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教育》在线作业题库(8)

所属学校:华南师范大学 科目:科学教育 2014-05-29 09:40:00

1.第9题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标志着( )。

A.观察方法的确立

B.推理方法的确立

C.定性研究方法的确立

D.实证方法的确立

答案:D

标准答案:D

2.第10题

关于桃花的结构,下列组成成分错误的是( )。

A.花心

B.雌蕊

C.花瓣

D.萼片

答案:A

标准答案:A

3.第15题

发现式科学教育观主要受到哪一位教育心理学家的理论的影响?

A.维果茨基

B.杜威

C.皮亚杰

D.罗杰斯

答案:C

标准答案:C

4.第16题

不属于科学研究原则的一项是( )。

A.引出有价值的、能用实证方法来进行研究的问题

B.尊重事实,而不是依靠推理

C.使用能够直接对问题进行研究的方法

D.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推广性

答案:B

标准答案:B

5.第17题

属于物质科学领域的核心概念的是( )。

A.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B.物体可以对一定距离以外的其他物体产生作用

C.科学认为每一种现象都具有一个或多个原因

D.宇宙中存在着数量极大的星系

答案:B

标准答案:B

6.第18题

一位厨师煲汤之后会先行品尝,调整汤的咸淡,直至满意时才会端给顾客享用。这个过程属于哪种评价类型?(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相对评价

D.绝对评价

答案:B

标准答案:B

7.第19题

规律性知识的教学的中心目标是( )。

A.建构科学概念

B.认知、理解科学规律

C.了解科学事实

D.学会、掌握相关技能和方法

答案:B

标准答案:B

8.第20题

人类认识事物使用的最早,也是最古老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定性实验法

C.定量实验法

D.描述法

答案:A

标准答案:A

9.第21题

关于“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每一位主动的学习者,都会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

B.每一位主动的学习者,都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C.每一位主动的学习者,都会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D.每一位主动的学习者,都会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帮助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10.第30题

按照教学目标的规定开展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为了检查前段时间的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进行的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B

标准答案:B

11.第31题

关于“陈述性知识”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关于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其关系的知识

B.关于“做什么”的知识

C.包括对事实、事件等信息的表达

D.包括对规则的表达

答案:B

标准答案:B

12.第32题

法国教育部决定在全国幼儿园和小学开展“动手做”科学教育始于( )。

A.1986年

B.1964年

C.2003年

D.1999年

答案:D

标准答案:D

13.第33题

一朵菊花属于( )。

A.一朵单生花

B.一个头状花序

C.一朵雄性花

D.一朵雌性花

答案:B

标准答案:B

14.第51题

科学探究的学习重点应当着眼于学生( )。

A.基本科学素养 的提高

B.科学能力的提高

C.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

D.科学态度的提高

答案:A

标准答案:A

15.第52题

关于“前概念”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通过学生自身的经验积累而获得

B.通过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概括而获得

C.通常是不完整的

D.通常与通行的科学概念一致

答案:D

标准答案:D

16.第53题

关于“果实的结构”,错误的一项是( )。

A.桃子属于果实

B.果皮是果实的组成部分

C.果肉是果实的组成部分

D.种子是果实的组成部分

答案:C

标准答案:C

17.第54题

“湿度对面包上霉菌繁殖的影响”实验中,因变量是(   )。

A.温度

B.霉变情况

C.湿度

D.面包体积

答案:B

标准答案:B

18.第55题

“现象――选择方法――实验――掌握方法――解决问题”的教学结构,属于( )。

A.规律性知识学习

B.技能训练

C.方法学习

D.事实性知识学习

答案:C

标准答案:C

19.第56题

学习科学是一门新出现的交叉学科,它研究(   )。

A.探究方法和教育的关系

B.学习和科学教育的关系

C.心智、脑和教育的关系

D.科学能力和教育的关系

答案:C

标准答案:C

20.第57题

关于探究活动的步骤,下列顺序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寻求实证、获取证据、结论与表达

B.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寻求实证、获取证据、猜想和假设、结论与表达

C.猜想和假设、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寻求实证、获取证据、结论与表达

D.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获取证据、寻求实证、结论与表达

答案:D

标准答案:D

题目分数:1.0

21.第29题

以评价目的分类,评价的种类包括(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过程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答案:A,B,D

标准答案:A|B|D

题目分数:1.0

22.第41题

属于“获取事实与证据”要素的学习目标的有( )。

A.会记录和处理观察、测量的结果

B.认识探究的成果可能对科学决策产生积极的影响

C.能从多种信息源中选择有关信息

D.理解实验对科学探究的作用

答案:A,D

标准答案:A|D

题目分数:1.0

23.第42题

将验证性探究转变为结构化探究活动,下列做法合理的有( )。

A.将活动题目变成一个可以激发学生问题

B.删除所有能够提供解答线索的内容

C.让学生通过研究来建构相关科学概念

D.引导学生考虑哪些变量是相关的

答案:A,B,C

标准答案:A|B|C

题目分数:1.0

24.第64题

关于“激进的建构主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

A.赞成实践论所主张的认识论

B.不再把知识看作是有关绝对现实的知识,而认为主要由个人对知识的建构

C.从哲学上否定科学知识对客观真理的逐步逼近和科学研究的作用

D.其与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理论本质上一脉相承

答案:B,C

标准答案:B|C

题目分数:1.0

25.第65题

下列属于引导型探究特点的有( )。

A.探究时给学生提供将要研究的问题

B.提供或不提供材料

C.独立完成所有的探究任务

D.学生自己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概括

答案:A,B,D

标准答案:A|B|D

题目分数:1.0

26.第22题

科学态度反映了科学价值观。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27.第23题

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28.第24题

科学发展至今,早已形成庞大的科学体系,产生和建立了大量的科学概念 。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29.第25题

科学教学要思考如何通过组织系统的科学学习素材和学习过程,使学生形成前概念。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30.第26题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摸底性评价。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31.第27题

当某一活动能够扩展到学生感兴趣的其他领域时,才能考虑将这一活动提升为开放性探究。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32.第28题

“概念”是认知图式与框架的基石,所以“概念性知识”为理解提供了基础。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33.第34题

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从1994年开始组织了科学能力建设委员会,专门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推动探究式科学教育。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34.第35题

为了检查特定单元的教学或者特定时期的教学等是否完成了既定的目标而总括性地进行的“事后评价”属于总结性评价。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35.第36题

在探究式科学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一个互动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个环境中,主动进行科学探究的学习。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36.第37题

和诊断性评价不同的是,形成性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测试与测量的策略和统计分析来评价教学的效果。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37.第38题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和概括。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38.第39题

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探究活动可以互相转换。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39.第40题

探究学习活动是否能达成预设的目标,取决于学生的情况和努力。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40.第58题

表现性评价主要指教师通过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分析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时的表现,以此来评价学生的成绩和进步。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41.第59题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结构性材料,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模型、科学概念、科学规律。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42.第60题

在进行系统的科学学习之前,孩子们已经有了对一些科学概念朴素而直观的理解,这属于儿童的前概念。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43.第61题

逐级递进的概念建构方式属于“螺旋训练式”。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44.第62题

在“解释”环节,师生互动的性质是收集数据。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45.第63题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越强,需要教师的指导就越多。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46.第1题

伽利略的比萨铁塔自由落体实验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数学推导、           、 相结合的方法。

答案:

抽象思维、科学实验

标准答案:

抽象思维、科学实验

47.第2题

每一位主动的学习者,都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他们有学习的     ,主动参与学习的     。

答案:

动力,全过程

标准答案:

动力,全过程

48.第3题

  与    是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重要条件。

答案:

练习,反馈

标准答案:

练习,反馈

49.第4题

科学的          决定了科学学习的核心方式是“探究”。

答案:

本质

标准答案:

本质

题目分数:1.0

50.第5题

目前,美加和西方主要国家大体上都主张探究式科学教育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既强调探究的     ,也强调探究的     。

答案:

过程,内容

标准答案:

过程,内容

51.第6题

“温度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答案:

温度高低,种子萌发的速度(或:种子发芽率)

标准答案:

温度高低,种子萌发的速度(或:种子发芽率)

52.第7题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就是     向     的转化过程。

答案:

陈述性知识,技能

标准答案:

陈述性知识,技能

53.第8题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包括一切为了进行     活动而采取的     。

答案:

信息转换,具体操作程序

标准答案:

信息转换,具体操作程序

54.第11题

主动的学习者都愿意接受教师的    和同伴的         。

答案:

指导,帮助

标准答案:

指导,帮助

55.第12题

科学思维有两个基本的要素:      和      。

答案:

尊重事实,遵循逻辑

标准答案:

尊重事实,遵循逻辑

56.第13题

诊断性评价的目的是了解     的基础和情况,为制定     作准备。

答案:

评价对象,教学计划

标准答案:

评价对象,教学计划

57.第14题

当代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理论一般将学习的业绩分为     和     。

答案:

保持,迁移

标准答案:

保持,迁移

58.第43题

科学知识的积累是不断修正、不断深入,以逐步逼近  的过程。

答案:

客观存在

标准答案:

客观存在

题目分数:1.0

59.第44题

科学是反映自然世界各种现象的   的知识体系。

答案:

客观规律

标准答案:

客观规律

题目分数:1.0

60.第45题

20世纪初,在牛顿研究的基础上诞生了相对论。

答案:

爱因斯坦

标准答案:

爱因斯坦

61.第46题

通过科学学习,学生应具有的科学态度包括好奇心、 、、     和对变化世界的敏感。

答案:

尊重事实、批判地思考、灵活性

标准答案:

尊重事实、批判地思考、灵活性

62.第47题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包括对     、     和事件等信息的表达。

答案:

事实,规则

标准答案:

事实,规则

63.第48题

评价要考虑                   的概念,即考虑儿童实际具有的和在帮助下可能获得的发展水平。

答案:

最近发展区(或:最邻近发展区)

标准答案:

最近发展区(或:最邻近发展区)

64.第49题

科学探究是学生们需要积极主动地获取     、领悟     而进行各种活动。

答案:

科学知识,科学方法

标准答案:

科学知识,科学方法

65.第50题

科学探究学习的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寻求实证、     和  等。

答案:

获取事实与证据,结论与表达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