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题
下面哪一个字的韵母是中响的复韵母()
A.谈
B.毛
C.抬
D.票
答案:D
2.第2题
粤方言的代表话是()
A.佛山话
B.广州话
C.深圳话
D.梅州话
答案:B
3.第3题
舌尖后、清、擦音是()
A.ch
B.sh
C.zh
D.z
答案:B
4.第4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元音的是()。
A.i
B.u
C.o
D.s
答案:D
5.第10题
下列属于成语的是()。
A.修饰文章
B.千金小姐
C.三心二意
D.足球教练
答案:C
6.第12题
“为我们的胜利干杯!”是()
A.主谓句
B.祈使句
C.感叹句
D.主谓谓语句
答案:C
7.第13题
下列属抽象名词的一组是()
A.欲望、文化
B.北京、宾语
C.数目、星星
D.语法、农村
答案:A
8.第14题
下列句子有了暗喻修辞格的是()
A.每朵花就像一张张笑脸。
B.头上的长发变成了一座富士山。
C.我们主张打落水狗。
D.敌人像落水狗一样夹着尾巴逃跑了。
答案:B
9.第15题
气流在口腔或鼻腔受阻碍而形成的音是()
A.元音
B.辅音
C.卷舌音
D.重音
答案:B
10.第16题
“蜡黄、黑乎乎”是()
A.副词
B.性质形容词
C.状态形容词
D.名词
答案:C
11.第17题
“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自己第一。”中运用了()
A.比喻
B.对比
C.对偶
D.借代
答案:B
12.第18题
前、高、不圆唇、舌面元音是()
A.i
B.sh
C.s
D.u
答案:A
13.第19题
前、低、不圆唇舌面元音是()
A.i
B.a
C.s
D.u
答案:B
14.第20题
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是()。
A.音素
B.音节
C.音位
D.声母
答案:C
15.第21题
下列不是外来词的是()。
A.沙发
B.卡介苗
C.扩音器
D.啤酒
答案:C
16.第28题
下列两个音节都属于零声母的是()
A.英雄
B.温和
C.容易
D.安慰
答案:D
17.第29题
“除非到了春天,你才能看到这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是()
A.有条件的条件关系复句
B.转折关系复句
C.无条件的条件关系复句
D.因果关系复句
答案:A
18.第30题
下面含有“的”字短语的是()
A.他喜欢吃肥的。
B.他说的过程比较符合当时的情况。
C.他什么东西都吃。
D.这东西的确不能吃。
答案:A
19.第31题
下面哪一个是象形字()。
A.机
B.洗
C.象
D.字
答案:C
20.第32题
下列各项中,不按四声顺序排列的是()。
A.诸如此类
B.卓有成效
C.英雄好汉
D.山河锦绣
答案:B
21.第33题
下面是疑问句中特指问的是()。
A.你去吗?
B.你去,还是他去?
C.带不带他们走?
D.我们什么时候再见面?
答案:D
22.第40题
下列属条件关系复句的是()
A.向未知领域进军,才有可能品尝到发明创造的快乐。
B.他不但不嫉妒,反而更加高兴。
C.你不让他去,他就不会去。
D.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因此,学习是无止境的。
答案:A
23.第41题
下列带了程度补语的句子是()
A.这孩子讨厌死了。
B.她眼睛都哭肿了。
C.这话说错了。
D.他把问题想得太简单。
答案:A
24.第42题
下列属于状态形容词的是()。
A.火红、喷香
B.仔细、果断
C.深入、切身
D.干净、高等
答案:A
25.第43题
下面哪一个字的韵母是前响的复韵母()
A.类
B.昂
C.妙
D.眼
答案:A
26.第44题
下面哪一组是借形的外来词语()
A.IT、啤酒
B.DVD、景气
C.法西斯、逻辑
D.卡宾枪、芭蕾
答案:B
27.第51题
下面哪一个是不成词语素()
A.们
B.从
C.在
D.言
答案:D
28.第52题
下面哪一组是古词语()
A.妃子、幌子
B.举人、官僚
C.监生、员外
D.陛下、悄然
答案:C
29.第53题
下面哪一个是指事字()。
A.素
B.意
C.刃
D.型
答案:C
30.第54题
第一次规范化汉字字体是()。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甲骨文
答案:A
31.第8题
惯用语
答案:
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他格式的。
32.第27题
变调
答案:
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变调。
33.第38题
比拟
答案:
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这种辞格叫做比拟。
34.第49题
回环
答案:
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用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这种辞格叫回环。
35.第5题
指出下面语句中用了哪些修辞格。
你别看他嘴里刁着中华,手里握着宝马,其实他穷得只剩下钱了。
答案:
借代。
36.第6题
分析下面复句的层次,并指出分句之间的关系。
你既然知道做错了,就别强词夺理了,应当赶快纠正。
答案:
你既然知道做错了, 就别强词夺理了, 应当赶快纠正。
让步并列
37.第7题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法结构并指出直接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我收拾了一整天的屋子
答案:
我收拾了一整天的屋子
---------------------------主谓
--------------------动宾
------------定中
38.第11题
指出下面语句中用了哪些修辞格。
林先生早已汗透棉袍,但他心里却很愉快!(限写一种)
答案:
借代。
39.第22题
分析下面复句的层次,并指出分句之间的关系。
他小孩病了,他爱人又出差了,他恐怕参加不了今天的会议。
答案:
他小孩病了, 他爱人又出差了, 他恐怕参加不了今天的会议。
并列因果
40.第23题
分析下面复句的层次,并指出分句之间的关系。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科研能力,王先生亲自辅导同学们的课外阅读,指导他们写文章。
答案:
只要你下命令, 管它下雨不下雨, 明天清早一定开拔。
条件条件
41.第24题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法结构并指出直接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我昨天和他商量过。
答案:
我昨天和他商量过
---------------------------主谓
----------------状中
----------状中
42.第25题
分析下面复句的层次,并指出分句之间的关系。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科研能力,王先生亲自辅导同学们的课外阅读,指导他们写文章。
答案: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科研能力, 王先生亲自辅导同学们的课外阅读, 指导他们写文章。
目的并列
43.第26题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法结构并指出直接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我们明天讨论这个问题
答案:
我们明天讨论这个问题
-----------------------------------主谓
--------------------状中主谓
-----------------动宾
44.第34题
分析下面复句的层次,并指出分句之间的关系。
为了争这么一点小利,大家争得面红耳赤,得不偿失。
答案:
为了争这么一点小利, 大家争得面红耳赤, 得不偿失。
目的假设
45.第35题
分析下面复句的层次,并指出分句之间的关系。
南方的冬天最适宜老人,温度适中,还经常有暖融融的太阳。
答案:
南方的冬天最适宜老人, 温度适中, 还经常有暖融融的太阳。
因果并列
46.第36题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法结构并指出直接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我估计他不来了。
答案:
我估计他不来了
--------------------主谓
--------------动宾
----------主谓
47.第37题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法结构并指出直接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去不去你自己拿主意
答案:
去不去你自己拿主意
----------------------------主谓
------------------------并列主谓
----------------状中同位动宾
48.第45题
指出下面语句中用了哪些修辞格。
后来我才体会到,这位老教师是怎样关心青年一代,关心教育事业,关心祖国的未来。(限写一种)
答案:
层递/排比。
49.第46题
指出下面语句中用了哪些修辞格。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
答案:
反复。
50.第47题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法结构并指出直接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情况出乎我们的预料。
答案:
情况出乎我们的预料
----------------------主谓
----------------动宾/动补
----------定中
51.第48题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法结构并指出直接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这数码照相机结构非常复杂
答案:
这数码照相机结构非常复杂
-----------------------------------主谓
--------------------------定中主谓
--------状中
52.第55题
分析下面复句的层次,并指出分句之间的关系。
他们不来的话,我们自己去,你们也可以自己去。
答案:
他们不来的话, 我们自己去, 你们也可以自己去。
假设并列
53.第9题
简述区别词的语法功能。
答案:
第一,能直接修饰名词做定语,多数能带“的”作“的”字短语;第二,不能作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可以作主语;第三,不与“不”字组合,否定时前加“非”。
54.第39题
简述成语与惯用语的区别。
答案:
第一,成语多来源于典籍传说以及文学掌故等,惯用语多为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第二,成语较为典雅,多用于书面语,惯用语较为鲜活,多用于口语;第三,成语的结构多样,多为四个音节,惯用语多为动宾结构,一般是三个音节。
55.第50题
举例说明同义词色彩方面差别的具体表现。
答案:
第一,感情色彩的不同。例略。第二,语体色彩的不同。例略。
下面哪一个字的韵母是中响的复韵母()
A.谈
B.毛
C.抬
D.票
答案:D
2.第2题
粤方言的代表话是()
A.佛山话
B.广州话
C.深圳话
D.梅州话
答案:B
3.第3题
舌尖后、清、擦音是()
A.ch
B.sh
C.zh
D.z
答案:B
4.第4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元音的是()。
A.i
B.u
C.o
D.s
答案:D
5.第10题
下列属于成语的是()。
A.修饰文章
B.千金小姐
C.三心二意
D.足球教练
答案:C
6.第12题
“为我们的胜利干杯!”是()
A.主谓句
B.祈使句
C.感叹句
D.主谓谓语句
答案:C
7.第13题
下列属抽象名词的一组是()
A.欲望、文化
B.北京、宾语
C.数目、星星
D.语法、农村
答案:A
8.第14题
下列句子有了暗喻修辞格的是()
A.每朵花就像一张张笑脸。
B.头上的长发变成了一座富士山。
C.我们主张打落水狗。
D.敌人像落水狗一样夹着尾巴逃跑了。
答案:B
9.第15题
气流在口腔或鼻腔受阻碍而形成的音是()
A.元音
B.辅音
C.卷舌音
D.重音
答案:B
10.第16题
“蜡黄、黑乎乎”是()
A.副词
B.性质形容词
C.状态形容词
D.名词
答案:C
11.第17题
“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自己第一。”中运用了()
A.比喻
B.对比
C.对偶
D.借代
答案:B
12.第18题
前、高、不圆唇、舌面元音是()
A.i
B.sh
C.s
D.u
答案:A
13.第19题
前、低、不圆唇舌面元音是()
A.i
B.a
C.s
D.u
答案:B
14.第20题
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是()。
A.音素
B.音节
C.音位
D.声母
答案:C
15.第21题
下列不是外来词的是()。
A.沙发
B.卡介苗
C.扩音器
D.啤酒
答案:C
16.第28题
下列两个音节都属于零声母的是()
A.英雄
B.温和
C.容易
D.安慰
答案:D
17.第29题
“除非到了春天,你才能看到这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是()
A.有条件的条件关系复句
B.转折关系复句
C.无条件的条件关系复句
D.因果关系复句
答案:A
18.第30题
下面含有“的”字短语的是()
A.他喜欢吃肥的。
B.他说的过程比较符合当时的情况。
C.他什么东西都吃。
D.这东西的确不能吃。
答案:A
19.第31题
下面哪一个是象形字()。
A.机
B.洗
C.象
D.字
答案:C
20.第32题
下列各项中,不按四声顺序排列的是()。
A.诸如此类
B.卓有成效
C.英雄好汉
D.山河锦绣
答案:B
21.第33题
下面是疑问句中特指问的是()。
A.你去吗?
B.你去,还是他去?
C.带不带他们走?
D.我们什么时候再见面?
答案:D
22.第40题
下列属条件关系复句的是()
A.向未知领域进军,才有可能品尝到发明创造的快乐。
B.他不但不嫉妒,反而更加高兴。
C.你不让他去,他就不会去。
D.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因此,学习是无止境的。
答案:A
23.第41题
下列带了程度补语的句子是()
A.这孩子讨厌死了。
B.她眼睛都哭肿了。
C.这话说错了。
D.他把问题想得太简单。
答案:A
24.第42题
下列属于状态形容词的是()。
A.火红、喷香
B.仔细、果断
C.深入、切身
D.干净、高等
答案:A
25.第43题
下面哪一个字的韵母是前响的复韵母()
A.类
B.昂
C.妙
D.眼
答案:A
26.第44题
下面哪一组是借形的外来词语()
A.IT、啤酒
B.DVD、景气
C.法西斯、逻辑
D.卡宾枪、芭蕾
答案:B
27.第51题
下面哪一个是不成词语素()
A.们
B.从
C.在
D.言
答案:D
28.第52题
下面哪一组是古词语()
A.妃子、幌子
B.举人、官僚
C.监生、员外
D.陛下、悄然
答案:C
29.第53题
下面哪一个是指事字()。
A.素
B.意
C.刃
D.型
答案:C
30.第54题
第一次规范化汉字字体是()。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甲骨文
答案:A
31.第8题
惯用语
答案:
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他格式的。
32.第27题
变调
答案:
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变调。
33.第38题
比拟
答案:
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这种辞格叫做比拟。
34.第49题
回环
答案:
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用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这种辞格叫回环。
35.第5题
指出下面语句中用了哪些修辞格。
你别看他嘴里刁着中华,手里握着宝马,其实他穷得只剩下钱了。
答案:
借代。
36.第6题
分析下面复句的层次,并指出分句之间的关系。
你既然知道做错了,就别强词夺理了,应当赶快纠正。
答案:
你既然知道做错了, 就别强词夺理了, 应当赶快纠正。
让步并列
37.第7题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法结构并指出直接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我收拾了一整天的屋子
答案:
我收拾了一整天的屋子
---------------------------主谓
--------------------动宾
------------定中
38.第11题
指出下面语句中用了哪些修辞格。
林先生早已汗透棉袍,但他心里却很愉快!(限写一种)
答案:
借代。
39.第22题
分析下面复句的层次,并指出分句之间的关系。
他小孩病了,他爱人又出差了,他恐怕参加不了今天的会议。
答案:
他小孩病了, 他爱人又出差了, 他恐怕参加不了今天的会议。
并列因果
40.第23题
分析下面复句的层次,并指出分句之间的关系。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科研能力,王先生亲自辅导同学们的课外阅读,指导他们写文章。
答案:
只要你下命令, 管它下雨不下雨, 明天清早一定开拔。
条件条件
41.第24题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法结构并指出直接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我昨天和他商量过。
答案:
我昨天和他商量过
---------------------------主谓
----------------状中
----------状中
42.第25题
分析下面复句的层次,并指出分句之间的关系。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科研能力,王先生亲自辅导同学们的课外阅读,指导他们写文章。
答案: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科研能力, 王先生亲自辅导同学们的课外阅读, 指导他们写文章。
目的并列
43.第26题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法结构并指出直接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我们明天讨论这个问题
答案:
我们明天讨论这个问题
-----------------------------------主谓
--------------------状中主谓
-----------------动宾
44.第34题
分析下面复句的层次,并指出分句之间的关系。
为了争这么一点小利,大家争得面红耳赤,得不偿失。
答案:
为了争这么一点小利, 大家争得面红耳赤, 得不偿失。
目的假设
45.第35题
分析下面复句的层次,并指出分句之间的关系。
南方的冬天最适宜老人,温度适中,还经常有暖融融的太阳。
答案:
南方的冬天最适宜老人, 温度适中, 还经常有暖融融的太阳。
因果并列
46.第36题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法结构并指出直接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我估计他不来了。
答案:
我估计他不来了
--------------------主谓
--------------动宾
----------主谓
47.第37题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法结构并指出直接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去不去你自己拿主意
答案:
去不去你自己拿主意
----------------------------主谓
------------------------并列主谓
----------------状中同位动宾
48.第45题
指出下面语句中用了哪些修辞格。
后来我才体会到,这位老教师是怎样关心青年一代,关心教育事业,关心祖国的未来。(限写一种)
答案:
层递/排比。
49.第46题
指出下面语句中用了哪些修辞格。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
答案:
反复。
50.第47题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法结构并指出直接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情况出乎我们的预料。
答案:
情况出乎我们的预料
----------------------主谓
----------------动宾/动补
----------定中
51.第48题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法结构并指出直接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这数码照相机结构非常复杂
答案:
这数码照相机结构非常复杂
-----------------------------------主谓
--------------------------定中主谓
--------状中
52.第55题
分析下面复句的层次,并指出分句之间的关系。
他们不来的话,我们自己去,你们也可以自己去。
答案:
他们不来的话, 我们自己去, 你们也可以自己去。
假设并列
53.第9题
简述区别词的语法功能。
答案:
第一,能直接修饰名词做定语,多数能带“的”作“的”字短语;第二,不能作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可以作主语;第三,不与“不”字组合,否定时前加“非”。
54.第39题
简述成语与惯用语的区别。
答案:
第一,成语多来源于典籍传说以及文学掌故等,惯用语多为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第二,成语较为典雅,多用于书面语,惯用语较为鲜活,多用于口语;第三,成语的结构多样,多为四个音节,惯用语多为动宾结构,一般是三个音节。
55.第50题
举例说明同义词色彩方面差别的具体表现。
答案:
第一,感情色彩的不同。例略。第二,语体色彩的不同。例略。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