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题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标志着( )。
A.观察方法的确立
B.推理方法的确立
C.定性研究方法的确立
D.实证方法的确立
答案:D
标准答案:D
题目分数:1.0
2.第8题
“引导―探究―发现”模式所渗透的教育思想是谁的结构主义教学论?( )
A.杜威
B.布鲁纳
C.皮亚杰
D.维果茨基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3.第9题
一位厨师煲汤之后会先行品尝,调整汤的咸淡,直至满意时才会端给顾客享用。这个过程属于哪种评价类型?(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相对评价
D.绝对评价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4.第10题
“现象――选择方法――实验――掌握方法――解决问题”的教学结构,属于( )。
A.规律性知识学习
B.技能训练
C.方法学习
D.事实性知识学习
答案:C
标准答案:C
题目分数:1.0
5.第11题
在“猜想和假设”要素的学习中,其学习目标正确的是( )。
A.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依据已有的科学知识、经验,通过思考作出猜想和假设
B.提出可能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的问题
C.针对探究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D.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6.第12题
关于探究活动的步骤,下列顺序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寻求实证、获取证据、结论与表达
B.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寻求实证、获取证据、猜想和假设、结论与表达
C.猜想和假设、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寻求实证、获取证据、结论与表达
D.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获取证据、寻求实证、结论与表达
答案:D
标准答案:D
7.第15题
关于“前概念”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通过学生自身的经验积累而获得
B.通过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概括而获得
C.通常是不完整的
D.通常与通行的科学概念一致
答案:D
标准答案:D
题目分数:1.0
8.第27题
1995年,法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夏尔帕从哪个国家引入了国家科学课程标准?( )
A.美国
B.英国
C.以色列
D.中国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9.第28题
“生物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为此它们经常需要依赖其他生物或其他生物竞争”。这个核心概念属于哪个领域?( )
A.生命科学
B.物质科学
C.地球与空间科学
D.科学的性质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10.第29题
按照教学目标的规定开展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为了检查前段时间的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进行的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11.第30题
明确告知或提供预期结果,帮助学生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属于( )。
A.验证性活动
B.结构化探究
C.引导型探究
D.开放性探究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12.第32题
发现式科学教育观主要受到哪一位教育心理学家的理论的影响?
A.维果茨基
B.杜威
C.皮亚杰
D.罗杰斯
答案:C
标准答案:C
题目分数:1.0
13.第33题
学习科学是一门新出现的交叉学科,它研究( )。
A.探究方法和教育的关系
B.学习和科学教育的关系
C.心智、脑和教育的关系
D.科学能力和教育的关系
答案:C
标准答案:C
题目分数:1.0
14.第34题
关于“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每一位主动的学习者,都会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
B.每一位主动的学习者,都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C.每一位主动的学习者,都会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D.每一位主动的学习者,都会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帮助
答案:A
标准答案:A
15.第53题
在我国现行的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独立开设科学课的起始年级是( )。
A.一年级
B.三年级
C.五年级
D.七年级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16.第54题
从探究式教学的角度来看,探究的基础是(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获得证据
D.推理判断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17.第55题
在教学目标设定之后,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之前,为了弄清楚学生在此前的学习状况,有效地开展所计划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过程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18.第56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科学探究学习要素的一项是( )。
A.提出问题
B.设计实验
C.形成理论
D.寻求实证
答案:C
标准答案:C
题目分数:1.0
19.第57题
人类认识事物使用的最早,也是最古老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定性实验法
C.定量实验法
D.描述法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20.第58题
一朵菊花属于( )。
A.一朵单生花
B.一个头状花序
C.一朵雄性花
D.一朵雌性花
答案:B
标准答案:B
21.第21题
关于科学教育的目的,正确的有( )。
A.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关心环境
B.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科学的主动性
C.激发想象力,扩展思维
D.获得重要的科学知识
答案:A,B,C,D
标准答案:A|B|C|D
题目分数:3.0
22.第42题
下列属于引导型探究特点的有( )。
A.探究时给学生提供将要研究的问题
B.提供或不提供材料
C.独立完成所有的探究任务
D.学生自己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概括
答案:A,B,D
标准答案:A|B|D
题目分数:3.0
23.第43题
程序性知识具体包括( )。
A.具体学科技能和算法的知识
B.术语知识
C.具体学科技巧和方法的知识
D.确定何时运用适当程序的知识
答案:A,C,D
标准答案:A|C|D
题目分数:3.0
24.第51题
建构科学概念的形式包括( )。
A.爬梯子式
B.拼图式
C.讲解式
D.螺旋训练式
答案:A,B,D
标准答案:A|B|D
题目分数:3.0
25.第52题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包括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四种知识。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有( )。
A.事实性知识
B.概念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规律性知识
答案:A,B,C
标准答案:A|B|C
题目分数:3.0
26.第13题
形成性评价属于“事后评价”。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27.第14题
1986年,美国国家研究历史会发布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科学教育标准。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28.第16题
继发性的“迷思概念”,比原发性的前概念对学生的科学思维的干扰更甚。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29.第17题
和诊断性评价不同的是,形成性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测试与测量的策略和统计分析来评价教学的效果。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30.第18题
逐级递进的概念建构方式属于“螺旋训练式”。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31.第19题
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探究活动可以互相转换。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2.第35题
在探究式科学教育中,学生经历着对未知的科学现象进行基于实证的研究过程。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33.第36题
“光照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温度的高低。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34.第37题
在进行系统的科学学习之前,孩子们已经有了对一些科学概念朴素而直观的理解,这属于儿童的前概念。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5.第38题
形成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6.第39题
我们期望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尽可能多地学习各个领域的科学概念,增进他们对科学的了解 。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37.第40题
开放性探究是学生参与探究程度最高的科学探究活动。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8.第41题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学习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9.第44题
探究是科学研究的高级方法。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40.第45题
为了检查特定单元的教学或者特定时期的教学等是否完成了既定的目标而总括性地进行的“事后评价”属于总结性评价。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41.第46题
科学课程中的“探究”,指的就是科学探究。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42.第47题
科学概念具有条理化知识和逻辑化思维的功能。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43.第48题
前测是在教学开始之前实施的测试,目的是要确定学习者是否已经事先部分或全部掌握了教学中要教的技能。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44.第49题
进行前提条件测验是为了弄清楚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所需要的能力。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45.第50题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越强,需要教师的指导就越多。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46.第1题
科学探究学习的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寻求实证、 和 等。
答案:
获取事实与证据,结论与表达
标准答案:
获取事实与证据,结论与表达
题目分数:1.0
47.第2题
主动的学习者都愿意接受教师的 和同伴的 。
答案:
指导,帮助
标准答案:
指导,帮助
题目分数:1.0
48.第3题
研究表明,人的不同的 功能如语言、情感等,都有相应的神经结构与其对应,并受到 分布的影响。
答案:心智,神经递质
标准答案:心智,神经递质
题目分数:1.0
49.第4题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科学教育主要强调了探究的过程,又受到皮亚杰的 理论的影响,认为儿童 的建立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答案:
儿童发展,科学概念
标准答案:
儿童发展,科学概念
题目分数:1.0
50.第5题
科学探究是学生们需要积极主动地获取 、领悟 而进行各种活动。
答案:
科学知识,科学方法
标准答案:
科学知识,科学方法
题目分数:1.0
51.第6题
科学知识是指人类经过科学研究而积累的,对 和 的系统的认识。
答案:
客观世界 人类自身
标准答案:
客观世界 人类自身
题目分数:1.0
52.第20题
通过科学学习,学生应具有的科学态度包括好奇心、 、、 和对变化世界的敏感。
答案:
尊重事实、批判地思考、灵活性
标准答案:
尊重事实、批判地思考、灵活性
题目分数:3.0
53.第22题
诺贝尔心理学奖获得者卡拉曼概括了人进行思维和决策时运用的三种不同的方式:运用 来进行认知、运用 的决策系统和运用推理的决策系统。
答案:
感知,直觉
标准答案:
感知,直觉
题目分数:1.0
54.第23题
每一位主动的学习者,都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他们有学习的 ,主动参与学习的 。
答案:
动力,全过程
标准答案:
动力,全过程
题目分数:1.0
55.第24题
科学思维有两个基本的要素: 和 。
答案:
尊重事实,遵循逻辑
标准答案:
尊重事实,遵循逻辑
题目分数:1.0
56.第25题
是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对学习科学知识有 的作用的概念。
答案:
核心概念,支撑
标准答案:
核心概念,支撑
题目分数:1.0
57.第26题
诊断性评价的目的是了解 的基础和情况,为制定 作准备。
答案:
评价对象,教学计划
标准答案:
评价对象,教学计划
题目分数:1.0
58.第31题
当代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理论一般将学习的业绩分为 和 。
答案:
保持,迁移
标准答案:
保持,迁移
题目分数:1.0
59.第59题
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理论认为,在课程设计中要强调 和 之间的互动。
答案:
学习者,学习任务
标准答案:
学习者,学习任务
题目分数:1.0
60.第60题
科学知识的积累是不断修正、不断深入,以逐步逼近 的过程。
答案:
客观存在
标准答案:
客观存在
题目分数:1.0
61.第61题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包括对 、 和事件等信息的表达。
答案:
事实,规则
标准答案:
事实,规则
题目分数:1.0
62.第62题
科学探究活动具有不同的类别和层次,其中,学生参与程度最低的探究活动是 ,学生参与程度最高的活动是 。
答案:
验证性活动,开放性探究
标准答案:
验证性活动,开放性探究
题目分数:1.0
63.第63题
从有效传递概念的角度来看,教师要保证教学能让学生从特定的课题出发,建立 ,再逐渐发展成 。
答案:
小概念,较大的概念(或:大概念)
标准答案:
小概念,较大的概念(或:大概念)
题目分数:1.0
64.第64题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就是 向 的转化过程。
答案:
陈述性知识,技能
标准答案:
陈述性知识,技能
题目分数:1.0
65.第65题
在人类的绝大多数的活动中,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共同 ,互为 的。
答案:
参与,条件
标准答案:
参与,条件
题目分数:1.0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