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华东《统计学》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答案
中石油华东《统计学》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下面的哪一个图形适合比较研究两个或多个总体或结构性问题( )。 (满分:4)
A. 环形图
B. 饼图
C. 直方图
D. 茎叶图
2.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计划完成程度是( )。 (满分:4)
A. 105.0%
B. 104.76%
C. 5%
D. 4.76%
3.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 )。 (满分:4)
A. 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
B. 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C. 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
D. 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4.对于结构相对数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 (满分:4)
A. 小于100%
B. 大于100%
C. 等于100%
D. 小于或大于100%
5.数据筛选的主要目的是( )。 (满分:4)
A. 发现数据的错误
B. 对数据进行排序
C. 找出所需要的某类数据
D. 纠正数据中的错误
6.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 )。 (满分:4)
A. 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
B. 所有居民是总体
C. 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
D. 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
7.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 )。 (满分:4)
A. 年龄
B. 工资
C. 汽车产量
D. 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
8.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描述结构性问题( )。 (满分:4)
A. 条形图
B. 饼图
C. 雷达图
D. 直方图
9.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这样的分组方法称为( ) (满分:4)
A. 单变量值分组
B. 组距分组
C. 等距分组
D. 连续分组
10.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 )。 (满分:4)
A. 2000个家庭
B. 200万个家庭
C. 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D. 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11.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满分:4)
A. 平均数
B. 相对数
C. 绝对数
D. 变异指标
12.用有名数表示的相对数是( )。 (满分:4)
A.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
B. 结构相对数
C. 动态相对数
D. 强度相对数
13.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σ甲=500元,σ乙=600元,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 )。 (满分:4)
A. 甲大于乙
B. 乙大于甲
C. 甲乙相同
D. 无法判断
14.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 )。 (满分:4)
A. 年龄
B. 工资
C. 汽车产量
D. 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
15.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 )。 (满分:4)
A. 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 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 可以单项式分组
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
D. 无法分组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些分组是按定量变量分组( )。 (满分:4)
A. 工人按出勤率分组
B. 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C. 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
D. 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E. 人口按年龄分组
2.下列属于定性变量的有( )。 (满分:4)
A. 职业
B. 居住区域
C. 体重
D. 身高
E. 汽车产量
3.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定性变量分组( )。 (满分:4)
A. 职工按文化程度分
B. 固定资产按用途分组
C. 工人按工资分组
D. 学生按性别分组
E. 企业按生产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4.下列属于原始数据的是( )。 (满分:4)
A. 统计部门掌握的数据
B. 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数据
C. 说明总体特征的数据
D. 还没有经过分组汇总的数据
E. 直接向调查单位登记得到的数据
5.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 (满分:4)
A.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 人口密度
C. 每个职工的平均工资
D. 每人的平均年龄
E. 资金利润率
三、判断题:
1.统计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所有的总体单位进行观察。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所谓组距是指每个组变量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也就是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种含义。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在同一总体中,结构相对指标总和等于100%。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统计数据整理其核心是复核和制作统计图表。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统计学》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进行假设检验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样本量,检验结论犯两类错误的概率会( )。 (满分:4)
A. 都减少
B. 都增大
C. 都不变
D. 一个增大一个减小
2.如果一个变量的取值完全依赖于另一个变量,各观测点落在一条直线上,则称这两个变量之间为( )。 (满分:4)
A. 完全相关关系
B. 正线性相关关系
C. 非线性相关关系
D. 负线性相关关系
3.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真,而根据样本所得到的检验结论是否定原假设,则可认为( )。 (满分:4)
A. 抽样是不科学的
B. 检验结论是正确的
C. 犯了第一类错误
D. 犯了第二类错误
4.抽样误差是指( )。 (满分:4)
A. 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 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C. 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 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5.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 )。 (满分:4)
A. 不相关
B. 负相关
C. 正相关
D. 复相关
6.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假,而根据样本所得到的检验结论是不拒绝原假设,则可认为( )。 (满分:4)
A. 抽样是不科学的
B. 检验结论是正确的
C. 犯了第一类错误
D. 犯了第二类错误
7.按设计标准,某自动食品包装及所包装食品的平均每袋中量应为500克。若要检验该机实际运行状况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应该采用( )。 (满分:4)
A. 左侧检验
B. 右侧检验
C. 双侧检验
D. 左侧检验或右侧检验
8.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 (满分:4)
A. 抽样误差系数
B. 概率度
C. 抽样平均误差
D. 抽样极限误差
9.配合回归直线方程对资料的要求是( )。 (满分:4)
A. 因变量是给定的数值
自变量是随机的
B. 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
因变量是随机的
C. 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随机的
D. 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不是随机的
10.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的特点是( )。 (满分:4)
A. 一个变量的取值不能由另一个变量唯一确定
B. 一个变量的取值由另一个变量唯一确定
C. 一个变量的取值增大时另一个变量的取值也一定增大
D. 一个变量的取值增大时另一个变量的取值肯定变小
11.下列事件中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随机事件的是( )。 (满分:4)
A. 从一大批合格率为90%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一件产品是不合格
B. 从一大批合格率为90%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20件产品都是不合格品
C. 从一大批优质品率为15%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20件产品都是优质品
D. 从一大批合格率为100%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一件产品是合格品
12.下面的假定中,哪个属于相关分析中的假定( )。 (满分:4)
A. 两个变量之间是非线性关系
B. 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C. 自变量是随机变量,因变量不是随机变量
D. 一个变量的数值增大,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应增大
13.当样本统计量的观察值未落入原假设的拒绝域时,表示( )。 (满分:4)
A. 可以放心地接受原假设
B. 没有充足的理由否定与原假设
C. 没有充足的理由否定备择假设
D. 备择假设是错误的
14.根据概率的统计定义,可用以近似代替某一事件的概率的是( )。 (满分:4)
A. 大量重复试验中该随机事件出现的次数占试验总次数的比重
B. 该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占样本空间中基本事件总数的比重
C. 大量重复随机试验中该随机事件出现的次数
D. 专家估计该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15.同时抛3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巧合有2枚正面向上的概率为( )。 (满分:4)
A. 0.125
B. 0.25
C. 0.375
D. 0.5
二、多选题:
1.在假设检验中,α与β的关系是( )。 (满分:4)
A. α和β绝对不可能同时减少
B. 只能控制α,不能控制β
C.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α,必然会减少β
D.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α,必然会增大β
E. 增大样本容量可以同时减少α和β
2.某批产品共计有4000件,为了了解这批产品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200件进行质量检验,发现其中有30件不合格。根据抽样结果进行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满分:4)
A. n=200
B. n=30
C. 总体合格率是一个估计量
D. 样本合格率是一个统计量
3.下列关于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满分:4)
A. 它又称为随机变量的均值
B. 它表示该随机变量所有可能取值的平均水平
C. 它度量的是随机变量的离中趋势
D. 任一随机变量都存在一个有限的数学期望
E. 它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不同之一是它以概率或分布密度为权数
4.下列现象中存在相关关系的有( )。 (满分:4)
A. 职工家庭收入不断增长,消费支出也相应增长
B. 产量大幅度增加,单位成本相应下降
C. 税率一定,纳税额随销售收入增加而增加
D. 商品价格一定,销售额随销量增加而增加
E. 农作物收获率随着耕作深度的加深而提高
5.工人工资(元)y倚劳动生产率(千元)x变化的回归方程为:y=50+80x。这意味着( )。 (满分:4)
A. 劳动生产率为1000元时,平均工资为130元
B. 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000元时,工人工资平均提高80元
C. 劳动生产率增加1000元时,工人工资平均提高130元
D. 劳动生产率等于1000元时,工人平均工资为80元
E. 当平均工资为210元时,劳动生产率为2000元
三、判断题:
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频率的极限是概率。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两变量的相关系数等于0,说明它们之间一定不存在相关关系。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总体参数的估计方法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一、单选题:
1.下面的哪一个图形适合比较研究两个或多个总体或结构性问题( )。 (满分:4)
A. 环形图
B. 饼图
C. 直方图
D. 茎叶图
2.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计划完成程度是( )。 (满分:4)
A. 105.0%
B. 104.76%
C. 5%
D. 4.76%
3.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 )。 (满分:4)
A. 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
B. 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C. 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
D. 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4.对于结构相对数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 (满分:4)
A. 小于100%
B. 大于100%
C. 等于100%
D. 小于或大于100%
5.数据筛选的主要目的是( )。 (满分:4)
A. 发现数据的错误
B. 对数据进行排序
C. 找出所需要的某类数据
D. 纠正数据中的错误
6.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 )。 (满分:4)
A. 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
B. 所有居民是总体
C. 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
D. 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
7.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 )。 (满分:4)
A. 年龄
B. 工资
C. 汽车产量
D. 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
8.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描述结构性问题( )。 (满分:4)
A. 条形图
B. 饼图
C. 雷达图
D. 直方图
9.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这样的分组方法称为( ) (满分:4)
A. 单变量值分组
B. 组距分组
C. 等距分组
D. 连续分组
10.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 )。 (满分:4)
A. 2000个家庭
B. 200万个家庭
C. 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D. 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11.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满分:4)
A. 平均数
B. 相对数
C. 绝对数
D. 变异指标
12.用有名数表示的相对数是( )。 (满分:4)
A.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
B. 结构相对数
C. 动态相对数
D. 强度相对数
13.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σ甲=500元,σ乙=600元,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 )。 (满分:4)
A. 甲大于乙
B. 乙大于甲
C. 甲乙相同
D. 无法判断
14.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 )。 (满分:4)
A. 年龄
B. 工资
C. 汽车产量
D. 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
15.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 )。 (满分:4)
A. 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 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 可以单项式分组
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
D. 无法分组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些分组是按定量变量分组( )。 (满分:4)
A. 工人按出勤率分组
B. 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C. 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
D. 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E. 人口按年龄分组
2.下列属于定性变量的有( )。 (满分:4)
A. 职业
B. 居住区域
C. 体重
D. 身高
E. 汽车产量
3.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定性变量分组( )。 (满分:4)
A. 职工按文化程度分
B. 固定资产按用途分组
C. 工人按工资分组
D. 学生按性别分组
E. 企业按生产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4.下列属于原始数据的是( )。 (满分:4)
A. 统计部门掌握的数据
B. 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数据
C. 说明总体特征的数据
D. 还没有经过分组汇总的数据
E. 直接向调查单位登记得到的数据
5.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 (满分:4)
A.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 人口密度
C. 每个职工的平均工资
D. 每人的平均年龄
E. 资金利润率
三、判断题:
1.统计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所有的总体单位进行观察。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所谓组距是指每个组变量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也就是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种含义。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在同一总体中,结构相对指标总和等于100%。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统计数据整理其核心是复核和制作统计图表。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统计学》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进行假设检验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样本量,检验结论犯两类错误的概率会( )。 (满分:4)
A. 都减少
B. 都增大
C. 都不变
D. 一个增大一个减小
2.如果一个变量的取值完全依赖于另一个变量,各观测点落在一条直线上,则称这两个变量之间为( )。 (满分:4)
A. 完全相关关系
B. 正线性相关关系
C. 非线性相关关系
D. 负线性相关关系
3.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真,而根据样本所得到的检验结论是否定原假设,则可认为( )。 (满分:4)
A. 抽样是不科学的
B. 检验结论是正确的
C. 犯了第一类错误
D. 犯了第二类错误
4.抽样误差是指( )。 (满分:4)
A. 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 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C. 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 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5.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 )。 (满分:4)
A. 不相关
B. 负相关
C. 正相关
D. 复相关
6.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假,而根据样本所得到的检验结论是不拒绝原假设,则可认为( )。 (满分:4)
A. 抽样是不科学的
B. 检验结论是正确的
C. 犯了第一类错误
D. 犯了第二类错误
7.按设计标准,某自动食品包装及所包装食品的平均每袋中量应为500克。若要检验该机实际运行状况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应该采用( )。 (满分:4)
A. 左侧检验
B. 右侧检验
C. 双侧检验
D. 左侧检验或右侧检验
8.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 (满分:4)
A. 抽样误差系数
B. 概率度
C. 抽样平均误差
D. 抽样极限误差
9.配合回归直线方程对资料的要求是( )。 (满分:4)
A. 因变量是给定的数值
自变量是随机的
B. 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
因变量是随机的
C. 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随机的
D. 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不是随机的
10.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的特点是( )。 (满分:4)
A. 一个变量的取值不能由另一个变量唯一确定
B. 一个变量的取值由另一个变量唯一确定
C. 一个变量的取值增大时另一个变量的取值也一定增大
D. 一个变量的取值增大时另一个变量的取值肯定变小
11.下列事件中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随机事件的是( )。 (满分:4)
A. 从一大批合格率为90%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一件产品是不合格
B. 从一大批合格率为90%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20件产品都是不合格品
C. 从一大批优质品率为15%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20件产品都是优质品
D. 从一大批合格率为100%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一件产品是合格品
12.下面的假定中,哪个属于相关分析中的假定( )。 (满分:4)
A. 两个变量之间是非线性关系
B. 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C. 自变量是随机变量,因变量不是随机变量
D. 一个变量的数值增大,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应增大
13.当样本统计量的观察值未落入原假设的拒绝域时,表示( )。 (满分:4)
A. 可以放心地接受原假设
B. 没有充足的理由否定与原假设
C. 没有充足的理由否定备择假设
D. 备择假设是错误的
14.根据概率的统计定义,可用以近似代替某一事件的概率的是( )。 (满分:4)
A. 大量重复试验中该随机事件出现的次数占试验总次数的比重
B. 该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占样本空间中基本事件总数的比重
C. 大量重复随机试验中该随机事件出现的次数
D. 专家估计该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15.同时抛3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巧合有2枚正面向上的概率为( )。 (满分:4)
A. 0.125
B. 0.25
C. 0.375
D. 0.5
二、多选题:
1.在假设检验中,α与β的关系是( )。 (满分:4)
A. α和β绝对不可能同时减少
B. 只能控制α,不能控制β
C.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α,必然会减少β
D.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α,必然会增大β
E. 增大样本容量可以同时减少α和β
2.某批产品共计有4000件,为了了解这批产品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200件进行质量检验,发现其中有30件不合格。根据抽样结果进行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满分:4)
A. n=200
B. n=30
C. 总体合格率是一个估计量
D. 样本合格率是一个统计量
3.下列关于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满分:4)
A. 它又称为随机变量的均值
B. 它表示该随机变量所有可能取值的平均水平
C. 它度量的是随机变量的离中趋势
D. 任一随机变量都存在一个有限的数学期望
E. 它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不同之一是它以概率或分布密度为权数
4.下列现象中存在相关关系的有( )。 (满分:4)
A. 职工家庭收入不断增长,消费支出也相应增长
B. 产量大幅度增加,单位成本相应下降
C. 税率一定,纳税额随销售收入增加而增加
D. 商品价格一定,销售额随销量增加而增加
E. 农作物收获率随着耕作深度的加深而提高
5.工人工资(元)y倚劳动生产率(千元)x变化的回归方程为:y=50+80x。这意味着( )。 (满分:4)
A. 劳动生产率为1000元时,平均工资为130元
B. 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000元时,工人工资平均提高80元
C. 劳动生产率增加1000元时,工人工资平均提高130元
D. 劳动生产率等于1000元时,工人平均工资为80元
E. 当平均工资为210元时,劳动生产率为2000元
三、判断题:
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频率的极限是概率。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两变量的相关系数等于0,说明它们之间一定不存在相关关系。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总体参数的估计方法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