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学期《组织行为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
一、判断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小型群体指群体成员通过群体的共同目标,各层次的组织机构,以间接方式取得联系的群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对知觉对象的情感体验,即对态度对象的情绪或感情体验。如尊敬与轻视、热情与冷漠、无畏与恐惧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个体成长的社会文化背景,如解决问题方法和行为模式,对一些重大问题的价值观念都影响着个性的形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在工作选择方面,高自我监控的人则选择与其自身个性特征相吻合的工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现实中的激励过程不仅很少是清晰明了的,而且是复杂多变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服从也叫顺从,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愿望或避免惩罚而表现出的表面的顺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激励的实质就是根据员工的需要设置某些目标,并通过一定措施激发员工的和组织目标一致的强势动机,并按组织所需要的方式导引员工的行为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在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上,哈罗德・孔茨认为企业的企业责任就是认真地考虑企业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这种考虑既是道德上的,也是公司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它们之间没有矛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利益型群体是指为了某个共同关心的特定目标而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如公司中某些员工为了增加福利,或为了帮助一个家境困难的同事,或为了抗议长期加班,而结合在一起组织一个群体,以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要改变个体的态度,首先要改变个体的有关行为,可以通过引导个体积极参与有关活动,在活动中转变原先态度,形成新的态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越大,对象从背景中选择出来就越容易,对象就越容易被知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自尊与成功预期正相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政治学的研究领域,如冲突、组织内的政治、权力,对我们准确的解释和预测组织中人的行为具有重要贡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工作群体是指群体的活动时间在工作时间类的群体,其目的是与组织的目标相关的,一般来说主要是正式组织中的群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低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个体重视实效,保持情感距离,更愿意操纵和说服别人,相信结果能为手段辩护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远程办公可以使组织跨越地理位置的限制,与掌握关键技能的工作人员保持接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态度作为一种内在心理倾向,反映了一个人对某些事物的感受,这种感受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美国耶鲁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克莱顿・爱尔德弗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对需要层次进行了重组,提出了REG理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成就需要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是美国的史坦斯・亚当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自尊心弱的人更注重取悦他人,他们很少站在不受欢迎的立场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1. 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活动的物体容易成为知觉对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2. 态度过程的关键是选择和组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3. 组织行为学中对组织文化、组织环境差异、劳动力多样化的研究大多是建立在社会学研究成果基础上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4. 强制心理使群体成员不由自主地模仿多数人,也容易改变个体态度的强度和方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5.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提出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6. 同化也叫认同,表现为不是被迫而是自愿接受他人的观念、信念,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态度保持一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7. 心理学家米切尔将个性定义为:“体现个体对其自下而上环境特殊适应性的心理和情绪等行为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8. 当人们产生某种需要而又未能满足时,身心便会失去平衡,会出现紧张和不安的状况,这种不安和紧张成为内在的驱动力促使个体采取某种行为,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激励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9. 自尊指一个人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行为、能力、外表、价值)的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0. 群体成员有其共同的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1. 大型群体指那些规模较小、相对稳定、成员之间为实现共同目标经常直接联系和接触的群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2. 友谊型群体是指基于成员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而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往往是在工作情景之中,由于工作场地和任务联系的密切而导致了交往比较频繁而逐渐形成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3. 低自我监控的人则不能以这种方式伪装自己,倾向于在各种情境下都表现出自己真实的性情和态度,因而在他们是谁以及他们做什么之间存在着高度的行为一致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4. A型个性,很少因为要从事不断增多的工作或无休止地提高工作效率而感到焦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5. 群体的影响不仅是一种自住性的约束力,而且还具有榜样示范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6. 高级经理人员常常是B型个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7. 行为科学成为对企业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的学科,其研究范围涉及员工的需要、动机、个性、情绪、态度,特别是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8. 在不同时期,在不同群体,要求人们所担任的角色是不同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9.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的行为由动机所支配,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动机引发行为、维持行为并指引行为去满足某种需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0. 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如父母离婚、父亲因职业关系长期不在家、独生子女或是兄弟姐妹中最大或最幼、工作过程中的挫折、朋友的反目,这些境遇都会影响个性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1. 由于文化的不同,人们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学习潜力,不同的生物节律、反应时间和对挫折的忍耐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2. 控制点指个体相信自己能够控制影响自己的事件的程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3. 经常重复的因素比只偶而出现的因素更容易被知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4. 群体是由个体构成的,即群体是个体简单的聚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5. 从成员特色上看,群体成员知识、技能、经验相异性小,不具相互依存性,成员可以自由决定或采取行动。而团队成员具有不同的专长而互相依赖,任何成员的行动决定会影响到别的成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6. 群体具有一定的结构,群体成员在心理上意识到彼此的存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7. 学者斯蒂芬 P.罗宾斯在论述企业社会责任时将其区分为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两个部分,认为一个企业只要履行了经济和法律责任,就算履行了社会义务,而社会责任则是在社会义务的基础上再加上道德责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8. 动机是指客观刺激作用于人的大脑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9. 态度变化难易由态度转变幅度的大小而决定。这说明能否转变一个人的态度取决于他原来的态度和要转变的新态度之间差距的大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0. 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明文确定的,职责分配明确的群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
一、判断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小型群体指群体成员通过群体的共同目标,各层次的组织机构,以间接方式取得联系的群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对知觉对象的情感体验,即对态度对象的情绪或感情体验。如尊敬与轻视、热情与冷漠、无畏与恐惧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个体成长的社会文化背景,如解决问题方法和行为模式,对一些重大问题的价值观念都影响着个性的形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在工作选择方面,高自我监控的人则选择与其自身个性特征相吻合的工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现实中的激励过程不仅很少是清晰明了的,而且是复杂多变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服从也叫顺从,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愿望或避免惩罚而表现出的表面的顺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激励的实质就是根据员工的需要设置某些目标,并通过一定措施激发员工的和组织目标一致的强势动机,并按组织所需要的方式导引员工的行为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在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上,哈罗德・孔茨认为企业的企业责任就是认真地考虑企业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这种考虑既是道德上的,也是公司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它们之间没有矛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利益型群体是指为了某个共同关心的特定目标而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如公司中某些员工为了增加福利,或为了帮助一个家境困难的同事,或为了抗议长期加班,而结合在一起组织一个群体,以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要改变个体的态度,首先要改变个体的有关行为,可以通过引导个体积极参与有关活动,在活动中转变原先态度,形成新的态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越大,对象从背景中选择出来就越容易,对象就越容易被知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自尊与成功预期正相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政治学的研究领域,如冲突、组织内的政治、权力,对我们准确的解释和预测组织中人的行为具有重要贡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工作群体是指群体的活动时间在工作时间类的群体,其目的是与组织的目标相关的,一般来说主要是正式组织中的群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低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个体重视实效,保持情感距离,更愿意操纵和说服别人,相信结果能为手段辩护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远程办公可以使组织跨越地理位置的限制,与掌握关键技能的工作人员保持接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态度作为一种内在心理倾向,反映了一个人对某些事物的感受,这种感受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美国耶鲁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克莱顿・爱尔德弗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对需要层次进行了重组,提出了REG理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成就需要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是美国的史坦斯・亚当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自尊心弱的人更注重取悦他人,他们很少站在不受欢迎的立场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1. 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活动的物体容易成为知觉对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2. 态度过程的关键是选择和组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3. 组织行为学中对组织文化、组织环境差异、劳动力多样化的研究大多是建立在社会学研究成果基础上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4. 强制心理使群体成员不由自主地模仿多数人,也容易改变个体态度的强度和方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5.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提出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6. 同化也叫认同,表现为不是被迫而是自愿接受他人的观念、信念,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态度保持一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7. 心理学家米切尔将个性定义为:“体现个体对其自下而上环境特殊适应性的心理和情绪等行为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8. 当人们产生某种需要而又未能满足时,身心便会失去平衡,会出现紧张和不安的状况,这种不安和紧张成为内在的驱动力促使个体采取某种行为,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激励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9. 自尊指一个人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行为、能力、外表、价值)的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0. 群体成员有其共同的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1. 大型群体指那些规模较小、相对稳定、成员之间为实现共同目标经常直接联系和接触的群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2. 友谊型群体是指基于成员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而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往往是在工作情景之中,由于工作场地和任务联系的密切而导致了交往比较频繁而逐渐形成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3. 低自我监控的人则不能以这种方式伪装自己,倾向于在各种情境下都表现出自己真实的性情和态度,因而在他们是谁以及他们做什么之间存在着高度的行为一致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4. A型个性,很少因为要从事不断增多的工作或无休止地提高工作效率而感到焦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5. 群体的影响不仅是一种自住性的约束力,而且还具有榜样示范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6. 高级经理人员常常是B型个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7. 行为科学成为对企业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的学科,其研究范围涉及员工的需要、动机、个性、情绪、态度,特别是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8. 在不同时期,在不同群体,要求人们所担任的角色是不同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9.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的行为由动机所支配,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动机引发行为、维持行为并指引行为去满足某种需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0. 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如父母离婚、父亲因职业关系长期不在家、独生子女或是兄弟姐妹中最大或最幼、工作过程中的挫折、朋友的反目,这些境遇都会影响个性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1. 由于文化的不同,人们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学习潜力,不同的生物节律、反应时间和对挫折的忍耐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2. 控制点指个体相信自己能够控制影响自己的事件的程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3. 经常重复的因素比只偶而出现的因素更容易被知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4. 群体是由个体构成的,即群体是个体简单的聚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5. 从成员特色上看,群体成员知识、技能、经验相异性小,不具相互依存性,成员可以自由决定或采取行动。而团队成员具有不同的专长而互相依赖,任何成员的行动决定会影响到别的成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6. 群体具有一定的结构,群体成员在心理上意识到彼此的存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7. 学者斯蒂芬 P.罗宾斯在论述企业社会责任时将其区分为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两个部分,认为一个企业只要履行了经济和法律责任,就算履行了社会义务,而社会责任则是在社会义务的基础上再加上道德责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8. 动机是指客观刺激作用于人的大脑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9. 态度变化难易由态度转变幅度的大小而决定。这说明能否转变一个人的态度取决于他原来的态度和要转变的新态度之间差距的大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0. 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明文确定的,职责分配明确的群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