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中国教育管理史》14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避锋蓄锐,待机而动”是( )学派提出的一种谋略主张? (满分:3)
A. 儒家
B. 兵家
C. 道家
D. 法家
2.管理者应有先见之明,但不可“不可取于鬼神”,是( )提出的观点。 (满分:3)
A. 孙子
B. 孔子
C. 韩非子
D. 老子
3.汉代的“精舍”主要进行( )教育。 (满分:3)
A. 蒙学
B. 初习经学
C. 专经
D. 传授技艺
4.以下教材属于综合性质蒙养教材的是:( )。 (满分:3)
A. 《增广贤文》《小儿语》
B. 《四书》《五经》
C. “三、百、千”
D. 《史学提要》《小学诗礼》
5.崇文馆直隶于( )。 (满分:3)
A. 尚书省
B. 门下省
C. 中书省
D. 东宫
6.“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思想是( )提出的。 (满分:3)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魏源
7.古代设立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与官员始于( )。 (满分:3)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8.“势者,胜众之资也”是( )提出的管理思想。 (满分:3)
A. 孔子
B. 老子
C. 韩非子
D. 荀子
9.“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是( ) 提出的社会分工思想。 (满分:3)
A. 韩愈
B. 张之洞
C. 董仲舒
D. 朱熹
10.“适动静,省思虑”是( )学派对管理者基本素质提出的要求。 (满分:3)
A. 儒家
B. 兵家
C. 道家
D. 法家
二、多选题:
1.儒墨私学的相似之处包括( )。 (满分:3)
A. “无派不成学,无学不成派”
B. 兴学目的在于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学说
C. 还未达到“制度化”的水平
D. 教学内容呈现出各自的特色性
2.国民初年新教育宗旨的内容包括( )。 (满分:3)
A. 道德教育
B. 军国民教育
C. 劳动教育
D. 实利教育
E. 生活教育
F. 美感教育
3.以下教育机构属于西周官学范围的是( )。 (满分:3)
A. 国学
B. 社学
C. 义学
D. 乡学
4.唐代文教政策兼容( )。 (满分:3)
A. 道
B. 法
C. 佛
D. 名
E. 玄
F. 兵
5.民国初期颁布的新教育法令中包含的内容是( )。 (满分:3)
A. 加重手工科教育
B. 初等小学允许男女同校
C. 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
D. 中学校实行文、实分科
E. 毕业生奖励出身
F. 学堂名称一律改为学校
6.为了解对方的情况,在《孙子兵法》中提到的方法有( )。 (满分:3)
A. 问之
B. 相之
C. 作之
D. 议之
E. 角之
F. 形之
7.汉代官学体系主要包括( )。 (满分:3)
A. 太学
B. 官邸学
C. 四门学
D. 鸿都门学
8.张之洞认为考试应以( )为主。 (满分:3)
A. 成绩
B. 通经
C. 实学
D. 能力
E. 实政
F. 实效
9.清代官学衰落主要体现在( )。 (满分:3)
A. “八股取士”的严重化
B. 官学的科举化
C. 学校的附庸化
D. 教育人员的行政化
10.儒家私学的教学原则性主要体现在( )。 (满分:3)
A. “四科”、“六艺”教学计划的实施
B. 以问难、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C. 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管理原则
D. 严格的师生课堂关系
三、判断题:
1.“学在官府”的现象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必然反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儒家的修养主张多为当政者设计,道家的修养主张则多为失势者设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最早的艺术学校创办于秦代。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蔡元培说“鼓励自治,便是教学生对学问方面或道德方面,都要使他能够自治自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在秦代,太学属于高等教育层次的教育机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秦统治者推行“书同文”的真实意图是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率。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私学发展到唐宋时期,国家力量开始进行了相应的干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秦王朝在建立初期,各家学派仍然颇有势力,但与法家并无大的矛盾与分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较之墨家,儒家更加注重培养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蒙养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考虑到儿童的兴趣和特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汉初由于战争连年,兵荒马乱,学校不兴,士子读书的机会颇难。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法家提出的“因人情”的管理思想就是要讲人情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宋代从中央到地方皆有学规,以作为教育工作的准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一所官办的私学的联合体,因此它是官学性质的学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奴隶社会没有官学这种教育形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韩愈明确提出学校的任务是训练官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尽管来源多样,但是私学还是主要靠自身的力量筹集办学经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私学对教育管理的影响是消极多于积极方面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董仲舒的教育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被汉武帝采纳并实施的“独尊儒术”文教政策上。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中国教育管理史》14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隋唐时期政府实施科举考试主要是为了( )。 (满分:3)
A. 树立皇帝的威信
B. 选拔门第不高而有才能的人参政
C. 加强对教育的管理
D. 禁止贵族做官
2.我国地方教育行政机构设置的发端或萌芽在( )。 (满分:3)
A. 汉代
B. 隋唐
C. 宋代
D. 明清
3.1931年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构,下设( )。 (满分:3)
A. 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B. 艺术教育
C. 社会教育
D. 以上都是
4.东林书院突出的特点是师生积极参与当时的( ) 。 (满分:3)
A. 教学改革
B. 读经讲经
C. 科举考试
D. 政治活动
5.汉代选拔高级人才的主要形式是( )。 (满分:3)
A. 察孝廉
B. 察举茂才
C. 举贤良
D. 察举童子
6.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 )。 (满分:3)
A. 癸卯学制
B. 壬子学制
C. 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7.以下实习场所,不是国民党统治时期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场所的是( )。 (满分:3)
A. 学校自建的场所
B. 与用人单位挂钩
C. 学校制定学生自行实习的场所
D. 通过中介组织安排
8.西周的选贤贡士制度,包括以下哪两种方式( )。 ①升学选士②乡里选举 ③诸侯贡士④任官贡士 (满分:3)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9.明代书院的恢复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间曾有过 ( )次毁废。 (满分:3)
A. 两次
B. 三次
C. 四次
D. 五次
10.“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体现了哪一选士制度实施时的不公平社会现象?( ) (满分:3)
A. 选贤贡士制度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二、多选题:
1.1912年3月22日,北京政府成立后,蔡元培继续留任教育总长,教育部依参议院议决之官制进行改组,设立( )司。 (满分:3)
A. 特殊教育
B. 专门教育
C. 社会教育
D. 普通教育
2.关于制定学制的依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 (满分:3)
A.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B.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
C.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不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影响
D.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不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E.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不必考虑人口状况。
3.关于学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3)
A. 各级各类学校的入学条件是学制的规定内容之一
B. 各级各类学校的修业年限是学制的规定内容之一
C. 学制包括少年宫
D. 学制不包括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
E. 学制包括儿童校外教育机构。
4.下列关于壬子癸丑学制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3)
A. 它是中国近代第二部颁布并实施的学制
B. 主系列划分为三段四级
C. 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个系统
D. 制定了七项标准。
5.书院的主持人的称谓有( )。 (满分:3)
A. 洞主
B. 院长
C. 山长
D. 教授
E. 堂长
F. 班长
6.关于壬戌学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3)
A. 1922年颁布
B. 即通称的“六三三制”
C. 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
D. 是中国实行近代学校制度的开始。
7.唐代科举考试的方法主要有( )。 (满分:3)
A. 口试
B. 帖经和墨义
C. 策论
D. 诗赋
8.壬戌学制的附则是( )。 (满分:3)
A. 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得采选科制
B. 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可以变通
C. 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
D. 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行补习教育。
9.中国资产阶级首次以中央政府名义发布的教育文件有( )。 (满分:3)
A. 《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B. 《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
C. 《修正教育部官制》
D. 《教育部官制》
10.书院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学规,其中著名的有( )。 (满分:3)
A. “岳麓书院教条”
B. “石鼓学规”
C. “白鹿学规”
D. “茅山会约”
E. “东林会约”
F. “漳南书院学规”
三、判断题:
1.“四科取士” 包括德行、经学、文法、才能四个方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明代著名的书院是紫阳书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书院是一种比较完善的独立于官学以外的私立高等学校制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1912年颁布的《小学校令》和《小学校教则》规定城镇乡立小学、县立高等小学的校长和教员所执行的教育事务,以及私立小学校的教育事务,均由县行政长官监督。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书院的分斋教学实为班级授课制的雏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投牒自应”标志着以自应考试为特点的科举制度正式建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职业学校法》,规定小学毕业及其具有相当程度,年龄在12-20岁者,修业年限3年。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壬戌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官学衰落、私学兴起推动和促进了学术下移,即“礼下庶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1912年颁布的《小学校令》和《小学校教则》规定县立高等小学校的经费,由县经费支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我国首次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阶级明显,等级森严是西周选士制度的最大特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学部是清政府的11个行政部门之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壬子癸丑学制主系列划分四段三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1912年《小学校令》规定教员分为正副两种,教员必须有许可证,能授课者为正教员,辅助者为副教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抗战时期根据地民办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为自筹自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茂才是汉代察举最有代表性的典型科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1931年,中央在苏区成立临时政府,中央苏区临时政府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壬戌学制废除了小学与师范学校的读经课程,实行男女教育平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书院会定期召于学术讨论会。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中国教育管理史》14秋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
1.民国初年女子师范学校的特色是( )。 (满分:3)
A. 附设中学或小学
B. 附设小学教员讲习所
C. 设有保姆讲习所
D. 以培养教员为目标
2.诸葛亮当年是以( )管理思想治蜀而著名的。 (满分:3)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兵家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 ( ) 提出的教育管理主张。 (满分:3)
A. 韩愈
B. 张之洞
C. 董仲舒
D. 朱熹
4.从宋代到清代,绝大多数书院对主持人的称谓是( ) 。 (满分:3)
A. 山长
B. 院长
C. 洞主
D. 堂长
5.壬戌学制制定于( )。 (满分:3)
A. 1922年
B. 1904年
C. 1947年
D. 1912年
6.清末设立的全国教育行政机构的名称是( )。 (满分:3)
A. 教育部
B. 学部
C. 提学使司
D. 劝学所
7.私学发展到汉代,进入到( )时期。 (满分:3)
A. 繁荣
B. 制度化
C. 兴起
D. 复兴
8.“崇法尚武”是( )时期的文教政策。 (满分:3)
A. 商朝
B. 秦朝
C. 战国
D. 元朝
9.“开创太学”是 ( )提出的,并被当时的皇帝采纳成为文教政策的一部分。 (满分:3)
A. 董种舒
B. 王充
C. 朱熹
D. 颜元
10.“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是( ) 提出的观点? (满分:3)
A. 黄宗羲
B. 张居正
C. 董仲舒
D. 朱熹
二、多选题:
1.关于学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3)
A. 各级各类学校的入学条件是学制的规定内容之一
B. 各级各类学校的修业年限是学制的规定内容之一
C. 学制包括少年宫
D. 学制不包括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
E. 学制包括儿童校外教育机构。
2.北齐国子寺的设立,其职责专管教育,下辖( ),教育管理至此趋于独立。 (满分:3)
A. 国子学
B. 太学
C. 鸿都门学
D. 四门学
3.蒙养教材的种类有( )。 (满分:3)
A. 诗词歌赋类
B. 以识字为主的综合类
C. 伦理道德与行为规范类
D. 名物制度和自然常识类
4.清代官学衰落主要体现在( )。 (满分:3)
A. “八股取士”的严重化
B. 官学的科举化
C. 学校的附庸化
D. 教育人员的行政化
5.西周选士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 (满分:3)
A. 德才兼备
B. 阶级明显,等级森严
C. 选士与考试相结合
D. 养士与举士相衔接
6.儒墨私学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 (满分:3)
A. 招生原则
B. 管理原则
C. 办学经费
D. 教师招聘
7.春秋战国时期,用士养士制度对教育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满分:3)
A. 促进私学的发展
B. 影响私学的教育教学管理
C. 建立了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
D. 促进学校的产生
8.以下内容不属于“崇宁兴学”的是( )。 (满分:3)
A. 于太学之外增设专科学校
B. 规定各地路府州军普遍立学
C. 为各路的州学委派教授或令州自选教授
D. 太学贯彻三舍法
9.壬戌学制的附则是( )。 (满分:3)
A. 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得采选科制
B. 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可以变通
C. 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
D. 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行补习教育。
10.1912年的《小学校令》规定初等小学的课程标准是删除前清的( )。 (满分:3)
A. 读经课
B. 地理
C. 理科
D. 德育
三、判断题:
1.“游宦”是指通过游说宣传自己的主张,以达到从政做官目的的知识阶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国民政府时期的三民主义教育方针规定要“优先发展农村师范教育”。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不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蔡元培说“鼓励自治,便是教学生对学问方面或道德方面,都要使他能够自治自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汉代存在专门为贵族子弟兴办的教育机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董仲舒的教育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被汉武帝采纳并实施的“独尊儒术”文教政策上。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汉代私学招收的学生已经有了贫富、地域、年龄和辈分的限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在我国,古代的学制只有大学、小学,而无中学过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最早的艺术学校创办于秦代。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齐之以武”与“令之以文”是两种完全相反的管理思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职业学校法》,规定小学毕业及其具有相当程度,年龄在12-20岁者,修业年限3年。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书院学术是自由的,但在书院中却不能公开发表政见,议论国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蔡元培“教授治校”的学校管理思想,其实质是用资产阶级的民主管理思想来取代封建的专制管理思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1946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成立,这是中共最早建立的大区政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文化下移”是私学兴起后产生的结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阶级明显,等级森严是西周选士制度的最大特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儒家的修养主张多为当政者设计,道家的修养主张则多为失势者设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三舍法”的学生考试制度是由王安石提出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张之洞的教育管理思想主要属于传统的“经世致用”派。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尽管来源多样,但是私学还是主要靠自身的力量筹集办学经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一、单选题:
1.“避锋蓄锐,待机而动”是( )学派提出的一种谋略主张? (满分:3)
A. 儒家
B. 兵家
C. 道家
D. 法家
2.管理者应有先见之明,但不可“不可取于鬼神”,是( )提出的观点。 (满分:3)
A. 孙子
B. 孔子
C. 韩非子
D. 老子
3.汉代的“精舍”主要进行( )教育。 (满分:3)
A. 蒙学
B. 初习经学
C. 专经
D. 传授技艺
4.以下教材属于综合性质蒙养教材的是:( )。 (满分:3)
A. 《增广贤文》《小儿语》
B. 《四书》《五经》
C. “三、百、千”
D. 《史学提要》《小学诗礼》
5.崇文馆直隶于( )。 (满分:3)
A. 尚书省
B. 门下省
C. 中书省
D. 东宫
6.“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思想是( )提出的。 (满分:3)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魏源
7.古代设立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与官员始于( )。 (满分:3)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8.“势者,胜众之资也”是( )提出的管理思想。 (满分:3)
A. 孔子
B. 老子
C. 韩非子
D. 荀子
9.“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是( ) 提出的社会分工思想。 (满分:3)
A. 韩愈
B. 张之洞
C. 董仲舒
D. 朱熹
10.“适动静,省思虑”是( )学派对管理者基本素质提出的要求。 (满分:3)
A. 儒家
B. 兵家
C. 道家
D. 法家
二、多选题:
1.儒墨私学的相似之处包括( )。 (满分:3)
A. “无派不成学,无学不成派”
B. 兴学目的在于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学说
C. 还未达到“制度化”的水平
D. 教学内容呈现出各自的特色性
2.国民初年新教育宗旨的内容包括( )。 (满分:3)
A. 道德教育
B. 军国民教育
C. 劳动教育
D. 实利教育
E. 生活教育
F. 美感教育
3.以下教育机构属于西周官学范围的是( )。 (满分:3)
A. 国学
B. 社学
C. 义学
D. 乡学
4.唐代文教政策兼容( )。 (满分:3)
A. 道
B. 法
C. 佛
D. 名
E. 玄
F. 兵
5.民国初期颁布的新教育法令中包含的内容是( )。 (满分:3)
A. 加重手工科教育
B. 初等小学允许男女同校
C. 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
D. 中学校实行文、实分科
E. 毕业生奖励出身
F. 学堂名称一律改为学校
6.为了解对方的情况,在《孙子兵法》中提到的方法有( )。 (满分:3)
A. 问之
B. 相之
C. 作之
D. 议之
E. 角之
F. 形之
7.汉代官学体系主要包括( )。 (满分:3)
A. 太学
B. 官邸学
C. 四门学
D. 鸿都门学
8.张之洞认为考试应以( )为主。 (满分:3)
A. 成绩
B. 通经
C. 实学
D. 能力
E. 实政
F. 实效
9.清代官学衰落主要体现在( )。 (满分:3)
A. “八股取士”的严重化
B. 官学的科举化
C. 学校的附庸化
D. 教育人员的行政化
10.儒家私学的教学原则性主要体现在( )。 (满分:3)
A. “四科”、“六艺”教学计划的实施
B. 以问难、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C. 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管理原则
D. 严格的师生课堂关系
三、判断题:
1.“学在官府”的现象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必然反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儒家的修养主张多为当政者设计,道家的修养主张则多为失势者设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最早的艺术学校创办于秦代。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蔡元培说“鼓励自治,便是教学生对学问方面或道德方面,都要使他能够自治自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在秦代,太学属于高等教育层次的教育机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秦统治者推行“书同文”的真实意图是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率。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私学发展到唐宋时期,国家力量开始进行了相应的干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秦王朝在建立初期,各家学派仍然颇有势力,但与法家并无大的矛盾与分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较之墨家,儒家更加注重培养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蒙养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考虑到儿童的兴趣和特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汉初由于战争连年,兵荒马乱,学校不兴,士子读书的机会颇难。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法家提出的“因人情”的管理思想就是要讲人情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宋代从中央到地方皆有学规,以作为教育工作的准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一所官办的私学的联合体,因此它是官学性质的学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奴隶社会没有官学这种教育形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韩愈明确提出学校的任务是训练官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尽管来源多样,但是私学还是主要靠自身的力量筹集办学经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私学对教育管理的影响是消极多于积极方面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董仲舒的教育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被汉武帝采纳并实施的“独尊儒术”文教政策上。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中国教育管理史》14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隋唐时期政府实施科举考试主要是为了( )。 (满分:3)
A. 树立皇帝的威信
B. 选拔门第不高而有才能的人参政
C. 加强对教育的管理
D. 禁止贵族做官
2.我国地方教育行政机构设置的发端或萌芽在( )。 (满分:3)
A. 汉代
B. 隋唐
C. 宋代
D. 明清
3.1931年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构,下设( )。 (满分:3)
A. 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B. 艺术教育
C. 社会教育
D. 以上都是
4.东林书院突出的特点是师生积极参与当时的( ) 。 (满分:3)
A. 教学改革
B. 读经讲经
C. 科举考试
D. 政治活动
5.汉代选拔高级人才的主要形式是( )。 (满分:3)
A. 察孝廉
B. 察举茂才
C. 举贤良
D. 察举童子
6.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 )。 (满分:3)
A. 癸卯学制
B. 壬子学制
C. 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7.以下实习场所,不是国民党统治时期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场所的是( )。 (满分:3)
A. 学校自建的场所
B. 与用人单位挂钩
C. 学校制定学生自行实习的场所
D. 通过中介组织安排
8.西周的选贤贡士制度,包括以下哪两种方式( )。 ①升学选士②乡里选举 ③诸侯贡士④任官贡士 (满分:3)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9.明代书院的恢复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间曾有过 ( )次毁废。 (满分:3)
A. 两次
B. 三次
C. 四次
D. 五次
10.“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体现了哪一选士制度实施时的不公平社会现象?( ) (满分:3)
A. 选贤贡士制度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二、多选题:
1.1912年3月22日,北京政府成立后,蔡元培继续留任教育总长,教育部依参议院议决之官制进行改组,设立( )司。 (满分:3)
A. 特殊教育
B. 专门教育
C. 社会教育
D. 普通教育
2.关于制定学制的依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 (满分:3)
A.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B.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
C.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不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影响
D.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不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E.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不必考虑人口状况。
3.关于学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3)
A. 各级各类学校的入学条件是学制的规定内容之一
B. 各级各类学校的修业年限是学制的规定内容之一
C. 学制包括少年宫
D. 学制不包括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
E. 学制包括儿童校外教育机构。
4.下列关于壬子癸丑学制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3)
A. 它是中国近代第二部颁布并实施的学制
B. 主系列划分为三段四级
C. 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个系统
D. 制定了七项标准。
5.书院的主持人的称谓有( )。 (满分:3)
A. 洞主
B. 院长
C. 山长
D. 教授
E. 堂长
F. 班长
6.关于壬戌学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3)
A. 1922年颁布
B. 即通称的“六三三制”
C. 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
D. 是中国实行近代学校制度的开始。
7.唐代科举考试的方法主要有( )。 (满分:3)
A. 口试
B. 帖经和墨义
C. 策论
D. 诗赋
8.壬戌学制的附则是( )。 (满分:3)
A. 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得采选科制
B. 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可以变通
C. 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
D. 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行补习教育。
9.中国资产阶级首次以中央政府名义发布的教育文件有( )。 (满分:3)
A. 《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B. 《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
C. 《修正教育部官制》
D. 《教育部官制》
10.书院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学规,其中著名的有( )。 (满分:3)
A. “岳麓书院教条”
B. “石鼓学规”
C. “白鹿学规”
D. “茅山会约”
E. “东林会约”
F. “漳南书院学规”
三、判断题:
1.“四科取士” 包括德行、经学、文法、才能四个方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明代著名的书院是紫阳书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书院是一种比较完善的独立于官学以外的私立高等学校制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1912年颁布的《小学校令》和《小学校教则》规定城镇乡立小学、县立高等小学的校长和教员所执行的教育事务,以及私立小学校的教育事务,均由县行政长官监督。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书院的分斋教学实为班级授课制的雏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投牒自应”标志着以自应考试为特点的科举制度正式建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职业学校法》,规定小学毕业及其具有相当程度,年龄在12-20岁者,修业年限3年。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壬戌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官学衰落、私学兴起推动和促进了学术下移,即“礼下庶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1912年颁布的《小学校令》和《小学校教则》规定县立高等小学校的经费,由县经费支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我国首次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阶级明显,等级森严是西周选士制度的最大特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学部是清政府的11个行政部门之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壬子癸丑学制主系列划分四段三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1912年《小学校令》规定教员分为正副两种,教员必须有许可证,能授课者为正教员,辅助者为副教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抗战时期根据地民办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为自筹自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茂才是汉代察举最有代表性的典型科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1931年,中央在苏区成立临时政府,中央苏区临时政府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壬戌学制废除了小学与师范学校的读经课程,实行男女教育平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书院会定期召于学术讨论会。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中国教育管理史》14秋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
1.民国初年女子师范学校的特色是( )。 (满分:3)
A. 附设中学或小学
B. 附设小学教员讲习所
C. 设有保姆讲习所
D. 以培养教员为目标
2.诸葛亮当年是以( )管理思想治蜀而著名的。 (满分:3)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兵家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 ( ) 提出的教育管理主张。 (满分:3)
A. 韩愈
B. 张之洞
C. 董仲舒
D. 朱熹
4.从宋代到清代,绝大多数书院对主持人的称谓是( ) 。 (满分:3)
A. 山长
B. 院长
C. 洞主
D. 堂长
5.壬戌学制制定于( )。 (满分:3)
A. 1922年
B. 1904年
C. 1947年
D. 1912年
6.清末设立的全国教育行政机构的名称是( )。 (满分:3)
A. 教育部
B. 学部
C. 提学使司
D. 劝学所
7.私学发展到汉代,进入到( )时期。 (满分:3)
A. 繁荣
B. 制度化
C. 兴起
D. 复兴
8.“崇法尚武”是( )时期的文教政策。 (满分:3)
A. 商朝
B. 秦朝
C. 战国
D. 元朝
9.“开创太学”是 ( )提出的,并被当时的皇帝采纳成为文教政策的一部分。 (满分:3)
A. 董种舒
B. 王充
C. 朱熹
D. 颜元
10.“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是( ) 提出的观点? (满分:3)
A. 黄宗羲
B. 张居正
C. 董仲舒
D. 朱熹
二、多选题:
1.关于学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3)
A. 各级各类学校的入学条件是学制的规定内容之一
B. 各级各类学校的修业年限是学制的规定内容之一
C. 学制包括少年宫
D. 学制不包括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
E. 学制包括儿童校外教育机构。
2.北齐国子寺的设立,其职责专管教育,下辖( ),教育管理至此趋于独立。 (满分:3)
A. 国子学
B. 太学
C. 鸿都门学
D. 四门学
3.蒙养教材的种类有( )。 (满分:3)
A. 诗词歌赋类
B. 以识字为主的综合类
C. 伦理道德与行为规范类
D. 名物制度和自然常识类
4.清代官学衰落主要体现在( )。 (满分:3)
A. “八股取士”的严重化
B. 官学的科举化
C. 学校的附庸化
D. 教育人员的行政化
5.西周选士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 (满分:3)
A. 德才兼备
B. 阶级明显,等级森严
C. 选士与考试相结合
D. 养士与举士相衔接
6.儒墨私学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 (满分:3)
A. 招生原则
B. 管理原则
C. 办学经费
D. 教师招聘
7.春秋战国时期,用士养士制度对教育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满分:3)
A. 促进私学的发展
B. 影响私学的教育教学管理
C. 建立了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
D. 促进学校的产生
8.以下内容不属于“崇宁兴学”的是( )。 (满分:3)
A. 于太学之外增设专科学校
B. 规定各地路府州军普遍立学
C. 为各路的州学委派教授或令州自选教授
D. 太学贯彻三舍法
9.壬戌学制的附则是( )。 (满分:3)
A. 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得采选科制
B. 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可以变通
C. 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
D. 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行补习教育。
10.1912年的《小学校令》规定初等小学的课程标准是删除前清的( )。 (满分:3)
A. 读经课
B. 地理
C. 理科
D. 德育
三、判断题:
1.“游宦”是指通过游说宣传自己的主张,以达到从政做官目的的知识阶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国民政府时期的三民主义教育方针规定要“优先发展农村师范教育”。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不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蔡元培说“鼓励自治,便是教学生对学问方面或道德方面,都要使他能够自治自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汉代存在专门为贵族子弟兴办的教育机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董仲舒的教育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被汉武帝采纳并实施的“独尊儒术”文教政策上。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汉代私学招收的学生已经有了贫富、地域、年龄和辈分的限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在我国,古代的学制只有大学、小学,而无中学过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最早的艺术学校创办于秦代。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齐之以武”与“令之以文”是两种完全相反的管理思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职业学校法》,规定小学毕业及其具有相当程度,年龄在12-20岁者,修业年限3年。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书院学术是自由的,但在书院中却不能公开发表政见,议论国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蔡元培“教授治校”的学校管理思想,其实质是用资产阶级的民主管理思想来取代封建的专制管理思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1946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成立,这是中共最早建立的大区政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文化下移”是私学兴起后产生的结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阶级明显,等级森严是西周选士制度的最大特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儒家的修养主张多为当政者设计,道家的修养主张则多为失势者设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三舍法”的学生考试制度是由王安石提出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张之洞的教育管理思想主要属于传统的“经世致用”派。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尽管来源多样,但是私学还是主要靠自身的力量筹集办学经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西交14秋学期《法律基础》作业考核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