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12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测试
大工12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测试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依法具有终局法律效力的裁决外,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日内同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 10
B. 15
C. 20
D. 25
满分:3 分
2. 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小时。
A. 2
B. 4
C. 8
D. 10
满分:3 分
3. 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
A. 风俗
B. 买卖
C. 劳动
D. 法律
满分:3 分
4. 在职业活动中,缺失了()就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失去社会的支持。
A. 爱岗敬业
B. 诚实守信
C. 办事公道
D. 服务群众
满分:3 分
5.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A. 为人民服务
B. 信守承诺
C. 爱岗敬业
D. 公正廉洁
满分:3 分
6. ()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
A. 保护环境
B. 爱护公物
C. 遵纪守法
D. 助人为乐
满分:3 分
7. 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最长不超过()日。
A. 10
B. 15
C. 20
D. 30
满分:3 分
8. ()于1994年7月5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A. 《公务员法》
B. 《教师法》
C. 《安全生产法》
D. 《劳动法》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9. ()是指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一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 发展性失业
D. 周期性失业
满分:3 分
10. 聘任制公务员与所在机关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争议的,可以自争议发生之日起()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A. 15日内
B. 20日内
C. 30日内
D. 60日内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大工12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测试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已经深入到全民族的()之中。
A. 思维方式
B. 价值观念
C. 行为方式
D. 风俗习惯
满分:4 分
2. 道德发展的总趋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A. 向上的
B. 前进的
C. 曲折的
D. 平坦的
满分:4 分
3. 申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有下列情形的,不予许可()。
A. 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B. 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C. 煽动民族分裂的
D. 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
满分:4 分
4. 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它是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
A. 诚实劳动
B. 合法经营
C. 信守承诺
D. 讲求信誉
满分:4 分
5. 下列哪项不适用《集会游行示威法》()。
A. 文娱
B. 体育活动
C. 正常的宗教活动
D. 传统的民间习俗活动
满分:4 分
6. 个人品德不是短暂的道德现象,它一经形成,就会长时间地影响人的()各个方面。
A. 知
B. 情
C. 意
D. 行
满分:4 分
7. 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 授权性规范
B. 禁止性规范
C. 义务性规范
D. 命令性规范
满分:4 分
8.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通过()来维系的。
A. 社会舆论
B. 传统习俗
C. 人们的内心信念
D. 法律规章
满分:4 分
9. 对于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做到()。
A. 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
B. 服从社会需要
C. 追求长远利益
D. 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满分:4 分
10. 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压力较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A. 我国人口基数大
B. 就业机制有待完善
C. 就业观念有待更新
D.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满分:4 分
大工12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测试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公共生活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公众性生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扩大,个人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需要申请的集会、游行、示威,其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10日前向主管机关递交书面申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道路交通安全法》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公德植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人们通过对道德的把握,来感受社会关系的脉动,识别社会发展的方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依法具有终局法律效力的裁决外,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日内同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 10
B. 15
C. 20
D. 25
满分:3 分
2. 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小时。
A. 2
B. 4
C. 8
D. 10
满分:3 分
3. 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
A. 风俗
B. 买卖
C. 劳动
D. 法律
满分:3 分
4. 在职业活动中,缺失了()就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失去社会的支持。
A. 爱岗敬业
B. 诚实守信
C. 办事公道
D. 服务群众
满分:3 分
5.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A. 为人民服务
B. 信守承诺
C. 爱岗敬业
D. 公正廉洁
满分:3 分
6. ()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
A. 保护环境
B. 爱护公物
C. 遵纪守法
D. 助人为乐
满分:3 分
7. 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最长不超过()日。
A. 10
B. 15
C. 20
D. 30
满分:3 分
8. ()于1994年7月5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A. 《公务员法》
B. 《教师法》
C. 《安全生产法》
D. 《劳动法》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9. ()是指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一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 发展性失业
D. 周期性失业
满分:3 分
10. 聘任制公务员与所在机关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争议的,可以自争议发生之日起()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A. 15日内
B. 20日内
C. 30日内
D. 60日内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大工12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测试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已经深入到全民族的()之中。
A. 思维方式
B. 价值观念
C. 行为方式
D. 风俗习惯
满分:4 分
2. 道德发展的总趋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A. 向上的
B. 前进的
C. 曲折的
D. 平坦的
满分:4 分
3. 申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有下列情形的,不予许可()。
A. 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B. 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C. 煽动民族分裂的
D. 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
满分:4 分
4. 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它是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
A. 诚实劳动
B. 合法经营
C. 信守承诺
D. 讲求信誉
满分:4 分
5. 下列哪项不适用《集会游行示威法》()。
A. 文娱
B. 体育活动
C. 正常的宗教活动
D. 传统的民间习俗活动
满分:4 分
6. 个人品德不是短暂的道德现象,它一经形成,就会长时间地影响人的()各个方面。
A. 知
B. 情
C. 意
D. 行
满分:4 分
7. 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 授权性规范
B. 禁止性规范
C. 义务性规范
D. 命令性规范
满分:4 分
8.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通过()来维系的。
A. 社会舆论
B. 传统习俗
C. 人们的内心信念
D. 法律规章
满分:4 分
9. 对于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做到()。
A. 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
B. 服从社会需要
C. 追求长远利益
D. 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满分:4 分
10. 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压力较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A. 我国人口基数大
B. 就业机制有待完善
C. 就业观念有待更新
D.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满分:4 分
大工12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测试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公共生活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公众性生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扩大,个人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需要申请的集会、游行、示威,其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10日前向主管机关递交书面申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道路交通安全法》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公德植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人们通过对道德的把握,来感受社会关系的脉动,识别社会发展的方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