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13春学期《文艺学概论》在线作业

所属学校:南开大学 科目:文艺学概论 2015-03-17 19:32:54
13春学期《文艺学概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在语言学转向中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他提出了一个“超语言学”的文学理论
A. 罗兰•巴特
B. 索绪尔
C. 巴赫金
D. 杰姆逊
满分:2 分
2. 在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发展史上,()的悲剧阐释有不容抹杀的贡献,主要在于他强调指出,悲剧所揭示、表现的是社会的典型矛盾,是一种透示着社会发展的实质及其未来走向的“社会的必然和必然的冲突”
A. 蔡仪
B. 郭沫若
C. 曹禺
D. 鲁迅
满分:2 分
3. 在我国文学理论上,最早较明确地具有“反映”观念的是
A. 苏曼殊
B. 鲁迅
C. 梁启超
D. 李大钊
满分:2 分
4. 葛兰西很早就以他的()批评标示了西马文艺学的意识形态批判立场
A. 文化霸权
B. 民族――人民
C. 话语理论
D. 国家意识形态机器
满分:2 分
5. ()把美学定义为感性认识的学科,即“感性学”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鲍姆伽登
D. 黑格尔
满分:2 分
6. 1900年,()发表的《释梦》,标志着精神分析学的诞生
A. 霍兰德
B. 拉康
C. 荣格
D. 弗洛伊德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下列属于马尔库塞的著作是()
A. 《美学理论》
B.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C. 《审美之维》
D. 《狱中札记》
满分:2 分
8. 接受反应理论中姚斯提出的主要的理论观点()
A. 阐释的共同体
B. 意义空白
C. 理想的读者
D. 期待视野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以重视身体并对身体的在世结构进行细致分析而闻名,他建构出了相对完整的身体美学
A. 尼采
B. 弗洛伊德
C. 海德格尔
D. 梅洛――庞蒂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德国古典美学家都极大地深化了人对艺术活动的认识,高扬艺术家的能动性、创造性,其中()主张艺术创造是人的感性活动和理性活动的统一,强调了艺术是天才的创造物
A. 黑格尔
B. 康德
C. 尼采
D. 海德格尔
满分:2 分
11. 在美学史上,()是第一个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规定美育的任务,把美学与政治、与人类进步紧密结合起来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康德
D. 席勒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指出真正的悲剧性的冲突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A. 恩格斯
B. 马克思
C. 亚里士多德
D. 康德
满分:2 分
13. 在1961年出版的《漫长的革命》中,()提出了文化的三种概念,即理想的文化定义、文献式的文化定义、社会学的文化定义,而且他认为艺术属于文献式文化定义
A. 威廉斯
B. 约翰逊
C. 霍尔
D. 霍加特
满分:2 分
14. 20世纪最重要的西方文艺理论流派是之一的(),它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加拿大的弗莱
A. 新历史主义
B. 女权主义
C. 原型批评
D. 解构主义
满分:2 分
15. ()作为后现代主义之一即解构主义的发起者与重要理论代表,他通过语音与文字的辨析来消解古希腊以来的语音中心主义经典传统,提出了“延异”这一概念
A. 詹姆逊
B. 福柯
C. 伊格尔顿
D. 德里达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个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这段话是()关于悲剧的论述
A. 亚里士多德
B. 恩格斯
C. 柏拉图
D. 黑格尔
满分:2 分
17. “国家意识形态机器”这个概念是()提出的
A. 马克思
B. 马尔库塞
C. 阿尔都塞
D. 马克思•韦伯
满分:2 分
18. 20世纪80年代,当英美文学与文化界的“共时态”研究和各种形式主义理论开展的如火如荼时,()进行了“文化――历史”转向,主要代表人物格林布拉特
A. 新历史主义
B. 女权主义
C. 原型批评
D. 解构主义
满分:2 分
19. 葛兰西对西方文化影响最大的是他提出的()理论,并认为它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
A. 话语霸权
B. 文化霸权
C.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D. 文化工业
满分:2 分
20. 1921年()在《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一文中最先引进了“典型”、“典型人物”等概念
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梁启超
D. 鲁迅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1. 葛兰西对意识形态的期待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但是他并没有直接使用“意识形态”这个词,而是用了一个含义更广的词(),后者表明了社会实践立场上的从思想意识到政治经济生活的一体化过程
A. “国家意识形态机器”
B. “霸权”
C. “话语”
D. “总体性”
满分:2 分
22. 在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础上建构了能动的艺术反映论,这一学说对后世特别是俄国和中国现代的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
D. 黑格尔
满分:2 分
23. 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合著的()一书中,对“文化工业”现象进行了讨论与批判
A. 《美学理论》
B. 《启蒙的辩证法》
C. 《多棱镜:文化批判与社会》
D. 《否定的辩证法》
满分:2 分
24. ()的史诗剧和陌生化理论非常鲜明的体现了“生产美学”的诉求,而这一诉求又根源于他将文艺当作变革实现和进行社会政治革命手段的行动主义信念
A. 本雅明
B. 布莱希特
C. 马克思
D. 伊格尔顿
满分:2 分
25. 在审美教育本体问题上,近代美学家们多主张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较早指出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并确立了以“情感”为核心的审美教育的原则
A. 蔡元培
B. 梁启超
C. 李大钊
D. 王国维
满分:2 分
26. 据考证,“意识形态”一词由近代法国的思想家()
A. 孟德斯鸠
B. 卢梭
C. 伏尔泰
D. 德斯图•德•特拉西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7. 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了文艺批评的两个标准,两个标准之间的关系()
A. 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B. 艺术标准第一,政治标准第二
C. 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同等重要
D. 两者之间没有联系
满分:2 分
28.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是最早对语言学转向作出反应的人。他的思想特点在于把语言学研究、俄国形式主义研究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结合起来
A. 罗兰•巴特
B. 索绪尔
C. 杰姆逊
D. 巴赫金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9. 本雅明的寓言美学思想起源于他早期的著作(),在这部书中,本雅明提出了一种与古典主义的“象征美学”完全不同的“寓言美学”
A. 《德国悲剧的起源》
B.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C. 《单向街》
D. 《巴黎拱廊街》
满分:2 分
30. 蔡仪对悲剧思想也有贡献,他的关于悲剧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代表性著作(),在其中,他明确提出悲剧就是表现“必然的冲突”,“是表现社会的必然和必然的冲突的美”
A. 《新艺术论》
B. 《新美学》
C. 《唯心主义美学批判集》
D. 《探讨集》
满分:2 分
31. 197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赛义德发表著名的()一书,标志着后殖民主义走向自觉与成熟
A. 《知识分子论》
B. 《文化与帝国主义》
C. 《东方学》
D. 《文学与社会》
满分:2 分
32. 马克思之前的德国古典美学大都是唯心主义的,这个唯心主义的根源就在()
A. 黑格尔
B. 康德
C. 费尔巴哈
D. 柏拉图
满分:2 分
33. 1917年俄国形式学派崛起标志着20世纪文艺学开始发生重大转折,这就是文学理论领域的()转向
A. 非理性
B. 语言学
C. 人本主义
D. 科学主义
满分:2 分
34. ()在1986年发表的《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文学》中正式提出了“第三世界文学”的概念,这一理论在后殖民主义者和新马克思主义者为殖民时代的遗留问题所开出的药方中较有影响力
A. 赛义德
B. 詹姆逊
C.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D. 鲍德里亚
满分:2 分
35. 《本文的召唤结构》是德国接受美学发轫期的一个奠基之作,这是()与20世纪60年代末发表
A. 姚斯
B. 伊塞尔
C. 费什
D. 卡勒
满分:2 分
36. 伽达默尔发展了海德格尔的“前理解结构”的概念,并且对审美理解上,提出了()观点
A. 视域融合
B. 期待视野
C. 隐含读者
D. 意图谬见
满分:2 分
37. 普列汉诺夫的美学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他的美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代表性作品()
A.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B. 《没有地址的信》
C. 《政治无意识》
D. 《文化研究导论》
满分:2 分
38. 和传统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相比,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更重视(),它对主体批评的推重更多地是由于受到了西方近现代人道主义传统的影响
A. 总体性
B. 社会性批判
C. 文化批评模式
D. 主体性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9. ()的主流是以“环境问题”为焦点的文化批评
A. 原型批评
B. 生态学批评
C. 新历史主义批评
D. 解构主义
满分:2 分
40. 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总纲领是()
A. 为人生而艺术
B. 为艺术而艺术
C. 审美无功利性
D.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满分:2 分
13春学期《文艺学概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在身体的基础上重建一切――伦理、历史、政治、理性等”,现代化时期的三个伟大的美学家()分别通过劳动的身体、权利的身体、欲望的身体来从事这项工程
A. 弗洛伊德
B. 叔本华
C. 马克思
D. 尼采
满分:2 分
2.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杰姆逊,他创新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解释学,或文化解释学理论。他的()三部著作被称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三部曲的宏篇巨制
A. 《历史与阶级意识》
B. 《马克思主义与形式》
C. 《语言的牢笼》
D. 《政治无意识》
满分:2 分
3. 下列对符号学批评有贡献的是()
A. 索绪尔
B. 皮尔士
C. 阿尔都塞
D. 克里斯蒂娃
满分:2 分
4. 卢卡奇的思想根源很复杂,他在写《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时,在思想上仍然受到韦伯和西美尔的社会学以及狄尔泰和拉斯克的哲学的深刻的影响,卢卡奇受韦伯和西美尔的影响主要提出了那两个范畴()()
A. “合理化”
B. “物化”
C. “异化”
D. “意识形态”
满分:2 分
5. 马克思主义与唯美主义之间存在差异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它们却有着极为相近的理论生成逻辑,下列哪些属于它们共同的逻辑起点()
A. 一元意识形与世俗化性质
B. 对于人的本质、人的理想存在状态的设定
C. 对人的现实存在状况的分析、考察
D. 完全否定了文学艺术的社会实践功能
满分:2 分
6. 当今的日常生活空间越来越带有艺术的形式,染有审美的气息。这就产生了一种生存实践论文艺观,这一文艺观的理解可以从下列()方面进行
A. 文艺活动的日常现实性
B. 文艺活动的身体前倾性
C. 文艺的中介参照性
D. 文艺活动功能的复合性
满分:2 分
7. 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文论出现了向外转的趋势,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也相应地完成了文化转向,与()、()在当代文坛上呈三足鼎立之势
A. 文化批评
B. 女权主义
C. 新历史主义
D. 原型批评
满分:2 分
8.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文化转向的形成有几个重要原因,它们是()
A. 文化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在20世纪获得了发展,涌现了诸多文化人类学流派
B. 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实践性、历史性与社会性
C.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语言学转向已经发展成熟,因此,形成了文化转向
D. 20世纪的社会现实是不断转向文化的现实
满分:2 分
9.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大体上分成了三大形态系统,它们分别是()
A. 社会――文化批评形态系统
B. 审美批评形态系统
C. 解构――重构批评形态系统
D. 立体多元批评形态系统
满分:2 分
10. 伯明翰学派当代研究中心第一届主任霍加特重新思考文学研究的路径,提出了“文学――文化”研究的思路,强调()和()
A. “价值判断”
B. “品质阅读”
C. “审美判断”
D. “价值阅读”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