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13春《邓小平理论概论》在线作业2免费答案

所属学校:大连理工大学 科目:邓小平理论概论 2015-03-17 19:55:00
大工13春《邓小平理论概论》在线测试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1982年党的()把“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
A. 十三大
B. 十二大
C. 十八大
D. 十四大
满分:3 分
2. 毛泽东在()提出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使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一步确立起来。
A. 1956年
B. 1957年
C. 1958年
D. 1960年
满分:3 分
3. 1956年,党的八大确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
A.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B. 以阶级斗争为纲
C.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D. 独立自主
满分:3 分
4. 1958年党的()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八大二次会议
C. 十四大
D. 十三大
满分:3 分
5. 1979年()在建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现在还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经济和文化还不发达。”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陈云
D. 叶剑英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6. ()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政治保证。
A. 从国情出发
B. 四项基本原则
C. 政治体制改革
D. 经济体制改革
满分:3 分
7. ()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A. 国有经济
B. 集体经济
C.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D.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满分:3 分
8. 根据我国对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二产业是()。
A. 工业
B. 农业
C. 商业
D. 服务业
满分:3 分
9.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 共产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做主
C.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 民主集中制
满分:3 分
10. ()对公有制经济内涵的确定,打破了公有制经济只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传统观念。
A. 十三大
B. 十四大
C. 十五大
D. 十八大
满分:3 分
大工13春《邓小平理论概论》在线测试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中,生产要素市场包括()。
A. 商品流通市场
B. 金融市场
C. 劳动力市场
D. 技术和信息市场
E. 房地产市场
满分:4 分
2. ()是构成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基本要素。
A. 市场主体
B. 个体经济
C. 市场体系
D. 宏观调控体系
满分:4 分
3. 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间接调控,其特征有()。
A. 主要通过价格、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手段实施调控
B. 国家计划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是指导性的
C. 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再直接干预
D. 行政手段不再成为调节手段
E. 法律规范、信息指导成为调控的重要手段
满分:4 分
4.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有很多困难和矛盾,其中资金短缺和就业压力是比较大的难题。这主要是因为()。
A. 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巨大资本投入
B. 大量的民间资本找不到理想的增资投向
C.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就业人口不仅基数大,而且增长快
D. 各级政府和公有制经济的安置和吸纳能力十分有限,就业压力巨大
满分:4 分
5.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 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D. 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满分:4 分
6.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点是()。
A.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高低,要以企业盈利的最大化为首要依据
B.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高低,要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程度为基本依据
C.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要符合节约劳动时间的要求
D. 我国劳动力过剩,经济效益的高低关键是看节约物化劳动时间的多少
E. 要把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结合起来考察,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满分:4 分
7. 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注重()。
A. 制度建设和创新
B. 整体推进
C. 重点突破
D. 循序渐进
满分:4 分
8. 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
A. 人文指标
B. 资源指标
C. 环境指标
D. 社会指标
满分:4 分
9.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A. 经济效益好
B. 资源消耗低
C. 环境污染少
D.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满分:4 分
10. 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有效配置资源的条件,因为它是()。
A.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
B.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条件
C. 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纽带
D. 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满分:4 分
大工13春《邓小平理论概论》在线测试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1980年3月,邓小平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为了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邓小平提出了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的方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正确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还要求有以间接调节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是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进行拨乱反正,果断地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比例协调、结构合理是保证经济发展速度的条件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