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
1. 关于行政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 B )。(P4)
A.政治伦理学 B.行政伦理学
C.管理伦理学 D.行政道德学
2. 专门行使行政权力和制定公共政策的系统是( C )。(P4)
A.管理系统 B.政治系统
C.行政系统 D.执行系统
3.行政人员在行政执行中的行为代表着( C )。(P5)
A.行政人员本人 B.所在机关
C.国家与政府 D.政党
4. 决定了行政伦理具有非功利性和非交换性的是行政的( C )。(P5)
A.管理性质 B.政治性质
C.公共性质 D.社会性质
5.伦理目标的确立,为行政人员履行职责的行为提供了( A )。(P11)
A.价值导向 B.评价标准
C.客观依据 D.舆论导向
6.中国古代认为为官从政的基础性道德是( B )。(P15)
A.公忠 B.廉政
C.诚信 D.爱民
7.中国古代行政伦理思想的中心内容和根本问题是( C )。(P16)
A.如何保持君权永固 B.如何实现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
C.如何对待“民”的问题 D.如何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8.在行政伦理的观念体系中,最根本的是( D )。(P18)
A.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B.公私利益关系
C.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D.权利义务关系
9.认识阶级社会中的伦理现象和伦理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C )。(P20)
A.历史分析法 B.比较分析法
C.阶级分析法 D.心理分析法
10.行政伦理的主要的和基本的功能体现为( B )。(P19)
A.行政权力的他律机制 B.行政权力的自律机制
C.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 D.行政权力的制衡机制
第二章
1. 公共行政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性理念是( A )。(P28)
A.行政效率观 B.行政法治观
C.行政伦理观 D.行政权力观
2. 我国古代社会的传统是( C )。(P29)
A.重法轻德 B.德法并重
C.重德轻法 D.德法并废
3. 公共行政的科学观也被称作为( C )。(P32)
A.实质理性 B.价值理性
C.工具理性 D.社会理性
4. 行政伦理观的价值目标是( C )。(P33)
A.提高行政效率 B.健全行政法治
C.确立和完善行政人格 D.培养正确的权力观
5. 中国古代正义思想的主流可以说是( B )。(P37)
A.神学正义观 B.天道正义观
C.自然正义观 D.强力正义观
6. 政治哲学讨论的核心问题历来都是( A )。(P38)
A.正义 B.民主
C.道德 D.公平
7. 把公平当作各种德行的总称的古希腊思想家是( D )。(P42)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西塞罗 D.亚里士多德
8. 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关系是民主的( D )。(P53)
A.制度保障 B.必然产物
C.物质前提 D.客观基础
9. 在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领域中,民主最为突出的功能体现在( A)。(P54)
A. 防止行政人员的腐化和惰性化方面
B. 使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C.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D. 加强法治建设,实现依法治国
10. 对于行政伦理关系来说,首要的原则是( B )。(P51)
A.廉政 B.民主
C.公平 D.爱民
第三章
1. 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B )。(P60)
A.遵纪守法 B.为人民服务
C.廉洁奉公 D.尽职尽责
2. 在我国,行政人员把服务精神贯彻到行政管理活动中并通过公共行政的服务价值的实现去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选择和道德追求的总和是( C )。(P60)
A.行政责任 B.行政良心
C.行政理想 D.行政作风
3.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 C )。(P63)
A.增强法治观念 B.提高道德水平
C.加强理想与信念教育 D.加强制度建设
4. 理想与信念教育更多地属于何种范畴?( C )。(P63)
A.法制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文化教育
5. 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某些事物或工作的评价和行为倾向称为( C )。(P72)
A.行政作风 B.行政理想
C.行政态度 D.行政责任
6.行政作风是行政道德的构成要素和行政道德的( D )。(P81)
A.主观努力 B.客观基础
C.内在体现 D.外在显现
7.行政作风形成的基础和根本途径是行政人员的( A )。(P81)
A.行政管理实践 B.行政能力培养
C.知识理论学习 D.思想政治教育
8.下面关于行政作风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B )。(P82)
A. 行政作风仅指行政人员的个人作风
B. 行政作风即行政办事作风
C. 行政作风与行政人员的个人气质无关
D. 行政作风仅指行政机关的工作作风
9.优良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一般包括认知阶段、认同阶段和( C )。(P85)
A.提高阶段 B.评价阶段
C.践行阶段 D.总结阶段
10.在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中,道德修养能否成功达标的关键阶段是( C )。(P85)
A.认知阶段 B.认同阶段
C.践行阶段 D.总结阶段
第一章
1. 关于行政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 B )。(P4)
A.政治伦理学 B.行政伦理学
C.管理伦理学 D.行政道德学
2. 专门行使行政权力和制定公共政策的系统是( C )。(P4)
A.管理系统 B.政治系统
C.行政系统 D.执行系统
3.行政人员在行政执行中的行为代表着( C )。(P5)
A.行政人员本人 B.所在机关
C.国家与政府 D.政党
4. 决定了行政伦理具有非功利性和非交换性的是行政的( C )。(P5)
A.管理性质 B.政治性质
C.公共性质 D.社会性质
5.伦理目标的确立,为行政人员履行职责的行为提供了( A )。(P11)
A.价值导向 B.评价标准
C.客观依据 D.舆论导向
6.中国古代认为为官从政的基础性道德是( B )。(P15)
A.公忠 B.廉政
C.诚信 D.爱民
7.中国古代行政伦理思想的中心内容和根本问题是( C )。(P16)
A.如何保持君权永固 B.如何实现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
C.如何对待“民”的问题 D.如何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8.在行政伦理的观念体系中,最根本的是( D )。(P18)
A.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B.公私利益关系
C.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D.权利义务关系
9.认识阶级社会中的伦理现象和伦理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C )。(P20)
A.历史分析法 B.比较分析法
C.阶级分析法 D.心理分析法
10.行政伦理的主要的和基本的功能体现为( B )。(P19)
A.行政权力的他律机制 B.行政权力的自律机制
C.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 D.行政权力的制衡机制
第二章
1. 公共行政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性理念是( A )。(P28)
A.行政效率观 B.行政法治观
C.行政伦理观 D.行政权力观
2. 我国古代社会的传统是( C )。(P29)
A.重法轻德 B.德法并重
C.重德轻法 D.德法并废
3. 公共行政的科学观也被称作为( C )。(P32)
A.实质理性 B.价值理性
C.工具理性 D.社会理性
4. 行政伦理观的价值目标是( C )。(P33)
A.提高行政效率 B.健全行政法治
C.确立和完善行政人格 D.培养正确的权力观
5. 中国古代正义思想的主流可以说是( B )。(P37)
A.神学正义观 B.天道正义观
C.自然正义观 D.强力正义观
6. 政治哲学讨论的核心问题历来都是( A )。(P38)
A.正义 B.民主
C.道德 D.公平
7. 把公平当作各种德行的总称的古希腊思想家是( D )。(P42)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西塞罗 D.亚里士多德
8. 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关系是民主的( D )。(P53)
A.制度保障 B.必然产物
C.物质前提 D.客观基础
9. 在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领域中,民主最为突出的功能体现在( A)。(P54)
A. 防止行政人员的腐化和惰性化方面
B. 使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C.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D. 加强法治建设,实现依法治国
10. 对于行政伦理关系来说,首要的原则是( B )。(P51)
A.廉政 B.民主
C.公平 D.爱民
第三章
1. 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B )。(P60)
A.遵纪守法 B.为人民服务
C.廉洁奉公 D.尽职尽责
2. 在我国,行政人员把服务精神贯彻到行政管理活动中并通过公共行政的服务价值的实现去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选择和道德追求的总和是( C )。(P60)
A.行政责任 B.行政良心
C.行政理想 D.行政作风
3.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 C )。(P63)
A.增强法治观念 B.提高道德水平
C.加强理想与信念教育 D.加强制度建设
4. 理想与信念教育更多地属于何种范畴?( C )。(P63)
A.法制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文化教育
5. 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某些事物或工作的评价和行为倾向称为( C )。(P72)
A.行政作风 B.行政理想
C.行政态度 D.行政责任
6.行政作风是行政道德的构成要素和行政道德的( D )。(P81)
A.主观努力 B.客观基础
C.内在体现 D.外在显现
7.行政作风形成的基础和根本途径是行政人员的( A )。(P81)
A.行政管理实践 B.行政能力培养
C.知识理论学习 D.思想政治教育
8.下面关于行政作风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B )。(P82)
A. 行政作风仅指行政人员的个人作风
B. 行政作风即行政办事作风
C. 行政作风与行政人员的个人气质无关
D. 行政作风仅指行政机关的工作作风
9.优良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一般包括认知阶段、认同阶段和( C )。(P85)
A.提高阶段 B.评价阶段
C.践行阶段 D.总结阶段
10.在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中,道德修养能否成功达标的关键阶段是( C )。(P85)
A.认知阶段 B.认同阶段
C.践行阶段 D.总结阶段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华南师范大学《行政伦理学》复习资料(简答)