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教育》在线作业题库(19)

所属学校:华南师范大学 科目:科学教育 2014-05-29 09:48:00

1.第19题

不属于科学研究原则的一项是( )。

A.引出有价值的、能用实证方法来进行研究的问题

B.尊重事实,而不是依靠推理

C.使用能够直接对问题进行研究的方法

D.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推广性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2.第20题

“生物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为此它们经常需要依赖其他生物或其他生物竞争”。这个核心概念属于哪个领域?( )

A.生命科学

B.物质科学

C.地球与空间科学

D.科学的性质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3.第22题

关于“前概念”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通过学生自身的经验积累而获得

B.通过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概括而获得

C.通常是不完整的

D.通常与通行的科学概念一致

答案:D

标准答案:D

题目分数:1.0

4.第23题

属于物质科学领域的核心概念的是( )。

A.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B.物体可以对一定距离以外的其他物体产生作用

C.科学认为每一种现象都具有一个或多个原因

D.宇宙中存在着数量极大的星系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5.第24题

按照教学目标的规定开展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为了检查前段时间的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进行的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6.第25题

关于“设计实验”要素的学习,其学习目标错误的是( )。

A.针对探究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B.进行一系列的观察、比较和测量

C.采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变量

D.理解设计实验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7.第26题

概念性知识的教学的特征是( )。

A.以获取科学事实,并尝试对其进行解释为主要学习目的

B.以掌握自然规律,并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为主要学习目的

C.以掌握科学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思路、程序、规则、技巧和模式为学习目的

D.以掌握科学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为主要学习目的

答案:D

标准答案:D

题目分数:1.0

8.第27题

“现象―― 问题(猜想、假设)―― 实验――验证―― 归纳概括―― 结论――应用 ”的教学结构,属于( )。

A.规律性知识学习

B.概念性知识学习

C.方法学习

D.事实性知识学习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9.第28题

法国教育部决定在全国幼儿园和小学开展“动手做”科学教育始于( )。

A.1986年

B.1964年

C.2003年

D.1999年

答案:D

标准答案:D

10.第52题

在导入环节,互动的性质是( )。

A.参与活动,对科学问题、事件或现象表达看法

B.尝试预测或解释

C.设计方案,收集数据

D.回顾并评价自己所学的知识及方法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11.第53题

被认为指导我国正在推进的课程改革的教育理论是(   )。

A.结构主义理论

B.建构主义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唯物主义理论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12.第54题

新经验与先前经验的匹配,可建构科学概念。这种概念形成方式属于( )。

A.概念同化

B.概念匹配

C.概念转化

D.概念异化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13.第55题

作出教学效果的判断,借以对被评价者所取得的成绩做出全面鉴定,是哪一种评价形式的功能?(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表现性评价

答案:C

标准答案:C

题目分数:1.0

14.第56题

关于“果实的结构”,错误的一项是( )。

A.桃子属于果实

B.果皮是果实的组成部分

C.果肉是果实的组成部分

D.种子是果实的组成部分

答案:C

标准答案:C

题目分数:1.0

15.第58题

一位厨师煲汤之后会先行品尝,调整汤的咸淡,直至满意时才会端给顾客享用。这个过程属于哪种评价类型?(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相对评价

D.绝对评价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16.第59题

明确告知或提供预期结果,帮助学生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属于( )。

A.验证性活动

B.结构化探究

C.引导型探究

D.开放性探究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17.第60题

“现象――选择方法――实验――掌握方法――解决问题”的教学结构,属于( )。

A.规律性知识学习

B.技能训练

C.方法学习

D.事实性知识学习

答案:C

标准答案:C

题目分数:1.0

18.第61题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包括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六个认知过程。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B.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C.记忆、应用、理解、分析、评价、创造

D.记忆、理解、分析、应用、评价、创造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19.第62题

在“猜想和假设”要素的学习中,其学习目标正确的是( )。

A.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依据已有的科学知识、经验,通过思考作出猜想和假设

B.提出可能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的问题

C.针对探究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D.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答案:A

标准答案:A

20.第64题

一朵菊花属于( )。

A.一朵单生花

B.一个头状花序

C.一朵雄性花

D.一朵雌性花

答案:B

标准答案:B

21.第8题

下列属于引导型探究特点的有( )。

A.探究时给学生提供将要研究的问题

B.提供或不提供材料

C.独立完成所有的探究任务

D.学生自己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概括

答案:A,B,D

标准答案:A|B|D

题目分数:3.0

22.第21题

下列关于科学的本质,正确的有( )。

A.科学不可以通过证伪的方法来得出结果

B.科学实验是可检验的

C.随着时间的发展,科学结论是可改变的

D.科学的结论是符合逻辑的

答案:B,C,D

标准答案:B|C|D

题目分数:3.0

23.第30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科学探究学习要素的有( )。

A.设计实验

B.结论与表达

C.寻求实证

D.猜想和假设

答案:A,B,C,D

标准答案:A|B|C|D

题目分数:3.0

24.第41题

关于“科学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有( )。

A.科学概念是对自然界的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和概括

B.科学概念必须使用术语来表达

C.科学概念可以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来表述

D.可以使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表述科学概念

答案:A,C,D

标准答案:A|C|D

题目分数:3.0

25.第65题

科学课堂的知识类型包括( )。

A.事实性知识

B.概念性知识

C.方法(技能)知识

D.规律性知识

答案:A,B,C,D

标准答案:A|B|C|D

题目分数:3.0

26.第1题

科学课程中的“探究”,指的就是科学探究。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27.第2题

科学概念具有条理化知识和逻辑化思维的功能。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28.第3题

分享最初对特定事件或现象的看法或解释,是作为主动学习者的学生的课堂表现之一。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29.第4题

科学探究的步骤从提出问题开始。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0.第5题

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1.第6题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学习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2.第29题

到位的点拨和关键的提炼和总结,是探究教学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3.第31题

科学教学要思考如何通过组织系统的科学学习素材和学习过程,使学生形成前概念。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34.第32题

形成性评价属于“事后评价”。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35.第33题

在进行系统的科学学习之前,孩子们已经有了对一些科学概念朴素而直观的理解,这属于儿童的前概念。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6.第34题

在“解释”环节,师生互动的性质是收集数据。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37.第35题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越强,需要教师的指导就越多。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38.第36题

方法学习,侧重于行为;技能训练,侧重于思维。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39.第37题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40.第38题

利用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来获得的概念建构的方式属于“拼图式”。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41.第39题

进行前提条件测验是为了弄清楚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所需要的能力。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42.第40题

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探究活动可以互相转换。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43.第42题

陈述性知识要对信息进行某种运作从而使之发生转变。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44.第43题

“记忆”的认知过程是与知识迁移相联系的。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45.第63题

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从1994年开始组织了科学能力建设委员会,专门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推动探究式科学教育。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46.第7题

通过科学学习,学生应具有的科学态度包括好奇心、 、、     和对变化世界的敏感。

答案:

尊重事实、批判地思考、灵活性

标准答案:

尊重事实、批判地思考、灵活性

题目分数:3.0

47.第9题

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理论认为,在课程设计中要强调   和       之间的互动。

答案:

学习者,学习任务

标准答案:

学习者,学习任务

题目分数:1.0

48.第10题

伽利略的比萨铁塔自由落体实验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数学推导、           、 相结合的方法。

答案:

抽象思维、科学实验

标准答案:

抽象思维、科学实验

题目分数:1.0

49.第11题

每一位主动的学习者,都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他们有学习的     ,主动参与学习的     。

答案:

动力,全过程

标准答案:

动力,全过程

题目分数:1.0

50.第12题

  与    是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重要条件。

答案:

练习,反馈

标准答案:

练习,反馈

题目分数:1.0

51.第13题

   是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对学习科学知识有       的作用的概念。

答案:

核心概念,支撑

标准答案:

核心概念,支撑

题目分数:1.0

52.第14题

科学概念是对自然界的事物本质特征的    和     。

答案:

抽象,概括

标准答案:

抽象,概括

题目分数:1.0

53.第15题

传统的科学课程教学评价主体的单一化体现在教师总是    ,学生总是     。

答案:

评价者,评价对象

标准答案:

评价者,评价对象

题目分数:1.0

54.第16题

当代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理论一般将学习的业绩分为     和     。

答案:

保持,迁移

标准答案:

保持,迁移

题目分数:1.0

55.第17题

科学的          决定了科学学习的核心方式是“探究”。

答案:

本质

标准答案:

本质

题目分数:1.0

56.第18题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包括一切为了进行     活动而采取的     。

答案:

信息转换,具体操作程序

标准答案:

信息转换,具体操作程序

题目分数:1.0

57.第44题

科学探究是学生们需要积极主动地获取     、领悟     而进行各种活动。

答案:

科学知识,科学方法

标准答案:

科学知识,科学方法

题目分数:1.0

58.第45题

目前,美加和西方主要国家大体上都主张探究式科学教育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既强调探究的     ,也强调探究的     。

答案:

过程,内容

标准答案:

过程,内容

题目分数:1.0

59.第46题

科学知识的积累是不断修正、不断深入,以逐步逼近  的过程。

答案:

客观存在

标准答案:

客观存在

题目分数:1.0

60.第47题

主动的学习者都愿意接受教师的    和同伴的         。

答案:

指导,帮助

标准答案:

指导,帮助

题目分数:1.0

61.第48题

科学探究活动具有不同的类别和层次,其中,学生参与程度最低的探究活动是     ,学生参与程度最高的活动是     。

答案:

验证性活动,开放性探究

标准答案:

验证性活动,开放性探究

题目分数:1.0

62.第49题

“温度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答案:

温度高低,种子萌发的速度(或:种子发芽率)

标准答案:

温度高低,种子萌发的速度(或:种子发芽率)

题目分数:1.0

63.第50题

科学知识是指人类经过科学研究而积累的,对   和     的系统的认识。

答案:

客观世界 人类自身

标准答案:

客观世界 人类自身

题目分数:1.0

64.第51题

在人类的绝大多数的活动中,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共同     ,互为     的。

答案:

参与,条件

标准答案:

参与,条件

题目分数:1.0

65.第57题

从有效传递概念的角度来看,教师要保证教学能让学生从特定的课题出发,建立     ,再逐渐发展成     。

答案:

小概念,较大的概念(或:大概念)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