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法理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
一、判断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法的渊源可以分为实质意义上的渊源和形式意义上的渊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行政法规专指国务院制定的有关行政管理事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其地位仅次于宪法,高于法律和地方性法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国家意志也就是指掌握国家政权阶级的意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国家意志内容的最终决定因素,经济以外因素,如政治、思想、道德、文化、历史传统、民族、宗教、习惯等,对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没有有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划分是按照法作用于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区别所做的分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6. 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既定的模式、标准或方向,从而引导人们在法所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社会活动的作用。在这里,行为的主体是每个人自己。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7. 限制解释是指在法的条文的字面含义比立法原意窄时,作出比字面含义广的解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8. 权力与权利两词有时可以通用,有时又有区别。一般是区别使用的。权利的主体是人民,权力的主体是政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9. 从计算角度不同划分,利益有多数利益与少数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0. 从立法权限划分角度,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分权的,多级并存、多类结合的立法权限划分体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1. 任何人都有权进行法律编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2. 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划分是按照法作用于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区别所做的分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3. 权利能力是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具备权利能力,是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法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前提性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4. 党的政策对法的制定和实施都有指导作用,但法对党的政策也有制约作用,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5. 按照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有权制定法律。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6. 法的执行,也称“司法”,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7. 以实施法律的主体和法的内容为标准,法的实施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法的遵守,法的执行,法的适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8. 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划分,是世界各国共同适用的分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9. 实质正义是指制度本身的正义,形式正义是指对法律和制度的公正和一贯的执行,而不管它的实质原则是什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0. 法律汇编不改变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并不是制定法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1. 由于利益存在于不同领域,可以将利益分为物质利益、政治利益、精神利益三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2. 法律效力可以分为四种,或称四个效力范围:对人的效力、对事的效力、空间效力、时间效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3.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4. 两大法系在经济基础、阶级本质、总的指导思想等方面是一致的,但在形式上,即法律渊源、法典编纂、适用法律技术、法律解释、法律分类、法律术语、司法组织、程序以及私法实体法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别。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5. 立法原则是立法主体在立法时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和总体要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
一、判断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法的渊源可以分为实质意义上的渊源和形式意义上的渊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行政法规专指国务院制定的有关行政管理事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其地位仅次于宪法,高于法律和地方性法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国家意志也就是指掌握国家政权阶级的意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国家意志内容的最终决定因素,经济以外因素,如政治、思想、道德、文化、历史传统、民族、宗教、习惯等,对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没有有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划分是按照法作用于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区别所做的分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6. 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既定的模式、标准或方向,从而引导人们在法所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社会活动的作用。在这里,行为的主体是每个人自己。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7. 限制解释是指在法的条文的字面含义比立法原意窄时,作出比字面含义广的解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8. 权力与权利两词有时可以通用,有时又有区别。一般是区别使用的。权利的主体是人民,权力的主体是政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9. 从计算角度不同划分,利益有多数利益与少数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0. 从立法权限划分角度,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分权的,多级并存、多类结合的立法权限划分体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1. 任何人都有权进行法律编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2. 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划分是按照法作用于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区别所做的分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3. 权利能力是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具备权利能力,是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法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前提性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4. 党的政策对法的制定和实施都有指导作用,但法对党的政策也有制约作用,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5. 按照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有权制定法律。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6. 法的执行,也称“司法”,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7. 以实施法律的主体和法的内容为标准,法的实施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法的遵守,法的执行,法的适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8. 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划分,是世界各国共同适用的分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9. 实质正义是指制度本身的正义,形式正义是指对法律和制度的公正和一贯的执行,而不管它的实质原则是什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0. 法律汇编不改变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并不是制定法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1. 由于利益存在于不同领域,可以将利益分为物质利益、政治利益、精神利益三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2. 法律效力可以分为四种,或称四个效力范围:对人的效力、对事的效力、空间效力、时间效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3.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4. 两大法系在经济基础、阶级本质、总的指导思想等方面是一致的,但在形式上,即法律渊源、法典编纂、适用法律技术、法律解释、法律分类、法律术语、司法组织、程序以及私法实体法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别。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5. 立法原则是立法主体在立法时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和总体要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3春东北财经大学《法理学》在线作业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