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华东《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
中石油华东《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长输管道工况变化的原因分为正常工况变化和( )。 (满分:4)
A. 事故工况变化
B. 泄漏引起的工况变化
C. 停电引起的工况变化
D. 堵塞引起的工况变化
2.当管道系统的工况发生变化时,调节措施可以从能量供应和( )两方面考虑。 (满分:4)
A. 泵站特性
B. 能量消耗
C. 加热站特性
D. 管路特性
3.长距离输油管线一般由线路和( )两大部分组成。 (满分:4)
A. 输油站
B. 压气站
C. 联合站
D. 接转站
4.长输管道的输油工艺分为旁接油罐输油工艺和( )。 (满分:4)
A. 油气分离工艺
B. 密闭输油工艺
C. 轻烃回收工艺
D. 原油稳定工艺
5.热油管道摩阻计算的特点是( )。 (满分:4)
A. 可以按全线平均油温计算摩阻
B. 需要判断翻越点
C. 需要考虑温度对摩阻的影响
D. 沿程水力坡降不是常数,应按一个加热站间距计算摩阻
6.平均温度摩阻计算法适用于( )。 (满分:4)
A. 任何热油管道
B. 高粘原油管道
C. 以层流流态运行的热油管道
D. 以紊流流态运行且进出站温度下的油品粘度相差不超过1倍的热油管道
7.先炉后泵流程的优点是( )。 (满分:4)
A. 泵效高、加热炉运行安全、站内管道结蜡轻
B. 首站不需要给油泵
C. 中间站不需要设旁接油罐
D. 流程简单
8.热泵站上,根据输油泵与加热炉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先泵后炉流程和( )流程。 (满分:4)
A. 倒罐
B. 反输
C. 先炉后泵
D. 旁接油罐
二、多选题:
1.选择输油泵机组的原则是( )。 (满分:4)
A. 满足输量要求
B. 充分利用管路的承压能力
C. 优先选择容积泵
D. 泵在高效区工作
2.五大运输方式是指铁路、公路、航空和( )运输。 (满分:4)
A. 河运
B. 水运
C. 海运
D. 管道
3.长输管道稳定性调节的主要方法有( )。 (满分:4)
A. 出站阀手动节流调节
B. 改变泵机组转速
C. 回流调节
D. 出站调节阀自动节流调节
4.热油管不同于等温管的特点就在于( )。 (满分:4)
A. 沿程的能量损失包括热能损失和压能损失两部分
B. 热能损失和压能损失互相联系且热能损失起主导作用
C. 输油泵排量大
D. 沿程水力坡降不是常数
5.管道运输的优点是( )。 (满分:4)
A. 运输量大
B. 运价高
C. 占地少,受地形地物的限制少,可以缩短运输距离
D. 不存在油气损耗
E. 便于管理,易于实现远程集中监控
6.影响热油管道轴向温降的主要因素是( )。 (满分:4)
A. 总传热系数
B. 流量
C. 管道埋深处的自然地温
D. 油品粘度
7.轴向温降公式的主要用途有( )。 (满分:4)
A. 计算管道的压降
B. 设计时确定加热站间距
C. 运行中计算沿程温降
D. 校核站间允许的最小输量
8.长距离输油管道的设计阶段一般分为( )。 (满分:4)
A. 可行性研究
B. 初步设计
C. 详细设计
D. 施工图设计
9.改变大型离心泵特性的主要方法有( )。 (满分:4)
A. 多级泵拆级
B. 切削叶轮
C. 进口负压调节
D. 改变转速
三、判断题:
1.当长输管道某中间站突然停运时,全线输量减小,停运站前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下降停运站后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升高。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当管道某处发生泄漏时,泄漏点前输量增大,泄漏点后输量减小,全线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下降。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对热油管道进行轴向温降计算时不必考虑摩擦升温的影响。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如果一条长输管道存在翻越点但设计中没有考虑,投产后管道的输量肯定为0。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当管道某处发生堵塞时,全线输量减小,堵塞点前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升高,堵塞点后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下降。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影响热油管道水力坡降的主要因素有管道内径、油品粘温关系、输量和运行温度。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影响等温输油管道水力坡降的主要因素有管道内径、输量和油品粘度。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长输管道输量调节的方法主要是节流调节。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对于顺序输送管线,一般来说,层流时,( )是造成混油的主要原因。 (满分:4)
A. 密度差
B. 紊流扩散混油
C. 停输
D. 流速分布不均造成的几何混油
2.为确保热油管道的运行安全,应严格控制其输量大于( )。 (满分:4)
A. 管道的设计输油能力
B. 管道允许的最小输量
C. 管道的盈亏平衡输量
D. 管道的平均输量
3.顺序输送一般用于输送性质相近的成品油和( )。 (满分:4)
A. 天然气与原油
B. 原油和汽油
C. 输送性质不同的原油
D. 润滑油和汽油
4.顺序输送中的起始接触面是两种油品刚接触时的平面,它以( )向前移动。 (满分:4)
A. 平均流速
B. 管中心流速
C. 最小流速
5.热油管道的总能耗费用包括电力费用和( )。 (满分:4)
A. 行政管理费用
B. 热能费用
C. 修理费用
D. 输油损耗费用
6.热油管道的启动投产方法主要有冷管直接启动、掺稀油或加降凝剂启动和( )。 (满分:4)
A. 半预热启动
B. 掺水启动
C. 掺汽油启动
D. 预热启动
7.对于顺序输送管线,紊流时,( )是造成混油的主要原因。 (满分:4)
A. 密度差
B. 紊流扩散混油
C. 停输
D. 流速分布不均造成的几何混油
8.长输管道停输的原因分为事故停输和( )。 (满分:4)
A. 计划停输
B. 因首站停电而停输
C. 泄漏停输
D. 人为破坏停输
二、多选题:
1.下列流程中属于首站流程是( )。 (满分:4)
A. 正输流程
B. 压力越站流程
C. 站内循环流程
D. 全越站流程
2.影响管内壁石蜡沉积的主要因素是( )。 (满分:4)
A. 压力
B. 油温
C. 油壁温差
D. 流速
3.减少管内壁结蜡的主要措施有( )。 (满分:4)
A. 保持沿线油温均高于析蜡点
B. 增大油壁温差
C. 保持管内流素在1.5m/s以上
D. 清管器清蜡
E. 掺水输送
4.管内壁石蜡沉积的机理有( )。 (满分:4)
A. 分子扩散
B. 紊流轴向扩散
C. 布朗运动
D. 剪切弥散
E. 掺混作用
5.当发现热油管道进入不稳定区时,要尽快使其回到稳定区,可采取的措施有( )。 (满分:4)
A. 尽快添加降凝剂
B. 尽量提高出站油温
C. 尽快提高输量
D. 用轻油(或热水)将重油从管道中置换出来
E. 管道沿线开孔放油
6.加热站上热力越站流程的作用是( )。 (满分:4)
A. 加热炉着火爆炸
B. 停炉检修
C. 地温高,输量大,热损失小,可不加热
D. 加热炉系统发生故障,但可以断油源
7.影响管路终点纯A油罐中允许混入的B油量的主要因素是( )。 (满分:4)
A. 油罐切换速度
B. 两种油品的性质
C. 油品的质量指标
D. A油罐的容积
E. B油罐的容积
8.顺序输送中混油在管道终点的处理方法有( )。 (满分:4)
A. 将混油直接调和到两种油品中销售
B. 降级销售
C. 作为锅炉燃料
D. 在末站建分馏装置对混油进行分馏,然后调和到两种油品中销售
9.热油管线上反输流程的作用是( )。 (满分:4)
A. 输量不足时,需要正反输交替运行来维持管线的安全运行
B. 用于防止管线内壁结蜡
C. 出现事故工况时需要反输活动管线以防止凝管
D. 投产时采用正反输预热管线
三、判断题:
1.维持出站油温不变运行的热油管道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会进入不稳定区。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若发现热油管道运行中进站油温持续降低,输量持续下降,则可判定为管道已出现初凝苗头。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为了减少混油量,顺序输送管道尽量不要采用副管。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管路特性曲线是管路压降随流量变化的关系曲线。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热油管道内壁结蜡在任何条件下对运行都是有利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维持进站油温不变运行的热油管道不会进入不稳定区。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对于顺序输送的管道,油品的输送顺序对混油量没有影响。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在满足管道各个环节生产和安全要求的情况下,输油站的工艺流程应尽量简化。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一、单选题:
1.长输管道工况变化的原因分为正常工况变化和( )。 (满分:4)
A. 事故工况变化
B. 泄漏引起的工况变化
C. 停电引起的工况变化
D. 堵塞引起的工况变化
2.当管道系统的工况发生变化时,调节措施可以从能量供应和( )两方面考虑。 (满分:4)
A. 泵站特性
B. 能量消耗
C. 加热站特性
D. 管路特性
3.长距离输油管线一般由线路和( )两大部分组成。 (满分:4)
A. 输油站
B. 压气站
C. 联合站
D. 接转站
4.长输管道的输油工艺分为旁接油罐输油工艺和( )。 (满分:4)
A. 油气分离工艺
B. 密闭输油工艺
C. 轻烃回收工艺
D. 原油稳定工艺
5.热油管道摩阻计算的特点是( )。 (满分:4)
A. 可以按全线平均油温计算摩阻
B. 需要判断翻越点
C. 需要考虑温度对摩阻的影响
D. 沿程水力坡降不是常数,应按一个加热站间距计算摩阻
6.平均温度摩阻计算法适用于( )。 (满分:4)
A. 任何热油管道
B. 高粘原油管道
C. 以层流流态运行的热油管道
D. 以紊流流态运行且进出站温度下的油品粘度相差不超过1倍的热油管道
7.先炉后泵流程的优点是( )。 (满分:4)
A. 泵效高、加热炉运行安全、站内管道结蜡轻
B. 首站不需要给油泵
C. 中间站不需要设旁接油罐
D. 流程简单
8.热泵站上,根据输油泵与加热炉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先泵后炉流程和( )流程。 (满分:4)
A. 倒罐
B. 反输
C. 先炉后泵
D. 旁接油罐
二、多选题:
1.选择输油泵机组的原则是( )。 (满分:4)
A. 满足输量要求
B. 充分利用管路的承压能力
C. 优先选择容积泵
D. 泵在高效区工作
2.五大运输方式是指铁路、公路、航空和( )运输。 (满分:4)
A. 河运
B. 水运
C. 海运
D. 管道
3.长输管道稳定性调节的主要方法有( )。 (满分:4)
A. 出站阀手动节流调节
B. 改变泵机组转速
C. 回流调节
D. 出站调节阀自动节流调节
4.热油管不同于等温管的特点就在于( )。 (满分:4)
A. 沿程的能量损失包括热能损失和压能损失两部分
B. 热能损失和压能损失互相联系且热能损失起主导作用
C. 输油泵排量大
D. 沿程水力坡降不是常数
5.管道运输的优点是( )。 (满分:4)
A. 运输量大
B. 运价高
C. 占地少,受地形地物的限制少,可以缩短运输距离
D. 不存在油气损耗
E. 便于管理,易于实现远程集中监控
6.影响热油管道轴向温降的主要因素是( )。 (满分:4)
A. 总传热系数
B. 流量
C. 管道埋深处的自然地温
D. 油品粘度
7.轴向温降公式的主要用途有( )。 (满分:4)
A. 计算管道的压降
B. 设计时确定加热站间距
C. 运行中计算沿程温降
D. 校核站间允许的最小输量
8.长距离输油管道的设计阶段一般分为( )。 (满分:4)
A. 可行性研究
B. 初步设计
C. 详细设计
D. 施工图设计
9.改变大型离心泵特性的主要方法有( )。 (满分:4)
A. 多级泵拆级
B. 切削叶轮
C. 进口负压调节
D. 改变转速
三、判断题:
1.当长输管道某中间站突然停运时,全线输量减小,停运站前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下降停运站后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升高。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当管道某处发生泄漏时,泄漏点前输量增大,泄漏点后输量减小,全线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下降。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对热油管道进行轴向温降计算时不必考虑摩擦升温的影响。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如果一条长输管道存在翻越点但设计中没有考虑,投产后管道的输量肯定为0。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当管道某处发生堵塞时,全线输量减小,堵塞点前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升高,堵塞点后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下降。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影响热油管道水力坡降的主要因素有管道内径、油品粘温关系、输量和运行温度。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影响等温输油管道水力坡降的主要因素有管道内径、输量和油品粘度。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长输管道输量调节的方法主要是节流调节。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对于顺序输送管线,一般来说,层流时,( )是造成混油的主要原因。 (满分:4)
A. 密度差
B. 紊流扩散混油
C. 停输
D. 流速分布不均造成的几何混油
2.为确保热油管道的运行安全,应严格控制其输量大于( )。 (满分:4)
A. 管道的设计输油能力
B. 管道允许的最小输量
C. 管道的盈亏平衡输量
D. 管道的平均输量
3.顺序输送一般用于输送性质相近的成品油和( )。 (满分:4)
A. 天然气与原油
B. 原油和汽油
C. 输送性质不同的原油
D. 润滑油和汽油
4.顺序输送中的起始接触面是两种油品刚接触时的平面,它以( )向前移动。 (满分:4)
A. 平均流速
B. 管中心流速
C. 最小流速
5.热油管道的总能耗费用包括电力费用和( )。 (满分:4)
A. 行政管理费用
B. 热能费用
C. 修理费用
D. 输油损耗费用
6.热油管道的启动投产方法主要有冷管直接启动、掺稀油或加降凝剂启动和( )。 (满分:4)
A. 半预热启动
B. 掺水启动
C. 掺汽油启动
D. 预热启动
7.对于顺序输送管线,紊流时,( )是造成混油的主要原因。 (满分:4)
A. 密度差
B. 紊流扩散混油
C. 停输
D. 流速分布不均造成的几何混油
8.长输管道停输的原因分为事故停输和( )。 (满分:4)
A. 计划停输
B. 因首站停电而停输
C. 泄漏停输
D. 人为破坏停输
二、多选题:
1.下列流程中属于首站流程是( )。 (满分:4)
A. 正输流程
B. 压力越站流程
C. 站内循环流程
D. 全越站流程
2.影响管内壁石蜡沉积的主要因素是( )。 (满分:4)
A. 压力
B. 油温
C. 油壁温差
D. 流速
3.减少管内壁结蜡的主要措施有( )。 (满分:4)
A. 保持沿线油温均高于析蜡点
B. 增大油壁温差
C. 保持管内流素在1.5m/s以上
D. 清管器清蜡
E. 掺水输送
4.管内壁石蜡沉积的机理有( )。 (满分:4)
A. 分子扩散
B. 紊流轴向扩散
C. 布朗运动
D. 剪切弥散
E. 掺混作用
5.当发现热油管道进入不稳定区时,要尽快使其回到稳定区,可采取的措施有( )。 (满分:4)
A. 尽快添加降凝剂
B. 尽量提高出站油温
C. 尽快提高输量
D. 用轻油(或热水)将重油从管道中置换出来
E. 管道沿线开孔放油
6.加热站上热力越站流程的作用是( )。 (满分:4)
A. 加热炉着火爆炸
B. 停炉检修
C. 地温高,输量大,热损失小,可不加热
D. 加热炉系统发生故障,但可以断油源
7.影响管路终点纯A油罐中允许混入的B油量的主要因素是( )。 (满分:4)
A. 油罐切换速度
B. 两种油品的性质
C. 油品的质量指标
D. A油罐的容积
E. B油罐的容积
8.顺序输送中混油在管道终点的处理方法有( )。 (满分:4)
A. 将混油直接调和到两种油品中销售
B. 降级销售
C. 作为锅炉燃料
D. 在末站建分馏装置对混油进行分馏,然后调和到两种油品中销售
9.热油管线上反输流程的作用是( )。 (满分:4)
A. 输量不足时,需要正反输交替运行来维持管线的安全运行
B. 用于防止管线内壁结蜡
C. 出现事故工况时需要反输活动管线以防止凝管
D. 投产时采用正反输预热管线
三、判断题:
1.维持出站油温不变运行的热油管道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会进入不稳定区。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若发现热油管道运行中进站油温持续降低,输量持续下降,则可判定为管道已出现初凝苗头。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为了减少混油量,顺序输送管道尽量不要采用副管。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管路特性曲线是管路压降随流量变化的关系曲线。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热油管道内壁结蜡在任何条件下对运行都是有利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维持进站油温不变运行的热油管道不会进入不稳定区。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对于顺序输送的管道,油品的输送顺序对混油量没有影响。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在满足管道各个环节生产和安全要求的情况下,输油站的工艺流程应尽量简化。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