素材的选择和使用上有很大的机动性,可以充分发挥编导的主体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在纪录片创作中,主体内涵有着单纯指向,仅仅是对拍摄者而言,不包含着被拍摄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人物文献纪录片的解说词,不允许采用人物直接引语的方式,必须采用全知视角以求达到真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