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四(随机)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预付资本总周转,实际上是指()
A.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平均周转
B.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
C. 货币资本的各部分的平均周转
D. 商品资本的各部分的平均周转
满分:4 分
2.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是指()
A. 在数量上,公有资产比重越大越好
B. 质的优势,量的比重是无关紧要的
C. 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D. 一切产业都要国有制经济占优势
满分:4 分
3. 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主要是指()
A.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
B. 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C. 社会矛盾的加剧
D. 国家管理经济的经验
满分:4 分
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A. 社会化大生产
B. 固定资本的更新
C. 大量积压商品
D. 闲置的机器设备
满分:4 分
5.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的主体是()
A. 国家
B. 企业
C. 劳动者
D. 商品
满分:4 分
6.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
A. 土地私有制
B. 土地有限并有优劣之分
C.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D. 与工业相比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
满分:4 分
7.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抽象劳动创造()
A. 使用价值
B. 新的价值
C. 剩余价值
D. 交换价值
满分:4 分
8.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存在商品关系的原因是()。
A. 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经济效益不同
B. 各全民所有制企业使用的生产资料数量存在差别
C. 各全民所有制企业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D. 各全民所有制企业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A. 国家和企业的关系
B.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关系
C.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D. 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满分:4 分
10.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地位是()
A. 与其他所有制处于同等地位
B. 与私营经济同等重要
C. 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补充
D. 在多种经济成分中占主体地位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1.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计划的作用()
A.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 使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缓解
C. 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D. 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满分:4 分
12. 生产力状况是指()
A. 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力变化
B. 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力布局
C. 生产力规模和生产力发展
D. 生产力性质和生产力水平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3. 战后半个世纪的历史表明垄断资本主义制度()
A. 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短期内将被社会主义代替
B. 仍处于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资本主义上升阶段
C. 是人类社会最合理、和谐、自然的永恒制度
D. 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4. 社会生产目的是取决于()
A. 该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B. 该社会人们的消费水平和风俗习惯
C. 该社会居民的平均文化教育素质
D.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满分:4 分
15. "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句话的意思是()
A. 流通领域不产生剩余价值
B. 剩余价值是在流通领域中实现的
C. 剩余价值只能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但又要以流通领域为条件
D. 剩余价值只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要在生产过程中实现
满分:4 分
16. 资本主义地租是()
A. 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利余价值
B. 超过农业工人创造的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利余价值
C. 农业工人创造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D. 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满分:4 分
17.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劳动力商品最重要的特殊性在
A. 它在一定条件下才成为商品
B. 它在价值决定上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C. 它存在于活人身体中
D. 它的使用价值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8.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
A. 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不稳定性
B.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C. 固定资本的更新
D. 人民群众购买力的波动
满分:4 分
19. 跨国公司是由()
A. 联合国有关机构出资建立起来的
B. 原料出口国共同投资建立起来的
C. 一国的或以一国的垄断组织为主建立起来的
D. 多个国家的最大垄断组织建立起来的
满分:4 分
20. 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迅速发展和经济停滞的两种趋势的根源在于()
A. 资本家追逐高额利润
B. 垄断的统治
C. 经济发展本身的规律
D. 竞争的存在
满分:4 分
东财《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四(随机)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的劳动率的提高使
A. 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
B. 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C. 商品价值总量增加
D. 商品价值总量减少
E. 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满分:4 分
2.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包括
A. 资本补偿
B. 劳务补偿
C. 货币补偿
D. 价值补偿
E. 物质补偿
此题选: DE 满分:4 分
3. 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是()
A. 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 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
C. 形成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
D. 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E. 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满分:4 分
4. 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阶段是
A. 分配阶段
B. 购买阶段
C. 生产阶段
D. 销售阶段
E. 流通阶段
满分:4 分
5. 生产力()
A. 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B. 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水平
C. 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D. 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E. 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预付资本总周转,实际上是指()
A.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平均周转
B.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
C. 货币资本的各部分的平均周转
D. 商品资本的各部分的平均周转
满分:4 分
2.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是指()
A. 在数量上,公有资产比重越大越好
B. 质的优势,量的比重是无关紧要的
C. 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D. 一切产业都要国有制经济占优势
满分:4 分
3. 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主要是指()
A.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
B. 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C. 社会矛盾的加剧
D. 国家管理经济的经验
满分:4 分
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A. 社会化大生产
B. 固定资本的更新
C. 大量积压商品
D. 闲置的机器设备
满分:4 分
5.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的主体是()
A. 国家
B. 企业
C. 劳动者
D. 商品
满分:4 分
6.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
A. 土地私有制
B. 土地有限并有优劣之分
C.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D. 与工业相比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
满分:4 分
7.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抽象劳动创造()
A. 使用价值
B. 新的价值
C. 剩余价值
D. 交换价值
满分:4 分
8.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存在商品关系的原因是()。
A. 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经济效益不同
B. 各全民所有制企业使用的生产资料数量存在差别
C. 各全民所有制企业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D. 各全民所有制企业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A. 国家和企业的关系
B.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关系
C.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D. 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满分:4 分
10.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地位是()
A. 与其他所有制处于同等地位
B. 与私营经济同等重要
C. 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补充
D. 在多种经济成分中占主体地位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1.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计划的作用()
A.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 使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缓解
C. 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D. 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满分:4 分
12. 生产力状况是指()
A. 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力变化
B. 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力布局
C. 生产力规模和生产力发展
D. 生产力性质和生产力水平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3. 战后半个世纪的历史表明垄断资本主义制度()
A. 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短期内将被社会主义代替
B. 仍处于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资本主义上升阶段
C. 是人类社会最合理、和谐、自然的永恒制度
D. 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4. 社会生产目的是取决于()
A. 该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B. 该社会人们的消费水平和风俗习惯
C. 该社会居民的平均文化教育素质
D.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满分:4 分
15. "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句话的意思是()
A. 流通领域不产生剩余价值
B. 剩余价值是在流通领域中实现的
C. 剩余价值只能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但又要以流通领域为条件
D. 剩余价值只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要在生产过程中实现
满分:4 分
16. 资本主义地租是()
A. 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利余价值
B. 超过农业工人创造的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利余价值
C. 农业工人创造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D. 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满分:4 分
17.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劳动力商品最重要的特殊性在
A. 它在一定条件下才成为商品
B. 它在价值决定上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C. 它存在于活人身体中
D. 它的使用价值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8.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
A. 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不稳定性
B.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C. 固定资本的更新
D. 人民群众购买力的波动
满分:4 分
19. 跨国公司是由()
A. 联合国有关机构出资建立起来的
B. 原料出口国共同投资建立起来的
C. 一国的或以一国的垄断组织为主建立起来的
D. 多个国家的最大垄断组织建立起来的
满分:4 分
20. 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迅速发展和经济停滞的两种趋势的根源在于()
A. 资本家追逐高额利润
B. 垄断的统治
C. 经济发展本身的规律
D. 竞争的存在
满分:4 分
东财《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四(随机)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的劳动率的提高使
A. 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
B. 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C. 商品价值总量增加
D. 商品价值总量减少
E. 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满分:4 分
2.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包括
A. 资本补偿
B. 劳务补偿
C. 货币补偿
D. 价值补偿
E. 物质补偿
此题选: DE 满分:4 分
3. 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是()
A. 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 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
C. 形成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
D. 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E. 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满分:4 分
4. 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阶段是
A. 分配阶段
B. 购买阶段
C. 生产阶段
D. 销售阶段
E. 流通阶段
满分:4 分
5. 生产力()
A. 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B. 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水平
C. 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D. 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E. 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