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14年9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业考核

所属学校:华中师范大学 科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015-03-17 21:03:11
华师14年9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业考核试题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上海《新世界》商城的股票,某月某日每股价格为13.30元。从理论形态分析,该股票价格是( )
A. 股票所代表的投入企业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B. 股息的资本化
C. 按股票面额可从公司盈利中分得的一部分利润额
D. 社会经济、政治形势变化的晴雨表
满分:2分
2.生产力自身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____
A. 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
B.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作用
C. 生产关系领域中的不断变革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满分:2分
3.资本国际化的发展进程是( )
A. 从商业资本国际化到借贷资本国际化再至产业资本国际化
B. 从借贷资本国际化到商业资本国际化再到产业资本国际化
C. 从产业资本国际化到借贷资本国际化再到商业资本国际化
D. 从商业资本国际化到产业资本国际化再到借贷资本国际化
满分:2分
4.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____
A. 延长工人工作时间而获得的
B. 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的
C. 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
D. 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满分:2分
5.平均利润率具有下降趋势的原因是( )
A. 剩余价值率的降低
B. 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提高
C. 可变资本绝对量的减少
D. 工人劳动时间缩短
满分:2分
6.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劳动力的价值()
A. 由劳动时间决定
B. 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C. 包含一个历史的道德的因素
D. 由一系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
满分:2分
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B. 社会生产力
C. 社会生产关系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即生产方式
满分:2分
8.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经济停滞两种趋势的根本原因是( )
A. 滞胀
B. 竞争
C. 垄断
D. 剥削
满分:2分
9.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
A. 国际卡特尔
B. 混合联合公司
C. 国际托拉斯
D. 跨国公司
满分:2分
10.商品的流通客观需要的货币数量,与待售的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水平及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有关,这种关系是____
A. 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正比
B. 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C. 与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D. 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正比
满分:2分
11.食利国是指( )
A. 依靠发行国债取得收入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B. 依靠银行存贷款利息之差获取收入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C. 依靠资本输出进行剥削和掠夺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D. 依靠买卖股票获利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满分:2分
12.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A. 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 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 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 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满分:2分
13.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 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B.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C.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
D. 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满分:2分
14.私人垄断特别是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的出现( )
A. 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
B. 使资本主义私有制发生部分质变
C. 有时使资本主义私有制发生质的变化
D. 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
满分:2分
15.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 )
A. 市场交换的国际化
B. 科学技术的国际化
C. 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D. 生产经营的国际化
满分:2分
16.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____
A. 体力劳动为尺度的
B. 脑力劳动为尺度的
C. 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D. 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满分:2分
17.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 软件磁盘本身
B. 软件的有用性
C. 购买软件的货币
D. 应用软件的计算机
满分:2分
18.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 剩余价值学说
B. 生产价格理论
C. 劳动二重性学说
D. 劳动力商品理论
满分:2分
19.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
A.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 劳动和劳动力
C.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满分:2分
20.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资本价值增殖和()
A. 价值规律的矛盾
B. 竞争规律的矛盾
C. 货币流通规律的矛盾
D. 平均利润率规律的矛盾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
A. 垄断价格只是改变了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B. 按垄断低价的买卖行为,仍然是等价交换
C. 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D. 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上的
E. 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
满分:2分
2.产业资本循环不断进行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A. 货币资本循环
B. 生产资本循环
C. 商品资本循环
D. 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是同时并存
E. 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依次继起
满分:2分
3.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A. I (c+v+m)= I c+II c
B. I(c+v+m)= I(c+△c)+II(c+△c)
C. I (v+△v+m/x)= II(c+△c)
D. II(c+v+m)= I(v+m)+II(v+m)
E. II(c+v+m)= I(v+△v+m/x)+II(v+△v+m/x)
满分:2分
4.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杠杆有
A. 税收
B. 货币
C. 利率
D. 汇率
E. 法规
满分:2分
5.剩余价值的具体转化形式有( )
A. 工资
B. 成本
C. 利润
D. 利息
满分:2分
6.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A.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B.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C. 生产时间的长短
D. 流通时间的长短
E.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周转的速度
满分:2分
7.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
A. 具体劳动时间
B. 抽象劳动时间
C. 必要劳动时间
D. 剩余劳动时间
E. 个人劳动时间
满分:2分
8.生产力 ____
A. 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B. 表示人们改革和征服自然的水平
C. 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D. 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E. 是社会生产中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满分:2分
9.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
A.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B.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C. 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D. 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
E.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满分:2分
10.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 解放生产力
B. 发展生产力
C. 消灭剥削
D. 消除两极分化
E.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满分:2分
1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A. I(c+v+m)= I c+II c
B. I(c+v+m)= I(c+△c)+II(c+△c)
C. II(c+v+m)= I(v+m)+II(v+m)
D. II(c+v+m)= I (v+△v+m/x)+II(v+△v+m/x)
E. I(v+m)= II c
满分:2分
1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 )
A. 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的过程
B.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C. 超额利润消失的过程
D.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E. 资本家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满分:2分
13.二次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出现即斗争又联合的态势的原因是( )
A. 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力量对比有了变化
B. 争夺销售市场、投资场所、原料产地的斗争尖锐化
C. 资本和生产的国际比,增强了各国利益上的共同性和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性
D. 通过国际间的对话、谈判和政策协调,消除了彼此间的矛盾
E. 国际国内竞争,相互交织,更趋激烈
满分:2分
14.垄断不能消灭竞争的原因在于( )
A.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仍然是生产社会化
B.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依旧是商品经济
C. 垄断资本主义仍旧是个体经济
D. 不存在绝对的集中和“纯粹的垄断”
E. 垄断的实质就是竞争
满分:2分
15.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应该建立()。
A. 统一的市场体系
B. 开放的市场体系
C. 竞争的市场体系
D. 有序的市场体系
E. 垄断的市场体系
满分:2分
三、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 )
A. 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B. 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竞争的结果
D. 国内企业与国外同类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满分:2分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 劳动力成为商品
C.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满分:2分
3.商品生产和和商品交换的总称是____
A. 商品流通
B. 市场经济
C. 商品经济
D. 国民经济
满分:2分
4.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者的____
A. 具体劳动而增殖
B. 具体劳动而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C. 抽象劳动而增殖
D. 抽象劳动而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
满分:2分
5.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条件是()
A. 价值增殖不能从流通产生
B. 价值增殖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
C. 价值增殖不能离开流通产生
D. 劳动力成为商品
满分:2分
6.一本书售价18元5角,这里的“元、角”是()
A. 价格标准
B. 价值尺度
C. 观念货币
D. 货币价值
满分:2分
7.某资本家投入资本100万元,用于购买生产要素(生产资料80万元,劳动力20万元),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的商品价值为130万元,其剩余价值率为____
A. 10%
B. 150%
C. 200%
D. 250%
满分:2分
8.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____
A. 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
B.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
C. 资本的各部分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D. 资本各部分的流通速度不同
满分:2分
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 社会生产关系
B. 物质资料生产
C. 商品
D. 社会总产品
满分:2分
10.社会生产中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____
A. 社会生产关系
B. 社会生产力
C. 生产工具
D. 生产资料
满分:2分
11.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垄断资产阶级 ( )
A. 曾经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B. 现在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C. 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D. 不能使生产力有任何发展
满分:2分
12.市场竞争产生的经济条件是____
A. 自然经济
B. 计划经济
C. 商品经济
D. 工业经济
满分:2分
13.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____
A. 供求规律
B. 货流通规律
C. 竞争规律
D. 价值规律
满分:2分
14.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既斗争又联合。它们之间的矛盾主要突出表现在( )
A. 军事领域
B. 政治领域
C. 经济领域
D. 文化领域
满分:2分
15.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
A. 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
C. 超额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满分:2分

, , , ,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