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社会学》在线作业二(随机)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单选)
V
1. “近水楼台”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相互交往过程中( )的必要性。
A. 活动空间接近
B. 群体成员间的接触时间长
C. 群体成员间的相互交往比较自由
D. 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较小
满分:3 分
2. 在( )阶段,家庭处于发展的鼎盛时期。
A. 新家庭产生阶段
B. 生育和抚养子女阶段
C. 孩子陆续就业和结婚阶段
D. 家庭收缩阶段
E. 空巢阶段
F. 家庭灭亡阶段
满分:3 分
3. ( )是指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
A. 文化特质
B. 文化丛
C. 文化形态
D. 文化模式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4. ( )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象征。
A. 地缘关系
B. 业缘关系
C. 群体关系
D. 个人关系
满分:3 分
5. 社会整合理论(Social Integration)是由法国社会学家( )提出来的。
A. 帕森斯
B. 奥格本
C. 迪尔克姆
D. 斯宾塞
满分:3 分
6. 下列哪项不属于普遍的文化模式( )。
A. 语言
B. 艺术
C. 京剧
D. 习俗
E. 科学
满分:3 分
7. 根据社会学对文化类型的区分,制度、规范和观念等属于( )。
A. 主文化
B. 亚文化
C. 物质文化
D. 非物质文化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8.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于____。
A. 19世纪中叶
B. 1911年
C. 1949年
D. 1979年
满分:3 分
9. ( )根据“人类智力发展的根本规律”,把人类社会变迁历程划分为军事阶段、过渡阶段和工业阶段,以此来解释人类社会变迁和进化历程。
A. 熊彼特
B. 奥格本
C. 孔德
D. 斯宾塞
满分:3 分
10. ____认为,群众的特征表现为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感染、暗示的影响使群众心理朝某一方向发展,并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为行动的倾向。
A. 模仿理论
B. 感染理论
C. 匿名理论
D. 控制转让理论
满分:3 分
11. ( )用“文化类型”的循环变动来解释西方社会的发展史。
A. 马克思
B. 汤恩比
C. 索罗金
D. 熊彼特
满分:3 分
12.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初级群体的( )特点。
A. 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
B. 成员之间难以替代
C. 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
D. 整合程度较高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3. 从空间性上看,大学属于( )。
A. 法定社区
B. 自然社区
C. 专能社区
D. 精神社区
满分:3 分
14. ( )最早把行政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个环节。
A. 泰勒
B. 亨利・法约尔
C. 马科斯・韦伯
D. 霍桑
满分:3 分
15. 组织系统理论属于( )的主要观点。
A. 传统管理理论
B.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C. 现代组织管理理论
D. 巴纳德的组织协作论
满分:3 分
16. ____是指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而采取的各种原则或方针。
A. 社会制度
B. 社会控制
C. 社会政策
D. 社会规范
满分:3 分
17. ( )是指以全社会的名义颁布行为规则,并对全社会组织、社会群体和全部个体的社会行为进行调节和制约的方式。
A. 组织控制手段
B. 制度控制手段
C. 文化控制手段
D. 行为控制手段
满分:3 分
18. 个体的社会化以____为基础。
A. 社会环境
B. 社会制度
C. 个人的社会参与能力
D. 个人的生物遗传素质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9. 下列有关冲突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团体间的冲突有利于增进团体内部的团结
B. 冲突不利于社会变迁
C. 冲突对方所争夺的目标既可相同也可不同
D. 冲突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打败对方
满分:3 分
20. 群体存在的基础,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看,____是群体得以维持的根本。
A. 互动关系
B. 交换关系
C. 人际关系
D. 社会关系
满分:3 分
东财《社会学》在线作业二(随机)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多选)
V
1. 下列哪些属于文化的特征( )。
A. 遗传性
B. 复合性
C. 超个人性
D. 象征性
E. 传递性
F. 变迁性
满分:4 分
2. 与实在社区相比,虚拟社区具有哪些特征:( )。
A. 交往的超时空性
B. 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
C. 人际关系较为松散
D. 社区群体的流动较为频繁
E. 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的交往准则
满分:4 分
3. 规章条例属于哪种社会控制手段( )。
A. 积极的社会控制
B. 消极的社会控制
C. 正式控制
D. 非正式控制
E. 外在控制
F. 内在控制
G. 硬控制
H. 软控制
满分:4 分
4. 从社会变迁方式角度划分,社会变迁可分为( )。
A. 整体变迁
B. 局部变迁
C. 渐进的社会变迁
D. 激进的社会变迁
满分:4 分
5. 目前,在社区研究中常见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 )。
A. 人类生态学方法
B. 人类学方法
C. 社会体系方法
D. 人类系统学方法
满分:4 分
6. 社会角色理论的来源有( )。
A. 美国芝加哥学派
B. 人类学
C. “完形主义心理学”
D. 社会戏剧论
满分:4 分
7. 社会运行通常可分为( )和( )两种形态。
A. 纵向运行
B. 交互运行
C. 逆向运行
D. 横向运行
满分:4 分
8. 从近代家庭结构总的变化趋势来看,( )比例在上升,世界多数国家的家庭呈现出小型化趋势。
A. 复合家庭
B. 主干家庭
C. 核心家庭
D. 单亲家庭
E. 单身家庭
满分:4 分
9. 家庭制度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A. 原始蒙昧时期
B. 血缘家庭
C. 普那路亚家庭
D. 对偶家庭
E. 古典的一夫一妻制家庭
F. 现代的一夫一妻制家庭
满分:4 分
10. 社会舆论属于哪种社会控制手段:( )。
A. 积极的社会控制
B. 消极的社会控制
C. 正式控制
D. 非正式控制
E. 外在控制
F. 内在控制
G. 硬控制
H. 软控制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单选)
V
1. “近水楼台”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相互交往过程中( )的必要性。
A. 活动空间接近
B. 群体成员间的接触时间长
C. 群体成员间的相互交往比较自由
D. 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较小
满分:3 分
2. 在( )阶段,家庭处于发展的鼎盛时期。
A. 新家庭产生阶段
B. 生育和抚养子女阶段
C. 孩子陆续就业和结婚阶段
D. 家庭收缩阶段
E. 空巢阶段
F. 家庭灭亡阶段
满分:3 分
3. ( )是指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
A. 文化特质
B. 文化丛
C. 文化形态
D. 文化模式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4. ( )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象征。
A. 地缘关系
B. 业缘关系
C. 群体关系
D. 个人关系
满分:3 分
5. 社会整合理论(Social Integration)是由法国社会学家( )提出来的。
A. 帕森斯
B. 奥格本
C. 迪尔克姆
D. 斯宾塞
满分:3 分
6. 下列哪项不属于普遍的文化模式( )。
A. 语言
B. 艺术
C. 京剧
D. 习俗
E. 科学
满分:3 分
7. 根据社会学对文化类型的区分,制度、规范和观念等属于( )。
A. 主文化
B. 亚文化
C. 物质文化
D. 非物质文化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8.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于____。
A. 19世纪中叶
B. 1911年
C. 1949年
D. 1979年
满分:3 分
9. ( )根据“人类智力发展的根本规律”,把人类社会变迁历程划分为军事阶段、过渡阶段和工业阶段,以此来解释人类社会变迁和进化历程。
A. 熊彼特
B. 奥格本
C. 孔德
D. 斯宾塞
满分:3 分
10. ____认为,群众的特征表现为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感染、暗示的影响使群众心理朝某一方向发展,并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为行动的倾向。
A. 模仿理论
B. 感染理论
C. 匿名理论
D. 控制转让理论
满分:3 分
11. ( )用“文化类型”的循环变动来解释西方社会的发展史。
A. 马克思
B. 汤恩比
C. 索罗金
D. 熊彼特
满分:3 分
12.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初级群体的( )特点。
A. 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
B. 成员之间难以替代
C. 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
D. 整合程度较高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3. 从空间性上看,大学属于( )。
A. 法定社区
B. 自然社区
C. 专能社区
D. 精神社区
满分:3 分
14. ( )最早把行政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个环节。
A. 泰勒
B. 亨利・法约尔
C. 马科斯・韦伯
D. 霍桑
满分:3 分
15. 组织系统理论属于( )的主要观点。
A. 传统管理理论
B.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C. 现代组织管理理论
D. 巴纳德的组织协作论
满分:3 分
16. ____是指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而采取的各种原则或方针。
A. 社会制度
B. 社会控制
C. 社会政策
D. 社会规范
满分:3 分
17. ( )是指以全社会的名义颁布行为规则,并对全社会组织、社会群体和全部个体的社会行为进行调节和制约的方式。
A. 组织控制手段
B. 制度控制手段
C. 文化控制手段
D. 行为控制手段
满分:3 分
18. 个体的社会化以____为基础。
A. 社会环境
B. 社会制度
C. 个人的社会参与能力
D. 个人的生物遗传素质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9. 下列有关冲突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团体间的冲突有利于增进团体内部的团结
B. 冲突不利于社会变迁
C. 冲突对方所争夺的目标既可相同也可不同
D. 冲突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打败对方
满分:3 分
20. 群体存在的基础,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看,____是群体得以维持的根本。
A. 互动关系
B. 交换关系
C. 人际关系
D. 社会关系
满分:3 分
东财《社会学》在线作业二(随机)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多选)
V
1. 下列哪些属于文化的特征( )。
A. 遗传性
B. 复合性
C. 超个人性
D. 象征性
E. 传递性
F. 变迁性
满分:4 分
2. 与实在社区相比,虚拟社区具有哪些特征:( )。
A. 交往的超时空性
B. 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
C. 人际关系较为松散
D. 社区群体的流动较为频繁
E. 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的交往准则
满分:4 分
3. 规章条例属于哪种社会控制手段( )。
A. 积极的社会控制
B. 消极的社会控制
C. 正式控制
D. 非正式控制
E. 外在控制
F. 内在控制
G. 硬控制
H. 软控制
满分:4 分
4. 从社会变迁方式角度划分,社会变迁可分为( )。
A. 整体变迁
B. 局部变迁
C. 渐进的社会变迁
D. 激进的社会变迁
满分:4 分
5. 目前,在社区研究中常见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 )。
A. 人类生态学方法
B. 人类学方法
C. 社会体系方法
D. 人类系统学方法
满分:4 分
6. 社会角色理论的来源有( )。
A. 美国芝加哥学派
B. 人类学
C. “完形主义心理学”
D. 社会戏剧论
满分:4 分
7. 社会运行通常可分为( )和( )两种形态。
A. 纵向运行
B. 交互运行
C. 逆向运行
D. 横向运行
满分:4 分
8. 从近代家庭结构总的变化趋势来看,( )比例在上升,世界多数国家的家庭呈现出小型化趋势。
A. 复合家庭
B. 主干家庭
C. 核心家庭
D. 单亲家庭
E. 单身家庭
满分:4 分
9. 家庭制度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A. 原始蒙昧时期
B. 血缘家庭
C. 普那路亚家庭
D. 对偶家庭
E. 古典的一夫一妻制家庭
F. 现代的一夫一妻制家庭
满分:4 分
10. 社会舆论属于哪种社会控制手段:( )。
A. 积极的社会控制
B. 消极的社会控制
C. 正式控制
D. 非正式控制
E. 外在控制
F. 内在控制
G. 硬控制
H. 软控制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